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生存聊天游戏 > 第三十六章 南宫公主

生存聊天游戏 第三十六章 南宫公主

作者:血笔狂书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0:17:42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宫公主会是什么样的女子呢?王太后所生的几位公主个个美丽非凡,平阳公主和隆虑公主我都见过,的确是不可多见的大美人,这位南宫公主,想必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呢?拥有高贵的出身却迂尊降贵放弃汉宫舒适优渥的生活,下嫁漠北贫脊之地,历尽苦寒风霜,并要在屈辱中去服侍年龄跟她父亲一样大的粗鲁的匈奴王,以一已柔弱的双肩,撑起大汉朝十几年和平的天空,给她的弟弟以足够的时间来养精蓄锐。

听说她出嫁时年仅十三岁,那样的一个小女孩,别说是现代,就是在古代,也该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可是她却要背负起国家的重担,去承受本不该由她承受的苦难。

她一定也是不愿意的吧,离开未央宫,离开长安时也必定会痛哭流涕吧。但是当她到达匈奴后的事实证明,她并没有辜负国家与父亲对她的重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匈奴基本上没有再对汉边境进行大规模的侵扰,固然有汉朝方面“岁贡”的原因,但是谁也不能抹煞南宫公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来到公主的帐篷外,未及通报,公主已迎出帐来,来不及看清她的容貌,我便随着晏七行恭恭敬敬地跪到地上,行大礼参见,并且生平以来,第一次真心真意地磕了几个响头。

这是个值得尊敬的伟大女性。就算几千年之后,人们也不可以忘记她的名字。

“快起来。”公主的声音很好听,跟我想象中一样,一手托一个,她亲自来扶起我们。

我抬头定定地看着她,她的笑靥亲切如花,啊,真是位高贵美丽的女子!

跟平阳公主柔弱如兰的娇美不同,她的美丽中带着种难以言喻的坚强,好比傲雪寒梅,而罩在这种坚强之上的外表却几乎是温柔的,不属于长安,不属于未央宫,而是在风霜之中磨砺出来的,带着种绝不畏惧的高傲与倔强,更有坚不可摧的圣洁与尊严,是让人不敢仰视,不能亵渎的美!

平阳比不上她,我更加比不上她。这是真正的美丽,令人想哭想流泪的美丽。

没来由的一阵感动,我的鼻子酸酸的,真的想哭了,赶紧控制住眼眶里流动的液体。

公主引我们进入毡帐,晏七行说道:“公主,您的弟弟、大汉天子托臣向公主问安,他说:姐姐,弟弟很想念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只要活着,有生之年我们姐弟一定会团聚。”

南宫公主低下了头,我清楚地瞧见有泪光在她眼中闪过。但一转眼,她就微笑起来:“彻儿还记得我,很好。当年我们姐弟几个,就属我跟他的感情最好。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玩儿,娘也陪着我们,满未央宫乱跑。有一次我们玩捉迷藏,彻儿不知怎么就躲到宣室御案底下,恰好我父皇跟大臣们来宣室商议国事,彻儿怕父皇看见责罚,就躲着不敢出来,最后居然就在案子底下睡着了。宫里上至皇祖母,下到宫女内侍都急疯了,到处找他,最后小家伙睡眼惺忪地自己从宣室走了出来。那一次啊,害得我跟他一起罚跪,那情景至今我都忘不了。”

听着她娓娓讲述着儿时的往事,脸上的表情悠然而神往,本来已经憋回去的眼泪又掉了出来,这下没法掩饰了,逮个空儿赶紧用衣袖胡乱一擦。

南宫公主住的毡帐无论外观还是内部摆设都十分华丽,帷幕纱帐环绕,有几分未央宫的味道。由此可见作为阏氏,她在匈奴及军臣单于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大家分主仆席地而坐,公主向我注视了片刻,说:“你就是御前第一女官刘丹?今年春天,送春粮来的汉使跟我说了许多关于你的故事,很是精彩。听说彻儿很看重你,甚至把我送他的雪狐皮裘都赐了给你。”

我尴尬地咧嘴笑一下,支吾两句,说不出完整的话。

噫,怎么在美女面前这么丢人!

