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异能者之星战 > 八百八十二 自荐

异能者之星战 八百八十二 自荐

作者:平生流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16:16:23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所谓的不见兵符不调兵的说法,虽说是有些偏移的,但是却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说起来,乱世之中,能够调动兵马的兵符,到底还是重要的。

不说别的,如果没有将领明确的指挥,在战乱时,事从紧急之下,谁又会在意持握兵符的人,是不是自己认识或者熟识的人?

一旦真的有人持握着兵符,想要使坏的话,其实还真的能够做出许多的事情的,尤其是在持兵符的人并非庸才的前提下,更为如此!

所以对于司马朗突然提出的要求,高郅先是一愣,而后便是眼睛微微一眯。

不过,想了想,高郅还是有所决断。

毕竟,对于司马朗此人,他自是非常看重的。

毕竟,天下之大,士林士人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真正的有学之士却是少之有少。

更有甚者,真正的评论起来,那些能当上官吏的人,是否有才华说不准。

但是其在当地,必定颇有声望,这就与当代的人才举荐制度有关系。

中国历代选拔人才实行的制度不同。

汉朝实行察举制度。西汉以举荐贤良为盛,东汉以举荐孝廉为盛。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到了汉末,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举荐的秀才,居然不认字;举荐的孝子,竟然不和父亲同住。

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在这个时候,陈群还没有提出来九品中正制,东汉的天下,施行的还是察举选才。

不过,寒门士子与士族之间,依旧存在了一条天沟,仿佛天下格局有着士不出寒门,文不出士族的说法。

士族子弟名门大阀,一般来说基本不会与寒门子弟有什么接触,同时他们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与寒门多接触,免得脏了自己的高贵。

士族不会出于寒门,自从东汉以来,这隐隐约约就变成了一个潜规则,就算寒门出了才华横溢者,也会被士族及时发现,从而纳入士族中,脱离寒门,故而文不出士族!

这个时代与后世截然不同,甚至就连取名之上,都有着各种的忌讳。

再则,至王莽篡权至今,名字,二字为贵,三字为贱。

士族的人,基本上都是二字名,而三字的却大部分留存于最底层的百姓中。

寒门中少但却是有,士族不与三字者相交谈。

即便是那些出身行伍的武将,都是取二字,例如关羽、吕布、董卓等等代表人物,可想而知,二字与三字之间的区别。

当然扯远了,言归正传。

高郅从思索当中顿时回过了神来,微微吸了一口气后,平复了一下心境。

既然遇到了司马朗这个人才,他便不打算放过了。

世家固然是乱世的起因和后世即将发生的一切的诱因,但世家也是这个时代的管理者和创造者。

世家对于这个时代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

过去的世家先辈们带着百姓开疆扩土,管理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所应当的可以享受这个天下。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他们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失去了先辈的进取之心,将目光局限在了这个大汉之内。

失去了目标的他们只能本能的壮大自身,通过掠夺土地和知识维系自己的强大和高高在上的地位。

无法开拓,他们只能选择强大自身,从这个大汉帝国身上吸取营养。

上层人物,醉生梦死,奢靡无度,而下层人物,易子而食,面黄肌瘦,生不如死,大部分如行尸走肉,混混噩噩!

这一个吃人的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

想着想着,高郅他的眼神突然渐渐凝聚了起来,身上的气势瞬间锐利非常。

一边想着,高郅的内心却是一边叹息不已,他有点领悟那所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何种道理。

可这不是他一个武人的身份,就可以改变的,大汉这么多年都在这一个怪圈中打转,始终脱不了出来,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人流血牺牲,才可以换来真正的和平!

“将军?将军?”

司马朗好整以待,双眸如同平静的湖水,不掀一丝波澜,但蕴含在其中的神韵却让人不敢小觑。

只是单纯的因为被高郅这样直直盯着看,他心里可是有些不舒服,虽然不少的人以好男风为雅事,但他可不想沾染上这个中看似风雅,其实怪异非常的东西。

高郅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直直盯着人看,的确是有些无礼。

“抱歉,一时想事情,想入神了,有多无礼之处,还请见谅。”高郅双手微微一抱,冲着司马朗施礼道歉。

高郅的态度,也让面前的人心中舒坦了不少,看向高郅的眼光更是欣赏,这样进退有据的武将,着实是少见了。

“无碍,人之常情,难免。”顿了顿,司马朗将话题继续放回到方才,该出头的时候,他自然要第一个冒头。

当然如果说该缩头的时候,也要及时的缩头。

至于说对于自己提出来的建议是否会被高郅他所采纳的这个问题,司马朗显然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一举两得之事,稍微想一下,该如何去分析这其中的利弊得失,想想就晓得。

更何况,谈条件吗,如果对方真的不答应,大不了再改改,换一个同样有益于双方的要求,又未尝不可。

毕竟他所谓的求学,如今也不过是想要借助一个“平台”,来供给他自己施展拳脚,展现所学的知识罢了。

毕竟,心中有大志的他,所求的乃是大治之学,学的乃是名师之学!

前者乃是从天下中学习,后者乃是从名师名师中求学。

前者学的乃是大治之学,后者学的乃是治理大世之学!

虽然看似相同,但却有着不同之处!

这前者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总会多出几分人情味,若是只有后者的话,则考虑的是纯粹的利益得失,从而丧失人情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