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生存聊天游戏 > 第四十六章 案件重演

生存聊天游戏 第四十六章 案件重演

作者:血笔狂书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0:17:42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雨声沥沥不停,秋风秋雨愁煞人。

早晨接到诏令,需要进宫当差,撑着伞来到司马门,韩嫣匆匆由宫里出来。

“刘丹,出大事了。”他一惊一乍地。

“什么大事?”我打个呵欠,昨夜喝太多酒了,呵欠中都能闻得酒气。

“匈奴有使者来,请求天朝赐公主和亲。”他说。

“又和亲?”我脑子顿时清醒,立刻担心起远在匈奴的南宫公主,这个混帐东西有了南宫还不知足,居然得陇望蜀,这样看来公主的处境未必适意啊。

韩嫣说:“和亲并非大事,无非是要钱要粮要女人,还有件更大的事,关乎到你。”

“我?”不会是让我去和亲吧。

韩嫣挠挠头满脸忧色:“丞相已上禀陛下,现在宣室内乱成一团,很快会有廷议,到时只怕你小命不保。”

我吃了一惊:“什么事这么严重?”

韩嫣瞪着我:“你在匈奴闯的祸还须我提醒?不但是你,此番连晏七行都得受你这好人连累。”

哎呀!把这事忘了。我在匈奴是闯了大祸,不单杀了中行说,还有军臣单于之死,伊稚斜不把这脏水泼我身上才有鬼。都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还真是倒霉催的。

我镇定心神,问:“匈奴那边怎么说?”

韩嫣道:“新任单于向汉朝索要杀人元凶,指名道姓要你跟晏七行,要将你们押回匈奴祭旗。”

我略作沉吟,问:“晏大人知不知道这事?”

韩嫣说:“我这正奉旨去宣他,你呀,自求多福罢。”说罢匆匆而去。

我呆站在雨中,心里一片混乱,知道这件事很难收拾,除非汉匈绝交,否则非得给匈奴人一个交代不可。

怔忡良久,想着不管怎么着也得面对,于是举步前往宣室。

刚走了没几步,卢光慌慌张张地跑来,看见我气喘吁吁地说:“还好来得及,陛下有令,今儿个你不用进宫了,回吧。”

“为什么?我可是御前御长,自然得在陛下身边伺候着。”我急着想找皇帝说明情况,这一人做事一人当,怎么也不能连累晏七行啊。

“让你回就回吧。”卢光跑得太急不停地喘着粗气。“陛下现在有要紧事,用不着你伺候,回吧啊。”

皇帝这是让我回家避祸呢,看来情形不太妙。眼见卢光跑远了,我偷偷溜到宣室后头,今天值班的禁军是卫青的手下,跟我熟得很,走了个后门,光明正大地跑去听墙根。

里面果然吵得很厉害,大臣们分了党。

一党认为中行说叛变降敌,屡次跟大汉作对死有余辜,这次刘大人代天伐诛,中行说死得好死得妙。至于军臣单于之死,分明是他们自己内讧,嫁祸给刘晏二位汉使,如今反倒向汉朝要人,如此行为根本是在挑衅大汉的天威,我天朝大国说什么也不能向匈奴蛮夷屈服,大不了跟他们开战,也不能将自己的臣子送到人家刀口上任人宰割。

这一派以卫青和大行王恢为首,尤以卫青言辞激烈。

另一派则以丞相田蚡为首,指责刘丹身为汉使并非汉贼,在人家地盘上行杀戳之事罪之大矣,人家索要凶徒那是情理中事。而且大汉十几年来跟匈奴总算是相安无事,而且目前还没有能力跟匈奴抗衡,决不能为了一个臣子鲁莽的举动就大动干戈,万事还是以和为贵。最多将晏七行摘出来,让刘丹一个人来背这个黑锅。

还有和稀泥派,以窦婴为首,认为答应匈奴的要求有损汉天子威严,不答应恐怕两国就得开战,所以还是想个既能安抚匈奴,又保全大汉颜面的好主意方为上策。

在这样的混战中,汉武帝始终保持沉默。直到三方将道理说也说尽了,吵也吵够了,嗓子哑了力气没了,他才沉笃地说:“诸位说的都有道理,兹事体大,关乎汉匈和平朝廷脸面,各位回去后思虑周全,三日后廷议再作定夺。”

皇帝宣布休会,于是一干人等鱼贯而出,议论纷纷地离去。

我躲在墙角,心里沉重无比。

这件祸事真的闯大了,说来说去都是天意弄人,否则于单若为单于的话,哪来今天这麻烦?

