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四十八章 郑、宋决战 一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四十八章 郑、宋决战 一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由于齐僖公的努力和诸侯们的配合,中原地区暂时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但是战争与发展吞并是春秋时代的主旋律,结果就在鲁隐公九年bc714爆发了一场中原大战。战火从宋国点燃,而且越烧越旺,战争持续了三个年头。郑、宋、齐、鲁、卫、蔡、戴、郕、许等大小诸侯全部卷入战征;三个国家的首都被攻陷、两个国家被灭亡,宋国受到了极大削弱;战争最后以郑**事集团的完胜而告终。

战争还是由那位口无遮拦的宋殇公引起的。

原来周桓王非常喜欢占小便宜,他感觉缺什么了就派人到大臣诸侯那里去划拉一圈。由于宋人在援周的行动中表现得极其无礼,周桓王想要好好教训一下那帮“殷商余孽”。但是大夫们普遍反对他的提议,周公说:“能伐宋的只有郑国,天王刚刚羞辱了郑伯,哪里还能立即对他下命令呢臣以为不如再给宋国一个机会,宋人如果能够改过,就不必兴师动众了;如果不改,再对宋国用兵也不迟。”

周桓王说:“那就看宋国人的表现吧”然后他就派使者到宋国去要些动物的皮毛。宋殇公心中讥笑周天子的贪婪,他没有给使者好脸色,并打算借机羞辱一下周桓王。

宋殇公于是把一些长满小蘑菇的货底子甩给使者。不仅如此,宋殇公还在私下里说,周天子就像一个幡儿,赶上出殡时才拿出来打打,完事儿就扔在道边任人踩;这么个小里小气“幡王”哪里值得诸侯尊重

周桓王大怒,立即命令宋殇公到京师来面君伏罪。宋殇公平时都是一副趾高气昂、什么都不在乎的神气,但是到了大祸临头之时就害怕得不得了;他不停地问大夫们,自己去与不去哪样会死得更惨。

孔父嘉说:“您不如先派使者到王城请罪,同时大力贿赂王室权臣。有公卿从中斡旋,天子就不会降罪了。然后您再去朝见天子,则可化解此事。”

但是无论他怎样劝谏,宋殇公那顽固的脑袋就是不肯点一下。孔父嘉走出朝门叹了一口气说:“宋国前朝的大夫们们是多么幸运啊”

由于宋殇公拒不表态,周桓王便命令郑庄公率师讨伐宋国。

对于一切有损于宋国的事情,郑庄公都非常愿意去做,即便郑国从中捞不到任何好处也没关系。

郑庄公在和大夫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认为:应当尽可能把战事拖得久一些,因为这次开战的机会十分难得,必须尽最大可能削弱宋国的实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郑国人决先从小规模挑衅开始,把宋国人的怒火撩拨起来,使宋国人心甘情愿地扩大战争规模。

因此郑庄公最初没有向诸侯们传达王命,他只是集合了一个军去讨伐宋国;他还把一个说话特别阴损的使者派到宋国去,指责宋殇公的不恭行径,以尽量激起他的愤怒情绪。

宋殇公本来已经准备向郑国人求和了,但是他见敌人数量不多,使者说话又十分刺耳,结果他的自信心和坏脾气便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宋殇公派使者对郑国人说,那些关于周天子的风凉话儿并不是他编的,他说的所有话都是从郑人那听来的,而且每个诸侯国都在传;郑国人对王室干的坏事多了去了,郑国公室上下集体自杀谢罪还差不多,哪里还有资格讨伐别人郑国倒是应当受到惩罚的如果郑人偏要装出一副正义的模样准备开战,那么就让商汤的后裔好好教训教训郑国人,就让胜负来决定正义站在哪一边吧

郑军开进宋国边界,数日后到达商丘郊外。商丘城高池深易守难攻。郑军的规模既不足以攻城、也不足以守阵,于是在周围劫掠一番便迅速撤退了。

鲁隐公前年打着为宋国复仇的旗号讨伐邾国,他原本是希望借此向宋国示好,但是他的热脸贴到了宋殇公的冷屁股上。宋殇公现在仍然对陈年旧事耿耿于怀,他这次竟然没有派使向鲁国通报战况,鲁隐公一怒之下便断绝了与宋国的外交关系。

郑国撤军后,宋殇公自认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几乎都要飘到天上去了;他开始询问商王武丁当年战胜鬼方后怎样举行庆祝仪式,甚至打听天子冕旒冠的各项数据与诸侯的有什么不同。

但是孔父嘉就对时局看得很清楚。他提醒宋公说:“郑国人从来都是亡宋国之心不死的,他们绝不会轻易罢休。郑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麻痹宋人,然后联合诸侯发动大规模进攻。现在还不晚,您应当立即派使者到京师去,重赂虢公林父和天子近臣。

“虢公得到天子宠信,又与郑伯不和,他一定不遗余力地拆郑伯的台。天子撤销讨伐宋国的命令后,您再亲自到京师去朝觐,多奉献些贡品。如此一来宋国便可以免受战争灾难。”

但是他的金玉良言还是灌不进宋殇公那两只顽固的耳朵里去。

孔父嘉走出朝门再次叹了口说:“又要打无谓之战了,前朝的国人是多么幸福啊”

郑国人的计谋成功了,宋殇公对局势产生了误判,他不但没有及时回头,反而厉兵秣马,准备与郑国大干一场。当宋国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郑庄公便向齐、鲁、卫、蔡、郕、许六国派出使者,以周桓王左卿士的身份要求各国君主举行盟会,商讨伐宋事宜。

但是只有郑、齐、鲁三君参加了盟会,君主们在会上研究制定了作战方案,然后就举行了“将伐宋进行到底”的歃血仪式。

卫、蔡、郕、许四国君主没有参会。卫宣公缺席是因为他与王室不和周人收留了州吁的儿子和一些敌视现政权的流亡贵族;蔡桓侯是因为他的愚钝;郕、许很小,他们害怕宋国将来对自己进行报复。

三大国结盟的消息使宋殇公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再次陷入压抑和恐慌之中。宋殇公直到此时才决定向京师派遣使者。但是孔父嘉告诉他已经太迟了,宋国人能想到的,郑国人一定可以想得到,而且也一定已经制定了对策;宋国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全力防守,等战事结束之后再考虑入京。

宋殇公却不死心,仍然向成周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使团。

使团计划向南借道陈国,然后向西通过蔡国,再向西北到达京师。但是陈国拒绝使团入境,拒绝的理由是:本次讨伐宋国联军的最高统帅、郑伯发布命令,禁止任何宋人进入各诸侯国边境。

郑国彻底断绝了和平的道路,双方唯有决一死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