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复仇女王 > 第两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艰

重生之复仇女王 第两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艰

作者:正月初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17:30:49 来源:258中文

柏林政府正在为难民问题烦恼的时候,下面的人已经替他们做出了选择。

起因是涌入的难民太多,地方政府救济不及时,饿急了难民洗劫了斯克维日纳一座贵族庄园,不小心杀死了正在巡视庄园的老伯爵。

劫掠地方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可是杀死大贵族还是头一遭。或许是意识到了事情闹大了,为了活命,这些人果断的选择杀人灭口。

难民本身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杀人灭口掩盖真相说起来容易,怎么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呢?

后面就不用说了,消息泄露后立即引起震动,贵族们自然要报复了。

大量的难民涌入,利益受损的又岂止是地方贵族,当地民众的损失更大,早就苦不堪言,这个时候有人牵头自然是群起响应。

大混乱爆发了,屠刀一旦举起就再也不能放下。为了恢复秩序,柏林政府第一时间下令驻军介入。

事实上这个时候,柏林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局势。地方部队肯定更倾向于本地人,刺刀自然是砍向了难民。

或许很多难民都是无辜的,但这个时候已经没人能够区分,也不想去区分,屠杀爆发了。

收到屠杀的消息后,威廉一世第一想法是立即阻止,随即又放弃了。

这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要么站在难民一边,得罪普鲁士国内的贵族、资本家、普通民众,要么站在普鲁士民众一边,当什么也没发生。

不用动脑子,柏林政府也知道自己该站那边。至于倒在血泊里的难民,他们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不知道。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俄军在驱赶难民,普军也在驱赶难民,双方共同谱写了一本《杀戮进行曲》。

受此影响,普军中的波兰士兵还发生了兵变。如果不是俄国人太过谨慎担心有诈,没有趁机出兵,估计也没柏林政府什么事了。

……

突如其来的大屠杀,让欧洲世界集体失声。

谴责么?

媒体已经在干了,报纸、广播都在大肆抨击普俄政府的暴行,当然谴责难民的也不少。

新闻人也要吃饭,立场自然要受金主影响。

……

维也纳宫,这个惊人的大消息,将思考人生的弗朗茨拉回了现实。

该怎么定性这件事,这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弗朗茨无法确定孰是孰非。

难民有错么?答案是:有,也没有!

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自然不算错;可是为了自己活下来的同时,又伤害了其他人,这就是大错特错。

发生在斯克维日纳的惨案,不会是偶然,在逃亡的半路上,还有更多的无辜者倒下。

或许做恶的只是一部分人,可是大家没有区分的能力,也不想去区分,别人没有义务替他们的错误买单。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饥饿面前。

普鲁士贵族、民众有错么?答案还是是:有,也没有!

维护自身的利益,镇压暴徒肯定是没错的;故意将问题扩大化,放大到整个难民群体,就有问题了。

不过作为旁观者,弗朗茨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指责他们。能够提前解决危机,凭什么要求人家在灾难发生后再去解决?

聪明人都知道,丢了波兰地区后,柏林政府已经无力救济这么多难民。

没有救济粮,难民早晚都会乱,这不是人力所能够改变的。

如果战争不能尽快结束,就算是普鲁士的贵族、资本家一起开仓放粮,同样也于事无补。

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所守护的国家,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办法,貌似也不算错。

包括俄国人驱逐难民,他都能够理解。抛开道德不谈,沙皇政府无力救济难民,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变成难民,驱逐难民实际上也是迫不得已。

弗朗茨不是圣母,知道理性考虑问题。三四百万难民,即便是到了21世纪,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这个年代更不用说了。

简单的数学问题就知道,按每人每天一斤的口粮计算,三百万人每天就要消耗1500吨粮食,四百万人就要消耗2000吨粮食。

这只是理论数据,实际上这点儿粮食肯定是不够的,高热量粮食或许一斤就可以维持人的生存所需,但是廉价的低热量食品,需求量明显会更高。

这年头的人都比较能吃,一个青壮一顿吃三五斤食物,都是轻而易举,绝大部分人都是后世的大胃王。

救灾用不着吃饱,只要饿不死就行了。就按难民每天需要2000吨粮食,那是加上中途的运输消耗,这个数字至少要放大到2500吨。

除了粮食之外,别的物资同样少不了。难民数量过多,必须要做好防疫工作,要不然出现瘟疫就麻烦了。

初步估计,帐篷、衣物、药品、煤炭、生活用品……,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没有上亿神盾置办不下来。

