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 第二十章 派工

舌尖上的霍格沃茨 第二十章 派工

作者:幽萌之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4:40:41 来源:258中文

生产队里开始三三两两的来集中,这是新一天的开始,也是队长总结安排的关键时刻。

过去一天的农活干的怎么样,还需不需要今天再纠正、再继续;今天农活该怎么安排;还有连续性的农活出现了什么问题,下一步如何安排;临时性的农活该让谁去干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早上集中安排。

生产队里的工作,出工不出工,效率高不高,全在合理用人用工。

这就要求队长的基本素质必须要高,还要更细心更智慧一些。必须熟悉队里每家每户、每一个人的特点和禀赋。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男女老少社员,只有了解更多中国北方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只有懂得起码天气天象知识,才能够更合理更科学地,全面统筹安排队里的每一天农事。

即便是遇到老弱病残的特殊情况,也要一丝不苟地精细安排。

当队长其实也和朱老师、梁老师一样,需要事前备课、事中讲课、事后补课。比如,眼前的农活怎么安排,就像每一堂上课的教案;事前谋划每一个季度的农活,就好比教学中的单元章节备课;年前统筹年后的农活,或者更长远的农活,那就好像是在研究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学年,甚至五年十年的教学规划。

书堂对于队长的管理是熟悉的,他经常拿自己上学时老师怎么教学作比较。

大约在钟声敲响之后十来分钟,社员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只剩下极个别人员还没有到场。

这时不能再等了,这也是队里多年的规矩,根据后来者迟到情况,该扣工分就扣工分,该批评就批评。

这剩下没有到场的个别人,不是别人,正是二蛋和小喜。这两个人也不是说有多么难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俩最顾家,只要有个空闲,就会跑到菜园子忙活。谁也知道,这俩把菜园子养种的最好。

这种唯家是从,唯己视出的行为,让老朱很恼火。

上两次遇上的时候,尽管没有太深地挖苦,起码来说,话里面软中有刺,刺中带硬,他们俩应该听得清清楚楚。

这次又要迟到了,老朱心里暗暗盘算着怎么拾掇他们俩人。要说这俩人跟自己半点过节也没有,平时谁家有点事还是挺积极的,就是太在乎自家的菜园子。

今天其实老朱心里是打了底儿的。因为车队里有俩个人懂得农事,需要抽调出来,另外再补充两个人,补充的这俩人就是二蛋和小喜。因为换人,主要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和火车站及县社领导见面了,自己也要亲自随运输车队去一趟。

老朱心里的注意已经拿定,心中的怨气也就消了七八分,恢复了心里的平静,脸上也露出了阳光。

他在马车旁边的石墩上坐下来,把已经燃烧的差不多的旱烟袋锅,在右脚底下的石头上磕踏了几下,烟灰里冒着零星的火星,很快火星也在脚下消失,就像他刚才心中的火气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收起旱烟袋开始安排一天的农活。这个季节地里的农活并不是很多,但是有些活儿需要抢收抢种。玉茭棒子还没有长熟,谷子黄豆也不是雨天收获。

他把到场的人分为六个小组。

第一组秋玲、桃花、友钟等六人,秋玲是组长。负责村北扣锁弯儿三亩多地绿豆收摘。绿豆对在阴雨天采摘不易炸角,不会产生浪费。

第二组二熊、满仓、兔爪等七人,二熊是组长。负责村东水浇地,被雨水冲刷损坏地块的修复。这里都是高产耕地,是社员们的保命口粮地,务必防止水土流失,确保高产稳产。二熊和满仓最近不用再去车队运送石头,他们二人砌石头墙技术好,维修地块需要这样的能手。

第三组三福、大增、文明等七人,三福是组长。负责村南冯家坟南岗岗坡后山梯田水土流失情况治理。这里是春季梯田,尽管是旱地,但是,这里土地平整,土层较厚,每年群羊都要在此卧地多次,土质好,土地比较肥厚。只要再遇上下雨量大一些,这里也是不错的春粮产地。

第四组二妮、香菊、秋萍等六人,二妮是组长。负责村南南沟黄豆的收割。这黄豆因前期雨量不足,又长在旱地里,本来就该收割的时候,下起了连阴雨,今天看来天气尚好,那就抓紧收割。下了几天雨,土层都泡湿了,如果再刮上一阵大风,恐怕都要匍匐倒地,到时候豆角都会发芽,那时候这几亩地的黄豆也就颗粒未收了。那就等着过年挨骂吧——每年社员们吃豆腐全凭这些黄豆呢。

上丘村这一代过年有一个习惯,每年腊月二十六左右都要磨豆浆做豆腐。离开了豆腐,这年就不好过了。当年条件不太好,但是,家里只要有了豆腐,就什么也不再上愁了。

豆腐可以配上大白菜,可以做汤,可以熬大锅菜,来了客人还可以配上大葱做成酒菜,还可以做炒豆腐、炖豆腐、烧豆腐,还可以配上韭菜等做成豆腐丸子等等。

对这一组,他特别交代:“看着点,别踩了,踩了豆角,可就不好收回了。打捆的时候慢一点,别让豆角给炸出来”。

第五小组剩下的是一些小碎杂农活,组成了一个临时小组,组长是秋菊。对个别老弱病残的人员老朱还进行了具体安排。

因为从秋菊性格上比较温和,又有细心、耐心,会体贴人、关心人,当然也用使唤人。这个小组问题多,正需要这样一个女性来带队。

第六组不用管,他们是特殊工种,特殊待遇。一共有十二个壮劳力在北岗石头坑里炸石头。每天早出晚归,比队里工分高二分。因为石头坑越挖越深,塌方的风险就越来越大,听说有人提出来了,要轮流换班干,不能老是靠着几个人。

剩下个别需要调整的,现场进行调整,不能私下做调整。这样的安排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小喜从牛棚墙头冒泡了,他陈老朱不太注意,便偷偷溜到大门内侧挨着二熊蹲下来。

他从衬衣兜里掏出纸烟,他家有一个自制的木质卷烟模,割好废旧报纸,添上掺杂着芝麻叶和黑芝麻的旱烟,再在纸的另一端抹上一些香糊,圆木把手往里面一推,一只纸烟卷就出来了。他是五队第一个抽纸烟卷的社员。

偶然机会,夫妻在捡芝麻烙火烧的时候,不小心把黑芝麻掉在晒在天地桌上的旱烟叶里,妻子只把稠密的地方收拾了一下,剩下的没有再细捡,结果,这次搅拌的旱烟比以前任何时候的都好吸。不仅满口香气,吸起来顺溜,最大的特点是中间不熄火,黑芝麻油性大,易燃烧,有很大的助燃作用。

这样以来,当他自留地菜园子自产的旱烟叶掺和着黑芝麻时,吸一口就会满口清香,口感特别的好,再加上他总是随手拾掇几张废旧报纸,利用他自制的小木匣子卷烟机,一年下来,节省了不少烟钱。

这可是一笔开源节流的收益啊。农户家庭致富首要的还是从节流开始。小喜这位只有三十几岁的七口之家,过得蛮不错的。他三个孩子、爹娘加上妻子七口之家,放在别的家庭,根本过不成小喜家庭这样。

从此之后,小喜每次都会在旱烟叶里有意多散一些黑芝麻。半年多来,队里也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发明”,比如,老朱就是其中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