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征战乐园 > 第697章 中原战局

征战乐园 第697章 中原战局

作者:黑心的大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1:02 来源:258中文

关宁军,边军,河南本地兵马,卫所军,数十股流寇,还有由徐诗铭率领进入河南,发展信徒的白莲教,加起来三四十万兵马打成一团。www

从正月开始,孔有德忙着收拾白莲教,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崇祯也没闲着。

先是调两广总督熊文灿北上,提拔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使,旋即以本官总理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军务,俗称五省总理。

崇祯对熊文灿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在他和洪承畴,杨嗣昌等人的配合下,能尽快扫清流寇,清除内乱,然后集中精力对付天策局和东虏。

去年一年的局势,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可以说是无比糟糕。

山东地区不用提了,明军在山东累积损失了十七八万兵马,其中还有至少八万精锐的边军,关宁军,通州军,结果非但没有什么进展,还让天策军控制了山东全境。

而流寇方面,早在崇祯四年底的时候,扛不住洪承畴的穷追猛打,在陕西混不下去了,然后就从陕西大举进入山西,实力快速壮大。

正月混天猴部攻克甘泉,葭州,可天飞部攻环县,二月混天猴攻下保安,合水,宜君,可天飞围庆阳,六月王自用攻下蒲县,大宁,李自成破修武,怀县,辽州,七月围耀州,八月攻沁水,阳城,洛川,九月张献忠进攻太原,十月高迎祥攻绳池,十二月破隰州,寿阳。

这一年的时间,山西接近一半的城池都遭受过流寇的进攻,其中二十多座城池被攻陷,进而洗劫一空,扬长而去。

与此同时,云南也出了乱子,崇祯四年的六月,云南阿迷州的土司普名声叛乱,随后攻占弥勒,围攻临安府,近逼昆明,与沐天波鏖战数场,退回阿迷州,随后云南巡抚赵洪范派兵围攻其城。

崇祯五年十一月,普名声派人伪降,自率土兵攻石屏及沙土司等十二长官,悉服属之。又与随同明军平叛的元谋土司吾必奎联合,吾必奎佯装溃败,导致明军阵线崩溃,普名声趁机大败明军。

随后弥勒州,临安府,景东府,丽江军民府等大片地盘被其攻占,云南大乱,截止目前为止,沐天波和赵洪范仍在调集兵马,与势头迅猛的普名声鏖战。

说起来,大明朝在对待土司的政策,真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失败,从普生明缘何壮大就能看出来。

普生名的崛起源自于奢安之乱,天启元年,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自请调马、步兵2万援辽,派遣其婿樊龙、部党张彤等领兵至重庆。

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起兵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发动叛乱,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

尔后,奢崇明、奢寅率军数万分道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简州、新都、龙泉。

十月十八日,包围成都。时成都守兵只有2000人,布政使朱燮元急调石柱宣慰司、龙安府等地官军入援,同巡按御史薛溥政等分门固守。

明廷升朱燮元为四川巡抚,调派杨愈茂为四川总兵官,入川平叛。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遣弟民屏,侄翼明等率士卒4000人进驻南坪关,扼重庆叛军归路,又分兵守忠州。秦良玉自统精兵6000沿江西上。

贵州巡抚李标派总兵张彦芳、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援救四川。从十月至十二月,大小百余战,消灭叛军1万余,先后收复遵义、绥阳、湄潭、桐梓、乌江等地。叛军方面,奢寅在成都造云梯和旱船,日夜攻城。

秦良玉等各路援军到达成都以后,与登莱副使杨述程、安锦副使刘芬谦大败叛军于牛头镇,收复新都。

与此同时,贵州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得知奢崇明叛乱,起兵响应,直到崇祯二年才彻底平定,历时七年之久。

而在此过程中,大明朝廷从北方增调兵马困难太大,除了当地的驻军之外,就是依靠征调当地土司兵马,这些土司相当于半独立状态,接受明廷的册封,调遣,但当地的主官,也就是土司或者宣慰使,是世袭的。

出名点的比如石柱宣慰使秦良玉,阿迷州土司普名声等,这些土司都在平叛的过程中发展壮大。

秦良玉一心报国,虽然发展壮大,但始终效忠于朝廷,但普名声就不一样了,看眼实力壮大,渐渐有了野心,刚好后金入寇,西北流寇遍地,让他看到了大明朝廷的虚弱,于是发动叛乱。

普名声实力发展起来是靠着协助平定奢安之乱,而奢崇明与安邦彦之所以敢反叛,也是因为实力发展起来了,路数和普名声没什么区别。

他们的崛起,源于参加万历年间的播州之役,在平定杨应龙这个土司的过程中,他们也出力甚多,功劳不小,所获得的赏赐,财富,人口等等,都为其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基础。www

比如当年杨应龙叛乱,围攻贵阳,安邦彦的土司兵作用巨大,调派大量兵马协助守城,为守城提供了大量助力,否则贵阳守不守得住都不一定,而战后所获得的封赏也是巨大的。

总结来说,先是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然后永宁土司奢崇明和水西土司安邦彦参与平叛,在此过程中实力逐渐发展壮大,然后奢崇明和安邦彦野心膨胀,起兵造反。紧接着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参与平叛,也和安邦彦奢崇明一样,在平叛战争中实力逐步增强,又是野心膨胀,然后发动叛乱。