怎么办?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一人全扛下来,保住晏七行,然后在押解去匈奴的途中跑路。

正在胡思乱想间,听见有人通报:“禀陛下,晏大人在外求见。”

“传。”

沉稳的脚步声之后,晏七行的声音响起:“臣晏七行参见陛下。”

“起来吧。”似乎是皇帝起身,走下御座。

“臣有罪,不敢起。”晏七行沉声说。

皇帝奇道:“卿何罪之有?”

“出使匈奴,有负陛下所托,不能保全和田玉,其罪一也;任侠杀人,致天子因我蒙羞,朝廷亦尊严尽失,其罪二也;已行不义,连累无辜,令刘大人因我含冤,其罪三也;隐瞒已罪,欺君岡上,其罪四也。臣待罪之身,愿听凭陛下发落,只是诸事皆罪臣一人所为,与刘大人毫无关系,请陛下明鉴。”

窗外,我不由闭上眼睛,百般滋味齐上心头,辩不出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忽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受到富有,感受到幸福,同时也感受到心痛。

原来我不是一无所有,原来我并不孤独。

有卫青在皇帝面前为我竭力争辩,有晏七行甘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我的生命,我能得到他们俩人真心以待,(不管友情还是爱情)是何其有幸,何等富足。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这种人世间最宝贵的情谊不是吗?那我还有什么好恨的?有什么好怨的?上帝所恩赐的,远比衪夺取的为多。

“真的只是你一人所为?”皇帝的声音听上去分外的沉郁。

“是臣一人所为。”晏七行坚定地说。

“好,有担当。”

沉默一会儿,声音又起:“三日之后举行廷议。”

然后,宣室内归于沉寂。

我明白那是什么意思,皇帝默许了晏七行,要他来背这个黑锅!这么说,他准备息事宁人,以图后作。

我挺直了身体,快步走向宣室的正门。

一双手臂拦住了我,是卫青,他看看左右,将我拉到僻静处说:“你想怎样?晏七行既然将这罪名揽上身,而陛下又已默许,即便你告诉普天下所有人,人是你杀的,祸是你闯的,就算他们明知如此,又怎么敢忤逆陛下?”

“那么,你的意思是要我眼睁睁地看着晏七行替我去死?”我力持冷静,不想让他看出我跟晏七行之间有什么。“我还没狼心狗肺到这种程度。”

卫青说:“惟今之计,保得一个是一个,何况此事须廷议定论,你何妨多等三日,或者中间另有转机。若廷议之后,果然决定将晏七行交给匈奴处置,大不了我们路上动手劫人。”

我意外地扬起眉,这卫青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不过倒是跟我不谋而合。

“你干吗对晏七行这么好?你们很有交情吗?”

卫青正色道:“我敬他是条汉子,无论他为何种原而甘愿为你担罪,我卫青都尊敬他。”

我望着卫青,卫青望着我,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我感激地当胸给他一拳说:“谢谢你。”可是,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廷议,廷议……除非皇帝任意独断,否则无非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能赢得大多数人支持我们,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

跟他们讲道理?论智慧论口才他们个个精得给个猴都不换,到时候上古下今辩驳一通,我一人哪对付得了那么多张嘴?此路不通;

跟他们讲感情?更没戏。我平时跟朝臣们并无深交,晏七行直指绣衣使者的身份,得罪的人多了去了,此路依旧不通。

我窝在小酒馆,对着满桌子冷掉的酒菜,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依旧是一筹莫展。正挠头间,忽听旁边有人说道:“翠红楼近日来了歌舞班,听说班里有位伶人名叫红蝶,无论身段姿色、歌喉舞技,天下无出其右者,据说看了她表演的人,都赞不绝口,此次来至长安,说不得要去欣赏一番。”

歌舞表演?这些古代人还真会享受。

自从来到汉代根本没闲过,还从没有身临其境看过古人的……我模糊地想着。

身临其境?!歌舞表演?!

