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前有真知计后有山阳策1

九源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前有真知计后有山阳策1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就在赵石等接令返回时,一队靖安军按照孙兴吩咐亲卫策马进城布置。???

此时北城门,这对亲卫恰巧超过一队进城的车马,车队中有七八辆双马挽就的平板大车,里面多是一堆堆瓦罐。前方还有一辆二马牵引之旅车,车舆外涂红漆,前门处罩以绿呢青纱,车厢的门窗皆闭,不知里面是何人。观前头引导的旗帜,分明是益都路汉军的字号。只不过这队元军士卒只披甲,不带任何兵器。

一个站岗的门卫见了骂骂咧咧道:“这些靼子的奴才,领个尸首也是如此拖沓!这已经是三天了,竟然还没有完!”

“这些靼子将做官的全尸运回去,底下的士卒们多就地焚化,虽说益都路派了些人过来分辨,不过还是有上百人无法知晓其姓名身份,只得做个无名之鬼了!”旁边的同伴接口道。

“咦今儿怎有一辆官车来此?”当值的牌子头心细,见着那辆前头的红漆车舆问道。

大家这才觉得有点异样,益都那边今日居然有官员来此,看这车驾制式就是县太爷也未必配得上。

靖安军亲卫五六人,踏着烟尘急匆匆追上,抢先入了城。那队元军车马见有一队骑卒盔甲鲜明的自后方赶上,早有一个小军头举手示意给其让路,益都军因吃了个大败仗,这些日子来到临朐领取尸首时均是低三下四,唯唯诺诺。如今见到他们英气勃发,气宇宣扬地赶上来,知道此时不易挡路,故赶紧让到一边停下。

透过车窗缝隙,车内一个须发微微斑白的男子仔细打量着过去的赵石等人。待这队靖安军远去后,车队才继续上路。

“俞伯观贼军军势若何?”旁边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见这个须发微微斑白的男子看的入神,关切地问道。

被问之人正是益都路的俞伯,字山阳,他本是顾恺手下一个参赞,当日元军大败而回,顾恺愁眉不展,俞伯见之,细问逃回的军中之人,了解了所战经过,在宅里反复思量后,终向顾恺献了一计,才有了今日之行。

何计?招安耳。

能招就招,不能招则分化,瓦解之,如能令其自乱最好。

顾恺听其细诉,如获珍宝,连夜亲至卓思诚府邸,两人一番斟酌润色后再献计于买奴。益王买奴本在苦恼中,今有了招安之计,姑且试用之,同时令也先调兵遣将,准备此计不成时再次南下。

此计既然是俞伯所献,俞伯自然慨然领命出使临朐,并选了谭子琪为副使。

俞伯自领命行来,经过顺天军城外军营时就一直贴在车窗边上仔细观察各处军营动静,对于沿路正在训练的各部顺天军更是关注。

收回目光,俞伯向对面而坐的谭子琪道:“士气可用,但疏于战技和治军之法,且装备不整,当日我军之败,真是异数!不知真知何感?”

“据探子报:这贼军中最骁勇者为刘正风和于志龙所部,彼等皆驻扎在城西和城南,其部究竟若何,未亲睹,不易判定。”谭子琪回道,“孟氏、田氏虽为义军,然皆治军有方,手下愿效死力,唐兀卫又号称京军中精锐,即便是益都汉军也是编练多时。属下以为此战之败在于轻敌冒进,在于唐兀卫分兵,若彼时以唐兀卫之全力击贼军一翼,溃其后阵,再抄贼军后路,或许大功可成。”

“唐兀卫威名赫赫,想不到在这小小的临朐县栽了跟头,李指挥使的位子怕是不稳了!”俞伯叹道。

这一路看来皆是刘启、秦占山、万金海所部在营内外操练,于志龙所部因为驻守在城西,两人并未看到,均觉得可惜。

“如今天下虽不靖,不过方贼国珍,刘贼福通等都奄奄一息,已不成气候。只是现江淮战事陷入胶着,张贼士诚据坚城死守,脱脱大帅屡次强攻不下,诱敌之策也难收效果,只得围城以耗尽贼军士气。若高邮城下,江南安定指日可待。至于鲁境,各处的贼寇多已平定,只剩这一处仍在滋扰地方,若不能及时剿灭,恐贼势做大难治,有碍大帅之志!”俞伯慢慢道。

“况且大军若长期围城,每日粮草耗费巨大,一切用度多是外地调拨,腹里之地乃北地粮仓,对大军的物资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山东不仅物产之丰居其首,且是粮秣输送的要道,若临朐不克,鲁北的粮秣只得走临淄,转济南,多绕数百里之远,路上消耗太大!”

“所以真知佩服山阳兄所献内应之策,真真绝妙!”谭子琪赞道,

“据探马回报,这顺天军里各部纷杂,当初于海贼酋在时,因官军追剿得紧,彼等尚能一心抵抗官军,如今他们得了城,这才几日的功夫,大小头领就开始纷纷占田放租,想做个富家翁了!据细作回报,几家头领之间已经互有怨隙,手下也时有摩擦,只要他们心不齐,不再有亡命天涯的念头,招安分化之计必能成功!”