幸好晏七行来给我解围说:“公主,臣等此次来,除了探望公主,尚有一件大事请公主相助。”

南宫公主敛去了笑容,示意周围的侍从离开,正色问道:“莫非彻儿想对匈开战?”语气中隐隐透着紧张。

晏七行忙说:“非关战事,而是私事。”

当下,将匈奴遣使入汉,皇帝以玉相赠的事情粗略说了一遍,南宫公主怔了半晌,问道:“一块玉而已,究竟有何紧要?”

晏七行看了看我,我只好说话:“其实,那块玉是我回家认亲的信物。没有那块玉,就找不到亲人,回不了家……”

话说到这里,就见公主脸色一沉,看着我的眼神锐利起来:“你是说彻儿为了一个女人才如此兴师动众?”

“不是不是……”我双手乱摇,连忙否认。“重要的不是认亲回家,而是这块玉,牵涉到一个大秘密,开始时陛下不知,才会随便将玉送了给人,后来知道了,这才想把玉拿回去。公主,您不要误会陛下,他绝不是那种为了个女人就头脑发昏的君主。”

公主略作沉吟再度问道:“是何秘密?”

我问晏七行:“晏大人可知道?”

晏七行摇摇头:“陛下只说重要,并未告之详情。”

我说:“兹事体大,公主,没有陛下允许,请恕下臣不敢相告。”

“此玉从何而来?”南宫公主问道。

我说:“是臣从西域带来的。一为寻找家母的亲族,二为解开其中的秘密,谁知到了汉朝不久玉就被偷了,并且机缘巧合落到了陛下手中。之后臣出仕为官,才知道这块玉被陛下送给了匈奴一个叫乌维的少年,经臣向陛下陈明,陛下才遣臣陪同晏大人出使匈奴,务要取回和田玉。”

南宫公主似乎接受我了的解释,叹了口气说:“你们可知这个乌维是何人?”

晏七行说:“正因不知,故而请公主相助。”

南宫公主道:“他是军臣单于之弟、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的长子。”

冷不丁听到“伊稚斜”这个名字,我心头一跳,不久之后,他将继任军臣单于做下一任的匈奴王。忽然想起史记中有“乌维”此人的记载,伊稚斜死后,他子即父位成为匈奴的大单于。

只听公主继续说道:“当年乌维少年心性,对汉朝心怀好奇,皇祖母崩时,非要随行去长安一观。单于抵不住他苦苦哀求,只好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任由他去。我本想着人将他真正身份相告彻儿,让他将乌维扣作人质,单于最爱这个孙子,或者可以藉此作一番文章。但细想之下,又怕弄巧成拙危及大汉,所以隐忍未发。”

我心中暗道:幸好你隐忍未发。不过就算刘彻知道也不会那么做,他还没有准备好,才不会轻易去激怒这个大汉朝头号强敌。

晏七行道:“这位乌维王子目前可在王庭?”

公主道:“他随左谷蠡王在自己封地。不过三日之后是单于寿诞,伊稚斜父子一定会前来贺寿,到时再伺机将玉取回。只是,须得找个令二位大人驻留三日的理由。”

我说:“这个容易,就说我们想亲贺单于寿诞。”

于是三人又商议一番,我与晏七行告辞离开公主毡帐。

晚上,军臣单于设宴款待汉朝一干来使,席间军臣单于听到我们希望留下为他贺寿的请求,果然一口答应。

酒也喝了,肉也吃了,难听的琴也听了,难看的舞也看了,本来作好了心理准备跟中行说大战三百合,但奇怪的是今晚的中行说居然规矩得要命,连一句挑衅的话都没说,甚至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真是怪了。

酒宴散去,正是半夜,我偷了件匈奴奴隶的袍子,把脸弄得脏兮兮的,穿戴好后偷偷溜出自己临时的帐篷。据晏七行说,除了单于等贵族官员,匈奴普通的士兵百姓基本上都不会说汉语,但匈奴连年对汉侵掠,掳来不少汉人奴隶,大家混居在一起,简单的沟通还能办到。所以我化妆成奴隶,抱上一堆干草,装出深夜劳作的样子,去找中行说的毡帐。

