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快穿吧女配大人 > 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

快穿吧女配大人 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师

作者:孤海蔚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41:30 来源:258中文

这天一大早,京师上空大风呼啸,风沙漫天,街上的行人都没剩几个,纷纷躲在屋内,听着远处“通通通”的鼓声,还有大批军士在街道不断上跑过的脚步声。

甚至于,就连随处可见的小商贩都是迫不得己的收摊,各自嘴中嘟囔着甚么鬼天气,看样子都是对不能赚银子感到十分不满。

“这皇帝也是,为嘛非得在今天御驾亲征?”巷子内的泥瓦房之中,一个妇人坐在自家小木凳上,对着大桶搓洗自家男人和两个孩子换下来的脏衣裳,嘴里时刻不停的在说着什么。

男子有泥瓦手艺,近期虽说不景气,但时不时还是能从大户身上接到些工作,再加上老实人勤快,常常外出砍柴卖给大户贴补家用,也能勉强混个温饱,实际上,这个年头混成这样的确也是不容易。

男子在这种天气也是闲的发闷,什么都干不成,这会儿正躺在炕上装睡。

听到自家婆娘这话,他当即就想起凶名赫赫的厂卫,先紧张兮兮的看了一眼窗外,发现自家院子好端端的,什么人都没,这才放下心来,忽然又觉得自己有些疑神疑鬼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管这些做甚么?”

男人打了个重重的哈欠,把脸埋在被子下面,有气无力的说道:“皇帝要做什么,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大官们都不是傻子,誓师又不是小事,平白的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年的风沙天气属实有点多了,莫非真如那些街头道士所说,是不吉利的象征?”男人忽然想起前一阵子在街头鬼鬼祟祟的那些道士,配合窗外天气一想,他们说的倒还不像是完全在胡咧咧。

“那些道士哪儿能真懂甚么法术?”对此,妇人倒是见怪不怪,边洗边说道:“当家的,你忘了,去年的时候京城也曾出现过比这更大的风沙,可大明朝出没出事?”

“嘿,你这婆娘。”男人下意识的一骂,紧接着也反应过来,若有所思道:“倒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说起来,去年的风沙那是真挺大,据说永昌号那边的房檐都搞烂了。”

这老夫老妻正聊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也在温暖的炕上玩耍,这个时候,屋外的风沙声却慢慢平静下来,马蹄声在门前经过,紧接着便传进一道喊声。

“屋内的百姓都听着,皇帝登太庙祭祖,天佑大明,风沙已停,可以出来到城外观看誓师大典了!”

“顺天府、五城兵马司上街巡查,都消停着点!”

“上面可是有话放下来,宁抓错,不放过,若是再做甚么鬼鬼祟祟之事被老子瞧见了,当心被扔到大狱里去!”

......

这次的誓师大典,是内阁拿出的一整个章程。

户部出银、统计人数,工部则负责准备大典事宜,自昨日商议之后,各部院与差役们紧急动员,愣是在一夜的时间,准备好了整个誓师大典的相关事宜。

到今日早晨,禁军与各部官员皆已准备完毕,欠缺的,就只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随行的军将、勋戚,还有前来相送的朝廷官员。

今日崇祯皇帝起了个大早,在周皇后的服侍下穿戴好龙纹盔甲,提上天子宝剑,又去按照惯例和懿安皇后报了个平安,将后宫之事托付给懿安皇后和周皇后,这才上马前往太庙。

崇祯皇帝没走几步,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却陡然间变得又黄又黑,呼啸的大风卷着无数砂砾到处乱吹,像极了历史上北京城破时的场景。

崇祯皇帝知道这只是天气变化,不然以为然,这时候的人多半还是有些迷信,护卫左右的厂卫和禁军浩浩荡荡的队伍才走到承天门,便是见到在外面匍匐着一批官员。

这些人即便不说,崇祯皇帝也知道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当下就沉下了脸。

李天经和汤若望带着历局和钦天监的官员打头,见崇祯皇帝出来,李天经赶紧上前行礼说道:“陛下,天气异样,乃不祥之兆,必是先祖皇帝们以此为警,还望陛下取消此次誓师大典。”

“还望陛下取消此次誓师大典!”其余的官员们纷纷上前,一齐匍匐在地,同声喊道。

果不其然,这些腐儒还是搞这一套,崇祯皇帝道:“李天经,你主持历局多年,朕是信你,才会把历局交给你,可你都干了些什么事?”

“去年也有风霾天气,也有人到处说什么不祥之兆,可是大明呢,不还是好端端的到了现在?朕去年御驾亲征,将士浴血奋战,斩获大捷,自然印证天命归于大明。”

“朕的旨意昨日才出京,说今日举行誓师大典,御驾亲征驰援固关,而这才仅仅一天不到,朕就由于什么所谓的天象而取消大典,这岂能是理由?将士们又会如何想朕?”