其实这还没完,参与平定普名声叛乱的有元谋土司吾必奎,还有王弄土司沙定洲,他们也曾和普名声一样,参与平定奢崇明和安邦彦的叛乱。

在原本历史上,崇祯自挂煤山歪脖树一年后,也就是隆武元年,元谋土司吾必奎发动叛乱,黔国公沐天波调派沙定洲平叛,结果沙定洲也发动了叛乱。

直到三年之后的永历二年,才被归顺永历皇帝的原张献忠部大将李定国、刘文秀平定。

由此可见,明朝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根本就行不通,干掉杨应龙,奢崇明和安邦彦肥了,然后造反,干掉奢崇明和安邦彦,普名声肥了,又造反,消灭了普名声,吾必奎和沙定洲肥了,又开始造反,循环往复。

除了云南普名声作乱,赣南也不太平,地处江西,福建,广东交接地带的赣南,自古以来都是容易发生造反的地方,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穷的让人活不下去,然后很自然的就会发生造反的事情。

正德年间赣南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而且发展势头凶猛,不过在阳明公王守仁剿抚并用的策略下,最终还是平定了。

进入崇祯年间,三饷的征收,让原本还能勉强苟活的赣南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然后毅然决然揭竿而起。

此外,林丹汗这条落水狗也不安分。

四月份,皇太极亲率包括蒙古各部在内的十万大军,西征林丹汗,上一次西征不敌皇太极,被从察哈尔逃到归化城的林丹汗,再一次开启逃亡之路,一路逃到青海。

但他并没有就此安分下来,打不过皇太极,还不过明军吗于是,榆林,延绥,宁夏,甘肃几镇就成了他的攻击对象。

相比之下,也就熊文灿的表现要好一些,福建任上收复郑芝龙,立下大功,随后大破海盗李魁奇。

去年二月,海寇钟灵秀既降复叛,在熊文灿的安排下,郑芝龙出兵剿灭。

此外,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杨嗣昌,也就任山西巡抚,兼人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总督,

根据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开始全面进攻进入河南的流寇。

具体方案就是,以山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工协作,而而专防延绥、山西、大名、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

其核心思想就是,限制农民军的流动作战,将其堵截包围在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区域,使其失去流动作战的能力,然后逐渐压缩包围圈,以便将其彻底歼灭。

大体分工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坐镇西安,五省总理熊文灿坐镇开封,山西巡抚杨嗣昌坐镇太原,新任湖广巡抚卢象升坐镇襄阳,漕运总督杨一鹏坐镇徐州,

还别说,这一招确实听高明的,西边的西岸,东边的徐州,北边的太原,南边的襄阳,四个方向都有一方能人镇守,熊文灿在开封居中协调,集中力量围剿集中于山西跟河南的流寇。

而参与的军队,数量也相当之多,卢象升的天雄军,洪承畴手里的甘肃、延绥、宁夏三镇边军,杨嗣昌手里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边军,杨一鹏手底下跟天策军激战数次的护漕大军,还有直属熊文灿的关宁军。

崔永平所部退出山海关,入驻锦州城之后,关宁防线的压力骤减,抽掉了一万关宁军入关,而原本被围在青州城的六万多明军撤出山东后,除了京营和北直隶的部分兵马回归原来的驻地,剩余的近两万关宁军,一万多边军也都进入河南。

对于这样的策略,有人形象的称之为关门放狗。

西安,太原,徐州,襄阳就是四扇大门,关宁军就是放出去的恶狗。

说实话,这样的策略确实蛮有用的。

流寇曾数次想要重回陕西,或者南下湖广,向西南进入四川,亦或是向东窜入南北直隶,但都被堵了回去,然后迎接关宁军的疯狂进攻。

虽然关宁军在天策军手上吃了大亏,但对上流寇,也是爸爸打儿子,流寇最大的优势不过就是流动作战,而且很容易拉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如果硬拼的话,完全不是关宁军的对手。

而关宁军里面的骑兵数量相当多,追的他们没有喘息的机会,往往是今天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藏身之所,明天关宁军就追过来了,只得再次跑路。

不过孔有德并不担心刘宇和丁山的安危,丁山所部活动的桐柏山区,目前明军的实力较为薄弱,出现在那一带的流寇不多,他们可以安心的进入山区,然后发展势力。

伏牛山倒是危机四伏,东南西北全都有大量的官军,在那一带活动的流寇更多,就比如与刘宇打了一场遭遇战的罗汝才,还有势头正盛的高迎祥,三十六营联盟的盟主王自用,三十六营中实力最强的张献忠,被洪承畴留在陕北的兵马吊打,不得不率领残部投靠舅舅高迎祥的李自成等。

尽管如此,但对于刘宇来说,都不是什么事儿。

刘宇是什么人,他可是原本山地营的营长。

当初孔有德占领登州,又南下击败登州总兵吴安邦的两万多人马,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刘宇接受徐元永的命令,仅仅带着三百号兵马回到栖霞的牙山地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差点整合整个登州府的响马。

幸好有耿仲明和李九成在莱州府挡着,让孔有德有时间集中一万多兵马,绞尽脑汁的对付他们,刚好这支兵马内部凝聚力还不够,互相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最后被孔有德利用外部的军事压力,以及对他们内部的离间,成功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消灭大半。

尽管如此,孔有德为此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倘若不是李自成和耿仲明当前前面,范景文率领大军一举杀向登州,那个时候就是外有强敌,内有袭扰的局面,还真不一定抗的过去。

也正因为如此,孔有德很看重他在山地作战的本事,而伏牛山脉,对于刘宇来说,无异于龙入大海。

相比之下,孔有德更担心流寇。

现在流寇的情况,确实很艰难,大明朝廷这一次算是找对了方法,而且也下了一次狠心,决定一锅做起,一次性解决流寇问题。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初见成效,因为流寇们没有解决办法,用来破除现在的被动局面。

整个崇祯年间,流寇之所以赶不尽杀不绝,就是因为其流动作战的属性。

流寇,流寇,其核心就在一个流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