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三生愿 > 第四十一章 再遇戏志才

三生愿 第四十一章 再遇戏志才

作者:夜月双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12 来源:258中文

暮色已暗,清风夜凉。

府衙之内热闹喧嚣,刘和虽与这颍川太守阴修初次见面,但也看出此人实在是个极其典型的豪族门阀的士人做派。

好饮宴,好辞赋,更好提携俊彦之士。本次饮宴来了足有三四十人,大部分都是二十出头的青年,甚至还有一些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阴修先是一直与刘和说话,除了经史辞赋之外,也说起年初的黄巾叛乱。说起自己与那时新任的豫州刺史王允一起,跟皇甫嵩受降数十万被黄巾军裹挟流民匪寇,更是显得得意自傲。甚至谈起与王允一起在受降过程中发现中常侍张让的书信,与王允一同上奏天子,算是给天下士子们张目,狠狠打击了朝廷那帮阉宦。

那个时候刘和正忙着整军跟朱儁去南阳,故而这些事情未有所触及,今天听到阴修聊起来才略知一二。

阴修饮了一口爵中酒,叹息了一声后,说道:“可惜啊!那张让巧言令色,欺瞒天子,这等大罪让其逃了过去。”

刘和疑惑的问道:“这等叛乱通敌之罪,那张让也能逃过?”

阴修颇为愤慨的说道:“那阉宦把所有过错都推给了封谞等人,又送给天子数千万钱,使尽办法最终脱罪。此次未能诛杀此贼,实在遗憾。不过那封谞被玄泰告发而被诛杀,也算弥补吾等心中憾事。”

刘和恭谦的笑了笑,此时才明白这阴修对待自己如此热情的原因,继而说道:“这张让竟然有此能耐,私通叛乱的贼寇都能得幸免。可惜当时我也只有封谞勾结叛贼的证据,要不然定是不会放过这等祸国之贼。”

阴修眼中闪过一丝阴霾,随即不再继续说此话题。换了一副笑颜,转言说道:“罢了,这等奸贼不提也罢。颍川青年俊彦多矣,玄泰可多多认识一下。”

说完之后便招呼了几人到跟前,介绍给刘和认识。

先叫来的一人乃是荀氏族中之人,荀攸荀公达,刚刚被阴修举为孝廉。因为当年的党锢之祸,荀氏一门与党人多有交集,为了避祸基本都隐于乡野而不出仕,唯恐遭受家族覆灭之灾,为了避祸,当年甚至让族中尚是少年的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亲。

如今党锢已解,虽然还在叛乱之中,不过天下士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各处启用原本的党人为官,其族人也被征召为吏。阴修给举荀攸为孝廉便是明显的事例,既符合士人之间的处事方法,也拉拢的颍川当地的士族人才。

刘和见到荀攸气度不凡,温文尔雅,说话虽平缓语迟,但是铿锵有力,顿时心生好感。

“白天里还见到荀氏族中的文若,为其气质折服,此时又见公达,与之文若相较难分高下,方知荀氏才俊甲天下之美誉,果然不虚啊!”

阴修在一旁笑着说道:“荀氏八龙,名誉天下,海内共知,当然绝非虚言而已。说起来公达虽年长文若几岁,不过论辈分却还是文若的子侄辈。”

刘和听罢阴修的调笑也不接话,毕竟自己初识荀攸,不知其秉性,贸然谈论别人宗族辈分之事总归不妥,便出口询问道:“不知公达在府上所任何职?”

阴修说道:“公达已被子师(王允字)征召为州府从事,过几日便去刺史府任职了。”

刘和恭维了荀攸几句后,发现荀攸言语不多,也不知是不是在阴修面前性情有所收敛,便出口说道:“我看宴席之内人数不少,不敢让阴太守劳驾。公达若是有便,引领我跟场内各位俊彦结交认识一番如何?”

荀攸微笑着应承下来,旁边的阴修也颇为高兴的鼓励玄泰与本地才俊多多接触。

走向场内后,刘和先是与白天见过的荀彧、郭图等人见礼,而后又在两人的介绍下,与各位年轻士子寒暄。荀攸只是静静的陪在身侧,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荀彧和郭图在介绍。

刘和与众人闲谈一阵后,发现人群后面的偏角落的案几后一人,坐姿略显逾礼,正拿着一爵酒与一名少年郎笑谈。

仔细看清那人容貌后,刘和眼前一亮。向面前众人告了声罪,快步走到那人面前,恭敬的施礼后,说道:“文正兄?”

此人正是刘和曾在洛阳酒肆内见过的戏志才,当时刘和被戏志才的机谋才华所吸引,与戏志才攀谈许久。而后在洛阳时,又找机会去太学拜访过两三次,虽然交情不算深,但是彼此还算能谈得来。

戏志才起身施礼之后,说道:“看玄泰在人群之中忙碌,便没有上前打扰。失礼了,哈哈,玄泰勿怪。”

“不知文正兄在此,失礼的是在下。不过文正兄明知我在,却不与我来告知,确有失礼之处。”刘和先是假装板着脸,而后又大笑着说道:“当罚酒一爵。哈哈!”