就算是物资都准备好了,每天没有上万吨的运力,根本就不可能满足需求。

看起来这个数字,不过这是每天不是每月,更不是每年。

别的国家怎么样,弗朗茨不知道,反正奥地利没有能力将这么多物资运送过去,就算是一半也做不到。

或许全欧洲一起联手,或许可以解决这次难民危机,不过成功的几率还是不超过三分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英雄就是傻子,弗朗茨二者都不是,所以就只能冷眼旁观了。

也不能算冷眼旁观,起码他捐款了,虽然仍然是杯水车薪,那也是努力了。

外面的事情管不了,送上门的难民却不能不管。普俄都去不了,难民们只能往奥地利跑。

这一条路同样不好走,普俄两国可不敢让维也纳政府认为他们在向奥地利驱赶难民,所以必须要拦截。

效果不提也罢,反正奥地利边界上的难民数量与日俱增,要不是维也纳政府事先有准备,还真的兜不住。

即便是有准备,那也只能做到勉强管饭。维持秩序都要靠军队,几乎每一个难民营外,都挂了几个犯罪分子。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见识过普俄的暴行后,奥地利的做法就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了。

闹事?

没看搞事情的都在外面挂着么。现在他们都是非法入境份子,没有人权的那种,死了都是白死,触犯了营地里的任何规矩,都有可能成为那只儆猴的鸡。

看着送上来的统计表,弗朗茨整个人都不好,他怀疑这个世界出现了问题,奥地利接收的难民居然破百万了。

弗朗茨疑惑的问:“首相,这个数据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

人数越多,安置起来就越麻烦。能够一路跑到奥地利的难民,要么是距离近的,要么就是青壮。

拖家带口的好办,跑单帮的青壮就是隐患。军管难民营就是为了镇压这些人趁机捣乱,发生在斯克维日纳的惨案,同样引起了维也纳政府的警惕。

费利克斯肯定的回答道:“没有问题,我们仔细核对过三遍,每座难民营都对得上号。

人数超过了预计,和普俄两国的暴行有关系。虽然他们也在拦截,还是有很多同情难民的士兵偷偷放行了。

我们已经向普俄两国提出了外交抗议,后面这种情况应该会有所好转。”

举起了屠刀,不等于把几百万人都杀了。实际上这些难民大都被驱逐到了普俄边界地区,今天你往我这边赶,明天我往你那边赶,反正大家都不想要。

导致难民大规模死亡的还是饥饿,饿死了多少没有人统计过,有人说几十万、也有人说一百多万、还有人说两三百万。

各国政府都在装糊涂,这个时候救济难民就是苦差事,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受国际舆论抨击。

沉思了一会儿后,弗朗茨摇了摇头:“恐怕后面的情况还会更严重,就算是普俄两国肯配合,他们也未必能够拦得住。

在难民中挑选一批青壮出来,如果情况超过了我们的承受极限,就封闭边界线,让他们自己去拦截。

另外政府要做好防疫工作,禁止难民离开营地,不能让他们和当地民众接触。有投亲靠友的,也必须要经过医生检查,没有问题过后才能够离开。”

人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总是能够爆发出最大潜力的。除非普俄军队能够放开手脚的大杀特杀,要不然总是有人能够冲破封锁线的。

这不是柏林和圣彼得堡能够控制的,沙皇政府还好一点儿,起码能够控制住军队;柏林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力,弗朗茨实在是不敢恭维。

如果俄国人肯出高价收买容克贵族,现在柏林政府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未知数。

大量的难民涌入,奥地利也会兜不住。为了不让局势恶化,那就只能对后来者说抱歉了。

分散安置只存在于理论上。语言不通无法正常交流,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携带瘟疫尚且不知道,要是盲目分散,一个不好就会搞得举国不宁。

前面的难民是真难民,后面的难民都是死人堆里爬起来的,还保留着几分人性,都是未知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