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快穿吧女配大人 > 第三百四十二章:多尔衮的野心

快穿吧女配大人 第三百四十二章:多尔衮的野心

作者:孤海蔚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41:30 来源:258中文

三王之乱,有明一朝,这样猩红的字眼从未出现过,在崇祯十九年忽然间发生,对所有人来说,都像是打了个晴天霹雳。

这些朱家的皇亲国戚还有当朝重臣们好像就见不得大明好一样,崇祯皇帝刚带着大明开始向上坡走,算是有了些起色,没多久却出了这种常人根本难以置信之事。

就算普通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会难过,当然,他们难过的不是谁当皇帝,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发生以后,今后的好日子根本不可能会有了。

潞王的号召力仅次于福王,对常人来说,现如今的皇帝似乎太多了点,如今的大明土地上,足足有五个号称“天子”的皇帝。

除在北京的正统皇帝朱由检以外,杭州的朱常淓为建武皇帝,虽无正统之名,但跟从其事的地区却在半月之间达到了十余府境。

称帝没多久,所谓的“建武皇帝”朱常淓更是举起“联虏复国”的大旗,号称麾下有数十万精兵强将,旦夕间便可恢复京师。

其余益王朱慈炲、靖江王朱亨嘉两人也在抚州、桂林一带登基称帝,话捡好听的说,各自也都号称数十万大军。

这是朱家的皇帝,有三个,除朱家皇帝以外,又要有两个“皇帝”。

关外所谓“大清”,本是化外蛮夷,学汉人学竟也学得像模像样,一个十岁不到的小屁孩号称天子,还有在四川成都称帝的大西皇帝张献忠。

除了这两位,还有一个人不容忽视,那就是虽然在陈奇瑜手下连吃败仗,连潼关都不敢出的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

李自成所部顺贼依旧席卷中原,声势浩大,崇祯十七年率先在陕西西安称帝,建立所谓“大顺政权”。

当天散朝之后,崇祯皇帝却显得异常冷静,脸上丁点惊慌之色都没有,不少朝臣甚至能从其眼中看出浓浓的杀意。

做皇帝的镇静,多多少少能让下面稳定。

在这等大事面前,很多人无论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却也都是稳定不住,不少人已经在思虑进退和站队的问题。

崇祯朝廷是为正统,但昔年建文也是正统,最后还不是胜者为王。

在这个乱世天下,关外鞑清虎视眈眈,蒙古诸部不甘臣服,国内烽烟四起尚且剿之不及,如今江南又战乱纷起,很显然,崇祯朝廷已经快要不行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今这个年头,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能作数,正统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名义罢了。

若时局不利于崇祯,自己良禽择木而栖,也并非叛国,最后不还是大明的臣子,比起那些投降清虏、顺贼之人,还是好了许多。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三王称帝的消息并没有厂卫和报社宣扬,却如同风卷残云一般,飞速传遍了大半个天下。

就连关外的多尔衮,都已经接到消息。

......

实际上,多尔衮来到朵颜三卫地界以后,还留在本地的兀良哈诸部基本没怎么打就已经臣服,不过鞑子到这里可不是一直闲着看戏的,他们需要鲜血和女人的刺激。

多尔衮明白杀戮对八旗军的重要,所以他很明智的下了一道军令,对于没有帮助翁牛特等部对抗明国的兀良哈部落,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时至今日,曾经处处见人牧马的朵颜地区处处透着荒凉,肥妹的草场由于没有妥善管理而生满了杂草,除了鞑清兵马以外根本见不到几个真正的活人。

清军大营,八支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下面却尽是一些金钱鼠尾的野蛮人来回走动。

忽然间,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大帐旁边,却是一批穿着正白旗盔甲的鞑子提着人头跑了回来。

为首的是多铎,他摘下高高的避雷针头盔,将手中一个蒙古男人的头颅扔给一旁等待牵马的正白旗都统,哈哈大笑着下马走进大帐:

“摄政王,是不是有了什么新消息!”

进入帐内,满清八旗上下的各大王公贝勒已经落座两侧,无一人敢动弹丝毫。

多尔衮穿着红色内衬甲衣横躺在上首,听到这话先是瞥眼看了看多铎,并没有说出一句,却又是惬意的吸了一口大烟。

多铎自然不敢多说,径直走到自己位置上做好。

刚刚坐下,多尔衮吞云吐雾一口,将大烟猛地拍到桌案上,起身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命佑我大清,明国的蛮子又开始自己搞事儿了!”

“哈哈哈,我也听说了。”帐内的气氛似乎随着多尔衮几声大笑而变得轻松,一身红色全身铠的豪格大笑几声,紧接着说道:

“多铎,你可回来晚了,昨天的好戏没看到。”

“甚么好戏?”多铎狠狠喝了口水,问道。

多尔衮冷哼一声,说道:“明国有个叫潞王的称帝了,使者昨晚到本王帐内,说是要与我大清结盟夺取北京,本王已经答应了。”

多铎听到前半句还是满脸笑容,听到最后几个字脸色一变,但是紧跟着就是哈哈大笑几声道:“摄政王英明,我大清何时入关?”

“你们且过来看!”多尔衮招招手,示意众人围到自己身边,向身后悬挂那极其详细的明军边关布置图指了指,说道:

“根据此图来看,我大清若想入关,最好的办法还是从喜峰口!”

若是崇祯见到了这份布置图只怕会大吃一惊,因为在这张图上,大明整个边防在多尔衮眼中都是如同褪去衣衫的处女,形容虚设。

可以这么说,如今大明京畿各处有多少实额兵马,多尔衮甚至比崇祯自己都要清楚。

众人闻言看去,却是愈发的不明白,多铎问道:“摄政王,我大清数次从喜峰口入关,此次再从这里入关,明国的蛮子们会不会有所防备?”

“防备?你把崇祯小儿看得太聪明了!他估计是吓得够呛,宣大还有蓟镇兵马全都调去平乱了,京畿怕是剩不下什么兵马了。”

多尔衮闻言呵呵一笑,又道:“如今防备喜峰口的是何人——蔺养成,此人是大顺的降将,素来不受信任,崇祯小儿以此人守关,定也是多疑。”

“那蓟州的黄得功已经被调往江南平乱,喜峰口虚兵两千,岂能挡我大清十余万铁骑?更何况那蔺养成本就是降将。”

说到这里,多尔衮看了一眼闷头一声不吭的洪承畴,睨着眼睛道:“老洪,你改日亲自去一趟喜峰口,看看能否将他蔺养成说服降于我大清。”

“至于各种好处,封侯、伯也不是不可行,你看着给。”

洪承畴听到这话心里敲起鼓,片刻不停的站出来,恭恭敬敬道:“老臣多谢摄政王信任,定当竭力而为,为大清尽心尽力。”

洪承畴走后,豪格眼中露着杀气,近前说道:“摄政王,那洪承畴心思难以捉摸,这次派他去,会不会放虎归山?”

“那也要他敢!”多尔衮大笑几声,胸有成竹道:“喜峰口乃是我大清必取之地,洪承畴时下心思或许不全在我大清,可他绝对不傻!”

“喜风口、蓟镇一带对我大清铁骑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跑,他又能往哪跑?就连京师,不日也将是我大清的!”

说着,多尔衮坐回去抽了口大烟,吞云吐雾道:“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洪亨九还是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