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快穿宿主别崩设 > 二零三 吴关:哎呀没展示成

快穿宿主别崩设 二零三 吴关:哎呀没展示成

作者:原梦01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9:01:51 来源:258中文

“你杀死这些人之前,一定问过温彦博的下落吧?”吴关问刘长福道。

刘长福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据实相告。

“都这个节骨眼了,伸头缩头都有一刀等着您,”吴关道:“鲁王那边能不能瞒过去,不取决于您,而取决于我们。我现在就可告诉您,瞒不过去的。

眼下您只有一条路,与我们合作,我们可在圣上面前帮您瞒过此事。”

“怎么瞒?”

“很简单,鲁王虽下令要您除掉温彦博,可您感念于袍泽情谊,不忍这个在突厥受尽苦头的同僚死在自己手上,便刻意谎报,放了温彦博一条生路。”

闫寸先是诧异地看向吴关。他算是明白了啥叫“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好吧,告诉你们也无妨,”刘长福道:“我确审问过他们,领头的伍长告诉我,温彦博和一名带孩子的女子逃跑了。人逃了,路引却没拿。”

刘长福自前襟内掏出一张路引递给闫寸,吴关瞄了一眼,看到上面有个女人的画像,用眼神问闫寸道:是阿姊吗?

闫寸小幅度点了点头。

刘长福继续道:“温彦博的路引,我派人送给了鲁王,做为已杀死他的证据。”

吴关又问道:“温彦博等人是何时失踪的?”

“就在我们抓住他们的半天前,或许还不足半天。”

“半天?”

“是啊,这队人马一进灵州地界,便有我们的斥候跟随,一路汇报其行进路线。”刘长福道:“待他们快要走到通往灵武大营的三岔路口时,我们做了错的路牌。

可他们拐上通往灵武大营的路,只走了一里,就停了下来,因为带队的伍长发现温彦博等三人不见了。

我的人将他们包围时,伍长正安排手下兵卒沿路返回,寻找失踪的三人。

我将他们请到灵武大营,让他们稍事休息,吃些东西,找人的事交给我们。

那伍长以为见到了自己人,没什么戒心,便跟着我的人回了灵武大营。”

之后的事,两人都已知道了,刘长福杀了这些信任他们的唐人。

吴关皱眉继续追问道:“那之后呢?你肯定派人去搜寻过温彦博等人的下落吧?”

“没找到,也不知他们躲哪儿去了。”

闫寸与吴关对视一眼,虽还不能将心放下,却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只要没有死讯,就还有希望。

闫寸转头,又看了一眼被挖出来的尸体,“把尸首清理出来,送还给他们的家人吧。”

刘长福很为难。

毕竟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仅凭路引上的信息,不知能不能找到这些死者的家人。但闫寸坚持道:“事已至此,如还不知弥补,你难道能承受圣上的雷霆之怒?”

刘长福忙摇头,“不敢不敢,我这就叫人来收拾尸体。”

刘长福离开后,吴关问闫寸道:“我听说唐人注重籍册管理,若没有路引,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千难万难吧?”

“你说的那是秦,唐得话,隋末战乱的影像尚未消除,大城的籍册管理确实严苛,但若是村落或一些管理松懈的小城,还是有空子可钻的。”闫寸道:“当年我见过姐姐,从突厥回来,也并未携带路引,是一路混回长安的。”

不仅如此,闫寸还绕远去杀死了仇人一家。由此可见初唐户籍管理的确混乱。

“纵如此,咱们可以有个大致方向,”吴关道:“温彦博要去面见圣上,给自己,给死去的张瑾将军讨回公道,而阿姊必也要去投奔你,两人的目的地均是长安,无论他们以何种理由脱离了队伍,一定都会想方设法地向长安行进。之前咱们一直在安静与灵武之间徘徊寻找,可是……有没有可能他们早已连夜绕过灵武州府,因此这些天无论怎么找都没有他们的踪迹。”

听过吴关的分析,闫寸立即点出六名兵卒,道:“尔等快马加鞭越过灵武州府,赶往温池、烛龙、燕山等地,寻找温彦博,以及一名叫闫二娘的女子,该女子带着一个孩子,孩子有一半突厥血统,长得很敦实。

