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

独家枭宠(林染莫斯年)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

作者:乐行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1-01 20:53:06 来源:258中文

“在其位谋其政,如今下吏是功曹史,不是商贾,自然要尽到功曹史之责,劝谏县君乃是本分。”

李澈笑着一摊手道:“你看,这说明本侯没有看错人,叶君很适合功曹史的职位。至于方才叶君所言,一言而授公器,确有不妥,叶君此谏本侯接受了。

不通政务?这个倒是无妨,本侯自会慢慢进学,一个有上进心的县令,终究好过那些不问俗务的县令吧?

至于携女上任,叶君,阿韵是本侯的家庶子,也是本侯的护卫,随本侯上任有何不妥之处?”

叶蛰质疑道:“以女子为护卫?县君莫非还打不过女……”

话还没说完,叶蛰生生把后面的话语咽了回去。

吕韵脸上挂着微笑,生生将铜制的灯架扳的弯曲,叶蛰见状明智的闭上了嘴。

“叶君以为如何?”李澈抚须笑道。

叶蛰还能说什么?只能拱手道:“是下吏有眼无珠,吕庶子神力无匹,下吏佩服之至。”

李澈老气横秋的道:“年轻人就是要多从心行事,明智之举。”继而问道:“还是最初的问题,叶君可有想对本侯言说之事?”

叶蛰听不懂李澈的调侃,正要开口,李澈一拍脑袋,苦笑道:“本侯倒是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啊,叶君先坐下吧,韩史,烦劳为叶君斟一杯水。”

叶蛰依令坐下,轻声对韩浩道谢,抿了一口蜜水,感觉干涩的嗓子一下舒服了起来。

叹息道:“县君真是一个奇特的人物,下吏从未见过如县君一般行事的高官。”

“吹捧之言说说也就行了,本侯还是想知道,叶君能给本侯带来些什么消息。”

叶蛰默默点头,这是站队的时候,若选择了县君,那叶家就等于和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叶蛰轻声道:“邯郸之中有几个大家族,却是县君必须先了解的。”

李澈轻轻颔首,为政不难,不罪巨室,一地为官总要先了解当地大族。

“赵国不似颍川、南阳、汝南等地,没有天下知名的大族,邯郸的大族最大者也只是世代两千石,这些家族以三姓为首,赵氏、邯郸氏、刘氏。”

“唔,不错,烦劳叶君细细讲下这三族之事。”

“赵氏与邯郸氏其实都是支脉,由于中兴时发生的事,邯郸的大族大多迁徙了出去,留下的只是一小部分。

赵国的邯郸氏,事实上远没有陈留、颍川等地的邯郸氏势力大,赵氏也是如此。只是因为历史悠久,终究底蕴深厚,才能在邯郸鼎足。

至于刘氏,发达的那一支刘氏却非当今赵王的支脉,而是前汉赵敬肃王之后。当今赵王的支脉便如那刘护等人,事实上不甚招赵王待见。”

叶蛰一口气讲完三族之事,李澈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赵敬肃王即是汉景帝第八子刘彭祖,此人不负其名,在西汉这种均寿极低的时代活出了七十四岁的高寿。

刘彭祖也是继承了他爹汉景帝的光荣传统,和他的兄弟中山靖王、长沙定王一样,生了一堆儿子,几百年下来,衍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这三族为赵国大族之首,其下则有柏人县李氏,邯郸张氏、魏氏、秦氏等族,只是权势却不比这三族了。”

李澈饶有兴趣的问道:“贼曹史赵涉便是赵氏族人?这赵氏与赵忠那边安平赵氏可有关系?”

叶蛰微微点头道:“县君明鉴,赵涉是赵氏旁支族人。至于赵氏与赵忠的关系……应该说几百年前是一家吧,前些赵国赵氏倒是尽力想攀上这高枝,安平赵氏骤贵之下却不甚理会他们。”

李澈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自袁氏和袁赦勾连而发达为天下士族之首,很多地方家族都想着攀结十常侍,只是显然不可能人人得逞。

袁家与袁赦是属于勾连关系,而非攀附关系。若非看重自袁安开始,袁家在士林中的声名昌盛,袁赦也不会去和袁家攀亲。

这种联合对双方来说是共赢的,阉人们又不是缺爱非要找亲戚,自然不会理会赵国赵氏这种没什么帮助的家族。

像清河赵氏又不一样了。一是与安平赵氏关系亲近些,二是势力大,还有赵苞这种实权太守,赵忠自然尽力联合,只可惜赵苞脾气大,不想给他从兄弟脸面。

“叶君,那依你之见,本侯应该从哪个家族入手呢?”

“县君虽与国相关系密切,但涿郡刘氏与赵国刘氏之间不甚来往,赵国刘氏又太强势,是以这层关系并不好用。

赵氏攀附阉党,虽然没有成功,但在赵国的名声早就臭了,也不适合县君。

窃以为邯郸氏正合适,其与陈留等地的邯郸氏尚有联系,关系不差。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且如今又不甚有力,正合县君施恩。”

李澈闻言,感兴趣的问道:“这邯郸氏在位最高者何人?”

“桓帝时邯郸氏有廷尉邯郸义,如今有致仕太守邯郸胜老府君在家,只是后继乏力,赵国是小国,两年才有一个孝廉名额,已经很久没有轮到邯郸氏了。”叶蛰颇为耐心的讲解到。

这就是为何赵国难出天下知名的家族了,不足二十万的人口,两年方可举一名孝廉,难有高官。再加上经学不昌,自然比不得颍川、南阳这些地方。

须知南阳一郡三十七城,二百四十多万人口,岁举孝廉乃是上限六人,是赵国的十二倍。

“叶君的家族又是依附于哪一家呢?”叶蛰没有介绍他们叶家,也就是地位低,他却能成为主记史,那么叶家自然是依附了大族。

“下吏家族所附正是邯郸氏。”

李澈哈哈大笑,指着叶蛰点了点,问道:“叶君有私心耶?”

叶蛰正容道:“此乃共赢之道。邯郸氏最为适合县君施恩,下吏断无虚言,内举不避亲,正是此理!”

“好一个内举不避亲!”李澈摇摇头,淡然道:“叶君且先回去吧,本侯还要再考虑考虑。”

叶蛰默然的点点头,躬身告退。

快要出门了,却听见身后传来李澈幽幽的声音:“叶君今后大可坚持心中道义,义之所在,无需避讳。

在位方谋政之言再也休提,本侯来了,这邯郸的天也该亮了,本侯会让你知道,官吏手中的笔,确实可以活人性命。”

叶蛰没有转身,默默的点了点头,大步走了出去。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邯郸令李澈拜蛰功曹,准其直言进谏。

蛰以公义存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于是邯郸翕然。

——《九州春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