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重生九八之逆天国民女神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世界集团第二次会议

“新世界人民广播电台,新世界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王莺现在学的一口纯正普通话。

她果然是天生的有语言天赋,和秦牧学习没多久,她口音里曾经的家乡味一点也没有了。秦牧有时候听着广播,都觉得自己穿越时空,又回到了后世——王莺就是国家级播音员水平。

真是草莽之间,藏龙卧虎。

现在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播音员有两个。男的是秦牧,女的正是王莺。

“今天,新世界集团第二次大会正式在微山湖召开,出席会议的人员有……”

每天听广播,已经成了根据地百姓的固定节目。这比工人上班还准时。工人有时候因为一些原因会迟到,但是百姓们收听广播绝不会错过一秒。

他们不知道“新世界集团”是干什么,“第二次大会”又是讲什么,但是这些不重要。秦牧只是要求自己治下的百姓能有一个概念——这片土地上是谁在主事。

这一次大会比第一次大会更加重要。第一次大会时候,大家对工业和农业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还没有每件事都展现在眼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今微山湖的工业中心已经成形,一幢幢厂房,一座座烟囱,还有那高大的钢铁高炉,都清晰的向诸位新世界集团的核心人物传达着明确的意义——未来,就在我们手里。

可是这已经是过去的未来,就是这一切,是上一次会议秦牧提起的。那么以后呢?

现在我们有了如此庞大的实力,每一个人都对推翻大宋有着无比的自信。什么都不看,只要看看那些无穷无尽的钢,就足以砸死一切敌人了。

走到这一步,全是在秦牧的带领下,那么有了现在的基础,我们下一步向何处去?

这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秦牧就要在第二次大会上讲明白这个问题。

这就注定造成了这次大会又变成秦牧的一言堂。大家只是听,他们都渴望得到秦牧的知识,明确今后的路线。

“什么是工业?”秦牧首先提出了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微山湖的钢铁厂,煤矿场,制造中心,这就是工业了吗?”

这难道不是工业吗?全体人员都陷入了思考。他们本以为这就是工业了。

“不,这不是工业,这只是工业的表象。我们新世纪集团的人,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工业的本质是什么?工业的本质是一种全新的文明。”

文明是什么?

“单纯的说工业文明,不如对照农业文明来说更直观。”秦牧在黑板上写下了“农业文明”四个字:“在我们新世界集团出现之前,以前全天下所有的文明,都可以说是农业文明。文明,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生活方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靠种地耕田在生活,这是一种农耕文明,是农业文明的一种。”

“农耕文明的精神

是内敛的。”秦牧写下了这两个字:“方圆百里一块土地,这上面生活的人民按天时播种收割。这块土地能提供给他们生活需要的一切。水,粮食,甚至药物,都在这块土地上。除了有限的一些资源——比如食盐,百姓并不需要从外部获得更多东西。所以他的本质是求诸于内的。”

“可是自春秋以来,就有各种战争,大小国家打来打去。”折美凤立刻就发表了反对意见。

折家姑娘的学问是秦牧的后宫里面最高的。虽然余里衍贵为辽国公主,但是辽国的教育水平比大宋差十万八千里。

对于历史,折家姐妹花了解的最深——她们从小就学这个。

春秋战国打成一锅粥,每个国家都想吞并别人,这明明不符合“内敛”的含义。

“内敛是农业文明的精神,但是内敛并不是说不会对外发生冲突。农耕文明,我可以做个形象的比喻。这就是一棵大树,它的养分来自于脚下这块土地,而他的产出就是满树的果实。可是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好多大树,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压迫到彼此的空间。这就需要战争解决。”

以大树比喻农耕文明,这让众人顿时有了一个可视化的场景。

“这些大树,就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大小诸侯国,最终他们被秦朝这棵最大的树给占据了全部的空间。自此以后一千多年,我们都是在秦朝这棵大树的地盘上生活。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长城就很明白了。”

秦牧几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东亚大概地形,然后在上面长长的划了一条线。

“这就是长城。”秦牧指着这条线说道:“我们汉族人,自秦始皇以来,一直生活在这条城墙的保护之内。为什么秦始皇这棵大树长到这里就不像外扩张了呢?因为长城之外不适合农耕文明发展。”

“长城以外,是一个高原,我称之为蒙古高原。那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所以我们农耕文明不会向那个方向再扩张了。那里只适合养牛放羊,所以那里的人们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叫游牧文明,也是农业文明的一种。”

秦牧紧接着几笔画出了中国的简略地形图。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主要是依托这几个产粮区,华北平原,江淮流域,珠江地区,以及关中和蜀地。这就是我们一千多年来求诸于内的发展成果。农耕文明的大树,发展到极致,向西被青藏高原阻隔,向北被蒙古高原阻隔,东边是大海,南边是零碎小国,这棵大树最舒适的空间已经被秦始皇打好了基础。”

秦牧不由得对祖先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千古一帝,名不虚传!

