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穿越影视世界的位面 > 141.温室

穿越影视世界的位面 141.温室

作者:本色舞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19:34:11 来源:258中文

“……看着像玻璃, 其实比纸还脆,一敲就全碎啦。”

话虽如此说,王徽到底还是下发了正式的通文, 命制造总局在六月上旬就开始着手研发生产大面积的玻璃。

时间已经不多了。

穆皇后虽说胸襟小格局浅,但那是大处欠缺, 大事是做不成,可毕竟这么多年宫斗杀出来的,小聪明那是一点都不缺,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再加上太子明里暗里的助力,王徽又发了话不许去阻挠,那么皇后这次奋起一搏,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最多两年, 最迟到永嘉二十六年, 老皇帝恐怕就会赦了皇后的圈禁,皇后会重新出现在后宫乃至朝堂的政治舞台上, 不仅会从皇贵妃手里把后宫之权分一些出来,还会带着太子|党重新崛起,各方势力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而王徽之所以打算坐视皇后起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一,她远在朔北打拼, 对京中的一些事情实在鞭长莫及, 万衍、付贵妃、邵云启等人虽然也是个顶个的优秀, 但毕竟都是给燕云侯打工的, 一些大事上若没有她老人家亲口裁决,就很容易出岔子。而皇后的动向显然是“大事”之一,既然天高皇帝远的干涉不了,那就索性不去干涉,少做少错,不做无错嘛。

其二,五年多前,王徽之所以决定要动皇后,最根本的目的其实还是废除女子禁升令。只有扳倒了皇后,付明雪才有可能在后宫中掌权,而付氏一旦掌权,朝堂的局势就必然会有所变化,并且会朝着有利于王徽的方向倾斜,再由万衍、国师等人推一把手,自然就能达到废除女子禁升令的目的。现在这个任务完成了,王徽也借着东风爬到了极高的位置,手中既有爵位又有兵权,皇后就算东山再起,毕竟元气已被伤过,势头肯定大不如前,此消彼长之下,王徽也不会怕她——或者说,不会怕太子一党。

其三,穆皇后身在国母之位三十多年,穆家虽非世家大族,到底也自有底蕴,绝不可能一点后手都没有,第一次之所以能顺利扳倒皇后,到底还是占了个出其不意,稳准狠快,让皇后一党来不及反应,罪就已经定了。

且当年王徽马上就面临着去北疆参军,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废除女子禁升令,故而也没有时间去一点点揪出皇后藏于水下的力量。

而这次皇后的起复,王徽也有意观望一阵子,多少也能令中宫隐藏的实力浮出水面来,到时候顺藤摸瓜,要拔也就简单多了。

可如何才能确保一次拔干净不留后患?

凭她现如今从二品镇北大将军、一等燕云侯的位子,其实还是不够的。

一方面要继续打仗立功,掌更多的兵权、拿更高的官爵,另一方面,则是要大力增强燕云自身的实力。

燕云是她最强的后盾,也是最终的底牌,燕云四州每增强一分,拿下剩余十二州的胜算也就更多一分,等到她率军攻破上京,亲手灭了柔然一国,到那个时候,应该也就有足够的实力跟京中那些老牌权贵分庭抗礼了。

幸好眼下钢铁生产已经步入正轨,大部分技术难题都已攻克,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流水量产了,不独大型的攻城器械,连普通兵士手中的刀剑、身上的行头,渐渐地也能全部转化为精钢。

而王鸢和李谧也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研发生产大面积玻璃。

时日无多,她只有两年的时间——或者说,不到两年了。

而在她用后世单位为自己制定的日程表里,时间已精确到了分钟。

日子过得红火,时间也就走得格外快,永嘉二十四年的夏天好像轻轻打了个旋儿就过去了,转眼入了十月份,秋节已至,天地始肃。

燕云的第一批大面积玻璃随着万亩赐田中成熟的秋玉米一起来到了世间。

这批秋玉米是王徽亲自发过话要好生照料的,也算是燕云农业增产作物的一个试点,故而长势和收成比普通秋玉米还要好些,亩产毛重已经接近了一千五百斤,脱粒后的籽粒实重也有亩产一千一百多斤。