戏志才笑着将爵中酒饮尽,说道:“玄泰礼数太重,我乃随性之人,实在是嫌麻烦,故而不愿太早上前攀谈,就是怕这礼数太多,酒饮的不尽兴。却没想到玄泰乃是懂我之人,一见面就让我饮酒一爵。为此,我再饮一爵,庆贺你我相遇之情。”

刘和看着随性而言的戏志才,整个心情顿时愉悦很多,笑着说道:“文正贪饮,酒量又豪壮,我不是对手,只得先让文正多饮些,自己占些便宜,等会儿才好与文正共饮。”

两人正说着话,荀彧和郭图等人也来到了刘和身旁。荀彧笑着跟戏志才打了声招呼,郭图则并未跟戏志才说话,而是看向其身边的那名少年,口气略显不悦的说道:“怎饮酒成了这等模样,汝还年少,尚未及冠,如此饮酒无度太过失礼了。”

刘和听罢,也看向那名少年。只见那少年身材瘦弱,面容青涩。被郭图说了两句后,面色潮红,虽然看起来神志尚未彻底迷醉,但是站起来的身形摇摇晃晃,显然是饮酒过量。

戏志才打了个酒嗝,即出言道:“是我看这小郎已经束发,便让其饮酒的。公则若怪,便教训我吧,不是这小郎的错。”

被戏志才这句话一顶,郭图碍着大家这么多人的颜面,不好再说,只得瞪了一眼。

荀彧未等郭图说话,紧忙插嘴向刘和问道:“玄泰与文正认识?”

刘和自然不愿气氛有所尴尬,笑着答道:“之前在洛阳之时,曾与文正在酒肆内相识。而后去过几次太学,三顾太学,而只得见文正一面,故而今日一见,格外欣喜。”

荀彧看刘和毫不在意戏志才的放浪不羁,也展颜一笑,说道:“文正虽有负俗之讥,但才华横溢,机谋筹画之能极其出众。”

刘和对于荀彧的这番说辞极其赞同,当初在洛阳跟戏志才见过几次面后,就越发肯定戏志才的才华能力。

“文正何时回的颍川?”

戏志才答道:“前些日子传回皇甫中郎平定颍川黄巾叛乱之后,就准备回来了。这个月刚到阳翟县,被文若拉着小住了数日,还认识了这名小友,算是不枉回来一次。”

刘和这时才仔细看了看与戏志才一起饮酒的那少年郎,只见其唇红齿白,似乎酒意略醒,看到众人瞧自己,咧嘴一笑,各大家做了个揖。

刘和打趣道:“这小郎虽年幼,风采气质却与文正有几分相似。”

戏志才一手持酒爵,一手拉着那少年郎,介绍道:“此子名郭嘉,刚到束发之龄,与公则乃是同族之兄弟。虽然年少,但却是才华横溢,机谋不俗。”

刘和一愣,脱口而出。“郭嘉?”

旁人对于刘和的诧异都显得疑惑,荀彧问道:“玄泰认识此子?”

刘和尴尬的笑了笑,敷衍着说家乡曾有故旧与其同名。众人对此也未多想,倒是因为戏志才为其张目的那几句话,让郭嘉被多注意了一些。

荀彧跟郭嘉说道:“别看文正平时显得洒脱随性,实际上为人倨傲自负的很,少有替人如此说话之时。你这小郎能得文正如此青睐,定然有过人之处。”

“那过人之处,不是酒量才好。”前面被戏志才顶了一句,一直未曾言语的郭图接着荀彧的话,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本来像是一句打趣的玩笑之语,只是郭图口气又不似调笑,一时间让众人有些尴尬的不知如何接话。

恰巧此时钟繇领着几个人来到众人身边,出言打破了气氛。朝着众人拱了拱手,说道:“看来大家酒兴正酣啊!玄泰,我领来了几名长社好友,特意向你敬酒来了。”

刘和转身看向钟繇,摇着头笑道:“看来今日是不醉难归啊!”

钟繇似乎是一语双关的说道:“大好男儿,当有些酒量。”

刘和一听,略有些语迟,却是旁边一直未曾说话的荀攸出声道:“仲治和佐治兄弟赶来赴宴了,公则与我一起去替阴太守招呼他们一下如何?”

郭图听到荀攸突兀的这么一说,也不好推辞,跟众人告了声罪,然后又嘱咐了少年郭嘉几句,便随着荀攸走开了。

荀彧指了指钟繇,苦笑一声,说道:“你呀……公则为人严厉,但对这同族小郎郭嘉也并无恶念。”

钟繇摆摆手,说道:“器量不足,非大才也。我倒是觉得和文正饮酒这小郎,虽只是郭氏旁族,但将来成就才是此辈郭氏一族中最高的。”

郭嘉略显难为情的说道:“谢元常兄缪赞,小子愧不敢当。”

戏志才当即大笑,拍了拍郭嘉说道:“这有什么不敢当的。记住此言,元常话已出口,将来出仕时,若无合适之职,你就去找元常。”

钟繇笑着指了指荀彧,说道:“这种事我才是不敢当,要找也是当找文若。以文若王佐之才,将来岂能不为三公重臣们推荐些人才。”

众人调笑寒暄,一时间气氛极其愉悦。

钟繇等众人笑谈了一阵后,拉着身后几人指向刘和说道:“元直,尔等不是一直谈论在长社火烧黄巾叛军的献策之人吗?正是你们面前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