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星际女王传 > 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星际女王传 第237章 海上丝路 3、再续前缘

作者:麟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12:55:29 来源:258中文

捻转到了南京城,大家触景生情、悲痛万分,因害怕遇见熟人,直奔西安门外三条巷去投奔沈琦。

当年,吴襄被黄炳文骗得身无分文,他与汤景合谋,以搭救沈琦之名,让汤景前去拜访沈老员外,顺便重提他和月瑛小姐的婚事,想借助沈家的财力开办钱庄。

沈老员外绝没想到,这位被他退了婚的吴公子,一手的蝇头小楷,写得金陵城无人能比,不显山不露水,于落难之际,寄居在栖霞寺的茅舍之中,悬梁刺股,准备参加来年的春闱,甚至还写下了两部旷世奇书,其中有本《金瓶梅》,沈老员外虽然没看过,据汤景说,书中有位西门大官人,那真是千古传奇、必将流芳后世,深得文人雅士的赞誉;但那本《西游记》,他倒是看过两眼,实在令人拍案称奇!

因此,对这位才高运蹇、不见圭角的闲婿,沈老员外赞不绝口,尤其是对他采用吴承恩为“笔名”,以示不忘沈家对其恩重如山,更让老员外深受感动,即便吴襄获罪下狱,仍不忘带上爱女前去探监,在狱中,月瑛姑娘对吴公子山盟海誓,二人情定终身……

等到吴襄出狱后,沈老员外准备给他们办喜事,日子都已经选好了,但吴襄考虑到身无立锥之地,不想把沈家千金娶进茅舍,便找了个借口,便跟着杨公子跑京城去了。

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到了京城,果然如鱼得水,很快就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当然,吴公子见过大世面,很快把这伙纨绔子弟,哄得滴溜溜乱转,混得是风生水起……

吴莲把西便门外的小院给了哥哥,于是,吴襄就想把沈月英娶进京城,选好了良辰吉日,准备下江南迎娶新人,恰遇沈老员外病故,又把喜事耽搁了。

沈老员外咽气前,对儿子沈琦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要忘了祖宗沈万三的教训,沈琦也有被东厂出卖的经历,含泪答应了老父亲,今后决不结交官府。

沈琦本来就看不起吴襄,知道他在京城放荡不羁,更不敢把妹妹往火坑里送,吴襄在京城既没发财,也没考取什么功名,只图自己风流快活,就这样,和沈家的婚事又拖了两年多。

吴襄不急不躁,倒是把沈琦给急坏了,他跑到汤府找过朱辉很多次,问他这门婚事到底该怎么办?朱辉拿大舅哥一点办法也没有,汤景知道后,非常不怀好意,极力劝沈家退婚,无奈月瑛姑娘非吴公子不嫁,令神仙也无招可施。

如今吴襄再次落难,投奔到了沈家,一见到沈琦,就把汤景推到了前面,自己扮作一副无辜的样子,喊了一声哥哥,红着脸便不再说话。

沈琦对汤景和朱辉怀有感恩之心,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何氏夫人本希望能见到两个女儿,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因汤景夫妇不敢见人,沈琦便将他们安排到了一处独院,并讲述了火烧翠花楼的经过:

当时,汤景夫妇被东厂爪牙抓走之后,汤琼、汤瑶被刘公公送进了翠花楼,沈琦得知后,赶忙追了过去,本打算想用钱把她们赎出来,可无论出多少银子,翠花楼的老乌龟刘保就是不答应,就在他哀求刘保的时候,翠花楼突然硝烟四起,有人惊呼:倭寇来了……

那刘保哪里肯信?撇下了沈琦跑到门外去骂人,这时,只见一名蒙面的黑衣小子,突然从地缝里钻了出来,一刀就剁下了刘保的脑袋,差点把沈琦给吓死……

不一会儿,一群男女光着身子,鬼哭狼嚎般地往外逃,沈琦冒火冲进了翠花楼,只见到处都是死尸,个个都没了脑袋,找到了关押汤氏姐妹的客房,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才知道:姐妹俩已被人救走了……