若这三座城没有,尔等便继续向长安进发,并向沿路城池发布搜寻他们的消息。”

六人领命,转身要走,吴关又道:“等等。”

几人勒马回头,等待着吴关的吩咐。

“此三人并非罪犯,而是在突厥受了苦的唐人,找到务必善待之,这里有些钱,几位拿去,一来奔波辛苦,吃些好的,莫委屈自己,二来找到了人还请多多关照,好生安顿。”

领头的伍长想要拒绝,吴关压根不给他机会,将钱袋往他手中一塞,道:“若能将人找到,可帮了我们大忙,定还有银钱答谢,此事甚急,还请速速启程,辛苦了。”

钱袋子已在手中,伍长便不再推辞,而是道:“既如此,我等定尽心办事。”

几人离去,只剩下吴关和闫寸。

吴关伸出双手,搭上闫寸的肩膀,很捏了两把,试图帮对方放松心情。

“一定能找到的。”吴关道。

“嗯。”

“咱们回灵武州府吧,”吴关又道:“你几天没合眼了?再这么熬下去,阿姊找到了,你却垮了。”

“好。”

见闫寸依旧愁眉不展,吴关继续没话找话道:“我发现我越来越适应这里了,甚至,我对唐人的喜爱要胜过对后世那些人的喜爱。”

“为何?”

“可能……唐人身上的人味儿更浓些吧。”吴关道:“他们拿了我的钱,告诉我会好好办事,我信,搁在后世,我就不太信。”

“这里也有人拿了钱不办事,”闫寸道,“只是你运气好,没碰上。”

“那我就更喜欢这里了,你看人那么准,有你把关,好像我不大可能遇到那种烂人吧。”吴关道:“昨日那唐兵回头来向你通风报信,带着咱们找到了埋尸地,我现在想想还是有些不可思议。”

“还是有人凭良心做事的。”闫寸道,“我虽见多了恶贯满盈之人,却也见过不少义自当头的好人。”

“真好。”

两人似又无话可说了。

不多时,闫寸开了口,他感叹道:“已到了绝路,若这次还是找不到阿姊……”

“我才是最后的办法。”吴关的语气颇为轻松。

他越是这样,闫寸便越不放心,“你那个办法,若失败了,你……还能回来吗?”

“不好说,”吴关耸肩,“别介啊,你不会是舍不得我吧?今后若有朝一日需相忘于江湖,你可别哭鼻子。”

闫寸不理他的打趣,没答话。

吴关便继续开他的玩笑:“你这人,平常拉着一张脸,总让人觉得攀不上交情,突然来这么一下煽情的,还让人挺不习惯。”

“我没有。”闫寸道。

也不知是没有拉着脸,还是没煽情。

两人只在灵武州府停留了四个时辰,刚好够闫寸吃一顿饭,补上一觉,闫寸便执意出发,加入沿路寻找姐姐的行列。

吴关自然跟随,一天后,到了到名叫烛龙都督府时,两人得到消息,闫二娘等三人找到了。

人已到了平凉州府,在萧关城内。

吴关和闫寸一样激动,但闫寸邀他一同速速赶往萧关时,他却拒绝了。

“你莫怕,”闫寸道:“我阿姊人很和善的。”

“我有什么好怕的?”吴关问道。

“就是……”闫寸揉了揉鼻子,“即便你是我捡来的,阿姊也不会为难你,定会将你当做自己人。”

吴关:……

吴关:“不带这样的,搞得好像你是我爹似的,说话就说话,怎还暗戳戳占人便宜呢?”

闫寸认真道:“你真不去啊?”

