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重生九八之逆天国民女神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第一次问卷调查

收音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微山湖这一片地区的生活方式。

就算是滕县的知县,都每天守着收音机不放——反正他也没别的事干了。

房知县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滕县这块地方,算是成了另一个府州。西军在边疆事实上就是割据状态,朝廷拿他们根本没办法。如今微山湖这一片地方,包括滕县以及周边,也成了一块国中之国。

近卫团已经彻底的掌握了这片地方上的一切权力。

宗族势力不能说完全干净彻底的被拔除,也可以说被大大的削弱了。

两个族长已经被愤怒的百姓打死——当然,动手的不会是百姓。近卫团谨记着秦牧的指示,杀人这样的权力,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们只是让百姓告发族长的犯罪事实。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不用找都有的是。

欺男霸女,横行乡里,草菅人命,秦牧想都不用想,随便一划拉就是一堆这样的事情。

在皇权不下乡的时代,靠什么来约束族长的行为呢?靠道德吗?这能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靠法律吗?族长本人就是法律。

既然什么都无法约束这些人,那他们做出任何犯罪的行为秦牧都不会奇怪。

近卫团只是按照团长定下的流程走了一遍,就收集到了两位族长充足的犯罪事实,于是剩下的就是顺理成章。犯人枪毙,财产充公。

解决了乡里,折可存再来到滕县找知县聊天,房知县立刻就明白多了。

行,开仓放粮,你要什么我给什么。反正除了这个县衙,自己也管不了什么。

滕县至此彻底的落入了近卫团的手里。

也有两位族长的至亲族人来县衙告状,但是无一例外全被房知县打跑了——这事别来烦我。

他们还不死心,有的就去了京城告御状。可是现在汴梁都饿死人了,谁会管乡下土财主的死活。

这些人根本找不到庙门,别说见皇上了,就连开封府他们都进不去。

开封府尹现在真没空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汴梁城闹饥荒呢,一天死好几十口子,这可别出大乱子。万一饥民暴乱,那就麻烦大了。

聂山是新上任的开封府尹,他绝不能让开封府在自己手下出乱子。这不但是自己面上不好看,更是会让太子丢人。

秦牧充分的预计到这点,所以才让近卫团发动百姓斗地主。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赵佶没有工业社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眼前的事情,金国,西夏,天师军,还有西军,都够赵佶喝一壶的了。何况自己还给他加了点料——烛影摇红,慢慢去品尝吧。

赵佶的大脑真理不顺这么多麻烦,毕竟他不是编程序的,那么多参数,常量变量,

算法结构都可以一一想明白。

他就是一个艺术中年,脑袋里面全是风花雪月。

就看他不计后果的玩空手套白狼——玩命印刷交子,就知道他不明白国家经济应该怎么运营。

国家破败如此,我等皆是有罪之人。

秦牧很希望赵佶自己能明白这句话,但是显然赵佶是不会有这个觉悟的。

他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只会把一切责任都丢给别人。

秦牧准备再加点料,不能让汴梁城里面的百姓寂寞。

于是幽州城的秘密就开始流传在京城的西面八方。

这次秦牧就不用隐晦了。他直接把宋军在幽州的败仗,和向家秘密勾结金国,让金国大幅提高卖城价格这件事,直接就说了出来。

现在汴梁城里面的宣传机器有两个,一个是盖世太保,走底层百姓路线;另一个是克格勃,走高层路线。

向家这事情一曝光,汴梁城顿时炸了锅。

百姓们这才明白自己挨饿原来全是向家搞的鬼!

这下汴梁城里面顿时乱了套。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我们得去找向家算账!

“打倒汉奸!”

“打倒卖国贼!”

这么时髦的口号当然是秦牧让人宣传下去的,包括这次鼓动百姓围攻向家大院,也是盖世太保在后面发力。

“天诛向仲父子!”

“杀光他们全家!”

口号喊的山响,人群也越聚越多,但是他们没人敢真的进攻向家大院。

向家是干什么的?放高利贷的。人家养着数不清的打手。

这点子泥腿子,向家父子真的没放在眼里。

但是他们担心朝廷,担心赵佶的态度。

自己卖国的秘密,怎么突然之间就全天下都知道了呢?

之前可是一直藏得好好的,折家答应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看来,军阀不可信呀!

折家人说过的话,连放屁都不如。

那么久时间没说出来,偏偏在汴梁闹饥荒时候捅出来这件事,这不是要向家的老命吗。

不行,必须找折家算算账了!不能这么便宜折家。

不过这事还不能着急,眼前有更紧急的事,就是要去见皇上。

向仲亲自来到了皇宫,见到赵佶之后,向仲痛哭流涕。

他一再赌咒发誓,说向家绝不可能做这种缺德带冒烟的坏事。这一定是有人诬陷向家。

“官家,你可得给臣做主呀!如果向家蒙受这样的不白之冤,岂不是让向太后在地下都不得安宁?”

赵佶正一肚子火没处发。

他也是从市井流言中才知道向家卖国的事。这可真把赵佶气坏了!