“此行能否成功,城内细作是关键,此行务必要严收口风,无关之人决不能接触,我在明施以招安之法,若能成功,大善。若不能再以备用之策直捣黄龙!”

“山阳兄放心,真知必不辱使命!”

两人说着话,车队已是进了城,早与城门处的牌子头递上出使的关蝶,勘验无误后进城。

先来到益都使者的入住客栈。俞伯等一行暂时在此休息一番,有人出面联系前期在此收敛元军阵亡将士的益都官吏,暗地里俞伯安排一个心腹换了便衣,走后门偷偷溜到了外间街巷里,寻到一处暗号,依着暗号的指引来到一处偏僻死巷路口。这心腹依照联系之法,背靠道旁的大树故意蹭了几下,似是挠痒痒,再一手挠头,反复数次后,则有一个正蹲在附近阴凉处小憩的黑脸大汉悄悄过来,对上了密语。 两人一先一后,回到了客栈。

“见过大人!”黑脸汉子进屋后,立即拜倒在俞伯面前,那心腹则将其引进后,就在屋外闭门侍立。

“壮士,快快请起。”俞伯坐在榻上,两手虚抬,示意他起来说话,“坐下说话。”谭子琪坐在一旁,只是定睛打量。

“谢大人,大人跟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小人站着说话就是。”

这黑脸汉子抬起脸来,正是自马峪采石场逃跑的潘头。

潘头当初逃回益都,主家知晓了采石场事变自然将其骂得狗血喷头,看在潘头对主家的忠心上,只是打了几十棍了事。后来官府传来消息,那些贼子竟然攻下临朐县城后,大肆招兵买马,竟有燎原之势,益都路大震,急急调兵遣将,开始准备征剿。

顾恺虽是文官,做事倒是不拘泥迂腐,听到下属谈论起有人自临朐县城逃回,细问后,觉得有些文章可做,知道了潘头、黄皮对临朐县城熟悉,遂召来二人,许其官职,编入情报司,令其戴罪立功。

二人又招来一些同伙,再混入部分益都的汉军,伪作当地破落户,一起投奔临朐而去。

潘头、黄皮本不敢去,只是上司软硬兼施,他们想起富贵险中求,这才捏着鼻子去了。

因为顺天军各部纷杂,没有严密的统属,各部的具体信息多难以互通,潘头等人竟顺利的投入了刘启军内,待大战结束后,又有不少的四方落魄难以谋生之人纷纷涌入临朐,借此机会,潘头不断多次地秘密引入了上百名汉军精锐。他贿赂了刘启军中的一些头领,将这些人全部编为一部,自己也因招兵编练有功,被封了个百户,黄皮则为副职。

潘头一开始就探得当初的采石场驱口主要是在靖安军中,为了避免被那些驱口认出自己,他和黄皮不仅剃去脸上的胡须,修了眉毛,还在脸上稍稍染了蜡色,猛然看去,难以认出原先的模样。

选择加入刘启部,也是潘头等做足了功课,知道刘启部将佐自成一系,刘启等性贪、多疑,与其他各部少联系,无需太担心被有心人认出来;若是进了靖安军,恐怕超不过一日就被那些驱口们发觉了。

当日着刘启上战场,唐兀卫长驱直入,将刘启部杀得是落花流水,潘头和黄皮贼滑,早早用钱谋得了一个自由出入城和营盘采办杂物的差事,从而避开了当日血战,逃脱了性命。因出入自由,与益都情报司的联络一直紧密。

不过靖安军有不少将士都曾是采石场的驱口,潘头外出时难免会碰上,有几次他甚至遇见了穆春等相识的人,好在他机警,不仅变了外貌,而且立即利用人物遮挡了自己,终于是有惊无险。

这些日子,潘头与刘启部的许多大小头领已经熟识,靠着情报司先后拨给他的近千两银子和元钞,潘头和黄皮将之用于吃请、送礼,联络感情,效果奇佳,从言谈中打探对刘启部、于志龙部等的底细,特别是几个大头领间的关系冷热和为人秉性更是详细。、

消息秘密传给益都,顾恺和俞伯两人觉得大有文章可为,遂有了今日之行。

“尔等深入虎穴,探查贼子底细,与敌周旋,大人甚慰,朝廷甚慰,本官此来前,宣慰司已刊发大印,汝在益都军中记名为汉军百户,若能再立功勋,他日封为千户指日可待!”俞伯信誓旦旦道。

“多谢大人栽培,小人不过是微末之人,能有机会为大人办事,为朝廷分忧,实感激不尽,愿粉身碎骨以报大人恩情之万一!”潘头自是说得涕泪交加,自己用劲暗暗拧了下大腿,直到痛得泪流,这才做势以衣角擦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