汤景夫妇打算伸冤告状,但沈琦告诉他们:他也曾帮着汤家奔走呼号,无奈,因大家都知道倭寇火烧翠花楼,救走了汤氏姐妹,坐实了汤景勾结倭寇的罪状,只因太祖留给汤家的免死铁卷,刘公公才没有要他们夫妇的命,虽然现在刘公公、黄锦等人都已经倒台,但汤氏一门想要翻案,却没那么容易……

听说两个女儿没事,汤景夫妇那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沈琦千恩万谢。朱辉猜测,救人的应该是张狗儿,相信汤氏姐妹不会有事,只是不知道把她们送到了什么地方?

到了晚上,沈琦亲自给他们送来了好酒、好菜,陪着他们一起吃晚饭,汤景陪着沈琦喝了几杯,吴襄、朱辉都不喝酒,默默地看着何氏夫人,想请她帮忙说句话,于是,何氏夫人提起了月瑛姑娘,怎奈沈琦一听,马上顾盼左右而言他,不接这个话茬。

吃完饭,汤景拿出了那几张虎皮、豹皮,非要送给沈琦不可,发现他们落魄成了这个样子,但沈琦却坚辞不受。

汤景讲道:“如果沈大官人瞧不上眼,请直说,我们立刻从这儿搬出去。”

沈琦赶忙作了个揖,真诚地答道:“汤大官人言重了,令沈某无地自容,咱们两家本是君子之交,一方有难、另一方救助,自不必多言,你们带来的这些稀罕之物,沈某岂敢夺人所爱?”

汤景落下了眼泪,呜咽着讲道:“不瞒沈大官人,我们原打算到福州去求庞尚鹏,听说他现在当了福建巡抚,想请庞大人帮忙,给我们伸冤报仇。”

于是,沈琦也替他鸣不平:“汤氏一门忠烈,信国公老王爷年近七旬,仍替太祖爷出征,于江浙沿海修筑城池六十余座,抗击倭寇,沈某也到过濠州汤家祠堂,亲眼见过太祖爷亲笔题词: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祠。而大官人被倭寇掠走了多年,受尽了折磨,与倭寇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成想,如今居然坐实了勾结倭寇的罪名,真是苍天无眼。”

“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到了阴曹地府,如何面对老祖宗襄武东瓯王……”何氏夫人说着,失声痛哭了起来。

趁着朱辉、吴襄劝慰着何氏夫人,沈琦继续讲道:“汤大官人,天无绝人之路,你们汤家的祖宗是开国功勋,我们沈家的祖宗,因给太祖爷修筑金陵城墙而获罪,吴中沈氏一门,全都充军发配到了云南,直到我的曾祖辈,才蒙获恩准重返南京,当年也是一贫如洗,如今历经三世,虽小有家财,但子孙后代仍不能出仕为官,儿女不能和有功名的人家联姻,其实与贱民无异,汤大官人如不嫌弃,将来我们一起经商如何?”

对汤景来说,这真是求之不得,马上开始套近乎:“咱们两家算是有缘分,老祖宗信国公老王爷有五个儿子,长子汤鼎为前军都督佥事,当年曾在云南戍边,我们这一脉,便是汤鼎的后人,也是从云南来到金陵。”

话入正题,却听汤景答非所问,吴襄不免有些着急,上前作了个揖,恭恭敬敬地替汤景答道:“感谢哥哥的一番好意,那就这么说定了。”

沈琦狠狠瞪了他一眼,心中暗想:要说经商你也不是那块料,到现在连个秀才也考不中,认识俩字,也不好好写本正经书,只有糟蹋钱的能耐,没任何挣钱的本事,经商和你有什么关系?

吴襄明白大舅哥的心思,微笑着讲道:“哥哥,请不必替我操心,如今,妹夫我虽是文人,也算是半个侠士,这汤大哥、汤大嫂,还有我这锦衣卫妹夫,可都是你妹夫、我搭救出来的,论挣钱的本事咱没有,为将来的生意保驾护航,就交给妹夫我和我的妹夫朱辉了。”

瞧着吴襄那干柴般的身子骨,沈琦心道:你还侠士,像只木匣还差不多,于是,抿着嘴问道:“吴公子,大江南北流传的《金瓶梅》,是不是你写的?”

