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征战乐园 > 第534章 扬州盐商干的

征战乐园 第534章 扬州盐商干的

作者:黑心的大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3:41:02 来源:258中文

谭伦介绍着最近的盐场状况“大人,现在沙河盐场已经全部建设完毕,产量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现在一个月的产量有四万七千石,新建的沽河盐场产量一个月在一万六千石,等到全部建设完毕,预计产量能够达到三万五千石!

平岛湾盐场和龙王口盐场受到此次倭寇的影响,建设进度停滞了一段时间,大人扫平倭寇和海盗后,又重新开工建设了,不过产量还没有起来,两个盐场加起来还不到一万石,不过等到完全建好,可以达到五万石!”

听到他的汇报,孔有德点了点头,这谭伦干的确实不错,半年的时间下来,四个盐场的月产量已经高达七万三千石了,如果全部换成银子,那就是三十多万两啊。

等到全部建好,月产量就超过十二万石了,全部卖掉恐怕得有五十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啊,只有稳定的财源,才是发展实力的保障,以战养战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并买不到这么多钱,现在这些海盐生产出来,是通过成立的辽宁商号,以及组建的山东盐业商会一起贩卖的。

他提供一部分海盐给几家合作的盐商,由他们负责发卖,所以卖的价格自然是批发价,比实际售价低一些。

虽然辽宁商号自己也卖一部分,相比之下只有山东本地的一部分,现在还只局限在登莱两地,收入自然没有那么多,不过即使如此,一个月三十万两还是不成问题的,对于孔有德来说也足够了。

“恩,干的很好!不过你现在还不能松懈下来,你还要加把劲,争取把剩下的三个盐场,在年底之前,都建设好了!如果到时候能够完成,这沙河盐场你就是百抽二的分子,明白吗?”

“属下谢过大人,大人如此厚待属下,属下必定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要把这盐场弄好!”听到孔有德的话,谭伦高兴的连忙保证道。

现在沙河盐场的月产量是四万七千石,要真有百抽二的分子,他一年下来就能获得接近一万石的盐,全部卖掉好几万两银子呢,这可是他当巡检的时候,至少六七年才能积攒下来的钱。

孔有德如此优待他,他自然知恩图报,把这些事情办得更好。

旋即他又说道“大人,属下这次前来,不光是来汇报目前盐场的生产情况的,属下还有两件事情,要跟大人汇报!”

“哦?有什么事情你直说就是!”孔有德喝着茶淡淡的说道。

“这第一件事,就是属下打算,继续增加盐场的数量,既然大人已经拿下莱州府了,这么好的地方自然不能浪费不是,所以属下打算带人在莱州府进行勘察,然后寻找合适的地方,继续建设盐场!”

孔有德自己都还没考虑在莱州建盐场,结果谭伦倒先提出来了,让孔有德有些意外,随即又欣慰的说道“你能考虑这么长远,看来我当初没看走眼!不过眼下,沽河,平岛湾,龙王口这三个盐场还没有建设完毕,再到莱州府开建新的盐场,恐怕人手有些不足吧?”

谭伦早就准备的说道“大人,这一点属下早就考虑到了,而且属下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还需要大人同意,属下不敢擅自做主!”

“你直说便是,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

随后,谭伦就开始讲述他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把原本莱州府的盐检司人手组织起来,以他们作为前期的人手,开始建设盐场,并且许给他们一定的官职,好让他们安心办事。

就比如他原本是沙河盐检司的巡检,投靠孔有德之后直接成为盐场管事,有他的存在,那些盐检司的人想必也不会过度担忧。

事实上,从正月开始,莱州府的盐检司和各个巡检司,卫所一样,都抽掉了一部分盐丁进入莱州府的各个城池,协助守城。

现在这些盐丁,一部分死在了各场战斗中,另外一部分缩在莱州城,使得各个盐检司的实力大为缩减。

与此同时,原本被盐检司打击镇压的盐枭,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些盐检司一般都跟盐枭有深仇大恨,现在实力不济,自然要去报仇雪恨。

天策军忙着土改,以及清扫残余的明军,建立新的秩序,暂时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盐枭和盐检司,只要那些盐枭不是活腻了惹到天策军头上,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事情。

那些盐检司的头头,只要不是像谭伦这样要钱不要命的,基本都带着能带走的财产,转移到周围城镇中,有天策军的保护,不至于被盐枭灭口。

也就是说,这些原本盐检司的人手,现在都在各个城内,而且以前都是盐检司的巡检,多少都知道一些底细,他可以去找那些盐检司的头头,让他们协助建立新的盐场。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将原本的盐枭,彻底扫除干净。

对于这一点,其实很好办,天策军经过历次大战,实力跟当初打下登州城的时候,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付这些盐枭简直是绰绰有余,而且有骑兵的存在,对付他们并没有多难。

听着谭伦的叙述,孔有德也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当时在山东旅游,看到过胶州湾的盐场,听导游说,山东产盐两一年有三百多万吨,差不多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孔有德当时也是听个稀奇,以为导游在吹牛皮,没有当回事,不过现在看来,多半是真的,三百万吨,换成大明的单位,那就是三千多万石啊。

他可没指望能够达到这么大的产量,就算达到了也没用,现在大明的人口不如后世那么多,而且盐也不光食用,医疗,工业方面也有运用,根本用不了这么多。

不过他也有野心,那四个盐场全部建好,月产量能打到十二万石,当然也受到季节影响,不过一年下来一百二十万石还是稳稳的,想想都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如果在莱州也兴建几座盐场,再加上莱州湾的盐场,恐怕三百万石不是不可能啊,如果真要达到这种程度,光这方面的收入,就足够他养活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了。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些都得慢慢来。

