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末世之超市系统 > 第四十章 文道百家

末世之超市系统 第四十章 文道百家

作者:天天吃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19:03:02 来源:258中文

关于西凉军,尤其是那两个智者,姜文焕也是出发之前就了解到了不少的信息。 李儒堪称是董卓集团的第一谋臣,甚至可以是唯一智囊,他在董卓集团的地位,不亚于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周瑜在东吴集团的地位,是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董卓在三国前期横行一时,可以关键就是出于李儒的谋划。 在演义表面看不到的层面上,凭借征讨羌胡之事拥兵自重,早早的就为董卓积累下了庞大的基业,汉室积患已久的羌人问题对他来完全是刷着玩的。汉室对付黄巾之后的百战精锐被他拿过去征讨西凉之后就再也不还回去了,这也导致了何进没兵可用,不得不派人外出招人乃至是征调地方军阀进京。 凭借这份底蕴入主皇庭,把持朝政,操持废立,哪怕是十八路诸侯联手,虽然起来算是被攻入了洛阳,其实洛阳的一把火也彻底将汉室最后的威严打碎了,见识过洛阳大火的诸侯们回去之后是什么心态,不言而喻。 需要提一提的是,这类智者谋士并不一定是道法高人或者靠儒家的文道修为,他们主修的本质是来是属于文道的兵家,所以刚刚赵公明也是的李儒兵术的厉害。 兵家的兵术并不仅仅是指挥军团,加持军团之类的内容,还涉及到更广泛的方面,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可以囊括一切的手段,就看你兵家修士的能力而已。 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秦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这“四种”就是“兵阴阳家”、“兵技巧家”、“兵权谋家”与“兵形势家”。 而以这个体系来看,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指挥家其实只是其中兵权谋家里面的一个板块而已,毕竟战争涉及到的并不是单纯的临场指挥,还有更多的方方面面。 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兵家或者军事家的认知只是单纯的军事指挥,就类似于棋手的段位代表了下棋水平一样。 但是下棋本身就是建立在双方对等的基础上的虚拟条件,真正的战争之中,上手指挥之前就已经有诸多准备了。 兵阴阳家这个派系比较玄,所谓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以为助者也。” 顺时、刑德、斗击、五胜云云,表明兵阴阳家实际上是在阴阳五行框架支配下的多种术数形式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运用或延伸;而“假鬼神以为助”,则意味着一切借助鬼神的方术巫法在军事上的应用,也都可以归入兵阴阳的范围。兵阴阳家既包含了以往各种军事术数,诸如卜筮、占星、占云气、占梦、祭祀、禳祷、诅咒、厌胜和形形色色的杂占、巫术等。 这个真要解释起来就是折腾点什么命所归之类的套路忽悠一下,让士气能够爆发起来,什么陈胜王,苍已死之类的都是这个套路。 是忽悠也好,是洗脑传销也好,乃至是军训,队列,诉苦大会种种,白了就是增强凝聚力,获取军心的手段。 关注士卒心态当然是时时刻刻都需要的,但是在战前做好这方面的煽动也是必须的,张角传教数州,筹备数载不也是做这个道理。 而兵技巧家代表的内容就更是战前准备了,所谓兵技巧,套个现代法就是军事竞备,这方面就不用多了,落后翻盘的案例不是没有,农民军也能战胜正规军,但是技巧的研发和突破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三国的代表人物就是诸葛亮,马钧等人。 至于兵形势,虽然不能完全和勇战派挂钩,但是基本上勇战派的战斗都是属于兵形势。 兵形势的特点为:“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指战术方面的运用。而勇战派在实时战术推动方面要比较能够发挥威力。 这类就是属于战场上的兵法家了。 