“我晚点再出发。”吴关道:“你们姐弟团聚,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在一旁插不上话,怪傻的,再说,我骑马回回都被你甩在后头,可不想拖你后腿被你嫌弃。”

吴关向来很有自知之明。

闫寸只好道:“那……你慢些,我们在萧关等你。”

“好。”

闫寸火急火燎地出门,吴关补充了一句:“见到阿姊后,记得替我问好。”

“一定。”

待闫寸离开,吴关也简单收拾一番,火速离开了邸店,赶往烛龙县衙。

吴关隐瞒了一件事,他与闫寸分开走,不止是体谅闫寸见姐姐心切,还因为他有一件需自己处理的私事。

安固抄给他的各地祥瑞清单上,提及了烛龙这个地方。

与一般的地名不同,烛龙乃是一种上古神兽,传说烛龙人首龙身,通体鲜红,身长千里,睁眼为白昼,闭目为黑夜,吸气为夏天,呼气为冬天。

有人说烛龙就是太阳,有人说它是火烛,还有人说它是开天辟地的神。

关于烛龙的传说很多,其中不少都有争议分歧,但有一点总是没错的,那就是这个名叫烛龙的小县城附近封印着一条烛龙,此地正是因此而得名。

吴关对古人崇拜神明保持着尊重但不盲从的态度,要他相信世上真有什么身长千里的神兽,除非真的把神兽拉他面前来。

但他注意到了烛龙一大特性:睁眼为白昼,闭目为黑夜。

黑白交替,时间流逝。

这是一只能够操控时间的神兽。而且,安固给的清单上有说明:武德九年,四月,庚申日,烛龙城西镇龙山有异响,引得群鸟惊飞,去年失踪的名叫魏伯阳的采药青年,从山里走了出来,其身上的衣物如失踪时一样,甚至还带着师娘给做的一瓦罐粥。

出山后魏伯阳询问路人,方知竟已过了一年。

有当地求长生炼丹药的大能向其打探消息,方知魏伯阳在山中遇了神仙,不过与神仙饮了一杯酒,便度过了一年。

四月庚申,正是吴关穿越来到这里的日子。

与此同时这个叫魏伯阳的年轻人身上发生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怪事。

这让吴关很在意。

无论此事与他的穿越是否有关,他都要查一查。

于是吴关来到了烛龙县衙。

烛龙县令名叫方歌,已年近七十,是个枯瘦的老人,他若不穿官服,任谁都会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老朽。

他年纪虽大,一口牙齿却很坚固,一开口说话便露出满嘴的白牙,眼睛也贼溜溜的。

吴关与方歌见面,几句寒暄后,吴关道:“听说您的治下有个名叫魏伯阳的青年,我有心寻访,不知方县令可否帮忙引见?”

“可以可以。”县令连声答应,却并未起身或吩咐衙役去寻魏伯阳,而是追问道:“不知您寻他是……”

“某也是个修仙之人,想沾一沾仙气,让您见笑了。”

“原来如此。”县令有些为难道:“我倒可以派人去找他,不过……此人自从遇过神仙,便在镇龙山脚下结庐而居,一派仙风道骨,不肯与我们这些凡人来往了。我倒派人请过他两回,都被他回绝了。小郎君若想见他,还是亲自去一趟,彰显诚意。”

“在理。”吴关点头,“那我这就出发,还请县令派个人带路,我这人生地不熟的……”

“那是自然……吴郎可用过饭了?要不……”

“不用,此事不宜耽搁。”

“好,那下官这就安排。”

方县令很快叫来了一名皂吏,吩咐其给吴关带路。

两人快马加鞭地出城,直奔烛龙城西的镇龙山。

要说这镇龙山,乃是一条连绵的山脉,远看确像一条蛰伏的巨龙,爪牙齐全。果然山如其名。

吴关只远远看了一眼,就发出啧啧赞叹,那带路的皂吏笑道:“小郎君有所不知,不少修仙之人来过镇龙山,起初他们可不信此地有仙气,可只要让他们远远望上一眼,就再也不敢胡说了,就是现在山里也住了不少修仙之人呢。”

“看来这地方还挺抢手啊。”吴关道。

“那是,除了半路出家的,蜀中、洞庭亦有道士来此修行,不过,自从魏伯阳见过神仙,旁的修仙之人便将他奉为指路之人……喏,您看,”皂吏指着山脚下一处冒烟的地方,道:“那儿是洞庭道士的丹炉,日夜炼丹,听说每次练好了,都要先拿给魏伯阳过目,魏伯阳若不点头,那丹药就如石头般全得扔了,您说这是不是浪费……”

“看来这个魏伯阳架子很大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