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大惊道:“你怎么知道?”
宝钗微笑道:“这有什么难猜的,你这些日子不是一直和什么冯大爷在一起混的吗?那我猜不到才是奇了呢。贰.五.八.中.文網”
薛蟠闻言有理,不免讪讪一笑。薛姨妈知道自家儿子没把钱用在吃喝嫖赌上,顿觉一身轻松也是喜出望外,对这二万多两银子的去处也就不甚追究了。横竖薛家家大业大,什么不是薛蟠的,也没什么好追究的。
只是贾家修建省亲别院,薛家还是应该有所表示的。如今家里捉襟见肘,急切间拿不出大笔银子来,薛姨妈就转而跟宝钗商议,想让宝钗从她手上的那两家铺子拿些银子出来。宝钗心中原对母亲和哥哥不设防,也没把这些银钱这事看得太重,只因店铺经营总需些银钱周转,因而权衡之下,拿了二千两银子出来,薛姨妈还惆怅太过简薄。
宝钗忙安慰道:“这也没什么。现成的银子虽不甚凑手,但咱们家难道只有银子不成?我看他们那园子里,处处都要挂什么帘栊帐幔,需要丝绸布匹的地方多着呢。还有什么金银器皿,都是咱们家的老本行。等到这些事情出来,咱们家或承揽一份子,或帮着从中穿针引线,也就是了。”
薛姨妈这才罢了。次日宝钗就命人准备银两,三日后绸缎庄差人将装满银子的箱子送来。
薛姨妈这几日却是和王夫人说好了的,说贾家出了大喜事,薛家也不好袖手旁观,特准备了两千两银子,些许薄礼,提早贺元妃娘娘回门之喜。王夫人起初还有些犹豫,待到得王熙凤提点,才醒悟知道修建园子中间其实耗费银两甚多,如今她娘家人这么知情知趣,顿觉面上有光,也就欣然应允了。
王夫人又将此事回明了贾母,贾琏那边告诉了贾政、贾赦和贾珍。可有此事?”
宝钗也笑笑回答:“你也是知道我家的。不过是闲来无事,拿这个练练手罢了。”
黛玉深深瞅了宝钗一眼,宝钗正心中忐忑她是不是知道那两千两银子是自己垫付的事情了,突然见黛玉展颜一笑道:“既是闲来无事练练手,我也想凑个份子,如何?”
宝钗一惊,抬头看了看黛玉,心里多少有些难以置信。凑份子的事情,在生意场上是常有的,有人是进场一起经营,有人是当甩手掌柜,等着年底的红利。黛玉这等人物,自然不会有人误会她意欲进场,沾惹俗气,哪怕是凑份子也不过是赚个红利钱而已。宝钗吃惊的是,似黛玉这等浑身不沾染半点烟火气、从不谈银钱二字的人物,居然会跟她说要凑份子?简直是难以置信,受宠若惊。
至于黛玉何以突然有这么一大笔银子,宝钗心中也自然有谱。林如海过世后,林家再无旁人,想来定然有一部分家产落到这位孤女的手上。只不过以林黛玉平素视金钱如粪土的性情,宝钗本以为这批东西定然由贾母保管,倒想不到黛玉也留了一些。
黛玉迎着宝钗的目光,很随意地笑了笑,说道:“怎么?你不肯收?我见你这一年多来为生意的事情筹谋,也觉得甚是有趣呢。”
宝钗原本想说“这不并算什么,若你真个有兴趣,我教你就是了”,只是不过一转念,就清醒过来,知道黛玉未必真的会喜欢这些俗事,改口说道:“不过是些俗事,说出来没得让人笑话。你是知道我们家的事的,我们生意人家,我又自幼是当男儿一般养的,才这般样子。若是被别人知道,见我总这么进进出出的没规矩,不知道私底下怎么笑话呢。”
黛玉叹道:“你也太过小心了。你行得正,又有这般本事,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哪里会笑话。”
宝钗心中一惊,她事先断然想不到黛玉会如此看她,禁不住有些感动。
宝钗离开后,贾母就唤黛玉进屋说话,先屏退众人,又看了黛玉一会子,方叹道:“你父亲把你托付给我,我日夜护着,还怕你被别人欺负了去。你倒好,竟不疑她,反倒要送她银子花。”显然,黛玉要凑份子的事情,贾母事先也是知道的。
黛玉微笑说道:“宝姐姐她不是歹人,况且又有本事,我为何要疑她。虽说做生意有赚有赔,最差也不过是将千把两银子丢到水里,若是赚了,我也好挣些小钱孝敬老祖宗。”
贾母无奈笑道:“你父亲好好的一个探花,竟教出你这样的女儿!都钻到钱眼里去了!这么多姑娘,你偏偏最看重她!你也不想想看,她到咱们家里这两年,阖府上下人,哪个不夸她赞她?现如今连你也说她好!小小年纪就这般有心机,将来怎么了得?”
黛玉道:“不知道为什么,看见她总觉得透着一股子莫名的熟悉。老祖宗放心,我知道她定然不会害我。”
贾母重重叹了口气,道:“既是如此也就罢了。横竖不过是一千两银子。如今你的钱是我收着,你也是知道的,为盖这园子,薛家拿出两千两银子,我想从这里头也拿出两千两来,必不能教外人得意了去,你觉得如何?”
黛玉知道这是贾母在和王夫人争锋相对了。她也知道贾母一门心思想把宝玉和她凑成对。先前年纪小,小孩子友爱亲密,还不觉得什么,如今年纪渐长,却隐隐出现些不安的情绪,总觉得这么做不对,但却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但是黛玉也没有反对。她本来就不看重银钱,要参与宝钗的铺子不过是隐隐之中她想彼此之间更亲密的一点意思罢了,这层意思怕是她自己还未领悟得到呢。更何况,林家世代简朴,积蓄甚多,二千两银子不过其中一点零头,她从小寄住贾府,如今贾府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是该有所表示。
“但凭老祖宗做主。”她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