所有的玉米全被打磨成粉,制成窝窝头,或是掺着粟米谷子做成粥饭,成为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燕云大营官兵们的主食。

为了逐步推广玉米的种植,这部分玉米面制成的食品是可以被带出军营的,当然,每人每日有限额,随着兵衔的提升而提升。

玉米面虽不似粳米白面那样精细,却也香甜可口,而且吃了之后,并没什么胀气之类的副作用,做出来的食物还是颇受燕云军民欢迎,然而大多数人家也就是吃个新鲜,平日里更多还是以高粱谷子为主,除非有不可抗的自然灾害,否则在丰年或是这样的平顺年成里,玉米的推广还是一场持久战。

王徽倒也不急,她更看重的是那一批新鲜出炉的玻璃。

王鸢到底是老天爷赏饭吃,天生的理工脑子,玻璃研发难度到底不像搭建转炉那样大,再加上李谧协助,加班加点地忙活,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第一批面积大、透性好、也有一定韧性的玻璃,王徽已经试过,质量当然比不上后世的钢化玻璃或防弹玻璃,然而已经与普通玻璃相差无几了。

这才不到四个月工夫。

“主子……这么多玻璃,做出来有什么用呀?”王鸢眨着眼问道。

这一批生产出来的玻璃总面积足有五十亩,也就是差不多三万三千多平方米,每一块都用厚实的粗布包裹起来扎好了,一片一片摞成立方堆放在机器厂里,占据了整整两间厂房,乍一看去很是壮观。

“莫不是想给咱们燕云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换上玻璃窗子?”李谧打个哈哈,随即又皱眉,“那这么点玻璃可就远远不够了呀……”

王徽看了他一眼,“就那么一座硅矿,照你们那大手大脚的祸害,只怕一个小村子都装不完。”

王鸢和李谧对视一眼,都不由得有点惭愧。

研制玻璃的配方毕竟刚刚倒腾出来,还远远做不到成熟完善,提纯手段不足,硅矿石的利用率也就比较低,每次开炉之后总能留出来一大堆下脚料。

眼见两员爱将情绪低沉下去,王徽又笑着安抚,“……急什么,我随便说一句罢了。总要循序渐进嘛,才不到四个月,能有如今的成果,我已经很满意了。”

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赵玉棠却在一旁盯着玻璃出神,她虽是带兵打仗的参将,但自从入主朔州以来,战事渐渐稀少,王徽一般也就不太让她留在大营中了,反倒是一直分管着农桑稼穑方面的事务,倒也算专业对口。

然而这玻璃……主子又为何要特意把她带过来?这纯粹就是属于展翼和静之的活计呀。

王徽刚巧转过了头来,笑着问她,“可有什么想法?”

赵玉棠咬着嘴唇,迟疑半晌,犹犹豫豫开了口,“主子莫不是想建玻璃温室?可光有玻璃也不行啊,取暖要么烧煤要么烧柴,或是地龙或是火炕,还要日夜不停地烧才行……这如何使得?便算燕云富得流油,这么一季烧下来,那也要穷成要饭城了。”

“想什么呢,傻孩子。”王徽摇摇头,倒也不卖关子,只又看向王鸢,“冶钢出来的废水,现在已经能分类排放了吧?”