我脑子里灵光大大地一闪,怔了半晌,腾地跳起来喜形于色地叫道:“有办法了,我有办法了。”

周围左右的人都被我惊动了,齐刷刷地目光对准我,以为我是一疯子。

我兴奋得难以自抑,冲出小酒馆,去找卫青……

我在在翠红楼足足住了三天三夜,一直到廷议那日,顶着熊猫眼儿,来见皇帝。皇帝见我这副模样,难免惊诧,不过廷议在即,他也没什么心情理会,淡淡地说:“随我去承明殿。”

“陛下……”我跪下来苦着脸。“不瞒陛下,臣身患有恙,已是三日三夜没有好好休息,您瞧臣这副熊猫眼儿,站在您身边不是给您添堵吗,这也辜负了未央宫第一花瓶的美名不是?不如您再放臣几天假,让臣把这黑眼圈睡回来再来侍候您。”

皇帝听了我的请求,又想气又想笑,一甩袖子说:“去罢。”带着一干随从呼呼啦啦廷议去了。

我立刻跑去跟卫青汇合,打开北阙门,将男男女女近三十人连带着各种器具迎进未央宫。然后以御前御长的身份向卫尉禁军假传圣旨,便在众人莫名其妙的目光,于承明殿前的宽阔场地上忙碌起来。

大家事先得了吩咐,干活归干活,没人说话也尽量将响动放到最低点,不一会功夫,就搭了个简易的——戏台!

是的,我是办法就是,在未央宫承明殿前,于这廷议机要之日,给皇帝及众官僚们演一出精彩的大戏。

为此我重金聘请了名伶红蝶的戏班,花言巧语连哄带骗让他们来宫里给皇帝表演,然后从卫青处调用了五十名高大威猛的期门军备用。随后用一个小时写完剧本,再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彩排及制作相关道具,足足花了我一千两黄金,搞得我身心俱痛。

今天,戏终于要上演了。甭管成功不成功,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是稳赔不赚。

卫青工作完成,跑去参加廷议。在殿前我安排了眼线,一会儿跑来报告说:“晏大人承认手诛中行说一事是他一人所为,朝官们不信…”云云

二次来报:“陛下说晏大人既已承认杀人,要众臣为此一议,要不要将他送往匈奴…”云云。

三次来报:“殿里两派大臣争执得很厉害,主战派占上风,他们说…”云云。

四次来报:“不好了,主和派个个牙尖嘴利,主战派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他们说……”云云云云。

时机到了,我手一扬,乐队立刻准备,手一落,一通鼓响,始慢后快。

“咚,咚,咚,咚咚咚咚…”立时,整个未央宫都是惊雷般的鼓声。鼓声停,乐声起,五十个期门军雄壮的歌声陡然响起,声震天宇。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敢相抗……”

“哗”,就见承明殿门象开了锅,挤出无数大大小小的官僚,接着晏七行出现,皇帝的仪仗出现,站在汉白玉的台阶上,大家均目瞪口呆看着眼前这一幕。

一见皇帝出现,期门军的歌声唱得更加响亮,简直是豪情满怀壮志在胸极度煽情。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如此再重复一遍,这下歌词的内容大家可全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歌声止,满庭寂静。

歌中所说守土疆,四方来朝,如今堂堂大汉被人小小匈奴欺负到用女人换和平的地步,而且年年去朝,岁岁献贡,还守得什么土开的什么疆,至于四方来贺,更成了莫大的讽刺!

所以汉白玉台阶上的一众官僚们面面相觑,不敢出声。我选这首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你们红口白牙还有什么脸说话。

晏七行眉头紧锁,满面忧色;汉武帝则面沉似水,目光灼灼远远地望着我。

“刘丹,你好大胆子。”一声怒斥声响起,不用看就知道是丞相田蚡。“此乃皇宫重地,今日又是举朝廷议,烈日昭昭天威赫赫,你居然敢带人在此胡闹,分明是藐视陛下,来人,以大不敬之罪将她拿下!”

