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九源界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未雨绸缪争先机

九源界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未雨绸缪争先机

作者:赵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5:14:07 来源:258中文

谢林道:“启禀将军得知,这些时日城外陆续投附的民众已经聚集了不下两万人,而临朐毕竟城小,早晚还供奉大军用度,每日糜耗甚多,照此下去不出四个月就将钱粮耗尽,属下恳请将军早做准备。***小*说 ”

于志龙、方学、吴四德等听了后都不禁皱眉。当初得城后,众将立时分了县库财物和粮食,要不是于志龙想到必须给县衙留下些日常用度,专门奏请了刘正风同意,只怕这些日子的县治运作早已瘫痪。

毕竟那些差役也要养家糊口,地方小吏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熟悉地方,在上行下达上必不可少。这些人的作用无法由他人替代,所以于志龙入城后尽量不做大的人事变动,人员几乎全部留用,甚至为了稳其心,还专门增发了一倍的月俸。而且现在投附的民众日益增多,远超预计,如今僧多粥少,长久以往总会坐吃山空。

方学专管靖安军辎重调拨,对每日各项用度自然熟悉,接着道:“我部人马现共四千余人,骑队原有三百余人,现已扩充至五百人,军内骡马也大大增加,每日仅草料、豆饼的消耗就是一个大项,再加上战后赏赐将士,即便我部尽量节省,也架不住长期使用。若无外粮,来年开春时,必闹粮荒!”

时至正四年,黄河涨溢,决堤于白茅堤、金堤。曹、濮、济皆被灾,民众苦不堪言。七月益都濒海盐徒郭火你赤聚众,声势之盛,一时无两。到了八月,山东全境又霖雨绵绵,以致民饥相食。赵石、于志龙所在郡亦有大批饥民流徙或饿毙。

“人相食。”

人相食!民之惨!

后世元史屡有所载,但凡能记录在史的,可见当时缺粮已到何种地步!

而在元帝妥欢帖睦尔禀政以来十几年内,史载仅腹里各处就有多起人饥相食的事。

想起饿肚子的滋味,在座的除了谢林,大家都深有体会,每年春荒时,全家老小外出他四处乞讨度日,各路、各县皆有。春荒严重时,成群结队,路上饥民络绎不绝。待得青纱帐起,人们能够陆续活着回的常常是不足半。回不来的多数是埋骨异了!若是遇上大灾之年,没有三四年时光,更是难以熬过去!

至于留下的贫民百姓,为了寻食,不得不到处挖野菜,吃树皮,饿得人们是两眼发绿,浑身浮肿,又不敢多活动,只能躺在家里奄奄一息。

为了填满肚皮,很多人甚至吃观音土。那东西吃了就很难拉出来,吃多了就涨得人肚子滚圆,人最后疼得在地上翻滚,呻吟,不少人胀死为止,难受的滋味无异于上刑!

于志龙、赵石、吴四德等家中都有人因饥饿而死之人,若非实在饥寒交迫,无路可走,他们也不会走上造反之路。

谢林见于志龙默然无语,接着道:“属下与方贤弟曾留心其他诸军的用度和库存,除刘启、秦占山两部外,其他各军的情况亦是堪忧,据探各军每日耗用多缺法度,管理松弛,只怕能有三个月就不错了!”

方学犹豫了一下,道:“眼下城内外投附的各色民众极多,我军辖区内的民众一般多已有暂时安身之地,凡军属、原先的民户等皆分了田亩和山林,只是顺天军其他各部的境况却是不一。”

“有何事不可明言?”于志龙见方学吞吞吐吐,奇道,“尽可道来。”

“其他几位将军倒也是出了些钱粮周济,安民,只是多专注兵事,对于民生不甚上心,这也就罢了,只是闻有人将城外许多良田划归自己名下,并招募佃户一事。虽然佃租少于鞑子大户,但是毕竟有违顺天王和飞将军的本意。”方学期期艾艾道。

于志龙皱眉,追问:“汝等可亲见?”

