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 第163章

域外生命寄生日志 第163章

作者:乌鸦一号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6 11:22:47 来源:258中文

宝钗没有说话,只拿眼睛看着孙穆、张嬷嬷等人,一脸的求助之意。

女孩家婚姻嫁娶的大事,自然是不好自己开口做主的。虽然薛姨妈已经同宝钗彻底断绝了母女关系,但是张嬷嬷是她奶妈,孙穆是她师父,这两人在宝钗眼中,便如同父母一般。

孙穆和张嬷嬷也知道宝钗的意思,互相对望一眼,张嬷嬷探身开口说道:“我薛家皇商出身,讲究一个一诺千金,既是先前早有许诺,嫁是自然是要嫁的。只不过我家姑娘这等人品,断乎委屈不得,三媒六聘,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个也不能少。”

宝钗在一旁尴尬不已,心想自己已经被从薛家逐出,再无亲族,况且许嫁冯渊,本是权宜之计,只求相敬如宾,从来未有过白首不离、琴瑟和鸣的念头。她自谓已经是普天下第一不遵礼法之人,又何必在意三媒六聘、纳彩、问名等事?

孙穆在一旁听得,也微微皱眉,心中暗道不妥,只是张嬷嬷是宝钗的奶娘,身份地位与旁人不同,更不好轻易在人前驳了她的面子。正思忖间,就听到纱帐外冯渊连声叫好,道:“这个自然。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姑娘委屈了才是。”

孙穆听冯渊一口答应,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她见冯渊满脸欣喜,确乎出自本心,心下稍安,向他道:“先前已经议定,姑娘嫁入冯家,为你操持家务、打理后院自是分内之事,她虽没多少嫁妆,但只要我在一日,日常衣食自是由我这边出,不消你供养。日后你若是看中哪家的女子,纳为姬妾,聘礼也可由我们这里出,决计影响不了你冯家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冯渊听了更加喜欢,满面笑容道:“诸位奶奶言重了。”他隔着纱帘,不知道里面说话人的身份,于是索性都以奶奶称呼,以表敬重之意。可巧莺儿、小红等正当妙龄却尚未出嫁的姑娘们也在纱帘后,闻言暗笑不已。

其后的几日里,众人但看冯家人络绎不绝来往于宅院之中,显是为了求娶宝钗紧锣密鼓,不遗余力。便是那送来的聘礼,比起小康之家来,也毫不逊色,令张嬷嬷等人大呼意外,惊喜连连。

“如此可见冯家看重姑娘,郑重其事迎娶。虽是冯家门第差了点,但若有这份心意,姑娘将来也能过上好日子了。”张嬷嬷激动得老泪纵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

然而宝钗看了那聘礼,却更觉心烦意乱。她暗地里向孙穆道:“冯家既是如此,显是郑重其事,倾力而为。但我将来何以相酬?”

孙穆心中也觉得诧异,安慰宝钗道:“不妨事。他本是乡下的土财主,原本压根和你沾不上边的,如今因缘际会,竟有了这般奇遇,是他前世里修来的福分。我知道你在烦恼什么,但似这等没有根基的乡宦公子,最好拿捏不过,大喜之日,便是与他分房而睡,也是没什么的,横竖他一早都答应过的。咱们也绝不仗势欺人,自会为他纳了可心合意的姬妾,又不吃他的用他的,说白了只是寻个地方落脚罢了,你做生意赚了银子,难道还能少了他的好处?似这等面子也有的事情,他若不知进退,也就白长那一脸聪明相了。”

宝钗见孙穆如此说,心下方安定起来。

姚静又指给她看冯渊送来的聘礼,以及她们给宝钗充作嫁妆的箱笼。自宝钗脱离薛家之后,张嬷嬷等人憋着一口气,这次命冯渊送了几十担聘礼来,大肆操办。姚静她们便从日前从薛家分得的银子里拿出一部分,照数置办了相当的嫁妆,预备着大喜之日一起送过去。

孙穆心细,又寻了金银匠打造了几只中空的银簪子,将薄薄一张几十两的银票塞了进去,又如法炮制,于银镯子里也塞了银票,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几百两银子,道:“若是家里缺衣少食,或是要买人,只管往这里要。静儿那里收着你上万两银子呢,都是你上次分家时候应得的。这几百两不过预备你应急。”

时下几十两银子足够一个庄户人家吃一年有余,几百两便是对乡宦冯家而言,也是极大的数字。孙穆往银簪子、银镯里塞银票的时候,也是经过一番考量的,和姚静等人反复商议,既怕银票少了,委屈了宝钗,又怕银票多了,不慎将银簪子、银镯遗失后,引得小贼觊觎,反而引火上身。

