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349章 当阳易主

装甲咆哮 第349章 当阳易主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1:07:10 来源:258中文

看了魏民生和李严随意施展的各种“神技”,徐晃已经算是想明白了,华夏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魏、蜀、吴三国多年的对峙,在华夏国横空出世的那一刻起,局势就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

听吴质说过,当时蜀国的使者参加华夏国开国大典的时候,竟然只带了贴身护卫,连马匹都没有带。

当时自己听说这事,还搞不清楚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觉得他们有点托大了。

现在想来,那蜀国的使者并不是托大,而是肯定知道了一些华夏国的底细,相信在华夏国的地盘上,华夏国有保障他们安全的能力。

如果连华夏国都保障不了他们的安全的话,带上几千精锐也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徒增伤亡而已。

可笑吴、魏两国,带着几千精锐就想在华夏国耀武扬威,结果却是碰得灰头土脸地离开。

那些突然暴毙的战马,任何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先前他们用过的那样东西了。

只有这种远超武将警觉距离而又快如闪电的打击,才能够让那么多久经沙场的精锐士卒措不及防,甚至无法感知到攻击来自于什么方向,就像先前当阳城墙上那些巡逻的士卒一样。

徐晃清楚,如果自己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身处那城墙之上,表现绝对比那些士卒好不了多少。

华夏国在立国之时说的那个华夏无疆,原来并不是无的放矢。

在他们的心里,可能其他的国家根本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其他国家争得不可开交的地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需不需要、用不用得着的问题。

如果有需要想要的话,直接去拿就行。

如果不是怕耽搁时间,就以先前那华夏国总统说的那种招工的方式,这个世界上的那些平民百姓,有几个人不愿意跟着他们混。

华夏国普通百姓的待遇比陛下亲兵的待遇还好,那些普通士卒还沉得住气吗?

如果不是正式成员需要考核的话,就凭饭管饱这一条,就可以让万民来投,成就万世基业。

其他的国家,没有了那些最下层的劳动百姓,田地荒掉是最直观的后果,可没有了税收来源才是动摇国之根本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那华夏国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把那些荒地据为己有,而其他国家的掌权者却对此毫无办法。

富贵之家找不到下人服侍的话还称得上富贵吗?

世家大族内部分支的裂痕,早就因为利益分配的不均而变得不可调和,如果不是乱世中需要一个强大的靠山,必须一致对外维护共同利益的话,这些世家、大族早就分崩离析了。

可是,在这看得见的利益和无可匹敌的力量面前,那唯一能够维系的纽带悄然的烟消云散了。

谁也不愿意生存在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以前只有努力向上层爬这一条路,爬不上去就只有忍受。

而现在却多了一条路,那就是离开,投入华夏国的怀抱。

只要做事饭管饱的待遇,对这些随时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们来说,那里就是天堂。

用利益搅动人心,分化对手的力量,让其自内部开始瓦解。

就是大家都清楚的明谋,大家也知道这样做会有那样的效果,但他们不是不愿去做,而是没有那个能力去做。

让天下人不挨饿,已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让天下人放开肚皮吃饱,这已经不是他们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能够想象的了。

文治输得一踏糊涂,武功却输得更加彻底。

面对华夏国这样的对手,那些所谓的猛将,连拼命的资格都没有,人家挥挥手就可以把你灭了。

大势已去啊!

徐晃也知道,魏民生让他去劝降当阳守将,一方面固然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死伤,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逼他表态。

不去的话,当阳城必有一劫,面对死伤的百姓,是为不义。

去的话,就意味着背叛魏王,是为不忠。

忠义不能两全,只能权衡利弊来作出选择。

华夏国的崛起势不可挡,吞掉三国只是时间先后上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根本不用怀疑,因为就凭先前他们展示出来的任何一种神技,都是凡人不可抗拒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忠”能够改变魏国消亡的结局吗?

显然不能。

所以,自己忠不忠已经没有了意义,还不如选择义,至少,这样做的话可以挽救许多无辜百姓的性命,避免那些守城士卒无谓的伤亡。

给魏王保存一些实力,也算是另一种给魏王尽忠的方式吧。

打定了主意的徐晃,到当阳城去当魏民生的说客去了。

毫无疑问,有先前吊桥被莫名打坏的事实,再加上徐晃看到的和听到的那些事情,没有人能够生起半点抵抗之心。

一万多从洛阳过来的精锐之士,在城外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对方在拥有飞天“神器”的情况下,再高大坚实的城墙也无法挡住华夏国前进的脚步。

那能够在五、六百步之外进行精准打击的武器,都已经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了。

徐晃只是举了个例子,说如果那样的“神器”落在自己手上,想要攻打当阳城的话,一人足以。

徐晃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他们舍得花时间,一人下一城都不是什么难事。

只需要放出话来,城墙上的人格杀无论。

在死掉几个不信邪的人之后,绝对再也找不到愿意守城的人。

因为那不是守城,那是送命。

在这种随时都有可能突然死亡的环境下,要不了几天,守城将士们就会崩溃,城池也会不攻自破。”

魏民生给出的优厚条件李严没有说,只是告诉他们可以带着愿意离开的人马辎重自由离开,华夏国的人暂时不会干预。

但愿意留下来的却不能阻止,魏民生已经明确了下来的底线不能突破,这是和平解决此事的基础。

那些忠于魏王的将士,能走多少就走多少吧,自己也算尽力了。

而城内的百姓,就不要去折腾了,也许加入华夏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随着守城将士有序地离开,以及华夏国相关人员的进驻,当阳城在和平的气氛中悄然完成了权力的移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