“不敢瞒将军,属下曾亲与那些佃户面谈,确有此事。”

于志龙转头看向谢林,谢林知其意,点头道:“主要是刘启将军和秦占山将军所为,现其名下田亩有三千亩之多,山林水泽亦不下四千亩。顺天王名下现在亦有数百亩。一应田契等皆在县衙里有备册,属下故此知晓。”

于志龙一时无语,半晌道:“只怕当初各户的献金亦难免被其二人私下扣留不少!”

收纳各大户献金是刘正风指派,并由其属下和刘启等操作,县衙并未出人手配合,只是提供了一份名单及其地址等。不过谢林有心,曾令亲信自旁观瞧,后至各家查询,大体知晓了钱财数额。再留心观察执行人的动作,果然是发现不少财物直接被刘启等将佐私下扣留。

“确如君言,此数粗估在四成上下。”谢林施礼,简述了当日情形。

“分田立契关系我军民心向背,是立军之根本。如此行事,怎能长久?”于志龙叹了口气。

吴四德在旁听了道:“将军何必与他生气,那刘启等本就是山贼出身,为求己利,这一路来闹出多少事!就是于大头领在时也不过稍稍收敛些,理他做甚?”

看看左右无外人,吴四德再道:“将军有大志,早晚驰骋大军于北地,此等杂碎若自省还好,若是惹了老吴,少不得刀口见血!”

“慎言!只是此事未免有损我军恩德,不过一县之地就初现端倪,倘占了路府后,又当如何?”

于志龙说完,想了想对谢林道:“谢县丞这几日多费心,督促人手尽快多起房舍,这霜冻即将到来,无论如何在入冬前须将房舍建完!”

“将军放心,属下定竭尽全力!”谢林道,“只是现在城外民众已尽两万人,所需建茅舍数颇大,又短人手、材料,一时不易尽快完成。”

看到谢林为难,方学上前提议道:“不妨将部分民众分至各中,可暂时借住一冬,同时令本共同出工出力,多用山石、木料,助其起屋舍,借住之人则帮助户耕地做饭,喂养牛马。”

谢林一听,这个法子好,跟着道:“此法大善,眼下各多有从军之人,家中劳力减少,这些流民去了既可缓解其家劳力短少之苦,自己也有了过冬之所。只是还需县里为其补贴一些银两和口粮,毕竟这些流民几乎是白身而来,若没有资助,一定度日艰难。”

于志龙听了是好法,转念一想,问道:“不知我部的存银还有多少,近期各处用度甚多,还能支持多久?”

方学答道:“银两等尚有约十万两,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就会告罄。”

“眼下外来人口激增,各项物资一时难以周全,单凭一县之地根本无法满足长期需求,现在城内的米粮和柴薪、食盐、布匹等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两成,眼看冬季快要来临,若再无有力措施改善,届时物价飞涨必成定居。”谢林接着道。

吴四德奇道:“我们手中有银两和元钞,难道还愁买不到东西?”

谢林微笑道:“若是以往,诸物流转无碍,本地不足之物自有客商自外地运来,但如今各处道路皆被鞑子封堵,一应物资进不来,出不去,本县即使储有再多的粮米油盐也架不住这样消耗;若市面上物少,百姓自然愿意多付银两抢先购得,而商者求利,囤集居奇或哄抬物价等事皆是寻常手段,如此一来,物价必然被抬高。高物价又诱使民众追购,从而引发物价愈高,两者互为助力,是以富愈富,贫愈贫。若无得力措施,必成死结。”

“谁敢趁机谋夺民脂民膏,老吴第一个砍了他脑袋!”