从兵术上来,兵阴阳的各种东西其实和仙道术法有些类似,最多就是在目的上有差别。比如呼风唤雨,操作下来效果都是差不多,只是兵术的呼风唤雨能够对战场环境带来更多的加持,而仙道的术法则是纯粹的自然转换。 兵技巧的兵术就是偏向于傀儡的催动,装备的加持,或者一些研发的辅助等等。 兵形势的兵术就更不用了,都是一些临场发挥威能的兵术,增强军团突击性,增强灵活性等等。 而李儒的兵术归根到底应该是出自兵权谋派。 其实兵权谋这个设定就有点不讲道理了,所谓兵权谋家,即战略家,班固言其特点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兵权谋家注重军事战略研究,兼通形势、阴阳、技巧各派之长,实是兵家的魂魄所在。 意思就是,权谋不仅仅有自身权谋的内容,而且所谓阴阳,技巧之类也在我的权谋里面。 现代有句话叫做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所以政治权谋的发挥本身就能够给战争带来巨大的影响。 通过这个概念扩大一下军事家的概念,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商鞅算不算军事家? 对比一下,吴起,管仲,商鞅。 吴起:强国强军加战绩彪炳。 管仲:强国强军加略有战绩。 商鞅:强国强军加基本没战绩。 从传统意义上来,自然认为这是政客而不是兵家,其实讲道理,从兵技巧,兵权谋的角度来,称之为兵家也不是不对。尤其是大家都知道,商鞅的变法本身就是营造的****国家。 这仅仅是权谋家关于内政方面的一块,本质上来,孙子十三篇其实就是讲了一场战争涉及到的十三个方面的权谋算计。 尤其是在上战场之前的几篇内容,的是战略运筹。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而李儒之类谋士在战争前或者战争之中谋略算计就是庙算,谋攻之流,相应衍生出来的兵术也是直指核心,更加难以抵御。 就像李儒一个玉玺一个火烧洛阳彻底将联军瓦解,掐掉了汉室最后一口气。 比如蒋干盗书故事里面周瑜的反间计等等。 所以,从本质上来,军师之类虽然算不上统帅或者军事家,但是作为兵家这个身份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李儒在这方面的造诣炉火纯青不,更主要的是这家伙在乱世中厮混的更早,熬炼出来的手段也是非常强悍的。 更关键的是,军师这类人物都是靠读书刷出来的,很少有专业刷兵家文道的,少不了都在儒家文道上有不的建树。 李儒这家伙更是曾经有过博士的身份。 东汉时的博士,可不像如今博士,现在所谓博士,就是某个学科的某个领域有所深入研究的人士,比如历史学博士,或许他就对于秦汉时期经济学史有所研究,仅此而已,况且,如今博士早已泛滥化,其含金量大大贬值,博士帽早已唬不住人了。 但是李儒的这顶博士头衔,含金量绝对十足,因为东汉时期的博士,是指通学之人,就是文史哲,各个学科都要精通,全国也就那么几十人而已。 当然,博士只是头衔,具体儒道修为到了哪一步,还真没有实际的情报。 而且李儒这类人,早期在西凉发展,光靠文道手段还不行,少不了还得走点武法两道才能慑服那些蛮子。 即便是如此,姜文焕依旧是更加忌惮贾诩。 那位身为曹操帐下五大谋臣之一,与荀彧、荀攸地位等同,甚至还在郭嘉、程昱之上。 贾诩是公元147年出生,现今正是发挥威力的时候,除年过五十的“泰山捧日”程昱之外,便是亚圣世家的荀彧、荀攸叔侄,现今不过三十岁左右,实力也绝对无法与贾诩相提并论,同样的道理,所谓郭嘉,周瑜,诸葛之类都还有半个成长周期才能到全盛时期呢。 不仅仅是因为贾诩和李儒一样是完全体,因为哪怕再是完全体,毕竟很多阅历也是以后的事情了,什么宛城之战之类的。更关键的是,这家伙比李儒更加全面。 文道这个东西分为诸子百家,其实本质来都不可能真的完全独立存在,即便是如此,诸多文士也都是有各种侧重的修行,能够精通两三家的已经是真大佬了,更不用还要兼修一点仙武之道。 哪怕是荀家弟子靠着家学之下完美的儒法双修,再想要点出兵家之类就困难了,当然的是狭义的兵家,毕竟前面才过,广义来儒法治国强兵也是兵权谋内容。哪怕荀攸为曹操谋主,相应的儒法治国方面就比他们家那位差了不少。 而贾诩早年算是武将,后期不再带兵,才算是专注谋士之职。 另外,他是西汉文圣贾谊的后人。 贾谊一篇《过秦论》文道封圣,贾诩在文道修为上固然比不上先祖贾谊,但也是“俊才”层次,与刘表等同。而在道法与武道赋、修为之上,贾诩已经超越了贾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