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 第六十四章 丧讯

我居然能让人变强 第六十四章 丧讯

作者:两百斤螃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2:51:55 来源:258中文

章敞死了。**

陈氏听着卞副使嘴里说出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呆住了,半天反应不过来。

明鸾也在发呆,但她对这个便宜父亲感情不大深,心里的震惊多于伤感,呆了一会儿便反应过来:“请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他是怎么死的?”

卞副使叹道:“说来不大光彩,这是腊月中旬的事了。他当时奉命押送军粮去安南战前,路过浔州府辖下横州时,与当地驻守的几个武官起了口角。那些人似乎跟冯家有些关系,知道了章三爷的身份,便说了些不大中听的话。据旁人所说,好象把章军与燕王的关系也牵扯进来了。你们也知道,那时候正有传言说朝廷要向章将军问罪,章三爷大概是被那几个人吓住了,当晚便意欲逃走,只是在爬墙的时候不慎失足,从墙头上掉下来,头磕到了石头上,血流不止,便伤重而亡。”

明鸾睁大了眼,不知该好气还是好笑。章敞这个人,原本就是因为贪生怕死,才宁可抛下家中老弱妇孺,牺牲岳家的利益,放弃清闲体面的差事,也要揽下押送军粮的任务,好逃离有危险的德庆,结果在外反而更容易遇到危险,又再次因为贪生怕死而逃跑。他这人真是死都要给家人抹黑!明鸾忍不住问:“他这样算不算是逃兵?会追究责任吗?”

陈氏呆呆地转头望她:“你说什么?”

明鸾对她道:“父亲是领了差事去的,又是军户身份.他要私逃,就是逃兵了。虽说他如今已经……”顿了一顿,“但他没有自首,只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才中止了逃亡行为。按照律法,家里人与邻居们都很有可能会受连累的。我们家那个赦令......”她隐诲地看了陈氏一眼,“您是知道的,只怕未必有用。朝廷要是真有心要处置我们,这就是现成的罪名了。”

陈氏眼珠子动了动,渐渐回过神来.看向卞副使。

卞副使忙道:“你们不必担心,浔州卫的一个千户与我相熟,与章百户也有些交情,已然将事情压了下去,对外头只说章三爷是因与那几个武官起了口角,被对方殴打伤重而死的。章百户当时正好奉命去了南宁,听说消息后赶了过来,与浔州卫那千户一并将事情料理了。虽说风声免不了外泄,但至少在官面上,不会叫人拿住了把柄。”

明鸾听出几分不对:“不是说那几个武官都与冯家有关系吗?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冯将军?而且他们怎会乖乖听话认罪?”

卞副使微微一笑:“这个么.自然有法子的,军令如山,他们若是胆敢违逆,就得军法处置了。”

明鸾心中一跳,隐隐生出一个念头,觉得章放与浔州卫那个千户很可能是借此机会除去冯兆东的爪牙,进一步削弱冯兆东对大军的控制力。她觉得有些不大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真能从冯兆东手中夺过西南军权,那还真是一个极有力的筹码。

卞副使回头给带来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那随从便上前将一个白色小瓷坛放在桌面上,又退了下去。//

明鸾已经猜到那是什么了。

果然卞副使接着便道:“章百户还有军务要料理,一时半会儿离不得广西.因此伤心过后,便托了那位千户把弟弟的遗骨送回德庆。说来不巧,那位千户所派的人走水路经过德庆时,正好听说了章将军随燕王起兵之事,更知道了章家已然离开德庆,而知州衙门正乱成一团,要严查章家的赦令是真是假。那人留了个心眼,直接转头上船继续前往广州.找上了我.才把章三爷的遗骨交托过来。”

他抬起双手将那白瓷坛子往前推了一寸:“这就是了,章三爷的遗骨能交回到遗属手中.卞某的责任也算是完成了一半。”

明鸾仲手去接那坛子,双手才握上去.咬咬唇,又松开了:“请问卞大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这几日,北边陆续有消息传来。”卞副使迟疑了一下,“虽然只是零零碎碎的,但可以猜到燕王一路南下还算顺利,别说沿路的军民了,就算是朝中,也很不太平。燕王奉皇太孙一路南来,四处张帖檄文,尽数今上罪行,条条证据都列得清清楚楚,更有人证,其中甚至有两位先帝宫中旧人,还有几位曾经在藩王府中服侍的老奴,他们都证明今上曾经做过逼父立诏、残害宗室长辈的事。”

明鸾直起了腰:“真的?有人信吗?”

