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辉夜大小姐和她们的次元之子 > 第八十章 收麦季

辉夜大小姐和她们的次元之子 第八十章 收麦季

作者:王者进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2:16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放麦芒假回家的路上,柳清影还担心赵起武家今年少了个劳力,麦子怎么收。

赵起武说的是准备找收割机,等到了家还没等他说话,黄大妮就先说道:“我们算着你今天回来,收割机都找好了,明天一早就先割咱们和你二叔家的,你这两天不出去跑了吧?”

“不出去,明天去收麦。”赵起武答应的很利索。

他说着还想去把金子从车斗抱下来,结果小家伙看到家了立刻自己跳下来,围着黄大妮和赵景山打转了几圈,被两人赶走就开始在院子里疯了起来。

赵起武赶紧去关好大门,免得它跑出去。

然后问老妈:“早上几点去?我们俩车都用上,一天就差不多了。”

“哪有那么快,还得打场呢!”黄大妮说着就走进了厨房。“赶紧吃饭吧,吃完早点歇着,明天就该忙了!”

……

真的是该忙了,金黄色的麦子铺满了田野,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挥舞镰刀,收割麦子了。

三河镇这边找的收割机,就是拖拉机前面加个小型收割机,只管把麦子割倒放一遍,其他不管的。

其实赵起武的手扶拖拉机也可以挂这种小收割机,但是他们家就那么点地,又不打算靠这个挣钱,没必要买个一年就用一次的大工具。

一大早赵起武就忙碌了起来,他那个神奇的二叔至今还没音讯。赵景山每次刚提几句,就被黄大妮打击一通,现在都不怎么提了。

除了赵起武一家三口,他婶子杨秀娥也带着赵图强来了。

一亩地收割机跑两趟就完事儿了,但是剩下的就得靠人力了,把麦子捆扎成捆,装车,送打麦场,然后碾场,最后扬场。

这是一套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劳作方式,除了碾场的时候,用牲畜比以前的少了许多,其他都没什么两样。

打麦场都是几家公用的,今年打麦场是赵景山早些时候开拖拉机拖着石磙轧出来的,所以他们就可以先用——这个顺序很重要的,谁家先打是有优势的,否则一旦遇上阴雨天,麦子会很快发芽的。

赵起武现在已经察觉出来,自己干活都不怎么觉得累,所以卖力的很。

顶着个破草帽,熟练的抓起一小攥儿麦子当捆扎的绳子,捆起一大捆麦子,手一拧再往里面一塞,一捆麦子就捆好了。

看着轻松,其实也累人,因为头上有大太阳,脚下有留下的麦茬儿。

别看小麦顶着个麦穗风吹就倒,但是收割后留下的麦茬可不是善茬,进来田里都得穿个结实鞋子,不能穿凉鞋。不然干活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脚上就得被扎几个窟窿。

而且干活的时候不半蹲着就得弯着腰,手嫩的人还得防着点无处不在的麦芒。

干过的都知道,一点都不轻松。

相比起来,最后抱着往车上装车还轻松点,至少走的时候能直腰。

不意外的,干没多久就看到了喊着卖冰棍的,报纸糊过的木箱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卖冰棍的有大人有小孩,反正一根冰棍五分钱,这账也好算。

赵起武看见了就喊着卖冰棍的,给自家的人一人分了一根。

特别是小图强,小家伙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地里走着捡零散掉落的麦穗,也累的一头大汗,小脸通红。

比他爸强多了,他爸干活还比不上黄大妮杨秀娥两个女的。

别人歇赵起武不歇,啃着冰棍继续去忙活。

老爸身体不好,他现在就是家里的劳力,正儿八经的顶梁柱。

……

两家人的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有赵起武这个不知疲倦的劳动机器,今年的麦子收的挺顺利的。

拖拉机三轮车都用上,两个司机轮流跑,速度快得很。

下午的时候,还赶上抓紧时间碾了一场。

碾场就是把刚捆扎好运来的麦子在散开铺在场里,用牛马或者拖拉机,拉着石磙在上面转圈,这就是碾场。

两个男人轮流当司机转圈,黄大妮和杨秀娥就拿着叉跟着翻场,把碾过的地方翻起来,这样碾的更彻底,更快。

这是一种效率极低,极其浪费劳力的过程,但是比比别处赶着牛马拉石磙的,他们这还算是快的。

现在其实有脱粒机的,只不过一来数量少,二来农村人信不过,总觉得那脱离脱不干净,会糟蹋粮食。

赵起武还是第一次自己碾场,开着拖拉机转圈转的不亦乐乎。他也没想过,自己这跑圈的时间,随便去做点生意,挣的钱比这满场的麦子都值钱。

这年头还没人想过这个问题,许多在外打工的,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回来收麦的,包括外嫁的姑娘如果是镇上城里的,自家没田地的也要回来。