吴襄丝毫也不害臊,笑道:“哎呀,我的大舅哥,可真是冤死我啦!这到底什么人以讹传讹?非要赖在我吴某的头上。”说罢,他挑起眉毛,露出一副气愤难平的神态。

“我看过,写得挺好。”沈琦微笑着答道。

于是,吴襄急忙解释道:“吴某乃是徽州府人氏,自幼长在金陵,那本书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兰陵在山东沂水河畔,那地方我连去都没去过,着实冤枉了小生。不过,哥哥,妹夫我在栖霞山茅舍之中,闲来无事,写了本《西游记》倒是真的。”

沈琦没再搭理他,转过身来讲道:“汤大官人,跟你说的事,你好好考虑、考虑,想好了,咱哥俩再议。”

吴襄不依不饶,得意洋洋地继续讲道:“哥哥有所不知,《西游记》之所以托“承恩”之名,实乃深蒙泰山大人的恩德,感念老员外不计前嫌,对俺恩重如山,虽是志怪传奇,却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

沈琦心中暗想,你小子可真会作死!当年,被人捉拿到了上元县衙,你就非说这书是你写的,如果不是海瑞大人不兴文字狱,才算宽恕了你,否则,恐怕你早被砍了头。到现在还人说《西游记》是反书,我们沈家虽不再结交官府,可也不想与官府为敌,像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那是千年难遇,你小子就烧高香吧……

闲扯了半天,还没提到自己的婚事,吴襄暗自着急,拿胳膊肘碰了碰汤景。

于是,汤景抱起那堆虎皮、豹皮,塞进了沈琦的怀中,讲道:“请沈大官人细听我言,如今,我们的处境你非常清楚,这位锦衣卫总旗朱辉,就像我亲儿子一样,而吴公子是他的大舅哥,因此,也算是我的侄儿,在这世上,他也就我这么一个长辈,故此舍下老脸恳请沈大官人,别嫌寒酸,请收下这份聘礼,准备安排喜事吧。”

听汤景这么一说,沈琦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一下子愣在了那儿。

吴襄在心中暗骂:汤景这老不要脸的,只要得着机会,就占我的便宜,你什么时候成了我的长辈?

朱辉也替这位大舅哥操心,上前深施一礼,讲道:“沈大官人,咱们都一样,除了经商别无出路,我这哥哥早已洗心革面,今后将追随月空长老,前往新大陆开疆拓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时,何氏夫人擦干了眼泪,跟着讲道:“女大不中留……”

沈琦当然清楚,他妹妹对吴襄痴心未改,没待何氏夫人把话说完,马上就坡下驴,收起了虎皮、豹皮,微笑着答道:“有道理,那就选良辰、择吉日,赶快办吧。”

吴襄顿时喜出望外,赶紧给沈琦躬身施礼,低头讲道:“请哥哥受妹婿一拜,长兄为父,今后我吴襄惟大哥之命是从,还请大哥今后对妹婿多多教诲。”说罢,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沈琦把他搀扶起来,问道:“妹婿,请问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吴襄本来没有任何打算,原准备把老山参卖给吴学政,拿到银子之后,娶了沈月瑛,将来就赖在了沈府,刚刚听他这么一问,便顺口答道:“将追随月空长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沈琦拍着他的肩膀,赞道:“好妹夫!如果不是这金陵城家大业大,我也想跟着月空长老远游四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月空长老的商团被困在了日本,我知道他们非常艰难,想办法把他们接回来吧,我有一个好去处……”

闻听此言,朱辉激动地问道:“请问沈大官人,你可有他们的消息?”

沈琦答道:“当时,陈元化被抓的时候,在月港经商的松浦信盛受到了连累,被斩杀在南京城外,前几天,松浦信昌前来祭奠他的弟弟,到我这来过,谈起了月空长老的情况。”

“请问沈大官人,你说的那个好去处,到底在什么地方?”汤景问道。

“福建漳州月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