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我从凡间来 > 第473章 恳谈

我从凡间来 第473章 恳谈

作者:想见江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3:18:48 来源:258中文

李慕白被李易说的心中火热,不错,苟活乱世不如奋起一搏。最好的人生莫过于生逢盛世,但乱世何尝不是机遇,让真正人才显露峥嵘的时代,他有雄心更有壮志,却郁郁不得志,大宋朝廷几乎死水一潭,他对前途几乎绝望,却不想幸运地遇到了李易,或许是人生际遇的转折。

当即,欣喜地笑道:“子明说的有理,此正是我辈大有为时。”

“大作为?”李易眸子中闪过一抹不屑,道:“可惜,朝廷能有几人敢奋起一搏,恐怕十年后,更是一潭死水。”

李慕白对于李易论断有几分认可,他何尝不是对朝廷暮气沉沉深恶痛绝,目光变地端重,道:“蜀川能有子明,真是千万生民大幸,亦是朝廷之幸。”

李易双目闪过一抹异样,道:“子清可知,我有多少马军?”

李慕白一怔,知李易意思,当下道:“子明眼光独到,与虏人比拼,要的是一支精锐马军,而非朝野引以为豪的御前忠卫军。前唐之所以开疆扩土,便是有马,柴世宗与国朝太祖亦有西北供应军马,方才变蓟北十六州为十三州,太祖在世契丹不敢南下。而今处处防御,处处挨打,战则一片荒芜,退亦无路可退。”

“子圭兄一针见血,虽稍有不到之处,辛辣却正中时弊!”李易点了点头。

李慕白一怔,不想洋洋大论在李易口中,还是稍有不到之处,不禁愕然,道:“愿听高论。”

“哪有什么高论,当年我在成州,通过袭击战组建第一支马军,而后积少成多,在蜀川作战其间,不断选拔可战之人,拨出马匹训练,并向蒙古人请调拨战马,方有上万马军。在反戈一击中,得战马数万,正分批增添马军劲卒。”

话声稍顿,李易似乎在考虑,沉吟片刻才道:“可惜,南方士卒不善骑射,马军战力并不理想,索性流民中有陇右,秦凤人,倒也差强人意。”

当然,他没有再细说,对于李慕白这等睿智之士,一叶知秋,说的太通透反而没意思,自己领悟才能回味无穷。

李慕白稍加沉吟,明白李易以马入题,直接点出南北优劣所在,当真磅礴大气。什么综合国力,什么保家卫国,什么举国奋战,在来去如风的骑兵面前,都是浮云。人家不占领你的土地,专门搞破坏,杀杀人,抢掠财富,几年工夫就把你搞的国力疲惫,民生不堪,还谈什么综合国力强大,这不扯淡嘛!

“蜀川,能否顶住虏人再次南下?”

李易有点惊讶地看了眼李慕白,不想他从具体点题,李慕白竟想到三步之外,不禁道:“以当前形势来看,但需以沔州为中心,从成州到兴元府,形成第一线山城堡寨防御,再以剑阁为二线,保持一支强大兵力,应该不是太难。”

话虽如此,时间仓促,做起来千难万难,不要说能相互支援的连环堡寨,他在战略上也不愿采取防御态势。

困守一隅,终非长久之计。

“既然能守住,就是说有充裕时间进行反击,待虏人气竭,若朝廷从京湖、淮西北上,子明沿秦凤进取,一战可定中原、关中。”李慕白目光热切,有几分兴奋。

李易却淡淡一笑,暗自却腹诽不已,反攻?不要说各方面都不具备条件,即便是万事俱备,朝廷有没有胆略和恒心?连最坚决北伐的孝宗皇帝,也被虞允文评价为不敢进击,恐圣意有变。但是,他还不想太早做出论断,毕竟预料与实际总是不相符,人非圣贤,不能一概而论,当即干笑两声,道:“如今,考虑反攻太早了,行在陛见还没有结果呢!”

李慕白一愕,旋即蹙眉,道:“倒是麻烦至极,子明。。。”他顿了顿,神情犹豫一下,又道:“你真不该来啊!”

继刘斐后,李慕白是第二个发出此言之人,李易心下一暖,话好说意难得,能说出此言者,足以成为他至交好友,让他有所坦言。心下感慨,目光热切,道:“子清,我可不来,却不能不来,有一线希望,都不能成为贰臣。”

李慕白脸色郑重,凝视李易道:“子明有此心,我当全力辅佐,若天子谅解,让子明重归蜀川最好,如。。。如不然,我也将不出仕,醉心山林,了此残生。”

可以说,李慕白向李易的许诺,算是真心投奔。但是,对于李易而言,远远不够,与叶知秋不同抛弃暮气沉沉的赵家朝廷,争霸天下,做一番改朝换代的壮举不同,李慕白仍放不开朝廷,没有摆脱忠君思想的拘束。

儒家文化以天下为重,这个时代,尚未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存在君不明臣亦可弃之的思潮,光宗皇帝赵敦被朝廷大臣摆了一道,在不知情下成为太上皇。

很显然,大宋士人虽秉承儒家,却对皇权并不那么尊重,甚至能根据士大夫集团利益,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但是,对士人而言,皇权更替实在他们理念范围内,决不能超越底线,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思想,武力背叛家国,只是存在骄兵悍将中。

同通俗的话来说,天可变,人亦可变,士人忠天下,敬赵家,一切变化必须在伦理范畴内。

李易是有些失望,却也由衷高兴,李慕白终究是有原则,有底线的士人,这种人不会不择手段,较好控制,所作所为,他有预见性。与叶知秋想比,李慕白少了几分狂傲,多了些内敛,少了几分叛逆,多了些忠诚。

他面对叶知秋,从内心深处有几分不喜,甚至有种无法完全掌控感觉。他们之间,并无严格意义上的上下关系,反而合作味道比较浓。

“没那么严重,我对官家若无信心,也不会甘冒大险。”李易有些自欺欺人,毕竟心中有所期待,道:“当年,赵彦呐几番对我打压,都因曹太尉庇护得脱,最终我无奈进入成州设寨。却不料,阔端两路南下,因赵彦呐的失约,导致蜀川门户大开,曹太尉壮烈殉国,我军成为孤军,承受数万蒙军疯狂进攻,为了全军将士,为了数万流民,更为了东山再起,我选择了归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