我在匈奴滞留不过三日,所以杀中行说的事必须尽快进行,也设想过中行说一死,可能会给使团带来麻烦,但为了小霍,我不想放过任何机会。

一路上碰到几个匈奴兵,顺利地蒙混过去。又碰上几个汉人的奴隶,找借口问了中行说毡帐所在的大致位置,便放下干草,悄悄摸过去。

因为是王庭,外围的守卫虽森严,但内部却松懈得很,中行说毡帐前静静的,连个卫兵都没有,还是他的官阶没高到需要卫兵的地位?对了,他不过是单于身边的侍臣而已。

纵然如此,我也不敢大意,绕到毡帐后面,拿出瑞士军刀,去捅厚厚的毡帐。左捅右捅,结果愣是没捅破。

呸!都是给电视剧中那种随便拿把破刀就捅破敌人帐篷的桥段给闹的。

正琢磨着放弃还是继续,却听帐篷里有异动,接着有轻微的脚步声响起。就象是贼作案时蹑手蹑脚的感觉,很熟悉。我停止了动作,转过帐前探头一看,果然有个人出来,借着帐内透出的灯光,那鬼头鬼脑的样子不是中行说又是哪个?

这个家伙,半夜三更不睡觉想干什么?

我心中一喜,这不正给我杀他创造机会吗?立即高抬腿轻落脚跟上,来到另一顶亮着灯火的帐篷前,中行说钻了进去,立刻灯火就灭了。

这,这老小子不是在跟什么美女幽会吧,他一个太监,能成吗?

努力地将耳朵贴到帐篷上,隐约有两个男人说话的声音,但说什么听不清楚。着急地拿出军刀再捅,捅了几下,咦,还真破了个小洞。把耳朵再贴上去,听到中行说最后一句话:“你回去禀报,此番若失手,便按原计划延至寿诞之日,大事毕成。”

我怦然心动:什么失手?什么计划?禀报的对象又是哪个?寿诞之日……军臣单于的寿诞之日,他们想干什么?

思索良久,等回过神儿来,中行说早已离开了。

草原晚上的气温很低,我穿得又少,在外面呆久了点,冻得直想打哆嗦。本想再潜去中行说帐篷杀了他,但左思右想,觉得时机不对,在中行说所说的计划没弄清楚是什么之前,还是不宜轻举妄动,就让他多活一天好了。

回到自己帐篷冥思苦想,想破头也想不出历史上的元光元年,匈奴发生过什么事。而从中行说隐密诡异的举动来看,所筹谋的一定不是小事。想了想,我决定去见南宫公主,或者从她那儿可以得到什么线索,于是换了衣服去见公主。万幸的是,今晚单于并未宿在公主的寝帐,通报了之后,很快见到了匆忙起身的南宫公主。

“刘大人深夜来此,有何要事?”公主被打扰了睡眠,却并无不悦之色。

我思忖着说:“公主,下臣想请问一下,近来匈奴王庭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或即将发生?”

公主莫名其妙地望着我说:“最大的事莫过于单于的寿诞。大人为何如此紧张?”

我提醒她:“公主再想想,还有什么事是公主没想到的?”

南宫公主恍然说道:“是,还有一事,单于曾说过,要在寿诞之日宣布立于单为匈奴的王储。”

我一拍前额顿时明白了,低声叫道:“公主,于单王子恐怕有危险。”

南宫公主的脸“刷”地变得惨白:“此话何意?”

话音刚落,只听外面一阵大乱,有人在用匈奴语不知在叫喊着什么。南宫公主一听,立刻飞快冲了出去。我心知不妙,紧紧跟上。

整个匈奴王庭都乱了起来,有几顶帐篷烧了起来,奴隶们手提着盛满水的木桶去灭火,匈奴士兵们则手拿武器,匆匆向着中央大帐方面而去。

我随手揪过一个奴隶装束的人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是个汉人奴隶,惶恐地答道:“有人想刺杀大单于。”

不是于单,我心略安,又问:“抓到刺客没有?”

那人说:“奴婢不知,应该尚未捉到。”

找到公主,见她正跟王子于单在一起,两人均安然无恙,我松了口气。

来到单于大帐外,晏七行早到了,被簇拥在众王侯中间的年迈的军臣单于正一张老脸气得铁青,站在帐外暴跳如雷,要捉拿刺客,那精神头儿证明他是毫发无伤,乘于单跟公主上前问候单于,我仔细地在人丛中瞧了瞧,没有中行说的身影儿。过了一会儿,才见他出现在帐中,奔到单于身边状甚惶急关切。

我冷冷地看着他虚情假义的表演,一个因个人私怨出卖国家的人,你怎么能指望在他身上看到忠诚这种美德呢?只要有更大的利益,他连自己都可以卖了。

但是除了大单于,还有谁能给他更大的利益?答案很简单―――下一任单于!