立刻有殿前禁军出列要来拿我。

“慢!”出声的自然是卫青,这出戏我们早编排好了。

转身面向皇帝大声道:“陛下,刘丹向来聪慧,素行谨慎,岂敢在陛下面前无事生非?此事事有跷蹊,请陛下问明情由再将她定罪不迟。”

我敢这么做也是赌定了皇帝定会给我及卫青一个情面。

皇帝横了田蚡一眼,抬手指向我:“你说。”

“咚”,一颗心落到肚子里,危机变成时机了。

天子发话,田蚡不敢放肆,只好狠狠瞪我一眼,退到一边去。

我心里直纳闷:这家伙看起来一副要置我于死地的样子,我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他?

“启奏陛下,”我老神在在,从容不迫。“臣是有话说,但是因为想说的太多太复杂,一时间说不清楚,所以臣想了个法子,将臣想说的话,用表演的方式展现给陛下及各位大人,只要看完臣精心准备的这出戏,所有一切自然清清楚楚,那时臣不用废话,陛下与各位大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我说得很大声,务要令所有人等听得清清楚楚。

晏七行厉声道:“刘大人,本官诛杀中行说乃是事实,何须你来胡言乱语扰乱圣听?还不退下。”

我望着他,微笑道:“晏大人何必激动,刘丹行事自有分寸。”

向皇帝一揖,恭声道:“请陛下圣栽。”

汉武帝显然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的本意是想让晏七行顶罪了事,但被我这么一闹,不同意吧,明显有包庇我的倾向。同意吧,又担心就此把我葬送掉。

这种心情我能了解,但不能赞同,于是催逼道:“陛下,臣精心准备了三天三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辛辛苦苦的就想在陛下面前献宝,恳请陛下给臣一个机会。”

我故意把话说得轻松,还偷偷向皇帝打个眼色。

皇帝接收到我发出的信号,以为我有什么妙计,脸色顿开,说:“好,朕准了。”

立刻吩咐下去,在承明殿前摆开了坐席,皇帝居中坐红罗伞下,左右大臣们依次排序而坐,大戏要开场了。

戏台离地面约五尺,因为搭得仓促,为安全起见,底下垫的全是木箱,虽然不好看,但绝不会出任何状况。

“呛呛……”锣声响起,两个身穿汉朝官服的官员上场,一溜小跑作奔马状,台下官员有忍俊不住的就掩嘴偷笑。

高个官员端庄严肃,大声自我介绍:“本官,乃大汉直指绣衣使者晏七行……”

“咦?”“啊?”

下面立刻有议论声,皇帝皱眉,不悦地哼了一声,大家全都乖乖闭口。

“今奉汉天子诏令,出使匈奴,匈奴向来敌对大汉,屡次兴兵侵扰,实是不义之邦,今日出使,还当小心谨慎,莫失我天朝尊严才是。”

小个官员相貌美丽,英姿勃勃,东张西望片刻对戏里的晏七行说:“晏大人,你看这草原风光何等美妙,瞧瞧这无垠的绿野,闻闻这清新的空气,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广了,呀,真令人精神振奋。”

晏七行说:“草原再好,不及我大汉的高城深池,沃野良田。”

这正是当初我跟晏七行的原话。

偷眼看晏七行,他脸上浮出柔和的微笑。

冷不防碰上一道目光,正是皇帝,他的眼神奇怪颇令人费解。赶紧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戏台上,一转眼来到王庭,过了森严的刀阵,进入单于帐内,单于跟一班匈奴官员以居高临下极度藐视的姿态接见汉使,便见众官员中已有一半皱眉不满。

中行说出场。

为了制造效果,我添油加醋,篡改当时的对白。

戏中晏七行道:“汉天子念北地苦寒,特备华服相赠,并有良食美酒请大单于笑纳。”

扮演中行说的演员长得一脸老奸巨滑,跟中行说还真有几分相似,冷笑道:“禀大单于,汉朝的皇帝送如此众多的美物给您,表面恭敬,其实是居心叵测呀。”

单于惊问:“此话何解?”

