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刘备闻言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赵国真的太小了,国不过五县,民不过十数万,要想凭借这一国之力挡住黑山贼,无异于痴人说梦。

黑山号称拥众百万,虽然真实战力远远不到,但也必然强于赵国。

当初朱儁是依靠河内郡兵与豪强家兵击退了迫近京师的张燕,可河内郡有八十多万人口,是临近京城的富庶之地,其内更有司马氏、张氏、李氏等大世家,远非赵国世家可比。

南边那位聚众自保的陈王刘宠,也是因为陈国是人口一百多万的大国,才能拉起十余万人马,以赵国的人口,最多也就能养一万人左右。

“这时候,备忽然很希望能有一位刺史,即便是袁氏的人也无妨啊。”

没有刺史州牧,冀州各郡便是一盘散沙,黑山贼来去自如。城中百姓或可据坚城而守,可城外的百姓必然逃不掉,那么恢复农业生产便是空谈了。

赵国的耕地本来就少,西侧近半数地盘是太行山脉,在这个时代很难开垦耕种,故而国中五县聚集在东侧,简直是大大方便了黑山贼的扫荡。

须知黑山贼之名便来自太行山脉末端的黑山,其也是依靠太行山脉的山谷纵横才能来去自如、不被剿灭,赵国这地方实在太危险了。

是以李澈也赞同道:“这也是朝廷知道赋大权于刺史,开州牧之任命是饮鸩止渴,还是不得不为的原因。这些巨寇大凶,若不纠集诸郡之力共同讨伐,如何能够剿灭?”

所以说汉末就是个死循环,国家烂了,四方必然揭竿而起。朝廷要镇压,不可能全都由中央出兵征讨,只能将权力向下放给地方郡县。

当叛军势力越发强大,单独的郡县无法剿灭时,那就要扩大行政区划,赋予刺史、州牧大权,如此又会引发地方势力膨胀割据。

而中央权威减少,国家也就更烂了,一直循环到朝廷灭亡才算结束。

刘备揉着眉头苦笑道:“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让你这么一说,感觉这段时间都做了无用功。”

李澈闻言正色道:“如何是无用之功?剿灭赵氏,剿灭刘三刀,至少为赵国争取到了一年的喘息之机,张燕未来会不会报复还说不一定,若刘三刀仍在,赵国肯定逃不了洗劫。

且赵氏覆灭,邯郸氏与刘氏尽皆低头,至少赵国目前算是掌握在手里了,纵然百废待兴,也比之前要好得多吧?”

刘备伸手虚挡,苦笑道:“是备失言,如此说来如今的局势好像也不算太坏。”

李澈轻笑道:“往坏处说是为了让玄德公有所警惕,可不是让你在这里自怨自艾,开头的第一步已经走好了,接下来再怎么走可就自由多了。”

刘备闻言突然眼神闪烁了起来,一个箭步冲到李澈面前,低声道:“明远,你歪点子多,实话告诉备,是否还有法子能增加筹码?”

“还是瞒不过你。”李澈摇摇头,起身踱出屋门,眼神莫名的望着一个方向,刘备循着视线望过去,顿时一喜。

李澈淡然道:“他手上钱粮必然不少,若能有他支持,则大事可定,至于能不能说服他,就要看玄德公的本事了。”

刘备一咬牙,喃喃道:“或许可以……”

“最好不要!”李澈连忙打消了他的疯狂念头,“玄德公,断不可随意处置诸侯王!这些人遍布全国,一旦私自动了赵王,必然让天下诸侯王人人自危啊。”

未来成大事,诸侯王可以说是刘备的潜在支持者,若是让他们觉得这个同宗还不如外人手软,那就是自废武功资敌。

“是以玄德公只能以好言安抚,晓以大利,让赵王心甘情愿的支持。可以许诺他一些空话,例如上表言称赵王改过自新,痛改前非等等。

如今陈遂死了,他可以说是孤立无援,正担惊受怕着呢,一根救命稻草在他面前晃悠,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也好,备明日便去再见见这位‘王叔’,希望他能看清局势吧。黑山贼若是破了赵国,赵王一脉恐怕一个都别想活。”

刘备这话倒是不假,黑山贼终究还打着“义军”的旗号,赵氏这种乡绅投靠义军,还能得些利益。

刘赦这种最高统治阶级宗族的一员那是想投降都没有门路的,具体可以参考明末的朱姓诸侯王,以刘赦的体型,来一桌福禄宴或许也是可以的。

之后,两人又陷入了沉默,看着天边渐渐落下的夕阳,李澈悠悠道:“方才澈又一次提醒了大司马,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身为赵国相与邯郸令,还是先尽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吧,满朝公卿个个心怀鬼胎,倒是让你我两个芝麻小官操碎了心。”

刘备无奈的点点头:“明远所言有理,保下赵国才是当务之急,倒是备好高骛远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玄德公有仁人之风,何谈好高骛远?”

刘备闻言眼睛一亮,随即促狭的问道:“这又是哪位大贤所言?”

李澈抽了抽嘴角,用了太多后世的话,杜牧、李白、陆游等等都被搬出来了,然而天下有一两个隐居大贤还说得过去,这大贤都扎堆了肯定没法取信于刘备。

如今刘备等人已经认定了这些话要么是李澈现编的,要么是便宜师父岑晊说的,鉴于数量太多,是李澈现场“即兴发挥”的可能性更高。

只是出于某种乐趣,他们也不戳破,但面上神情很明显写着大大的两个字“不信”。

这年月说实话没人信也是传统了,李澈也只能面无表情的走程序道:“此乃大贤范仲淹、范希文所言。”

刘备也只是“嗯”“嗯”的点头,至于信没信,看他神情自知。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襄侯文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