谭伦说完,孔有德也点点头道“这个办法确实可行,这件事情前期就交给你负责,你先负责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把合适建立盐场的地方勘探出来,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不过你的首要任务还是登州剩下的三个盐场,等你吧架子都搭起来了,就继续去管理登州的盐场,这边的事情让张荣来负责就行了!“

“属下遵命!定不负大人所望!”谭伦答道。

对于这个安排,他并没有什么意见,砍死这么安排有些对他不公平,但他已经很知足了。

张荣是孔有德的绝对心腹,不是他能比的,而且张荣确实是个人才,也就是经验少点,不然的话恐怕就没他什么事了,而且已经获得了这么多的好处,没什么不知足了。

他的反应孔有德都看在眼里,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情定下来了,那你说说第二件事情吧!”

“大人,是这样的,本来这事不归属下管的,但沈掌柜知道属下要来见大人,他又忙的脱不开身,就让属下转达一下!根据沈掌柜所说,现在四个盐场的产量越来越高,但是销路却成了问题,现在已经积压了差不多一万石精盐和四万石的粗盐,估计随着产量的增高,还会越积越多!”

“哦?怎么会这样?我们卖的盐质量不差,而且价格更低,不至于卖不出去啊?你快说说具体是怎么回事?”

孔有德有些疑惑,这盐怎么就积压起来了呢。

盐这东西,确实能够带来大量的收益,但前提是得卖出去,换到钱才行啊,现在却卖不出去了,生活必需品还能滞销?

“大人,是这样的,原本沈掌柜将海盐提供给那六家盐商,由他们负责向大明的其他地方售卖!初期相当的顺利,毕竟咱们的盐价格比其他的盐要低一些,再加上他们原本就有些路子,所以很快就把销量提上去了!

原本其他地方的官府收了他们的孝敬,对于他们贩卖海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不过从上个月开始,他们的销路却出现了问题,不少官府都开始打击私盐,大肆抓捕私盐贩子,使得他们卖的盐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样的情况还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针对他们”

谭伦前前后后说了一大通,不过孔有德也听明白了,弄清楚了问题的所在。

其实事情不算复杂,他们手头的力量不足,所以只能迫于形势,跟当时登州的几家盐商合作,由孔府账房沈飞管理的辽宁商号负责山东地区的销售,至于大明的其他地方,暂时没办法涉足,就按照一定的价格和数量,提供给各家盐商,由他们去贩卖。

说白了,沈飞和辽宁商号只是充当山东地区的经销商,以及总的供货商罢了,那六家盐商,充当的身份就是一级代理商。

而那以吴英发为代表的六家盐商,拿到辽宁商号提供的盐之后,就转运到北直隶,南直隶,河南,湖广,山西,浙江这些地方去贩卖,不过他们也只是一级代理商,不至于亲自去贩卖。

于是,他们就联络当地的私盐贩子,供货给他们,由他们担任二级代理商,至于他们是亲自把盐卖出去,还是继续发展下级代理商,都不是吴英发该操心的事情,盐已经出手就算完事了。

事情就出现在这里,原本吴英发他们也会去打点当地的官府,让贩卖可以进行的顺利,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们运过去的盐质量好,价格低,自然受人青睐,官府拿了钱也不打扰他们。

结果现在这些官府居然不收他们的钱了,而且还大肆抓捕当时的私盐贩子,使得他们根本不敢顶风作案,继续贩卖吴英发他们提供的盐。

这些二级代理商被打击,甚至直接被消灭,只能降低出货量,甚至有些蛰伏起来等风声过去再卖,使得吴英发他们这些一级代理商的销量开始下降。

而作为供货商的辽宁商号,也就是四处盐场,产量却在不断地攀升,自然就积压起来了。

而各地同时开始大规模打击私盐,阻止孔有德的盐贩卖,肯定是有人在针对他们。

本着谁受益谁最有嫌疑的思路,孔有德开始分析起来,到底是谁在跟自己作对。

打击私盐,历来都是中央朝廷要做的事情,食盐是朝廷税收的一大进项,私盐贩子的出现,就使得官盐的销量必然下降,朝廷的收入减少,为了维护朝廷的利益,这些私盐贩子必然要受到打击,一般抓到的私盐贩子难逃一死。

不过那是在开国之初,行政能力强大的时候,私盐贩子一般都会受到严惩,现在可是明末,朝廷的执行力度大大下降。

而且因为合法的盐商渐渐做大,偷税漏税的手段层出不穷,使得朝廷的盐税越来越低,。

方法很多,比如原本一个商人手持一张盐引,就能合法的提到三百斤盐,就像是建国初期的粮票,布票,油票一样,这可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

然而到了后来,通过权钱交易,一张盐引随随便便提到两三千斤的盐,甚至上万斤都不是不可能,然而交的盐税,却依旧按照三百斤来算。

这样一来,原本一年能收上接近千万两的盐税,到了万历末年,就只剩下一百多万两,到了现在,连也就几十万两了。

而现在,从盐上面获利最多的,已经不再是大明朝廷了,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个闲工夫打击私盐,流寇,建奴,甚至孔有德自己都是朝廷要着急的事情。

这样一来,答案就很明显,这事肯定就是那些大盐商做的,确切的说,就是扬州城的那些大盐商干的。11

,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