中行说说:“匈奴人口总数,抵不上汉朝的一个郡,然而缘何强大?就在于衣食与汉人不同,不必依赖汉朝。如今单于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汉朝的衣物食品,汉朝给的东西不必超过其总数的十之二三,那么匈奴就会完全归属于汉朝了。请求单于把从汉朝得到的缯絮做成衣裤,穿上它在杂草棘丛中骑马奔驰,让衣裤破裂损坏,以此显示汉朝的缯絮不如匈奴的旃衣皮袄坚固完美。把从汉朝得来的食物都丢掉,以此显示它们不如匈奴的乳汁和乳品方便味美。”

中行说此话一出,众皆哗然。

其实这是发生于景帝年间的事,写剧本的时间太短促,为方便行事,我照搬过来再添点油加点醋,据我推测,知道这糗事的除皇帝及近支大臣外,其余官僚所知者应该不多。所以我特别留心刘彻的反应,只见他沉坐御席,面无表情。

单于果然听从中行说建议,将华服美食尽皆丢弃。

戏中刘丹立刻站起来想扳回面子,说:“匈奴虽然强大,但风俗却野蛮落后。比如轻视老人,子纳父妻,弟娶长嫂,纲常混乱,而且朝廷并无礼节,服饰衣帽也看不出身份高下。”

中行说大笑,说:“你们汉朝风俗,凡有当兵被派去戍守疆土,临行前,他们的老年父母难道不省下最好的衣物和肥美食品,把它们送给出行者吃穿的吗?”

刘丹说:“不错。”

中行说说:“匈奴人明确战争之重要,年老体弱的人不能打仗,故而将肥美的食品给壮年人吃喝,这样,父子才能长久地相互保护,怎说匈奴人轻视老年人?”

至于伦常礼节,匈奴的风俗,食牲畜之肉,衣牲畜之皮,逐水草而居。战事一起,全民皆兵;战事一停,人人欢乐无事,所受约束极少,君臣关系简单。就如人的身体一样,父兄死,妻其妻,乃为何匈奴血统的纯正,故此虽然伦常混乱,所立必是宗种。”

“如今汉朝侈言伦理,反致亲族疏远,子弑父有之,臣弑君有之,手足相残全无情义,江山易主乃属常事。况礼义弊端,使君王臣民易生怨恨。倾力造宫室城郭,使民力耗尽;行律法赋税严苛,令百姓疲累,战时不习战,闲时不得闲,高冠华服,繁文缛节,等级有序,难道有什么了不起吗?

说到这里,中行说狂妄之态毕露无疑:“你们这些汉使,休再喋喋不休,切切私语。只须回去告诉你们那少不更事的儿皇帝,只管按时送来贡物,倘若尽善尽美,便算尽职,否则秋高马肥,便要派遣铁骑踏平你大汉疆域!”

“砰!”的一声,激怒之下,有人踢翻了面前案几,怒吼道:“无耻小人,汉家败类,士可忍孰不可忍!”正是大行王恢。

他这一怒,其它主战派官员情绪高涨,纷纷出言大骂中行说,反观主和派,个个耷拉着脑袋不出声,人家连“少不更事儿皇帝”这样的话都骂出来了,他们岂敢再言和睦?

刘彻依旧面无表情坐在那里,对于身边的混乱睬也不睬,身体却僵硬得象块生铁,脸上的肌肉每一寸都绷得紧紧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未央宫的铜墙铁壁,射向遥远的匈奴草原。

现场一乱,台上的演员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呆呆站着。我起身叫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下面的戏更加精彩,请安继续观看。”

人声渐静,好戏继续。

台上只剩晏七行、刘丹、中行说时,晏七行说道:“中行大人,你身为汉人,为何反替匈奴效命?”

刘丹生气地说:“是啊,你这种行为就叫汉奸。”

要说还是扮演中行说的演员,当初我一眼就看上他,天生的奸人材料,只见他立刻把脸一变,“桀桀”阴笑两声说道:“我告诉你们,自我入匈那日起,我就立下誓言,终其一生,要灭你大汉!”

晏七行厉声道:“汉天子英明神武,汉廷能人济济,善兵之将更每代迭出,你想亡汉,分明痴人说梦。”

中行说大声狂笑:“我本汉人,深知汉情,当今单于,亦唯我计是从,我只须为大单于出谋划策,管你善兵之将多少,定教你有来无回!”

