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重生之星际女凰 > 第四百零二章 汉朝的战船

重生之星际女凰 第四百零二章 汉朝的战船

作者:沾衣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0:53:06 来源:258中文

(采用舵、橹、硬质纵帆等),装载量大(如楼船设楼2到5层,大型的载千人),船种多(有主力舰“楼船”、攻击船“蒙冲”、冲锋船“先登”、快艇“赤马”和侦察船“斥候”等),以适应水战的需要。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的吴国战船规模庞大,仅小船就有数千只,其中最大的战船设楼五层。西晋初期(公元3世纪70年代)王浚为准备伐吴而建造的连舫战舰,长120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载2000余人,是一座水上城堡。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行驶便捷,是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公元588年到589年隋灭陈时,杨素所率最大战舰“五牙”舰,设楼五层,可容士卒800人,前后左右设有6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来拍击敌船,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唐代(公元618年到907年)造船技术继续有所进展,所建造的“海鹘”战船,能在较大风浪条件下航行战斗。宋代(公元960年到1279年)的战船已普遍采用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公元1000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向朝廷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11世纪,战船已采用指南针导航,车船又有进一步发展,公元1130 年,杨么起义军使用的大批车船中,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公元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14世纪,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亦称火筒)。最迟在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中国战船已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武器从冷兵器、燃烧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

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首先表现在帆的使用上。汉以前是否有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汉刘熙《释名》书中“释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释:“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然,发展到汉初时,我国船舶使帆技术已经出现了。与帆同时出现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船尾舵的发明。它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一只汉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设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舵确实存在。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帆、舵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吴后,在同吴王阖闾的问对中,伍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这说明,吴、楚舟师中均已装备有楼船。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3到4重,高10丈(276米),可载1000人。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成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船的称为楼船官。三国时期,吴国水军装备有5层楼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大型楼船,可载士卒3000人。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作为主力战舰。西晋时,楼船上装设有拍竿。东晋时期,孙恩、卢循海上起义军也拥有一支以大型楼船为主力的舟师。隋代初期的舟师装备有大型楼船,五牙舰。宋代将车船建造技术运用于建造楼船,发展出装有多达24车的楼船,船上有的装设拍竿6座。明代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可远渡重洋进行洲际航行的巨型楼船,这是中国古代楼船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我们这部是历史穿越,他既不是史实类,也不是考古类,所以,我们就不能写的那么繁琐,所以,此后,我们说到战船不会像上面介绍的那么复杂。

之所以,要费些笔墨介绍船只,是因为马上就会有水战的情节出现了。我们才会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东汉船只的一些知识。

言归正传,付麟众人,在黄月英的指引下,很快就来到了,黄月英所说的码头了,只见黄月英急忙说道:“麟哥哥,快看我们到了。告诉大家赶紧上船。连马匹都带上船去。”

“山君,立即传令,让全体上船,另外,派出两名机灵的亲卫,让他们换上百姓的衣服,去寻找王十三,让他退回到景山等我。”付麟说道。

“诺!”典韦应声道,紧接着他就亲自传达命令,并且组织兵马上船。

这个时候,付麟也从战马上面下来了,付麟顺手就把黄月英从马上抱了下来,这个时候黄月英虽然害羞,可是她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黄月英知道付麟他们多数都是旱鸭子,于是她也亲自指挥大家上船,顺便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

黄月英忙起来后,付麟就发现小乔正在看着自己,付麟一看她们姐妹还在马上呢,也不知道她们是在想着什么。

付麟也没有时间去揣摩她们的心思了,于是付麟过来,就分别把二女也抱下了马背,女人都是这样,尤其是好女人,特别是东汉时期的好女人。

大小乔一看,付麟的心中有着她们,她们就把一切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小乔也不吃醋了。

“快,大乔、小乔,赶紧上船,马匹先留在这里,一会儿我把它们弄上去。”付麟说道。

“不,我要在这里陪着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