“本县以前也曾这么想过,做过,只是最终效果实在是—”谢林苦笑着摇摇头,“商人逐利,天性使然,甚至一些权贵豪富都会趁机插手,不赚的盆满钵满是不会停手的。当初本县的达鲁花赤乞蔑儿以权敛财,短短数年就能广聚良田五千亩以上,至于其他蒙人大户的田亩总计也不下于三万亩。本县也曾拟发通告,规定市价,严禁商家私自上涨物价,但有所违者,或笞或拘,或抄家充公等,只是此法只能用于一时,治不了根本。而蒙色大户权贵又皆非谢某所能治,后只能尽量从邻县请调急缺物资救急,可惜周转缓慢,且受人掣肘,往往效果不佳。”

吴四德挠挠头道:“要是连官府都束手无策,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谢林无语。

于志龙怎么也没有想到,今天居然还上了一堂经济课。自己前些日多关注军事,确实是疏于此事了!

经济运作规律和经济杠杆是一门大学问,于志龙也不是万事通,仅通概略,至于吴四德这样的粗人就更是门外汉了!

于志龙转头问身后的孙兴:“近几日其他各县商者来此的情况可有变化?”

孙兴送走朱得禄后,早已回转,一直在于志龙身后。听得于志龙问询,想了想道:“自战前这来往的商者就大大减少,但是还是有一些,战后这几日来此的商旅已经基本绝迹,进城卖货的多是县外的本地人。”

“据斥候报,益都和莒州的官府已经禁止客商走临朐的官道,如谢县丞所言,米粮和食盐等的管制更是严之又严。只有一些小商贩偷走小路,绕过管卡,能够来此,不过这货贩之物不多。”孙兴再道。

“官道被堵,商路不通,长此以往,民生奈何!”于志龙皱眉道。

“鞑子那里有能人啊!”于志龙一时默然,想起前番诸将议论,愈发觉得事态严重。

益都路如此做,是逼得顺天军主动出击,可现在大战刚刚结束,无论实力和准备皆不足。

“南北鞑子有何动静?”于志龙问询。

“益都城外的官道处已经被鞑子扎下十几座营盘,大者千百人,小者数百人,彼此互为依托,四周的汉军、义军等则不断地进驻城内。总数不下万人众!”孙兴回道。

“至于南边,早有莒州汉军扎下一座营盘,据守山川险隘,观旗号不下两千众。”孙兴接着道。

于志龙和吴四德半晌无语。行军作战首重后勤辎重,如今鞑子直接将整个临朐县城的民众完全变成了一个大包袱,这是阳谋,非得以力破之。此事拖得越久,对己就约不利。

于志龙此时颇感无力,作为顺天军一个整体,各部在有了立足之地后,头领们之间的嫌隙明显有扩大的苗头,偏偏自己在治政、经济、情报、宣传、将士培训等方面完全是草创,手头人才严重不足。幸好当初招揽了谢林和明雄这两个干才,在治政和士卒操练上分担了许多,否则单凭自己和赵石等人就是愁白了头发也是无用!

于志龙站起来在堂内来回踱步,众人知道他在考虑今后的路,均静静等待。战后无论是军是政,均事物繁多,于志龙渐渐形成了踱步思考的习惯。

于志龙再次踱步到了帐门口,注视着四周规整扎就的营帐,听着远处的操练号令声,于志龙沉思良久,待众人杯中的茶快凉了,终于出言令孙兴一一宣诸将过来议事。

“立即召赵石、钱正、纪献诚、常智、穆春、罗成、侯英、明雄来此议事!”于志龙终于开口道。

“再传明士杰、郭峰荣!”于志龙接着道,孙兴接令,安排传令兵立即骑马分头传令。

谢林、方学和吴四德互相对视几眼,感觉于志龙似乎将有些大动作。

不多时,赵石等人纷纷赶至,入了大帐,分做两边,明士杰和郭峰荣则被先引至一旁的小帐等候,待人员到齐,于志龙下令闲杂人等全部退避,亲兵严密警戒,未经许可严禁出入。一帮人议事了近一个时辰,待会散诸将回营后,于志龙又召明士杰和郭峰荣进来,再细细议事了半个时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