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351章 医者之殇(一)

装甲咆哮 第351章 医者之殇(一)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1:07:10 来源:258中文

华夏国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

相对来说先进的生产工具,带来了显著的收入提升,其直接后果就是刺激了江陵、当阳两地人口登记基本信息的积极性。

因为只有在华夏国国资部在江陵城设立的登记点登记了个人基本信息,才有资格租用华夏国的工具;

才有资格自已组织人手去接受华夏国发布的任务;

才有资格住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区域;才有资格建立自己的个人账户;

才有资格参加华夏国的学习;

……

而这些资格的取得,就意味着自己未来的生活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

华夏国现在有李严和吴光良两个拥有共享空间的人存在,而且可以随时与魏民生用意识进行沟通,所以完全有能力保证华夏国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

已经安排下去的工作按步就班的去做就行,突发情况和不好解决的疑难问题,由相关部门组织正式成员通过网络平台集体讨论决定,魏民生参不参与的关系都不大。

所以,在忙完了当阳城的事之后,魏民生把云梦泽的初期开发工作规划安排了下

去,然后回到了现实世界。

虽然他在异世界里忙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但由于时间差的存在,现实世界中才过了十天左右,这还是因为时间差被动调整之后的效果。

魏民生回到现实世界的目的之一,是准备申请建一家民营医院。

因为从这次安置流民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流民在奔波的途中患上了各式各样的疾病。

面对一些不常见的疾病,并不熟悉医疗技术和相关药物知识的魏民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以他的水平,也就是尽量改善一下流民们居住、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能够知道利用常规药物应付一些感冒就已经不错了。

那些处方类药品根本不敢乱用,因为他完全不知道药物之间的禁忌,万一用错了药可是会死人的。

最重要的是,魏民生不会诊断,不能确定病人的病症,他根本就不知道该用什么药,以及该怎么治疗,想咨询度娘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所以,他想自己在现实世界中开一个医院,然后在医院的掩饰下,自已可以相对容易的调用一些医疗资源。

医院在初期也没有必要搞那么大,因为异界的医疗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只需要先购买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用于异界的学习。

在学习这些仪器设备的同时,也可以对流民中的病患尝试着进行治疗。

当然,仪器设备给出的各项指标并不是华夏国的正式成员现阶段能够理解的,但这也难不到魏民生。

在医院的依托下,他可以正大光明地建立一个自己的医疗咨询中心。

自己只需要把异界中的检查结果交给他们,就可以迅速地得出诊断结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魏民生咨询自己那个开医院的亲戚时,才知道在现有环境下,私人想开一个医院有多难。

门虽然开着,可那门槛石却如同天梯一般立在门口。

以前的监管还宽松些,随着监管的加强,凭个人的能力越来越无法应付各大监管部门轮番上阵频繁的检查。

他那个亲戚本来是医生,凭着自己的过硬医术和百姓的口碑才打开的局面。

结果到了现在,几乎已经没有时间坐诊了,全脱产都感觉到应付不过来。

迫以无奈,只得把医院的股份分出去一些,引入了一些与相关部门有关系的合伙人。

在这些“合伙人”的参与协调下,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才消停下来。

可这样一来,他在医院里的话语权就变得越来越小。

原以为话语权是按照股份份额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事到临头才知道,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都是骗人的。

对于他这种合伙企业来说,所谓的“股份”只是一个分红份额多少的依据,对于合伙企业来说,每一个合伙人的话语权都是一样的。

以前需要投资购买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时候,自己说了就算。

而现在却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因为那些所谓的合伙人要的是每个月看得见的分红,而不是医院未来的发展。

那些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投入,是需要大量净利润来支撑的。

净利润用于投资固定资产,就意味着大家分红的减少,他们才舍不得把已经到口的肥肉吐出来的。

而且,为了使自己的收入变得更加合法,这些合伙人或多或少都会安排一两个自己的亲友在医院里上班。

这些人不是医院主动去聘请的,可又必须给他们发工资。

由于这些关系户在医疗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特长,却自侍身份和“靠山”,常常对其他工作人员横眉竖眼、颐气指使。

甚至还不大服从医院的管理制度,给医院的整体工作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魏民生的亲戚做为一个医院的管理者,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可他想要推行自己认为合理的管理措施,却往往得不到那些“合伙人”的支持,甚至还有强烈反对,严重的影响到了医院的发展。

也许有人说他们这种做法很短视,医院规模做大后利润也会更多,以后大家的分红也会更多,这样做不是傻吗?

其实,并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知道,医院不同于其他行业。

民营医院的规模做得越大,介入的监管部门也就越多,盯着这块蛋糕的人就越多。

在蛋糕不大的情况下,一些人是不屑于参与进去的。

但一旦蛋糕做大,一些人和部门的红眼病就患了,都想到这医院感受一下医疗效果。

那样的话,有些事情就不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能够解决的了。

现在的分红会少很多,未来的收益却有风险。

增加了利润并不一定能够同步增加自己的分红,甚至还可能被其他更有背景的人排挤出去。

而且,随着反腐的深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大家都懂,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才会安于现状,没有发展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