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炮灰的无限反攻 > 第43章 司天灵台

炮灰的无限反攻 第43章 司天灵台

作者:尖椒伴余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9 00:49:34 来源:258中文

元和十五年,岁初庚子之日。食时。

更钟敲响,皇宫中人,不用指挥,都开始忙碌起来。无论宦官、宫女,还有尚未成年的小黄门,都微微弓腰,沿着长廊,用小碎步快步奔走着。今夜,呈露之宴就要大张旗鼓地开始。虽不是一场大宴,可要做的事仍旧车载斗量。此刻的大明宫中,仿佛一台精密的齿轮机器一般,各人各司其职,这才保证这巨大的车载缓缓转动。

司天台主簿杨司辕走在宫中的长廊之上,不时与低着头的宫人们擦肩而过。有个宫女经过,抬头望他,正好杨司辕也抬头,与她四目相对。僵持片刻,杨司辕笑了笑,那宫女“呀”了一声,整个脸都红了,赶紧加快脚步,匆匆离去。

在这一年,杨司辕已迈入三十岁年纪,虽仍是壮年,但决计不是少年了。然而他面目眉眼,却仍旧如弱冠少年一般,带着几分稚气,加上肤色白皙,清秀可人,有人说,就算把杨侍郎放到当年则天皇后的男宠堆里,怕也毫不逊色,如果……

如果他不是头发早白的话。

同样在这一年,杨司辕的一头发丝,终于还是全白了,一根黑发也没有剩下,从背后看,如耄耋老人一般。不老面容,早生华发,单是一样就足以引人注目,他还两项皆具,如此一来,谣言和传说一类,都围绕在他身边,从未有一刻停歇过。

“杨司辕,司天台灵台郎,奉长官命,居于翰林院天文院中,专司时计历法之事。”

在这深宫之中,他无数次这么向别人介绍自己。这是段极普通的话,他人听完,都会惊讶地睁大眼睛和嘴巴,还久久地不能合上——

星象之事,轻则耽误天时,重则迷惑帝王,不得不慎。

先代数帝多次改革,设下司天台与天文院两方观星机构,为的就是互相制约,免得一家独大,占据解读星象之权,给人胡作非为之机。既是如此,两家自然是势同水火,互不相容,为了解释星辰是否异象,气候是否反常,两家时常不顾纸贵,将自家意见写成长长一表,连夜上书,相互参得不亦乐乎。

就在这样激烈的战火之中,杨司昴身为司天台直属,却能呆在宫中翰林院在“敌方”天文院中独占一间院室,一席之地。每天自做自事,不问寒暑。区区一介灵台郎,不过小吏之身,却被两方同时默许如此,难免让人浮想联翩,猜测重重。

有人说,他乃前朝司天台夏官正杨景丰之侄,也算是著了天文名作《宿曜经》的不空和尚之徒孙,家学渊源,自然受重视。

亦有人说,元和二年,司天台长官、司天监徐昂上书圣上的《新历》,名为司天台众人合作,实则大部分是少年成才的杨司辕之手笔,彼时他尚未加入司天监,加之避长官讳,便以残英为名,混入其中,实则几乎著了一整部历法之书。

上述之事,都是有理有据的,至于无风起浪的,那就更多了——

传得最凶的,便是他会望向听风,占卜凶吉,比起与开朝之初的袁天罡李淳风等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把他留在天文院,就是圣上随时要提他,向他问卜凶吉。

这话传到杨司辕耳朵里,已经神乎其神,传得不像样。

然而他只是轻叹一声,没有一句辩解。

而在他的直属上司,司天台司天监徐昂看来,这件事并不若传言般复杂。

甚至,连圣上干预之事都没有。

不过是后宫之中,也有计时制历之需要。宫中虽有女官,专门担任尚时一职,然而女官们一未学过天文,二难出宫墙,天时不定,每每总有变数,历法更改,传进后宫已经迟了。遇上大事之节,便令后宫礼节有亏。

当朝圣上,虽崇佛好道,但对儒家之礼也颇为重视。在连出几次错历错过祭祀之事侯,圣上便大发雷霆,勒令司天台和天文院解决此事。

既是圣上的意思,本是对头的司天台和天文院只得坐下来商谈。两相讨论许久,最终想了个折中之计——

司天台派出一名观星的灵台郎,每月前往后宫半日,与后宫女史核对时历,通报天象,校正后宫天数,以绝错漏之患。但司天台在宫外,永宁坊中,后宫女史,难出宫墙。为方便她们平日询问,这灵台郎便呆在宫中翰林院,在天文院中候命。

