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方天林不光是三房的顶梁柱,也成了沈家的主心骨。二·八·中·文·网有他在,就连沈老爹跟张婆子心里都能安稳不少。他在眼下这等节骨眼出事,张婆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老天保佑,希望三媳妇能平平安安。
就沈家河说话这么会工夫,沈老爹已经上前仔细查看过方天林的情况,随即叫住沈家河说道:“老三,你这是急糊涂了。你媳妇这是急病,耽搁不得,还去请什么大夫?直接带去镇上,记得多带些钱。”
之后他将目光转向张婆子:“你去房里取钱,留够家用,其他都带上。铜钱就算了,那东西太重,不要多拿。”
很快,沈家人便开始有序行动起来。
沈家河心神不定,就留在房中收拾出门用品,沈家海去后院套牛车,沈家湖跟沈家溪则各自回房取钱。
如今阜阳县这边旱情挺严重,农作物半死不活,药草要好一些,因为它们多半都生长在山林中,但也没好到哪去。粮食涨价,药材同样跟着水涨船高,没钱怕是连医馆都不敢踏进去。
沈家人怕钱不够,把能带上的银子都拿了。可以这么说,沈家河四兄弟这次出门,身上所带的钱占了沈家积攒的家底的大半。对此,姚大嫂这几个当媳妇的都没意见。人不能忘本,特别是现在这种时候,更是得拧成一股绳,有些事情真不能计较太多。
沈家海将牛车赶到门口,姚大嫂带着两个弟妹收拾着车厢,先垫上厚厚一层稻草,再铺上席子,食水也都放好。
等一切准备停当,沈家河当即在兄弟的帮助下,将方天林背到牛车上。
片刻后,牛车便在沈家人目送之下,急急朝裕丰镇驶去。
“爹,阿父。”三胞胎趴在门槛上,看着远去的双亲,哭花了脸。
张婆子抱起沈璧,不停走动,用手顺着他的背,柔声安抚:“不哭,不哭呀,你阿父会没事的,一会他们就回来了。”
平时张婆子这么一通拍抚,沈璧早就阴转晴,眼下却是半点不管用。他虽然不大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模模糊糊觉得父亲出事跟他有莫大关系,小小的心中被伤心占满。
沈老爹也红了眼睛,抱过最小的沈璜。这个娃除了刚开始哭得声嘶力竭,就一直是默默地抽泣,眼泪挂在睫毛上,越聚越多,直至滴落在地上,让他看了格外心疼。
这两个孩子算好的,除了哭之外并没有其他举动,沈璋就不得了。一开始他被姚大嫂抱着,结果他不断往外挣动,好悬没掉地上,最后换上柳橙才勉强抱住。
这一刻,沈家被一片阴云笼罩。
车轱辘吱嘎吱嘎朝前转动,沈家河四兄弟心里都揣着事,一路上谁都没心思说话。
牛车走不快,沈家河心里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沈家海三人怕他急得失了分寸,索性将他赶进车厢,正好方便照顾他媳妇。
这下子沈家河彻底没辙。不过这么一来,他也不再急得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转,心绪平静许多。他在心中不断为自己打气,媳妇身体一向很好,这次一定会没事,对,一定是这样!
沈家河将布巾打湿,拧成半干,仔细擦拭着方天林身上不断冒出的汗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方天林依旧丝毫没有醒来的迹象。沈家河心沉似水,刚刚被自我安慰压下去的焦躁,又开始升腾张牙舞爪,他拿勺子喂水的手都开始哆嗦。即便如此,不说沈家河,就连最常被劳烦的柳橙都没有怨言。谁还没有个病痛?
方天林身体好的时候,对家里非常照顾,经常补贴,尤其是对侄子侄女,更是出手大方,肉干糕点,隔三岔五就会给一些。沈家几个孩子身体明显比村里其他孩子要好许多,面色红润,手脚灵活。他这也算是种因得果。
半个月后。
“方掌柜,你来是?”沈老爹面露惊讶之色。沈家现在已经没有可卖物品,方掌柜过来必是有其他事要办。
“这是两位东家的一点心意,您老收好。”方掌柜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到对面人手中。
沈老爹拆开一看,竟是厚厚一叠路引,惊呼出声:“方掌柜,这……”
“这些路引有效期为三年,您老记得收好,可别弄丢。要是见势头不对,就赶紧走,等大家都开始跑路的时候,钱粮越多越危险,真到了那时就谨慎点,千万别露富。”方掌柜自己也得到了一份路引,只是让他下决定又谈何容易?
这次旱灾的范围很广,只有到了靠近南方的州府才能真正安定下来。问题是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这中间不确定因素太多。要是阜阳县这边明年灾情就过去,那他们岂不是白跑一趟?是走是留,还真不好判断。
方掌柜没有多留,办完事就带着人走了。临走前,沈老爹给他包了两小筐鸡蛋,言明不要钱,就当是答谢周毅跟张亭的好意。当然,方掌柜也得到了一份,只是分量要少一些。
当天晚饭,一碗滑溜软嫩的鸡蛋羹出现在方掌柜面前。他舀了一勺送进嘴里,立即被它的口感征服。心道沈家真会藏,这鸡蛋味道明显比卖给他东家的还要好上一筹,他这次算是托了东家的福。哎,这破世道,要是阜阳县不遭灾,等沈家鸡跟鸡蛋的口碑传开之后,这门生意将会非常有赚头,说不定还能成为供品。可惜,可惜了!
方掌柜不愧是做食材生意之人,舌头那叫一个灵敏。
确实,当初方天林在想到空间水喂养过多,可能会为沈家带来灾祸时,便不再出售第一批鸡下的蛋,全留给自家吃,连送礼回人情时,关系一般的都是另买鸡蛋。
第一批鸡多喝了半年多空间水,下的鸡蛋味道自是要比第二批鸡下的更加好。
最近广延村这边也出现了灾民,虽然人数很少,却也让村民警觉起来,小点的孩子都被拘在家里,不许一个人出门,大一些的,则成群结队在老人的带领下,进山收山货。
正常年份虽然村民也经常进山挖野菜摘野果,但次数并不频繁,只要仔细找找总能找到漏网之鱼。现在就不是这样,所有能吃的,还不待成熟,就已经不见踪影,别说山脚,就连山顶都光秃秃的,入眼除了树木之外,就只剩花花草草。
近日来,村民已经开始向少冲山附近几座山头挺进。往日大家都不怎么敢进,现在少冲山都被翻遍,附近山林野兽也往深处跑,村民也就少了诸多顾忌。大队人马压过去,一天下来收获不差。
可惜,这样的时间没能持续多久。广延村人口多,旱情这么严重,山林也被波及到,山货并不多,也就是之前基本没人采收,这才能接连丰收。饶是如此,依然隔几天就有大批村民进山。不过足迹到此为止,再深入他们却是不敢。
灾民一般都是路过,很少有留在村里的,这次却出了一个意外。一户人家将闺女留下来,给一个村民当了媳妇。
不少人都摇头叹息,这真是想媳妇想疯了,要不然怎么会在这当口留人?多一张嘴就要多一份开销,村里有几家富到这等程度?众人不看好,那人却是开心的,不然也不会给那户人家一袋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