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三生愿 > 第四十章 颍川士人

三生愿 第四十章 颍川士人

作者:夜月双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11:12 来源:258中文

来往的兵卒清扫着战场,偶尔从看似首领的贼匪尸体上掏出些财物。因军纪严明,所得财物统统都上缴。好在刘和丝毫不在乎这些财物,只是下令按功分配,使得众兵卒一阵欢呼。

王越与刘和并行,听罢刘和之前说的话之后,王越扭过头略显疑惑的说道:“这些兵众由朝廷统一征调,战后自有朝廷安排,莫非你有办法一直率兵统领此军?”

刘和思虑片刻,心想既然已经脱口而出,那索性向王越稍微透露一丝想法。“勇将悍卒,此军皆已形成。若能再历经些磨炼,加上子度这等人物教习,成为世之强军并非难事。”

王越摆摆手,觉得刘和有些少年心性。或许是因为这小半年的军阵生涯让其情感勃发,也或许是首次领兵行军心中激昂,才会有了这番言语。

便笑着再次问道:“还是那句话,战后各兵卒自有朝廷安排封赏,如何一直成军?”

刘和毫不迟疑的答道:“家父入冀州安抚民生,自然也是需要兵卒来护卫一方平安,此军正好可用。想来冀州那边即便擒杀贼首,剿灭叛乱,也必定无法肃清匪盗。届时就如今日这般,我军先在冀州各处用兵平贼,边战边练,不出一年可成强军否?”

王越依旧轻笑,不再言语。虽未反驳,却也并未完全认同刘和的设想。即便刘和说的可行又能如何,这部军伍并非地方上的郡国兵,大家应朝廷征兆,在战阵之上立些功劳,还不是为了得官封赏,到了最后大家哪儿来的回哪去。最多一些屯长、军候之人可去地方郡县中担任些官职罢了。

刘和看王越还未听出话内之音来,便继续说道:“子度莫要以为只有京师洛阳之地才有常驻的官军。难道子度忘记了北疆之地?”

“要以此军驻守北疆?”王越原本平静的神态略显诧异。

刘和点了点头,扫视了一遍周围正在忙碌的兵卒。“家父曾久镇幽州,在整个河北及北疆之地,也算是颇有名望,想来促成此事的难度不会很大。”

听到这番话,王越心里略有所动,虽然还是很难相信,但也不再认为刘和是一时间的异想天开。

“便依你所言,若是真能如此,将来回了幽州,也算有我立身之地。”

一番辛苦的说辞使得王越答应教习这些兵卒,刘和忍不住开怀大笑。

“既然如此,以后便少不得让子度兄教习众将士了。”

“自当尽力。”

重新整军后,程普前来询问如何处置俘虏。刘和看了看远处跪倒在地的那群俘虏,无心斩杀,便说了句带着吧,日后或有用处。

程普欲言又止,刘和看了其一眼,倒是先出口询问道:“德谋觉得不妥?”

“军粮有限,而且此乃叛乱贼寇。我等率军北上,难免有所不便。如若不杀,也最好是给州郡府衙进行处理。”

“德谋考虑的周详。我们本就将路过颍川,既然如此,等到了阳翟城下,将这些贼寇交给颍川太守便罢了。”

刘和大体上交代了几句后,便由程普、黄忠等人具体整军前行了。

颍川郡乃是豫州八郡之一,乃中原腹地,早在先秦战国之事便定其名。这里地方豪族门阀众多,也受黄巾之乱灾害极重。

年初刘和随皇甫嵩和朱儁兵入颍川,在长社大败波才,平定豫州便是由颍川开始。在此之后新任豫州刺史王允全力安抚民生,虽有小乱,但也算民生平稳了许多。

一路上众人提起那第一场大战,也是记忆犹新。因为这里有一大半人都参加过火烧长社的追击大战,而程普和韩当更是阵斩波才,立下战阵头功。

行军约两个时辰左右,已经能看到阳翟县的城墙。刘和派遣斥候先行持朱儁手令跟那颍川太守知会一声,主要是为了今日能够在阳翟城下驻扎。

没过多久,斥候回报,那颍川太守已派其主簿前来迎接。

看到不远处的颍川郡府众人,刘和驻马而停,下马施礼。

为首一人面容年轻俊朗,看起来也似乎刚过弱冠之龄,身上还带着一股熏香之味。冲着刘和拱了拱手,客气的说道:“在下乃颍川阴太守属下主簿,荀彧荀文若。得阴太守之令,前来迎接大军。”

刘和听罢荀彧的介绍,先是一愣,脱口而出。“王佐之才,荀文若?”

荀彧略显疑惑的看了刘和一眼后,谦虚的说道:“济世之才的大名,荀彧也早有耳闻。”

刘和自知失态,讪笑一声。“荀氏八龙的大名海内共知,若有机会定要拜望。不过今日能得见文若,也知荀氏一门,尽是英杰了。”

荀彧听此恭维之词,不再多言,只是微微一笑。岔开话题,向刘和问道:“不知大军在阳翟驻扎几日?所需粮草辎重多少?”