“自秦皇以后,历代都以长城为界,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农耕文明的本质所决定。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就在于此。他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了长城,可以说功

在当代,利在千秋。直到今天,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依然在享受他的遗产。”

众人听完秦牧的讲解,这才真正意识到秦始皇的伟大。原来他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早早就修好了长城,把最适合农耕的土地全给圈了起来。

“长城,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文明所建造的。游牧文明的本质是闲逛。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今天心情好,向东跑跑,明天心情不好,向西逛逛。他们必须要逛,因为牲口要吃草,可着一个地方吃肯定不行。”

秦牧的话引起了一阵笑声。

“在原始的科技条件下,他们必然如此。因为他们不可能预测到哪里草多哪里草少。走到哪算哪,见到谁抢谁,这才是闲逛的本质。因为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生活。有水,有肉,但是他们缺少生活用品。而生活用品的发达,是手工业发展的结果。农耕文明才有手工业,背靠大树好乘凉。坐在树荫下才能做出各种精美的东西。”

“而游牧民族呢?他们没有固定的家,所以也就无从产生手工业作坊。这样他们就必须抢。而抢劫就有明确的方向,就是南下!南边,是农耕文明,有着丰富的手工业产品。”

听到这话,众人对秦始皇的膜拜又加深一层。这不只是圈地了,还是修城墙。难怪长城叫“城”,原来这真的是一条巨大的城墙。

长城事实上把农耕文明作为一个城市给保护了起来。

“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他们一定要抢,所以即使农耕这棵大树不想再扩张了,可是游牧这条饿狼还是会来,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所以蒙恬、霍去病打匈奴,李靖打突厥,到现在大宋打契丹,都是一脉相承。”

说到这里,秦牧不由得看了看余里衍。这件事不知道会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还好,余里衍面不改色,依然认真的在听秦牧讲话。

秦牧这就是太小看了余里衍。作为辽国公主,余里衍眼界绝没那么小。自己的国家都灭了,她现在就以秦牧为国,什么农耕游牧的,都是农业文明,都是过去的文明。现在,要看工业文明了。

余里衍要作为工业文明的主人!

“了解了两种农业文明,再说我们的工业文明就有对比了。农耕的本质是内敛,游牧的本质是闲逛,而工业文明的本质,是扩张!”

秦牧重重的写下了两个大字:扩张。

“若说农耕是一棵树,游牧是一条狼,那么工业文明就是一套血液循环系统。”

秦牧已经在新世纪集团做过许多科普,大家虽然不如方好音那么了解血液循环系统,但是对这个名词不陌生。

“工业需要原料,然后经过工厂加工,最后生产出商品。原料,就是静脉,工厂,就是

心脏,商品,就是动脉。这一套系统的本质,就是扩张!”

扩张!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

“工业的恐怖,大家都看到了。就拿搪瓷厂来说。大宋的一个手工作坊,制作这样一个搪瓷盆,不说上搪瓷这一项,就是单单制造出盆体,就要花费不知多少工时。我乐观点估计,一天能做出一个吗?这么规范,这么圆滑,这么均质。”

众人都下意识的摇摇头。搪瓷盆已经成为微山湖根据地的寻常物件,以至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件东西的可贵。

如果没有这个工业体系,就这么一个搪瓷盆,大宋工匠折腾一个月也未必做的出来如此完美的盆子。

“可是在我们的搪瓷厂,每天产量是几千个。而且只要我们需要,随时可以扩充到几万个,如果再有需要,几十万几百万都可以实现。这就是工业化的恐怖力量。一个搪瓷厂,可以逼死全天下的手工业做盆的匠人。但是逼死他们不是目的,满足天下百姓的需求才是目的。只有工业化才能满足全天下百姓的需求。”

全天下都是搪瓷盆,这得赚多少钱啊!贾红线不由得陷入了憧憬——全世界都是我家的搪瓷盆。

“可是这个血液循环系统,它不是一棵树,风调雨顺长好点,环境恶劣长差点,根本不是这样!这个系统是精密的,是疯狂的。它需要吃下大量的资源,同时需要广阔的市场。如果没有资源,比如没有煤炭,厂子就不能生产,静脉不能回血,心脏就瘪了,人就死了。如果没有市场,产品卖不出去,那么动脉就堵了,心脏就爆炸了。”

“还是说我们的搪瓷盆,当我们生产了几千万个搪瓷盆,整个大宋每家都有好多个,再也没人会买了怎么办?如果卖不出去,我们的搪瓷盆会迅速的堆满搪瓷厂,然后是整个微山湖中心。到处都是搪瓷盆,这我们还能活吗?所以我们必须要开拓新市场。”

“工业的过程就是吃进原料,吐出产品,这就导致了两点。第一,不管原料在哪里,不管是不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都要去获取。第二,不管谁想要封闭市场,不让我们卖产品,我们都要打开他的大门。没有原料我们会饿死,没有市场我们会爆炸。而原料和市场不只是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更是在全世界。”

秦牧说着,回身在黑板上补全了世界地图。

“这里,叫澳洲,有着全世界最好的铁矿。其品质远远超过利国监。这里,叫波斯湾,有着全世界最好的石油。简直是插根管子就喷,都不用打井。这里,是金国人占据的地方,有着肥沃的土地,最适合机械化种粮。”

秦牧一个一个地方的给大家讲解着。

曾经让秦牧学的枯燥无比的地理知识,一旦变换了形象,以资源的面目出现在众人眼前,这些知识顿

时变得成了大块的肥肉。

就连一贯心态最冷静的方好音也听得双眼放光,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工业文明的本质,就是扩张。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工业文明,那么我们迟早就会打起来。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历史上的绝佳时机。这个世界并没有第二个工业文明存在,所以我们是单方面的扩张。我们的脚步,不会停留在长城脚下。我们的目光,是整个世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