大体上“刘记”现在的状况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基本上所有的盈余收入都填进了上缭和成德的练兵以及整顿这一方面。
这就导致了整个“刘记”,除了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其余基本上都投入到了刘晔的称霸之路上,关于“刘记”更名的事情,自然也是被提上了议程,大抵上现在“刘记”的覆盖网就是以寿春,秣陵,襄阳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
但是随着刘晔的势力一步一步的浮上三国时代这个庞大的诸侯争霸舞台,任谁都知道“刘记”和刘晔的关系,若是有一敌对势力将“刘记”连根拔起,可以预料到,那对于刘晔来说,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于面前的琴儿来说,却是无论如何有些不依的,她始终固执的以为,“刘记”就是刘家的产业,为什么要更名改姓。
对于这些事情,刘晔也是花费了好大的一番口水,才将琴儿说通,至于改什么名字,这些东西就由分店各自的掌柜自由发挥了,届时定好之后上报即可。
这样一来“刘记”便是可以逐渐的低调发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不论他们叫什么,最后总归只有一个东家。
刘晔出门以后,便是径直向着城门而来,关于刘涣此次前去寿春,刘晔也是没有几分把握的,不过总归也是有几分担忧。
不过前两日快马来报,事情已经敲定,雷薄陈兰二将依旧是镇守上缭成德,而自己将要率领兵马前往,响应太尉朱儁迎奉天子。
朱儁也是大汉老臣了,不仅仅是老臣,还是忠臣,这样的一个人,所梦想的依旧是将天子迎回旧都,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可是任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汉,已经是权枢不再,要想各大诸侯出兵,出粮,护卫天子驾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种事情,即便是同为发起者之一的徐州刺使陶谦,也不过是连连推诿自己兵力微薄,不能独挡,不过朱儁身为太尉,持节关东,又不好明目张胆的反对,毕竟陶谦一直以汉家忠臣而自诩,在刘晔心中看来,这陶谦究其根本,最后想的也无非就是破财免灾而已。
在收到这个消息以后,刘晔脸色也是难看,不过在收到阎象即将抵达上缭以后,刘晔总算是欣慰了两秒钟,毕竟对于阎象的名头,刘晔也是早有知晓,当下心中便是狂呼那五个字:“实乃天助我也!”
虽然这个时候的阎象怎么看也不像会脱离袁术转而投靠自己的样子,不过,刘晔是打死也不会放这个人才回袁术阵营的。
先放一放吧,最好的选择便是让阎象治理成德上缭两城政务,主要的方向就放在彻底的实行屯田制。
刘晔相信,只要等到袁术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称帝的野心之时,那么这么一位明达之士,便是彻彻底底的成为自己的文臣之首。
刘晔自始至终都明白,袁术现在虽然说依旧是昏庸无道,不过他的根基实力都是极其稳固的,虽然天长日久的自毁长城,不过终究还是要等到此人称帝以后,令得天下人心背弃,大厦才终于崩塌。
对于这个时候的刘晔来说,阎象这样的一个人才,是怎么也不会放过的,刘晔的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老好人,若是到了最后阎象还是不肯归附自己,那么自己却也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人才放回给袁术。
当然此次阎象和韩胤都是一同前来,前者明面上是为了探听刘晔虚实,暗里也是处在袁术和刘晔两相抉择之中,而韩胤则是为了将袁术的军令带来,无外乎就是让刘晔挥兵北上徐州。
当然韩胤作为公子袁耀一派,早知道郑宝马明都是走的公子袁耀的门路,是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刘晔自然是和袁耀在不知不觉当中站在了对立面。
此次韩胤前来自然也是存了立功之心,其中缘由,也是可以猜得到的,袁术的称帝之心,治下之臣都是晓得的,那么公子袁耀将来地位,自然是不用说的,现在上缭成德不仅仅有刘晔家财万贯,还有陈兰雷薄二将手握数千兵马,这些都是公子袁耀今后上位的张本,如何不让人眼热。
所能凭借自己的手段将这一大块势力吞下,想必公子便是更加的器重自己,不仅如此,韩胤还要彻彻底底的将他们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才能保证将来自己的地位。
韩胤此次前来,可谓是派头极大,上缭一地,虽然也算不小,可是对于韩胤来说,依旧不过地小民寡。
可以说,韩胤有这样的想法并不稀奇,刘晔现在上缭成德两地兵马过万,但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刘晔一但掀起一场战事,并且失败了的话,那么将无法翻身,让的不说,就是兵员人马也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所以现在的刘晔根本经不起失败,是以无论如何,在韩胤的心中,都是一股自傲的心态。
韩胤带着长长的队伍,一路前行,排场极大,相比较于阎象和刘涣,两人已经是极为低调的了,刚刚抵达上缭城下面,韩胤的随从便是纵声大喊:“成德侯何在?雷薄将军何在?本官韩胤,奉扬州州牧袁大人令要面见二位,另有州牧方略示下!”
站在城头的便是龚都,要说以龚都黄巾军的身份,本来就不便于露面,不过龚都一但褪去黄巾军的服饰,又有谁可以认出来呢,要说这个时代的张榜通缉,就是靠着画师画像,可除了宫廷的画师,能够画得像样的实在乏陈可善,是以自己不是自己作死,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当下龚都便是来到了城楼:“使者息怒,上缭形势不稳,阁下身份未明,当验明身份之后,自然会让尔等进城!”
“竖子,你可知道……”韩胤正欲再说却被龚都直接挥了挥手打断:“我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是当着大汉的官,你怎么也大不过大汉的侯爷,见了俺家成德侯还不是要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