刘和一听正事,也调整了心思。“文若可做主?”

荀彧答道:“区区乃一主簿,无权做主。只是需得报备于太守,也好让上官有所准备。”

刘和笑着说道:“我军只是驻扎休息一日而已,粮草够我们行军到东郡即可。”

荀彧点头说道:“如此说来,负担也不算太重。只不过未得太守之令,大军还需驻扎城外,可否请刘司马随我一同进城,具体细节与太守再商议如何?”

刘和应承道:“如你所言,正当如此。”

随后刘和吩咐黄忠、程普整顿兵卒,准备择近处扎营修整。而自己领着几名亲卫随从,跟荀彧一起进入阳翟县城。

经历过黄巾叛乱之后的阳翟城内,显得有些萧条。

太守府衙内,刘和拜见了颍川太守阴修。这位太守乃是南阳阴家出身,那可是真正的世家门阀,当年光武皇帝之后阴丽华便是出身其族。

之前朱儁首战黄巾便是为解救阳翟之危,阴修很是感激之前朱儁的救援,所以当刘和派人拿着朱儁手令来时,阴修几乎是毫不犹豫便答应刘和的军队就此驻扎休整,并且还愿意主动提出粮草辎重的补充。

刘和向阴修施礼之后,便听到阴修温文尔雅的向其介绍其了府衙内的众人。

阴修先是指了指荀彧,说道:“文若你已见过,此子曾得何伯求赞誉王佐之才,与玄泰你的济世之才不遑多让啊。”

刘和笑着说道:“知晓知晓,刚才文若自报姓名时,我便惊其为王佐之才了。”

阴修继续介绍道:“这位是长社钟繇钟元常,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书法更是别具一格,将来必成宗师。”

刘和一听,赶忙施礼。钟繇作揖还礼,笑着说道:“之前听闻刘司马献计火烧长社,皇甫中郎依计而行,大破黄巾叛贼。今日得见,钟繇还得替长社百姓感谢司马一番。”

刘和摆摆手,说道:“此乃皇甫中郎之功,元常若想感谢,见到之时皇甫中郎再说。”

与钟繇寒暄几句之后,阴修接着介绍道:“此乃记掾张礼张以德,旁边这位是计吏郭图郭公则,还有这位是曹掾杜佑杜君师。”

刘和向后面几人依次见礼,感慨着说道:“早先听闻阴太守以旌贤擢儁为务,今日有幸得见众俊杰,才知所言不虚啊。”

阴修笑着拍了拍刘和的手臂,颇为开怀的说道:“玄泰也不必谦虚,这一年来玄泰之名也传遍中原各地,得天子赐字,还赠中兴名剑。再有子将(许劭字)先生点评为济世之才,谁人不知东海刘和刘玄泰。”

刘和还准备谦虚几句,阴修接着说道:“我今日举办宴席,邀约了不少颍川士子,玄泰你今日就在我府衙住下,到时一起饮宴。”

刘和略显为难的说道:“阴太守盛情,本不该推却,只是营中兵卒粮草未定。”

阴修笑了一声,指了指刘和说道:“粮草之事不必担心,文若已把所需告知,我亦有计较。”

然后转身对旁边的郭图说道:“公则,你先准备城外大军今夜的粮草军需,剩余的明日给玄泰的军营内送去。”

郭图应声称诺,便准备转身而去。

刘和赶忙向阴修道谢后,对着郭图说道:“公则稍等,我让身边亲卫随行,也方便公则点派辎重时有个询问之人。”

郭图答道:“刘司马勿忧,粮草军需我早已分类安排妥当,只需派人押运即可。”

刘和拱手称谢,赞扬道:“公则,真干吏也。”

阴修笑着说道:“公则祖上郭氏乃颍川名门望族,精通刑律,一门封候者三人,族中前后有七人担任廷尉之九卿重臣,州郡为官者更是数不胜数。公则乃这一辈中出挑之俊才,在我身边做计吏许久,应付这等事情自然得心应手,不会有差池的。”

刘和点头称赞,从阴修的话语中也听出了这郭图乃其腹心之人。虽然刘和未曾做过州郡地方上的官吏,但是也知道一郡太守最信任的莫过于计吏了。每年到朝廷上计(审核州郡财政)之时,能否通过朝廷考核,得到认可,有很大一部分的情况是看派出的计吏的能力。

这就需要任职计吏这人既要机变通达,聪慧过人,还要能让郡守推心置腹的信任。

几人再寒暄片刻后,其他人都纷纷告辞,回去准备晚些时候携友来府衙赴宴。

刘和这边既然粮草军需已经备好,也自然无借口回军营了。阴修盛情邀约,只得答应先住府衙内,稍晚些参加酒宴了。

黄昏时分,陆陆续续的不少青年士子来到府衙,仆役们脚步匆匆的摆好宴席。

待人们到齐之后,阴修在主位上率先举杯,邀约大家共饮。

指着刘和说道:“给大家介绍一下,此乃被子将先生点评为济世之才的刘和刘玄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