绝不是于单,他是理所当然的王位继承人,再急也没必要用这种手段。匈奴中有实力做单于的是不外乎四大王―――左右贤王(也称左右屠耆王),左右谷蠡王,其中左谷蠡王伊稚斜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最有野心,而且按照史实,七年后的元朔二年(前127年),军臣单于死,他果然以武力击败于单,将匈奴大单于之位从侄儿手中夺了过去。

正想得出神,有人拍拍我的肩头,是晏七行。

“刘大人神色恍惚,莫非有事?”他疑惑地望着我。

我看看左右没人注意,拉着他走到稍远处说:“想不想知道主使者是谁?”

晏七行登时一怔,说:“你先走,且待回帐再说。”

按礼节跟晏七行一起问侯了单于,我向公主使个眼色,径直回帐。刚到帐门前,一个身影倏忽一闪,寒气凛凛的刀已架在我脖子上。

“@#¥%$&※◎□§”奇怪而低沉的声音从一个男子的口里发出,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眼见几个匈奴兵向这边而来,我一急,迅速刁住他手腕一拧夺下刀来顺势将他推入帐篷内。那人刚想挣扎,刀已抵在他心口。

我定睛看他,身着匈奴服饰,年纪不大,皮肤白晰高鼻深目,居然是个白种人,这下心中大奇,问道:“你是谁?是那个刺客吗?”

那人又恐惧又疑惑地瞪着我,摇摇头。

我想了想,用英语问他:“Youarenottheese,alsoisnottheHsiungnupeople,whoareyou?(你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匈奴人,你是谁?)”

他还是茫然瞪着我,我哑然失笑,看见白种人就跟他说英语,真是脑袋进水了!

现在该怎么办?虽然肯定他是中行说一伙派来行刺单于的人,但是语言不通,根本没办法知道详情,至于寿诞之日他们执行什么计划就更无从得知了。

我只好冲着他打手势,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干脆把刀递回他手中,示意他还刀入鞘。他显然感受到我没有恶意,还刀入鞘也跟我打起了手势,可惜他手势的内容太复杂,我当然看不懂。结果没一会儿,两个人都急出一头汗。

正在这当口,门口有响动,我一惊,忙示意他躲到床底下。幸好我睡不惯地铺,临时吩咐人用木板搭了张简易床,否则连藏身的地方都没有。

“刘大人。”说话的是晏七行。

我探手一把拉他进来,说:“这下麻烦大了,我这儿藏了个刺客。”

晏七行一惊,左右环视,我指了指床底下。晏七行略作沉吟,说:“本官此行单为和田玉环,不想无端惹事,把他交给军臣单于,权当寿诞之礼。”

“不行。”我坚决反对。

“却是为何?”晏七行不解。

我说:“我现在没办法跟你解释,总之目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落到匈奴人手里。”

晏七行说:“王庭出了刺客,匈奴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怕等军臣单于冷静下来,首先怀疑的就是汉使。留他在此,并不安全。”

“我知道,所以才请你想个主意。”我急了。

晏七行想了想,说道:“唯今之计,只好请南宫公主相助。”

我叹了口气:“这个我不是没想过,但是……”

但是找公主帮助,我就得把整件事合盘托出,包括想杀中行说的事也甭想瞒得住。这件事,我实在不想有第二个人知道。

踌躇半晌,实在想不出他法,只好点头答应。

晏七行出去找来随行的卫兵守门把风,将刺客从床底唤了出来。

我说:“他不懂汉语也不懂英……”差点说漏嘴。“总之根本无法沟通。”

却听晏七行开口说了一大串稀奇古怪的语言,那人居然开始跟他对起话来。我大为惊奇地瞪着他们俩个,由衷地佩服起晏七行来。

“你们说的是哪国语言?在讲些什么?他究竟是哪国人?”我急不可耐地问。

晏七行没理我,又跟他讲了半天才回我的话:“他会讲匈奴语。他说自己是大月氏国王子的后裔。老上单于将他们灭国后,月氏国剩下的族人便迁出故国,逃亡中他的父家跟族人失散,其后数十年间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数年前,他的父亲又被匈奴人杀害,此次为报家国之仇前来王庭,谁知王庭戒备森严,刚靠近单于大帐便被人发现,能够逃脱实乃侥天之幸。”

顿了顿,又说道:“他若真是月氏王子,我们非但不能将他送给匈奴人,还得想方设法助他脱身。”

还不错,总算想到了。

我说。“晏大人,你再问问他,跟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是什么关系?”