问题是解决了,人选变成了至关重要的。

若选了狡黠之人,趁机探听天文院情报,告知司天台,是一番麻烦。

若选了过慧之人,人是司天台的人,反而替天文院出谋策划,又是另一番麻烦。

最终,还是司天台长官徐昂推举一人,那便是杨司辕。正如前述所说,此人家学渊源,精通历法,入司天台前他曾在宫中呆过,了解情况。而且最重要的,此人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内心却是个儒者,熟知种种礼法,话不多说一句,路不多走一步,更不要说越矩之事,担当此职,最是合适。他不提还好,一提,竟是司天台和天文院全部赞同,无一人有异议。

如同众人期待的一般,杨司辕并未反驳一句,乖乖地应了。然而启程前夜,长官徐昂放心不下,便将他叫到观星台上密谈。灿烂星斗之下,徐昂沉声说道。

“残英,我虽以守礼为由举荐你,但我知道,你并非酸腐儒生。”

“不,我内心就是儒生。”

杨司辕硬生生地回了话,回话间,他把玩手中的玉算筹。这玉算筹是他加入司天台之时就带着的,是廉价的黄玉,做工也粗糙,看起来不是什么好货,却不知他为何如此珍惜。

徐昂看着他,如看着深不可测的星空一般。

沉默片刻,他突然笑道:“你心中在谋事,而且,看来是一件大事。”

“长官放心。”杨司辕放下手中算筹,沉声道,“此事全在我一人,与司天监无关。”

徐昂没想到他回答得如此爽快,又拒绝得如此决绝。若是别人,他或许便追问下去。但杨司辕不同,徐昂直觉再细问,反而有所牵连,对自己不利。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借坡下驴:“好吧,看来你那大事不为人知——我也是,我不知晓。”

杨司辕便不再说话。徐昂方才探问,有些尴尬,只得又嘱咐了一些话,说宫廷不比司天台,不是精于星象就行,还要懂得人心。虽说当朝明文规定,身为星官,不能和达官贵人、皇室中人交往过密,但也不能直接了当地驳人面子,就算敷衍也要敷衍够礼数。

然而他说得苦口婆心,杨司昂也是淡淡,也不知这灵台郎听进去没有。

眼看已是破晓,徐昂能说的话已说尽,杨司辕又如厚重磐石般,不见分毫裂缝。他只得摆摆手:“说到这里,我先走了。”

“长官走好。”杨司辕行一礼,但是呆在观星台上不挪步。徐昂口干舌燥,也不管他,自己便走了下去。直走到远处,他回头,只见杨司辕仍旧站在观星台上,手里把玩玉算筹,口中喃喃说道:“礼节虽好……旧日友……也好……”

徐昂愣住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古怪的灵台郎对事物做出评价。

站在台下,他细细想来——

元和二年,杨司辕以狂放少年天才之姿,助他写成新历。本能顺理成章加入司天监,从夏官侍郎做起,走星官仕途一路,然而不过一年后,他却毫不犹豫地丢下手艺,入宫做了侍卫,直到元和十年末,才回到司天监中。

此时时转星移,他只能做个小吏灵台郎。可他却似毫无感觉一般,每日记星算历,克己复礼,战战兢兢,从不多言。见过他昔日景象之人,都为他惋惜不已。徐昂也是其中之一,但看得久了,他心中不由得涌起几分怀疑——

灵台郎不需太多演算,他近乎每日拿着玉算筹,是在算些什么?

难道当真是谋划什么大事?那他是真的心如死灰,还是只是掩饰而已?

宫中侍卫的几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子,”徐昂恨恨道,咬牙切齿,“若非有贵人嘱咐,我定把你挖个底朝天!”

就这样,身负某种秘密的杨司辕就这么到了天文院,又在宫中稳稳当当地做了五年。

每到定时,他都固定进入后宫之中,履行职责。宫中本就少有男子入内,他的异貌吸引了诸多宫女的注意,在他经过的道路上,她们躲在竹帘后,悄悄地望着他的身影。有大胆的宫女冒着危险,请宦官带一两张诗纸,一件薄衫给他,杨司辕从未收下,但都郑重回信酬谢。对宫女都是如此,对其他人更是敬重。诺大的皇宫之中,从杂役到官员,从公主到王妃,无一人不与他友善——

然而,也无一人与他交心。

不司非己事,不深交他人,这本是星官应有的状态,不足为怪。只是深宫中的宫人都暗暗惋惜,白浪费了一幅那么好的容貌。

曾有一位宫女如此说道——

“杨侍郎面上带笑,但孤身一人行路之时,看上去很是寂寞,又有几分坚定,似乎像在守着重要之物一般?”她猜到,“或许,他宫外有情人,正为他守身如玉?”

——这是关于杨司辕诸多谣言的又一个。

遗憾的是,她只对了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