离家远点的车费来回一趟都上百块,但是不管在外是多大的老板,挣了多少钱,进了打麦场,拿起木叉和木锨,就是一个个劳力。

基本上和过年差不多,至少气氛比过年一点都不差。反正家家户户的人都比较齐,有些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可能为了挣钱过年都不回家,但是收麦肯定回家。

人多了有时候也会有让人觉得好玩的事情发生,比如喝水问题,传统的都是家里准备一大盆,或者一大壶的凉茶水,最多是趁着卖冰棍的过来,买点冰棍消暑解渴。

而那些在外挣了钱的,就会买点饮料啤酒什么的,特别是割麦的时候在农田里,连个树荫都没有,是最需要补充水分的,不管什么饮料都能喝个净光。

其实细算一下,这些饮料啤酒的价钱,都够请个收割机割好几亩地的。

不过现在算是变革时期,什么事儿都不稀奇——过上几年,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只有在记忆里找了,那时候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开过去,谁还下力气呀!

……

靠牛马碾场的慢的很,还得防止牛马拉屎撒尿,会很让人烦的。

但是有拖拉机一天快得多,碾到傍晚,赵起武就甩开膀子,趁着晚风开始扬场。

‘扬场’就是把带着很多麦芒的麦子扬上天空,有风吹过,麦子会直接落下来,而那些麦芒就随着风吹到了一旁。

扬场也是有技巧的,赵起武也是被骂过不少次才学会的,也算是老把式。

这时候可以多上几个人一起扬,但是要有技巧还得配合好,不然有个捣乱的一会儿扬别人一头,还不如别干呢!

赵起武家就有个这样的人,不过今年捣乱偷懒的那个人不在家——少了他大人们还念叨一两句,但是赵起武就觉得挺好,至少干活还快了点。

一天是干不完的,晚上赵起武就卷了席子,带着金子睡到了打麦场,看场。

看场的人除了防盗,还得防雨。

虽然大家现在都知道听天气预报,但是这年头的天气预报……反正只相信天气预报的人,现在都出门乞讨了,四海为家潇洒的很,再不需要考虑收麦问题。

看场的是各家都有人,并非赵起武一个人。

乡里有点事儿真的能传遍周边的角角落落,赵家湾的人都听说了赵起武的事儿,不过赵景山两口子啥都不说,也不骗人说不知道什么的,就是不吭声,谁问也不回话人,让问的人自己没趣,不好再继续问下去。

平时赵起武都是在学校,过周日也是飞得无影无踪,村里人都见不着。

白天干活忙,见着了也没空说话。

现在终于有空也见到赵起武本人,就有人开始问他在学校里的事儿。

赵起武就打哈哈,都推到自己认识个城里的‘能人’身上——本地话,能人就是有能耐,有本事的人物。

藏獒,抓人,甚至赵景山两口子找到门路做生意……都是那个‘能人’帮忙的。

至于说谁再想问问那个‘能人’干什么的,是什么人,赵起武就回应呵呵一笑。那些人就自以为懂了,不再多问。

至于懂了什么,都是自己心里知道,反正赵起武不知道。

还有人围着藏獒看热闹,不过大晚上的,也就是拿个手电筒照个亮,赵起武就安抚着金子,不让它惊慌。

这些事儿透露出来一点,对赵景山两口子,还有杨秀娥母子俩,以后在村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李子树说过,适当的掌握好高调和低调的度,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而在村里,要高调就得高到别人想不到,不然别人也眼红不是?你高的很了,别人就不会眼红,只会过来捧你红。

不知不觉中,赵起武也开始会打小算盘了。

……

第二天继续碾场,等把所有的麦子装进袋子运进仓库,其实接下来还有活,要看天气,把麦子都晒一遍。

不过这个就不急,看老天什么时候给面子就什么晒。

现在有个需要马上办的事儿,就是去李东勇家——就是那个车被撞,没要他们钱的医生。

乡户人家,平时没个事儿,也不会找什么理由去人家家里走动,现在去看看,帮忙干个力气活什么的,那也是应有之意。

结果开了手扶拖拉机跑过去,车上拉着各种工具,还提了不少礼物,谁知道人家比他们动作还快,麦子早装袋进了屋,什么忙都不用他们帮!

李医生还没来得及走,看他们来了客气的很,推辞了好久才收下礼物。

然后一转头,等他们走又给他们带了不少回礼。

等赵起武一家回了家,才反应过来,人家可是开小车的,估计去帮忙的人肯定多。

不过去一趟总归是心意,也让人家知道,自家不是白眼狼,没忘了人家的情分。

至于其他的,也不用讲究那么多。

……

然后赵起武就坐不住了,准备去京城买房。

反正给父母他就是这么说的,拖拉了这么久,他耽误了好多事都没做。除了买房子,还要去川蜀一趟,找个电视台,登个广告。

为了登广告,他还费了不少心思,从黄大妮那里打听出来自己的舅舅的名字。

不过卖虫草更关紧,虫草也不能一直堆屋里,万一遇上阴雨天,受潮了就得不偿失。

所以假期第三天,赵起武就踏上了去京城的……云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