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重生晚点没事吧 > 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重生晚点没事吧 第四十七章 郑鲁易地,齐侯害纪

作者:38大虾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3 16:45:29 来源:258中文

当年成周建成后不久,周成王曾有将都城东迁到成周的意思;但是由于周、召分治,迁都计划就被搁置了。

后来成王特地把许田今河南许昌南赐给周公,周公就在许田建了一座别宫。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便捷地往来于成周和许之间,处理中原和东方的事务。周公去世后,许田除了作为鲁国的一块飞地外,已经没有其他意义了。

西周王室一直进行祭祀泰山的礼仪。泰山脚下有一块土地叫祊田,祊田建有天子行宫,是周王祭祀泰山前沐浴斋戒的地方。

祊田本来一直归王室直辖,但是周宣王把该地赐给了王子友。西周东迁后,周天子再也没祭祀过泰山而且看起来以后也不会了。因此祊田除了算作郑国的一块飞地之外,也没有其他意义了。

由于祊田紧邻鲁国,而许田与郑国接壤,双方对飞地的管理都十分不便,郑庄公于是提出与鲁国交换土地。

鲁国大夫们意见不一,保守派代表臧哀伯臧僖伯的儿子认为,天下土地皆归天子所有,诸侯不过是代表天子暂时管理封地罢了;诸侯擅自处分土地,就是僭越王权、把自己当成土地的所有者了;他国如何做事与鲁无关,但是鲁国决不能开启这个先例。

现实派代表公子翚说,无论鲁人、郑人都是天子臣民,土地在臣民手中,依然属于天子;许田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战事,国家不能尽取地利,保卫土地又耗费巨大,如此还不如把许田还给王室;所以交换土地并不违反周礼,而且有利于地区稳定,国家无事,天子也会感到欣慰。

鲁隐公认为郑国人的提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于是他采纳了公子翚的意见。公子翚又说,许田比祊田面积要大,而且建有周公的别庙,国人每年都要在此祭祀周公;换地之前应当先解决上述问题。

这些问题也正是鲁隐公担心的,他向郑人表达了鲁人的担忧,并希望就上述事宜进行磋商。郑庄公真诚地希望对方不要为此烦恼。他说,许田的价值确实比祊田价值大,郑人会对鲁人做出补偿;关于周公庙,鲁人可以把它迁走;如果将它保留下来,那将是郑人的荣幸,郑人会代替鲁人延续对周公的祭祀。

鲁国人于是才打消了顾虑。鲁隐公八年bc715三月,郑国把祊田的地图和户籍册交给鲁国,并承诺再交给对方一块稀世宝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鲁国人却一直没有履行义务,这笔交易直到四年后才算彻底完成。

齐僖公曾于去年成功调停了郑、宋关系,他今年想要再把卫国拉进同盟圈,不但要使郑、卫关系正常化,还要使诸侯们成为利益共同体。

会议日期已经确定,但在宋殇公请求在开会前先与卫宣公见面,卫宣公收了宋国人的好处便欣然应允。但是这次私下里的会面却引起了郑庄公的猜忌和不满,他认为两人背着郑人策划些对郑国不利的阴谋。

盟会在瓦屋今河南温县西北举行。当列国君主们坐在一起时,卫宣公首先向郑庄公和齐僖公解释说,他和宋公提前会面讨论的是如何对“东门之役”给郑国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的问题。宋殇公则在一旁不住地点头,他补充说这个主意是他首先提出来的。

就在这一刹那,郑庄公感觉眼眶都湿润了;后来他对祭足说:“寡人当时对宋国人的心确实软下来了但也仅仅是当时而已。”

由于卫、宋率先表达了和解与让步的诚意,郑庄公就不好再提出过分的要求了。多边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与会各方都感谢齐僖公为中原和平做出的努力。

这次盟会为齐僖公赚足了面子齐僖公由于召集和主持两次诸侯盟会而被称为“小伯”。

齐僖公在极力建立自己在中原威信的同时又搜集了关于纪侯的众多罪证,包括生活腐化、**、勾结夷狄、扰乱华夏等等虽然齐僖公所犯的前两条罪状也掌握在纪侯手里。

齐僖公想到周桓王那里去狠狠告上纪侯一状,借此引起天王的愤怒,并趁机对纪国进行讨伐。

但是前面说过,诸侯朝见周天子有着严格的限制,即便是齐僖公也不能随时随地觐见周天子。齐僖公于是就找到郑庄公,请他做为引导者;郑庄公便以王朝卿士的身份引导齐僖公去见周桓王。

周王对齐僖公罗织的那些罪名显得不以为然起码他在生活上就比纪侯更加奢侈放荡。“如果醉生梦死也要受到惩罚,那么死在纪侯前面的人多了去了东方局势稳定,东夷不敢造次,纪侯功不可没;不谷不希望发生战乱,舅氏应当也不希望吧”他这样对齐侯说。中原乱象已经把他搅得焦头烂额,他不希望东方再发生战乱了。

此时王室新宠虢公林父已经被任命为右卿士,郑庄公便成了左卿士;他手里的权力只剩下先前的一半。尽管虢公林父主动和郑庄公搭话套近乎,郑庄公却连正眼都没瞅过他一下。

冬天的时候,齐僖公派使者到鲁国去通报诸侯瓦屋之会的结果。鲁大夫仲众代表鲁隐公对来使因为使节身份太低,不能得到鲁侯接见说:“君侯使三国摒弃仇恨,并且安定三国民生,这些都是君侯施加的恩惠。寡君听到您的通告了,怎会感受不到君侯的明德”

齐使离开后,鲁国大夫公子无骇去世了。公子翚请鲁隐公赐给无骇家族一个“氏”。隐公向仲众询问赐氏的规矩。仲众说:“天子因其生而有姓,封建有德之人为诸侯,赐给他们土地以为氏;所以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称姓,而诸侯只能称氏。

“诸侯的后人取得族氏有三种方式:其一、诸侯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之子称为公孙,公孙之子不能再称公孙,可以采用祖父的字为氏,如臧氏、仲氏;其二、可以以官职为氏,如司空、司马;其三、可以以封地为氏,如费氏、闾丘氏。”

鲁隐公说:“叔父字子展,就赐他的家族为展氏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