宝钗冰雪聪明,不消细想,便知道孙穆、姚静的用意,感动着说道:“什么上次分家时候应得的?若不是师父和姚先生为我出头,只怕我早就一文不名,流落街头了。大恩不言谢,师父和姚先生的好处,宝钗铭记于心,永世不敢忘。”

姚静见她说的诚恳,想起她的遭遇,心下叹息,脸上却笑嘻嘻地说道:“既是如此,这银子可就算我的了。你不许反悔。”

孙穆笑着止道:“静儿——”

姚静也笑着说:“天底下人有可救的,也有不可救的,有可帮的,也有不可帮的。我愿意帮你,也是看在你才华学识人品心性俱是上上之选,能为我打理生意,免却后顾之忧。你若谢时,就谢你自个儿好了。”

只是虽是万事俱备,备嫁诸事□□的齐全,宝钗心中却越发焦躁不安。姚静素来是个好事闲不住的,见宝钗面色,往屋里翻了半天,翻出一个帖子来,却是修国公侯家某位小姐发的帖子。写明某年某月某日,将于府里某地开赏花宴,请姚静携家眷前往赏脸。

却原来姚静自成为皇太妃娘娘面前红人以后,深得京中豪门贵妇推崇,一时拜帖如雨,都是想跟这位传说比太医还有学问的女先生搭上关系的。也有些人有陈年旧疾不便宣之于口,借了拜帖的名头,想请姚静前往府中诊治,都被姚静推下了。

“这种帖子我以往是不接的。只是听闻她家园子的菊花开得特别好,故而才接下来。我想着菊花是个有诗性的,这样的赏花宴须得你这样的诗文行家压阵,方不露怯。你以为如何?”姚静面露恳求之色。

宝钗未曾多想,因姚静说得恳切,便应了。又过了几日,方听说贾府里的姑娘们也要去的,才知道姚静体贴自己的深意,不免又是感激,又是忐忑。想起即将与黛玉重逢,然各自有了归宿,将来注定殊途,不免惆怅。

孙穆看在眼中,从旁提点道:“凡事须得有始有终,总要有个交代才好。难道你不见她时,就能终生无憾吗?”

宝钗低头道:“师父放心,我早就盼着再见她一面了。”

就在宝钗紧锣密鼓同冯渊议定了亲事的时候,茜雪那边也传过来消息,说宝玉和黛玉指婚之事已是定下来了。贵妃娘娘有意给宝玉一个大脸面,认定自己出面指婚还不够光彩,故而打定主意,要在重阳之日,前去拜见太上皇与皇太后娘娘,欲讨得他们金口玉言。宝钗心中如明镜似的,今上以孝为先,若是太上皇和皇太后娘娘开了金口,这于贾家自是莫大的恩典,这也就意味着这桩亲事如板上钉钉,再无翻盘的可能性了。

孙穆看在眼中,何尝不知道宝钗那股子欲语还休、惆怅无奈的心境?但是她阅尽世事,同宝钗有着相同的观点,知道该怎样为黛玉好,因而叹了口气道:“宝钗,你须知道,咱们这种人,到底不是正途。我同静儿一时光鲜,但身后事又如何?凄凉难免。故而我才不顾将来被你怨恨,一力做主,将你许配给冯家,不图别的,权当买门口,有个出身罢了。林姑娘出身名门,一身傲骨,又是个玲珑剔透的水晶样人,若是跟我同静儿似的,私下里被人指指点点,受尽褒贬,莫说你心中不忍,便是我们看了,也过意不去。你从小到大都是个坚强的孩子,凡事理应多担待些……”

宝钗起初只是淡淡的,垂首恭恭敬敬地听孙穆说话,然而孙穆越说越恳切,字字句句都似说在她心中一般。宝钗原本小时候就是极依恋信赖孙穆的,如今再也忍不住,竟直接扑到孙穆怀里,呜呜咽咽抽泣起来。孙穆心中亦是心酸,就那般由着她抱着,等到她渐渐收住了泪,才给她递了块绢子,安慰道:“宝钗,你可还记得师父常说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记得,自是记得。”宝钗一边抹泪,一边说道,“老天爷既赐予我这么多苦难做考验,全因他也知晓,我扛得住。”她这般说着,情绪终于稳定下来。

然后宝钗不等孙穆再说话,就自顾自地往铜盘里打了一盆水,挽了袖子净面,重新梳妆。她又恢复了平日里镇定自若的模样,依旧是人前那个温和细致、时时处处为她人着想的薛宝钗。

“说起来,许久不同几位姑娘们见面了,再见面自然是好的。”宝钗最后微笑着说道,一派温文尔雅,云淡风轻,“况且如今绸缎庄都还给哥哥了,新的铺子还没开起来,三姑娘她们寄放在铺子里的针线,也该交割明白了。总不好失信于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