“有。那两位先帝宫中旧人,原也不是无名无姓的小人物,先帝时曾经多次出入勋贵大臣府上传旨的。本来先帝驾崩时,宫中服侍过的旧人都尽数殉葬了,但这两位却在那之前就由先帝亲口开恩放了出去,听说今上听说后,立刻就下令将他们找回来,只是没找着,也不知燕王殿下是从哪里请到了他们。如今他们都说,悼仁太子死后,先帝病重,本来已经准备要立衡王为储了,是今上违令潜入宫中,在病床前逼迫先帝,在已经写好的传位诏书上签字盖印,他得逞以后,先帝病情就急速恶化,临终前命他二人带着先帝的随身玉佩与密令出宫,他们离宫后不到半日,便听说了先帝驾崩的消息。”

明鸾长长吁了口气。先不论这两个先帝旧人所带的玉佩和密令是真是假,有了人证物证,自然会有更多人相信这是事实。至少建文帝篡位的形象已经摆脱不掉了。

卞副使又继续道:“至于那几个藩王府内侍,有两个是湘王府的,一个是齐王府的,还有一个是代王府的。湘王全家**而死,齐王、代王被废为庶人.家眷都拘在京中。湘王府的老奴说,湘王其实并不是**而死,而是有人自称奉天子之命而来,鸠杀湘王,又将他的妻妾儿女捆绑起来,放火烧宫,才造成了惨事;齐王府与代王府的旧奴则说,今上命人悄悄擒住两位王爷的家眷,将他们带回京城拘禁.以此威胁两位王爷进京认罪,两位王爷为保妻儿不得已才应了。檄文传入京城后,今上在朝上大发雷霆,当晚代王与齐王的居所便起火了,虽然只伤了几个人,但两位王爷都吓破了胆,齐向宗正哭诉求饶,宗室皇亲齐齐上书,只是不知道今上会如何处置。”

明鸾冷冷一笑,没有说话。虽然不知道邢两场火是谁放的.但肯定不是建文帝,他才没那么傻,才发过火,晚上就派人去放火,要杀人,一壶毒酒就够了。

可惜别人都不相信他,可见坏事做得多了,就算不是他干的,别人也会认定他是凶手。

陈氏怯怯地问:“那么......现在京城里是不是很危险?今上既然已经发怒,那章家人进京后……“卞副使道:“章家人本是秘密进京.又不会进京,应该无妨。说来章三奶奶既然已经和女儿团聚了,也差不多该动身北上了。这几日.因北面的消息乱糟糟的,城中也有些混乱,趁着按察使司的人无暇他顾,我尽快送你们出城吧。本来,这寒冬时节,水路多有不便之处,但你们走陆路又会遇上许多关卡,未免风险太多.不如先走水路抵达泉州一带.再改走陆路?泉州客商云集,对外地人查得不严.我已命人准备好两份身份文书,你们带着上路.若有人盘查,也好拿来应付一明鸾赶紧道:“卞大人,其实我觉得,现在去京城,路程远不说,路上还有可能遇到很多危险。我比较倾向于跟母亲先回她娘家吉安,在那里隐居一段时间,等京城局势平息下来,再去京城。您觉得这样好不好?从广州去吉安,也方便得多。”

卞副使皱皱眉,想了一会儿,才道:“本来是无妨的,但去吉安,一路要经过无数关卡,你们未必能混得过去。再说,朝廷若真要追究章家,陈家也有可能会被卷进去,吉安未必安全,万一叫熟人认出来,向官府告发,岂不是自投罗网?卞某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尽管放心就是。”

明鸾还想再说,却被陈氏按住:“就照大人的意思办吧,她小孩子家懂得什么?您别见怪。”明鸾见她这么说,只好乖乖闭了嘴。

卞副使很快就走了,大晚上的,他在只有女眷的家里也不大方便。他一走,明鸾便问陈氏:“你为什么要拦着我?咱们自己有船,改装了扮作走亲戚的,照咱们当年南下的路反过来走,用不了十天半月就能到吉安,比去京城快多了,只需要卞大人送我们出城,别的事都不用他操心,不是两相便宜的事么?!”