晏七行依言相询,告诉我:“他与伊稚斜并不相识,只是数月前结识一个匈奴人,喝醉酒后将匈奴王庭的详细地形泄露出来,他藏在运送草料的车上,才得以混进王庭。”

我问道:“草料车的事,也是那匈奴人告诉他的?”

晏七行点点头,说:“有人利用这位王子来刺杀军臣单于。”

我说:“所以这事背后,只怕会有更大的阴谋。事不宜迟,我们去找公主。”

谨慎起见,先差人去看看公主那边情形如何,万一单于他老人家受惊过度跑公主寝帐里过夜,我们这一去岂不自投罗网?

片刻之后,差去的人回报,单于并未回公主帐中。

晏七行说奴隶中也偶有肤色白晰的西域人种,王子的身份暂时还不会令人起疑,当下便给月氏王子涂了个半黑脸,扮作奴隶的模样,三人小心地避开士兵,到了公主帐前。

也真是时运不济,刚到帐门口,身后就有人喝道:“深更半夜,汉使为何来此?”

回头一看,一堆侍卫的簇拥下的,正是军臣单于他老人家。

晏七行不慌不忙,上前施礼道:“王庭出了刺客,我与副使大人担心公主的安危,特来探看。”

军臣单于不疑有它,重重地“嗯”了一声说:“那小子胆子真够大的,不过本大单于在腾格里神和大昆仑神的庇护之下,纵有危难,也必能化险为夷!”

说话间,我已悄悄挡在月氏王子身前,希望能避过单于昏花的眼目。

但是该来的还是躲不过去,一个匈奴士兵眼尖,看见月氏王子,手一指叫道……他说的是匈奴语我听不懂,估计大概就是:“你是什么人?过来。”之类。

我暗暗叫苦,只好眼睁睁看着月氏王子走过去。

他到底不是个笨蛋,立刻拿出奴隶特有的畏惧与胆怯的模样,战战兢兢地上前拜见大单于。

军臣单于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他,用匈奴语问话,只见月氏王子支吾着,半晌说不出一句话,再这样下去非露馅不可。

我急出一身汗!

正在这当口,帐帘一掀,南宫公主走了出来,声音温柔如同春风,说道:“大单于,我的奴隶可是行事不慎触怒您了吗?”

军臣单于一怔,疑惑地问:“你的奴隶?为何本大单于从未见过?”

南宫公主微微一笑,说:“一个月前左谷蠡王送来一批奴隶给我,我见这个奴隶身体强壮,便吩咐他做些外面的活计,故此大单于不曾见过他。”

遂用匈奴语向月氏王子吩咐了几句,便有侍女上前,将他带走。军臣单于没有阻拦,显然是相信了公主的解释。

我跟晏七行对视一眼,灯火下发现他的额角也渗出了些微冷汗。

公主转身向我们,温和地说:“多谢汉使的关心,本宫无恙,汉使请回帐休息吧。”

抬眼瞟了单于一眼,道:“大单于,您不进来吗?”

军臣单于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我们,大嘴一咧挥挥手道:“休息,都休息去吧。”

一场危机,就这么轻悄悄地化解了。

但是明天呢?

提着一头的冷汗回到帐篷,晏七行立刻发问:“现在没有外人,刚刚你说的主使者是谁?”

我一屁股坐在简易床上,擦擦汗说:“有些事一时半时也说不清,还有些是我乱猜的,算不得准,可是据我估计,刺客这件事多半与左谷蠡王伊稚斜有关。”

“证据?”晏七行又犯了老毛病。

“都说了是猜的。”我不耐烦地瞪他一眼。“算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好好想一想,明天找机会见到公主再说。”

晏七行倒也痛快,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唉,今儿晚上又不知有多少人要失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