“确实如此,可是……”王鸢懵懵懂懂的,却忽然灵光一闪,惊喜道,“啊!您莫不是想——”

王徽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李谧慢了半拍,不过也很快反应过来,沉吟片刻,露出一丝微笑,“实施起来尚有难度,然而所化利益却十分庞大,值得一试。”

只有赵玉棠不通理工格物知识,只急得抓耳挠腮的,被另外三人好生笑了一通。

王徽提出的设想,正是利用制造局产出的废水作为玻璃温室的取暖源头。

冶金厂、铸造厂和机器厂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污,其中又以冶金和铸造两者为最,排出的废水也分了好几类,有炼铁、炼钢、轧钢所用的冷却水,浇铸钢锭所用的浇铸水,转炉废水、焦炭废水,还有洗涤废水等。

所幸不同种类的废水产生于冶炼的不同阶段,王鸢和李谧特意设计了一套排污系统,目下的钢厂总算能分门别类把几种废水排出来,再输送到不同的蓄水池中等待净化处理。

其中转炉废水、焦炭废水和洗涤废水所含有害物质太多,什么焦油啦强酸啦悬浮物啦重金属啦,这些东西害处极大,在眼下燕云所能达到的极其有限的科技条件之下,最多也只能稍作净化处理,降温之后再行排放,是绝对无法挪作它用的。

而冷却水和浇铸水虽然也属于废水,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却相对较少,酸碱值虽然偏低,但经过一波中和之后,还是可以稍微做些文章的。

就这样,由王鸢卫镇抚和李谧同知领导的燕云卫科研技术小组,在大面积玻璃研制成功之后,一点没闲着,紧接着就投入了玻璃温室系统的研发工作之中。

东西都是现成的,技术难度也不算特别大,用了约莫一个半月的工夫,到了十一月中,燕云——或者说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废水取暖玻璃温室就建成了。

温室占地一亩,墙壁、天顶全由玻璃筑成,承重架、连接件等关键部位均由精钢打造而成,中间又耸立了许多钢铁柱子,用来承担玻璃屋顶的重量;地面则平均分成了四块等大的土地,上面种了作物,而四块土地之间的空隙则砌上了红砖,砖下中空,走过去能听到水流轻响,还有隐隐的热气散发开来。

除了内壁由泥土换成防腐蚀的耐火砖之外,这些废水管道其实跟寻常的地龙也没什么差别,只不过采暖源从烧火变成了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而已。

废水管道散发出来的热量自然不如地龙多,然而作物毕竟也和人不同,地龙那样的高温,反倒也不利于它们生长。

缺点则是不能离制造局太远,毕竟蒸汽锅炉和远程采暖管道所需要的科技点实在太多了,目前的燕云还远远达不到那个程度,故而就只能在制造局方圆几里之内先来个试点。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离冶炼厂越近,空气自然就越不好,然而比起高温废水带来的诱人效益,空气污染的难题似乎也小了许多,就只能把温室建在制造局的上风向,尽量减少空气污染给作物们带来的危害了。

第一波入驻温室的作物是春小麦。

像是玉米红薯这样的高产耐寒抗旱的作物,用温室种性价比有点低。

而眼下已是十一月,外头地里播的都是冬小麦,打量着来年六月份农忙的时候收成的。而露天的春小麦一般得等到三月份才能播种,七月中下旬方能收获。

有了温室这一茬,若是试点成功,就意味着冬天的燕云也能栽种春小麦了,十一月播种,来年三月份收获,刚好赶上下一茬露天的春小麦续播。

麦子产量无形中就增加了一成。

王徽就再也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闲工夫了,每日总要抽出一些时间亲自前往温室视察春小麦的生长情况,有时候来不及赶回去,干脆也像王鸢他们一样宿在了制造局里。

一直到了腊月底,又是一载年关近,朔北之地早就下起了大雪,北风裹挟着硕大的雪片飞扬在天地之间,那风雪绝非江南的金风细雨可比,所谓“燕山雪花大如席”,走在外头没一会儿,整个人都能变成雪人。

隔了一层透明的玻璃,一侧天寒地冻,一侧温暖如春。

春小麦长势喜人,小小一亩见方的土地上,绿油油的麦苗茁壮可爱,青翠欲滴,同外面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徽轻轻吐出一口气,开始期待来年开春的温室亩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