陈氏却怔怔地看着桌上那瓷坛子不说话,沉默半晌地道:“总要将你父亲和二伯娘送回去......哪怕不去京城,也要将他们送回老家……”

明鸾张张口,盯着那瓷坛子:“我真不明白他在想什么,如果当初他没走,还跟家里人在一起,现在早就平安脱险了,我们也不会跟租父他们分开!”

“这都怨我......”陈氏红了眼圈,“若不是我拦着,不让茂升元为他出力……”

明鸾打断了她的话:“跟你有什么关系?!他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是他贪生怕死才揽下了送军粮的差事。你能不能少怨自己几句?!”

“鸾儿!”陈氏猛地转过头来,“他是你父亲,你不能这样说!”

“就算他是我生身之父,我也要这样说!”明鸾涨红了脸,“明明知道家里只剩下老弱妇孺,全家人都要依仗他,他还要自私地离开。这样的父亲,休想我对他有半分尊敬!”说罢扭头就冲回房去了。

明鸾扑到床上,将脸埋在被子里生闷气,只觉得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满腔的悲愤无法排解出来,塞得她整个人都快要爆炸了。过去记忆中的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有章敞教她读书写字的情形,也有章敞对她破口大骂的情景,她一时想起冯兆南带兵闯入南乡侯府时,章敞挡在她与陈氏前面拦住挥刀的士兵,又一时想起当日她接到家书说章敞抛下家人去了安南军前,还有方才卞副使说他因为害怕,半路上逃跑结果失足摔死......林林总总,挤爆了她的脑袋,她对着被子不停地捶头,才恍然惊觉被面上隐隐沾上了水迹,猛地坐起。

陈氏不知几时走了进来,倚在床边,低声道:“无论如何,他总是你的父亲,你在我面前倒罢了,往日再不可说今日这样的话。死者为大,就当看在......看在生育之恩的份上,往后别再怪他了。你再怪他,他也……看不到了。”

明鸾一把抹去眼角的泪痕,深呼吸一口气,道:“好吧,我不说了,但我还是那句话。吉安比京城安全,如果担心会被人发现,大不了我们不进吉安城,不去外祖家,只在那附近找个地方住下,再想办法悄悄联系外祖父和舅舅们。有人照应,我们也不用担惊受怕。万一陈家真的受了大伯父的连累,我们离得近些,也能知道多点消息,想办法救他们!”

陈氏抿抿唇,道:“若是在今晚之前,我也许就答应你了。可如今我们带着两个人的遗骨,若去了你外祖父家,也太晦气些。况且我已经不是章家妇,于情于理,都不该带着你父亲的遗骨回娘家,你既是章家女,自当与章家人在一处。回头等卞大人送了文书来,告诉我们出发的日子,我们就照他的安排去做。我的儿,你年纪不小了,该懂事了,别给人家添麻烦。”

明鸾张张嘴,又闭上了,转身继续扑到被褥上生闷气。

她终究还是拗不过陈氏的意思,又生出几分侥幸之心,觉得朱翰之既然有把握用假赦令把他们一家救出德庆,想必也有办法在京城护得他们周全,最终还是屈服了。第二日,卞副使就派了亲信家人送身份文书过来,又命那家人护送他们去码头。

明鸾与陈氏带着赵叔赵婶、老松头夫妻,一行六个人,假扮是家里刚死了人的丧家,穿着素色服饰,捧着两个骨灰坛子,低调地上路了。临出发前,陈氏带着人将所有行李都搬上了马车,回头找不到明鸾,便问老松婶:“姑娘在哪里?”

老松婶正要回答,便听得内院传来明鸾的声音:“我在这里呢。”接着她从院门处转出来,顿时让众人眼中一亮。

只见她穿了一身男装麻衣,与先前乡下小子的打扮又有几分不同,显然是个小康人家出身的少年模样,先冲陈氏行了一礼,咧嘴笑道:“小子张晓鸣,见过母亲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