说着,崇祯皇帝冷哼一声,看向另一侧说道:“汤若望、南怀仁,你们二人该与李大人共同研究学问,而不是用所谓天象来掣肘于朕!”

“朕意已决,誓师大典如常进行,不必再劝!”

李天经等人被崇祯皇帝说的当头一棒,当下也是不敢再说,毕竟这位皇帝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事一向都是非常支持,自己这次出来也是被众人推搡的无奈之举。

该说的话都说了,意思到位,可皇帝不肯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想到这里,李天经回头示意历局的官员退下。

汤若望和南怀仁向来不会太过于参与朝廷政事,李天经身退,他们两个外人自然不好再说,所以钦天监的人也都是跟着退下。

历局和钦天监都不说话,其余官员自然没人敢当这个出头鸟,都是面面相抵,让开了队伍经过的道路。

这个插曲之后,崇祯皇帝的队伍总算来到太庙。

大祀殿周围设日月星辰四坛,外围设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雨、山川、太岁、天下神祇、历代帝王等二十坛,此为大明洪武祖制。

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实行洪武制度,于大祀殿合祀天地,至嘉靖九年时,改为天地分祀,于大祀殿之南建圜丘。

每年冬至祭天(皇天上帝),以日、月、星、辰、云、雨、风、雷从祀,以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阊山、中镇霍山)、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渎(东渎淮河、西渎黄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陵寝、诸山从祀,并以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配享。

崇祯皇帝在风沙中登顶,恭恭敬敬对着历代先祖牌位鞠躬后,正色道:

“嗣天子谨昭告于大明之神:惟神、阳精之宗。列神之首。神光下照、四极无遗。功垂今昔。率土仰赖。兹当仲春、式遵古典、以玉帛牲醴之仪、恭祀于神。伏惟鉴歆、锡福黎庶。尚享。”

“嗣天子谨昭告于大明之神。惟神、钟阴之精。配阳之德。继明于夕。有生共赖。既惟五星列宿、咸司下土、各有攸分。眇予之资、仰承帝命、君此生民。兹者时维秋分、爰遵典礼、以玉帛牲醴之仪、用修常祭干神。惟神歆鉴。福我邦民。尚享。”

“孝玄弟嗣皇帝敢昭告于列庙皇祖考妣太皇太后:节序流迈、时维孟秋。气序若流、时当孟夏。气序云迈、时维孟冬。谨以牲醴庶品、用荐时祫之礼。以申追慕之情。伏惟尚享”

“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特祀以春秋,惟帝兮英灵,来歆来格。尚享!”

“予惟后学之资,必赖先圣遗集,以为进修。兹于明日春秋开讲学,伏惟默运神机,觉我后学,俾诚正之功不替,庶治平之至可臻,而圣道永有沾民之惠矣。特用奠告,惟圣师鉴焉。谨告!”

“惟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祇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兖国复圣公、郕国宗圣公、沂国述圣公、邹国亚圣公配。尚享!”

“惟神初兴农事,乃种嘉榖,为民立命,万世永赖。今将东作,亲耕耤田,谨以牲醴庶品,用修常祀。尚享!”

“维神肇兴农事,始种嘉谷,立斯民命,万世攸赖。兹当东作之期,躬耕耤田,惟赖神慈,默施化理,俾年谷丰茂,率土皆同。以牲帛醴齐之仪,用申祭告之诚。尚享!”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周皇后上前继续道:“维神肇兴蚕织,衣我烝民,万世永赖。时维季春,躬行采桑礼,仰冀默垂庇佑,相兹蚕事,率土大同。惟神之休,敬以牲帛醴齐之仪,用申祭告。尚享!”

皇后说完,文武百官上前,齐声道:

“仰惟圣神,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寿世福民,尤重于医。所以赞帝生德,立法配品,惠我天民,功其博矣。时惟仲春、冬,特修常祀,尚冀默施冥化,大着神功,深资妙剂,保和朕躬。期与一世之生民,咸蠲疾疚,跻于仁寿之域,以永上帝之恩,不亦丕显矣哉。以勾芒氏之神、祝融氏之神、风后力牧氏之神配。尚享!”

群臣话音刚落,周围早就立好的大汉将军立即挥动手中旗纛,崇祯皇帝继而又道:

“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鎗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众,维神钦天命而无私,助扬威武,有功国家。兹当仲秋,谨遵常典,特以牲醴,遣官致祭,神其鉴之。尚享!”

最后,崇祯皇帝与周皇后一同上前,齐声说道:“维神赡养护卫,各着厥功。兹当岁暮,特以牲醴报祭,神其鉴知。尚享!”

话音刚落,风沙即停,天朗气清,文武百官为之动容。爱看小说的你,怎能不关注这个公众号,V信搜索:rdww444 或 热度网文,一起畅聊网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