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482章 彩云之滇

装甲咆哮 第482章 彩云之滇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1:07:10 来源:258中文

图瓦卢特区这样的做法,让那生产商格外的愤怒。

可是,对于跨国专利的保护来说,必须按照所在国的法律来办。

图瓦卢制定的这个行业标准,虽然推出的时间不长,但并没有与其它在该国进行过注册的专利产生冲突,所以它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虽然这个标准只能在图瓦卢有效,但它却在事实上阻止了其它类似专利申请的注册。

在这个本来就快要连国土都被海水淹没的国家,没有任何人会想到在这之前进行专利的注册。

因为没有人会想到,这里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

一个弹丸小国,在以前从来没有人会想过它会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行业制定出针对性很强的行业标准,因为它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它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如果你全国上下加起来就购买十几部电梯,你却制定出这样一个行业标准的话,那只能成为一个笑话,那些生产商们甚至理都懒得理你。

可如果你在抛出一个上千部电梯采购合同的同时,把这个标准作为必备条件的话,那就值得引起相关产业的重视了。

要知道,当年波音为了二十五架波音747的订单,就专门为它筹建了一个全新的生产厂房。

这上千部电梯的采购订单,完全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的电梯制造厂商。

就算是获得订单后进行代工生产,也具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了。

哪里还会在乎,那个国土面积排在倒数几位的小国制定的所谓标准,在将来可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

电梯各组件之间连接标准的确立,让华夏国和图瓦卢特区内任何一部电梯的维修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在更多的时候,维修人员只需要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故障。

由于华夏国和图瓦卢特区的城市单元规模是一样的,而且社会管理模式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所以,华夏国生产制造的实木垃圾桶,也出现在了图瓦卢的人行走廊里。

但是由于图瓦卢特区的居民更为复杂,而且还存在很多过来旅游和养老的他国人员。

所以,那些垃圾桶的桶盖上又粘贴了醒目的纸贴,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注明了对应垃圾桶应该投放的垃圾类型。

可在图瓦卢特区,并没有金属回收加工厂和再生塑料加工厂,所以,这些金属、塑料之类可以回收的垃圾,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会被转移到异世界的华夏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而华夏国生产的粮食、蔬菜和各种肉制品,也通过图瓦卢特区转化成了流动资产,并用于购置华夏国需要的其它生产建设物资。

两个世界的物资,在共享空间的作用下,实现了良性的互动。

依托现实世界,仅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把以前人迹罕至的云梦泽,改造成了一个鱼米之乡的存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现代科技创造的奇迹。

云梦泽水域的改造成功,给了魏民生很大的启发。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那彩云之南,有一个叫滇池的地方。

曾几何时,滇池号称方圆八百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有高原明珠之美誉。

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滇池无论草海还是外海,其水质均为二类。

70年代,水质降为三类。

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五类和四类。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滇池的水质进一步恶化,水质超过了五类。

短短三十年间,滇池的水质下降了三个等级。

也许,这样的水质分类方式大家理解起来并不直观,所以,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三十年来滇池水质的变化。

50年代时,草海水体的透明度可达2米,外海为1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清澈见底。

到了80年代,草海水体的透明度只有040~060米,外海为065~075米。

90年代最差,草海的透明度只有025米,外海的透明度只有041米。

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造成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严重破坏了滇池水域的生态平衡。

绿藻暴发最严重的时候,连鱼都活不出来,只能在犹如绿漆一样的臭水中挣扎,然后绝望地死去。

想与天争命的鱼儿,挣扎起伏之间,只能看得到半条身影,以此可见,滇池的水质究竟差到了何种地步。

2006年,曾有一位国内知名水环境治污专家说过:“如果还有劣六类、劣七类标准的话,滇池就是”。

当地政府为了治理滇池的水污染问题,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持续投入,花费数百亿,但收效甚微。

截止目前,也只是将流入滇池的河流水体水质保持在三类左右而已。

为了解决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一些专家甚至提出了用另外一种侵略性物种——水葫芦,来吸收滇池水体中的养分,以扭转持续恶化的水质。

但通过这些年的实验,面对庞大的污染源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的滇池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滇池的平均水深仅有五米,最深处仅有八米,草海的深度只有一米。

由于水域宽,水位浅,加上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阳光的能量几乎被水体表面所吸收,造成水体表面温度升高,水分大量蒸发。

而其上流的补充水源,很明显无法达到水体自然补泄的平衡。

所以,滇池的水域面积一减再减,现在的水域面积还不到三百平方公里,与唐宋时期相比缩小近三成。

为了达到水体自然补泄、让其恢复自我净化的目的,只有增加水体深度,增强水体透明度。

同样的一杯水,倒在碗里和盘子里,其蒸发速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水的蒸发速度是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来决定。

滇池的水量是一定的,为了减少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滇池水的深度。

而增强水体透明度的目的是让阳光的能量覆盖的范围更深。

同样的热量,只加热水的表面和加热一米多的水体,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温度越低,水分蒸发的速度就越慢。

但是,面对滇池这样一个庞大的水体,想要在短期内增加其透明度,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减少滇池水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