我暗叫了声好,这演员的神情语气,将那老谋深算的中行说刻划得入骨三分,简直叫人恨得牙痒痒。

一班领兵的将领气得脸色黑红,额上青筋直冒。写剧本时,特别加重了这场戏份,就是要将杀中行的理由合理化,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中行说狂笑着下场,晏七行随即气忿忿地退下。场中只剩下红蝶扮演的刘丹,只见她左踱三步,右踱三步,擦着手自言自语说道:“我朝天子锐意军务,将来兴兵灭匈是迟早的事,留这中行说于敌营之中,他又素来狡诈多谋,只怕将来会成为汉军的心腹大患。我刘丹身受皇恩每思图报,今日就送陛下一个大礼,离开匈奴之前,必杀中行说。”

红蝶那也是伶人中的极品,兼之本有几分侠气,跟我相处三天,将我的神情语气学了个八成象,宛如当日的刘丹再生一样,连我自己都看呆了。

“嗡”台下官员们议论之声又起,大致都在说“原来如此”“这中行说该杀。”“不杀必成后患。”

我得意地微笑,瞄向皇帝,与他锐利的目光碰个正着。

接着,刘丹晨起,碰上被掳来的汉人奴隶,自有一番对话,谈老上单于的丰功伟绩,谈头盖骨喝酒,谈汉人女子被杀献祭的事,尤其给人以震动的是老奴隶最后的话:“汉使啊,休怪老奴去崇敬汉朝的仇敌,想我天朝泱泱大国,居然被外族欺凌到如此地步,令人羞愧啊。哪天汉朝若有如老上单于一般善战的英雄人物出现,统领大军荡平匈奴一雪前耻,老奴必定百倍千倍的敬奉他。”

一番话掷地有声,全场静得只听得见风掠过耳畔的声音。就连卫青都一脸凝重,若有所悟。

中行说与伊稚斜的使者上场,密谋弑君夺位之事,刘丹在旁偷听,被中行说发现,决定将计就计,要陷害汉使。

戏剧的**在单于寿诞之日的祭祀大典,扮演汉家女的演员是红蝶的师姐,极是端庄娴静。当她身穿大红的长袍,缓缓步上高台,一对美丽的眼睛四下一扫,那种面对死亡从容沉静的气度,令得在场所有人都屏气敛神,痛惜无比。

点火令声下达之后,穿着火色舞衣的舞姬围着汉女翩翩起舞,作火焰飞舞状,坐在一边的刘丹屡次起身,却被晏七行按了下去,并紧紧捂住她的口,令她动弹不得。

火焰中,那高贵的汉女高声发出最后的咒诅:“苍天有眼,佑我大汉,必灭匈奴!”

美丽的脸转眼被火焰吞噬。

为了增强效果,话外间出现老奴隶的话……

“被献祭的,通常是汉人的女子。”

……

我看见皇帝双手紧紧握成拳状,任他再掩饰,也见胸膛在剧烈地起伏着,所有的官员都昂起头颅,定定地望着火中的美丽女子,悲愤之情溢于面上。

中行说仰天狂笑:“我们伟大的撑梨孤涂单于,乃是草原的狼王,是翱翔的雄鹰,必在统领大匈奴千万的铁骑,穿过草原,越过江河,践踏汉朝肥沃的土地,焚烧汉朝坚固的城池。杀光你们的男人,抢光你们的女人,让大汉的子民,生生世世作大匈奴的奴隶!”

刘丹拔剑而起叫道:“中行说,我要你的命!”

台上一阵大乱,暗藏的凶手立刻将军臣单于射杀,中行说左躲右闪叫道:“杀人啦,汉使杀害单于啦!”

持械的匈奴士兵围上来,晏七行与刘丹并肩作战。刘丹不管不顾,奋身追逐中行说,最终将他击杀。

晏七行大叫道:“杀出王庭!”

激战之中,五十名期门军放声高歌,响彻云霄,正是被我篡改的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白登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驱长车,踏破祈连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阙极具煽动性的词,从古到今凡心怀家国者,闻之莫不热血沸腾,斗志陡生。

我把靖康耻改为白登耻,特为要提醒刘彻往日高祖吕后所遭旧辱,来激发他一雪前耻的决心!

