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装甲咆哮 > 第四十一章 秭归城联络点

装甲咆哮 第四十一章 秭归城联络点

作者:千纸鹤会飞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1:07:10 来源:258中文

李掌柜谢过魏民生后,魏民生就让王武顺把李掌柜安排好,等李掌柜的家人都到山庄后,给他安排好住的地方,并且到小宝那里进行登记。贰伍捌中文李掌柜就和王武顺一起,看那些学生参加考核。

每次考核时间到的时候,就有几个村民让大家停笔,然后把试卷收了起来,让已经考核过的站到另一边,避免和未参加考核的人接触。第二堂考核还没有结束,试卷得分结果就评出来了,考核通过和未通过的学生又被分别安排到另外的地方。

李掌柜简直不敢相信,这些来参加考核的人在秭归城里都算是有些才气的人了,如果不是家里穷,朝廷里又没有关系的话,是不可能投入他人门下的。但看这几个村民打扮的人,阅卷的速度竟然是他们做题时的十倍以上,心里对魏民生就更加敬畏了。

只要了一个多小时,考核结果就出来了,通过考核的有八十二人,没有通过考核的有二十七人。由于这些人是第一次到山谷里来,为了避免麻烦,魏民生当场宣布了晚上的规矩,凡是没有经过许可进入里面峡谷或闹事的,一律视为考核未通过。王管家把通过考核的进行登记后,一人发了一个卡片,让他们按顺序进入活动房中自行找个床位住下。魏民生看了一下,活动房还有一些空的床位,就让王管家把这未通过考核的也安排进了活动房,并严令他们除了上厕所外不得随意外出。几个持有防身钢管的村民也住进了活动房,负责晚上的安全。

让守门的村民把铁闸门关下来后,魏民生就带着李掌柜和王武顺乘着大货车到四合院中去了。二·八·中·文·网在路上魏民生想,这交通工具的问题也要早点解决了,现在市面上卖的电型电动车就不错嘛,在这平原里作为代步工具,又不用油,电是自己发的,比这大货车发算多了。

王武顺带着李掌柜来到了四合院里,先给小宝说明了情况,给他安排了住的地方,晚上还自费花了两元钱请李掌柜到电教室里看了一部叫《英雄》的电影,把李掌柜惊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更是下定了要加入山庄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李掌柜就找到王武顺,要他和自己一起回秭归城,把自己的家眷和地契带过来,因为昨天魏民生说过,要正式加入山庄,还需要进行一个什么登记。如果自己成了山庄里的人,子女就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参加学习了。

王武顺看到魏民生在院子里,就对他说明了这个情况。魏民生想了一下,就对王武顺说:“每次都要你把人带过来也不是办法。外面不是有二十多个考核没有通过的吗,你去选两个,工资按150元一月计算,专门负责把到你那儿报名的人带过来。还有,这次到秭归城你把这个带上,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和小宝联系。”然后魏民生拿了一个带耳机的对讲机给王武顺,告诉了他操作方法,让他在秭归城里试一试,看能不能联系上小宝。由于这对讲机王武顺早就会用了,只不过加了个耳机而已,看一遍就学会了。魏民生不得不感叹识字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王武顺和李掌柜告辞了魏民生,从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中选了两个身体较好又愿意帮王武顺做事的,一人背上一袋大米一起回到了秭归城。那些没有通过考核的,王管家安排了一些打杂的工作,工资每天三斤大米,在大门外工作的人可以一天一结,在大门内工作的人只能一月一结,不过每天的三顿饭是管饱的。那些人看到山庄安排的工作非常简单,不但饭管饱,每天还有三斤大米的报酬,都愿意留下来做事。

李掌柜回到秭归城后,和家人说了自己昨天晚上看到的事,都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是两个孩子,眼睛里就像要喷火似的缠着李掌柜,恨不得马上就飞到山庄里去。

王武顺仍然在客栈外面守报名点,这次可不一样,两个去个山庄的人站在王武顺两边,殷勤地给王武顺端茶送水,小心侍候着,生怕不小心得罪了王武顺,把这每月150斤大米的好差事丢了。

秭归城以前有些犹豫的人,看到李掌柜都收拾起东西,准备带着家人到那个什么华夏山庄去。还有那两个去过山庄的人,听说考核没有通过,但被王武顺看中了,只是负责带下路,就领着每天5斤大米的工钱。瞧他们在一边殷勤的样子,觉得这事应该没有问题。过去看一下还有大米领,实在不合适自己再回来就是。所以报名的人排成了长队,一上午的时间,王武顺开了近两百张介绍信出去,累得不行。

由于这次李掌柜也要带着地契和家属到山庄去,所以就让这一百多人拿着介绍信跟着李掌柜到山庄去参加考核。

李掌柜让王武顺帮忙照看一下客栈,王武顺说:“都是为主人做事了,还说什么帮忙的话啊,到是你还记得小宝在什么地方吗?进了山庄后,你们一定要先找小宝做好登记,那可是你们领工资和使用主人东西的依据。没有在小宝那里登记的都不算山庄的人,就是通过了考核的那些学生,目前也只是在管家的管理之下,在山庄里的活动都是有限制的,没有师父的带领,不能单独乱跑。”

“谢谢武顺兄弟的提醒,我这就把他们带到山庄去。”

王武顺让两个跟班把摊子收了,让他们明天一早过来,如果家里没有米的话,工资可以一天一结。两人第一天工作,家里的粮食确实不多了,只有一些小米,那有这大米好吃啊,所以一人称了5斤大米,加上昨天发的2斤大米,一共7斤。

称好后,两人些奇怪,这王武顺称的5斤明显比在米店里的5斤要重好多吧,连忙表示感谢,感谢王武顺这么慷慨,多称了一些米给自己。王武顺听了后说:“我可不会多称给你们的,每次我从山庄领到的大米是有数的,如果给你们称多了,亏损的部分就要从我自己的份额里扣。但你们也可以放心,如果我给你们的大米短斤少两被山庄里的人知道了的话,我的损失就大得多了,可能会影响到我一辈子。你们感觉我给你们的5斤米比粮店里的多,是因为我们山庄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主人教给我们的是1斤等于10两,1两等于10钱,1钱等于5克,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但大家私下比较过,用主人的称称出来的1斤几乎相当于外面的两斤左右,所以啊,你们实际每天的收入相当于粮店里的10斤。”

两人听到王武顺的解释,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在自己头上啊,就是去当兵为朝廷卖命,每天也不可能发10斤粮食啊。所以告别了王武顺,抱着米袋回家报喜去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