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之所以选择韩胤的原因很简单,韩胤虽说为幸进之辈,不过心思才能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此等人行事往往就是不择手段,对于刘晔,袁术自然是一点好感也无,毕竟行的是篡汉之事,既然一时之间杀不得,能够让韩胤布展局面让其吃些苦头,也是可行的。
袁术当下点了点头:“就依照杨长史所言罢,另外雷薄陈兰二将擅自动兵,罚俸一年,粮草一万斛,降三级,仍镇上缭,成德。”
这番处置也不可谓不重了,其他的还好说,俸禄和官职不过就是虚名,但是罚一万斛粮草就有些重了,袁术麾下,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小金库,这是人人自知的事情,一万斛军粮也是不少,这惩处自然是极重的了。
但是仍然让其镇上缭成德,却给了二将继续收刮民脂民膏的机会,在在场的官员看来,二将要不了一年就会赚回本钱,实在值不了什么。
在他们看来,刘晔的根基远远不能支持一支军队远征,实际上也是如此,要从九江郡往徐州会合朱儁,再从徐州到长安讨伐李傕郭汜,实在是劳师远征得紧,更不要说要自筹军费。
便是刘晔现在觉得自己家底不错,可一旦确定要打下此战,自家底子都会被掏空,起码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民力财力,战争拼的往往就是根基而已。
这还不算大军远调,师老兵疲,一旦后勤跟不上,亦或者战事稍稍僵持,死伤稍重,将士有思乡之情绪,林林总总之下,可以预见,不管多么能战得的军马,都会被拉扯得散架。
况且天下军马,以西凉铁骑凶悍为最,迎接刘晔的局面便是兵残而士气低落,民凋而经济疲敝,上无可战之精兵,下无安民之钱粮,其势危矣……
方略颁布以后,对于双方之处置,都已经是见了分晓,袁术上下对此不过是淡淡一笑而已,无非就是等着看刘晔是接招还是不接招,若是不接,那么袁术便是可以以成德侯刘晔不奉诏勤王,光明正大的讨伐刘晔,再也不用顾忌任何东西,这个新兴的势力不过就昙花一现般湮灭,所有的人都在等着看刘晔如何应对,这等困局,怎么都是一个死字……
相比较而言,雷薄陈兰那一万斛军粮便是好着落得多了,对于袁术军中,这些都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只要雷薄陈兰能够抓紧时间进行搜刮,过这一关大抵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作为袁术旗下一名合格的将官,就一定要约会征发各种各样名目的赋税,不然怎么喂得饱袁术那横征暴敛的胃口。
对于刘晔而言,单单就只是钱粮能够忽悠过去的事情便没什么大不了的,陈兰雷薄惩处,小事尔,但是挥师徐州会盟,讨伐李傕郭汜委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刘晔的名声在江淮之地甚大,十三岁以超凡之胆气承母命杀侍者清理门户,许劭素有识人之名,断言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作为少有英名的刘子扬亦是成为了许劭口中少有的赞叹之名,称其为“佐世之才”。
不过那些都是没有穿越之前有这样的名头,后面便是造纸的革新推广,得成德侯之名,至于掌控成德,屯田安民都是一隅之地而已,不过饶是如此这等名声也是大噪。
稍稍通达之人便是可以看清楚眼前之形势,这位成德侯,端的是危矣。
不管外间的形势如何变换,在上缭城,大军的整训依旧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早知道现在上缭的成德军已经是有八千余人,但是其中的新兵却不下于五千之数,这些人都是要从头历练的,没个半年基本上难以形成战斗力,一日如此,一笔笔的粮饷还是源源不绝的送过来,早知道现在的新军成色复杂,这么多的钱财物资,不是每一个人都视其为粪土的。
就在这段时日,刘晔就已经砍下了不知道多少敢朝军费里头伸手的脑袋。这等事情是极为恶劣的,造成的影响也大,刘晔就将一个个的军中观察使好生的交待了一番,毕竟思想还是要教育到位。
在其他地方,或许他刘晔是极其开明的,但是在军中,不能有第二个声音,而且成德军也务必要长期保持在初级阶段刻苦奋斗的势头。
成德军一个个新的营头立起来之后,除了最为基础的整训以外,类似于刀枪剑戟的拼杀,步骑,弓步之间的配合,大军阵,小行伍的抱团,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这个时候一旦到了整训的场地,便是可以看见,数之不尽的队正带着麾下士卒拼命的挥汗如雨,上下同甘共苦,发下的军饷比之其他诸侯丰厚了三倍不止,还有什么好说的了。
对于刘晔现在的位置,虽然说大家伙自然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不过稍微警醒一些的便是看得通透,侯爷大人面临的是袁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虽然说双方的实力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在这些将士的心目中,成德军一天天变得剽悍,上缭防务一天天巩固,总归是让得人的心里头变得踏实得紧。
军中主要的中下级军官还是原来成德军用老了的人了,这些人对于时局看得是最为明显不过,现在也只有尽早的兵强马壮,才能将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小,这局面才能稍稍好转。
谁都知道,刘晔的实力实在是一块短板,兵不多,将不广,地盘也小,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只有迅速的将军马给拉出来,才勉强自保,扩张的事情,当下是想都不要想。
如此紧迫的感觉,自然是让得中下级将士将这样一支军马的体能,潜力压榨到了极限,血勇之气,充斥军中。
说实在的,一直以来,作为刘晔一方都是因为不得已而虚以为蛇,妥协,潜伏,这也是双方实力实在差距过大,他可不认为自己是穿越人士,敌人就是猪狗任自己屠杀,那不叫主角光环,而是叫脑残,饶是如此,就连刘晔自己,时不时的便是想到了后世某个留着辫子的王朝,经常半开玩笑的自嘲:“诸位,当真是……丧权辱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