而演唱者又是新建不久的期门军,少年儿郎们正年轻气盛,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唱起这阙词慷慨激昂,似乎踏破祈连,食胡虏肉喝匈奴的情景就在眼前!

激扬壮烈的歌声中,进军的鼓声震天价地敲了起来,晏七行与刘丹杀出王庭,全剧终!

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起风了,乌云渐渐遮盖了太阳,君王臣子全都安静极了,无数双眼睛依旧直直地瞪着戏台,似乎戏还没有落幕。

现场的人全都震憾了。

匈奴的残忍匈奴的嚣张匈奴的跋扈,匈奴对天朝的轻蔑对天朝的羞辱,过去他们只是看奏报听传闻,但今天借着这场真实的短剧,真真实实的展现在他们面前。

戏剧这种东西汉朝本是没有的,它的表现力非常的丰富强大,远胜于一口才极佳的博士,独自一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没什么比案件重演、直观教学更能深入人心的,所以他们理当震憾!如果他们不悲愤不震怒,那反倒奇怪了。

我坐在那儿不说话。根本用不着说话。我就不信这个时候,还有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来找骂的。

我料错了,还真有找骂的,那人就是田蚡。

田蚡晃悠悠地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刘丹,你如此煞费苦心,无非是想为你与晏七行杀人之事开脱罪责吗?”

我腾地站起来,昂首挺胸凛然说道:“丞相此言差矣,中行说是我杀的,就是我杀的,与晏大人无关,我刘丹敢作敢当绝不推诿。陛下或杀或剐,或将我送给匈奴人祭天祭旗,我全认了。我只是想借此说明,对匈奴,我们已经忍了几十年了,还要再忍多久?我们还能忍多久?非得等到他们的铁骑踏破雁门关,焚烧我城池杀掳我子民,我们再来反抗?我也想问问在座各位,你们还是不是男人?男儿膝下有黄金,我泱泱大国凭什么给他匈奴年年朝岁岁贡,一个不顺心说翻脸就翻脸?你们究竟要奴颜婢膝到几时?”

所有官员被我骂得或哑然无语或脸色通红或怒色勃然,不是对我发怒,是因羞愧难当而老羞成怒。田蚡抬手指着我怒不可遏地叫道:“你,你一个小小的御长,敢在陛下面前如此羞辱我大汉男儿,你,反了不成?”

我瞪着他不客气地厉声道:“田大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想我刘丹,不过是个女子,面对家国之辱犹能怒发冲冠拔剑而起,你们这些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妄自领受皇恩,却不肯为陛下分忧,只知贪图眼前的安逸,文官畏战,武将畏死,殊不知灭国之祸就在眼前。如果你们大汉朝真的如此窝囊,索性就干干脆脆,送我这个为汉天子除去心腹大患的凶手罪犯前往匈奴,让他们拿我祭天也好祭神也罢,我刘丹绝无二话,必定效法那被献为祭的汉家女子慷慨赴死!”

我真的火了,话说的要多狠就有多狠。

“住口!!!”一声怒喝如同惊雷平地乍起,随即“咣”的一声,皇帝面前的桌案被劈成两半,汉武帝刘彻手持佩剑,剑锋指向前方,一张脸冷峻威严,杀气腾腾,似乎从眼睛到头发梢,都冒着火星儿。

我呆住了,一干官僚也都呆住了,大家直瞪瞪地看着他们至高无上的皇帝。

刘彻咬着牙,一字一句似乎从牙缝里挤出来:“从今日始,谁敢再言送我汉臣至匈奴入罪者,朕诛他九族!”

说罢“呛”的一声还剑入鞘,怒冲冲转身离去,立刻前后随从一大帮,“呼啦啦”离开承明殿庭院。

戏台上,红蝶手按佩剑,目光朝着刘彻离去的方向俏然而立,一班伶人则跪倒在地,恭送大汉皇帝陛下。

戏台下,群臣无语,晏七行远远凝望着我,目光中有欣慰又有隐忧。

而风声萧瑟,秋意愈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