合着金国人狮子大开口,全是你教的。百姓真真没有骂错你,你就是“汉奸卖国贼!”

他本想借着这件事把向家给

抄了。这可是太好的理由了——卖国贼呀,人人得而诛之,自己抄家光明正大。

这样就能暂时的解决了朝廷的经济困难。

向家可是大宋最富的那几家之一。吃了向家,赵佶觉得自己至少能对付三四年,都不用征税!

可是向仲搬出了向太后,这就不得不让赵佶多了一番考虑。他能上台当皇帝,是向太后出力的。如果向太后不点头,赵佶根本坐不到这个位置上。

他身为端王时候,是出了名的荒唐王爷。除了正事不会,别的他都干的非常好。

像蹴鞠这个游戏,他就玩的很疯,要不怎么高俅只通过踢球就从市井无赖变成了高太尉呢。

向太后就是赵佶的恩人。恩人已经死了,赵佶本不需要考虑死人的问题。可是现在恰恰京城中流传着烛影摇红的传说,自己这皇位有点不牢靠。

赵佶这时候正需要坚定的同盟,而向家天然的是他最好的伙伴。

他和向家,可以说是共生的关系。虽然向家坑了他这么狠,但是这个时候还偏偏不能动向家——还需要他支持自己坐稳这个皇位呢。

怎么办?如果不处理向家,对京城的百姓不好交代呀。

赵佶这一犹豫,向仲看出来了。

有门!

“百姓多愚昧,不知受了何人鼓动。臣看这件事,到也不难解决。第一,臣愿意拿出一部分钱粮,让京城的百姓吃个饱饭。”

听到向仲这话,赵佶不由得点头。这件事做的好。这样一做,百姓的怒气会消了不少。

那么有第一,看来还有第二。

“这第二点,臣有一个请求。请皇上给臣一道圣旨,让臣奉旨查找谣言背后的主使!这个谣言太过恶毒,竟然敢对皇家不敬!臣一定要为官家找出来真正的主使。”

赵佶听到这话,不由得望了望向仲那一脑门的皱纹。

果然年纪没有白活呀!

向仲话里有话,他说的明白,这个谣言,根本不是指向家卖国那一个,而是说三角恋杀人案那一个。

看来向仲早就做好了准备,要以这件事来拿捏自己。

幸亏自己想的明白,没有贸然动向家。看来如果自己真的要拿向家入狱,他们马上就会把第一个谣言给落到实处呀!

赵佶顿时觉得自己好像有一根小辫子被向家给牢牢的攥住了。

头疼呀!

看来不答应他不行。而且赵佶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造的这个谣,怎么一下子就弄的满城风雨呢?

“好,梁师成,拟旨!”

就让向仲去办这件事,好好追查谣言的源头,把幕后黑手给朕揪出来!

当秦牧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微微有点惊讶。

他本意是想让赵佶借助这个局面,把向家给解决了。

这倒也不是秦

牧的好心,而是现在朝廷几乎是一体的。

秦牧搞臭了赵佶,也扳不倒朝廷。这件事,最好是从堡垒内部攻克。

如果赵佶拿下了向家,那么就等于被打断了一根肋骨。

现在的大宋,是皇上,文官,和权贵在共天下。

向家是权贵这一支的代表。打死了向家,权贵会兔死狐悲,和赵佶多少有点隔膜。

这才是秦牧想要达到的效果,可是没想到赵佶竟然忍了下来,也没想到汴梁百姓也忍了下来,竟然没人敢冲击向家大院。

真是“忍术”了得!

这让秦牧不由得想起了主席的那句话:“斗争的不够”。

自己的工作,做的还差的远呢。至少在汴梁就不能算成功。

汴梁城的百姓觉悟远远比不上根据地的劳动人民。

秦牧最近做了一个专题广播,每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详细的通过广播讲述幽州之战的前后经过。

他本身就是亲历者,又来自历史下游,掌握着许多黑材料。而且秦牧的文采也算是不错,看小说多了,自己也会编故事。

所以该有的悬念,细节,包袱,一点不落全给本时空的听众端了上来。

这简直就是微山湖百姓的盛宴!

他们哪里听过如此栩栩如生又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且这故事还是真的,就在不久之前才发生。

朝廷的无能让百姓哀叹,金军的野蛮让百姓愤怒,禁军的废物让百姓鄙视,官员的无耻让百姓恨不得拿刀砍了他们。

百姓们不由得把自己幻想成孙悟空。

若是自己有着齐天大圣的本事那该多好呀。只要抽出金箍棒,就可以一路杀进京城,宰了向家人,然后再杀上金銮殿,指着官家的鼻子骂他。

针对这次的专题广播,秦牧还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是秦牧自己设计的,但是负责人是方好音。

方好音在经过秦牧的私下培训后,基本掌握了问卷调查的要点。

问什么人,怎么问,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一定不能说。最后再送上小礼物。

这些要点方好音一点就透。她派艺战团的女兵作问卷调查员,同时申请了近卫团的跟随保护,这样的调查就覆盖了整个根据地。

通过这一次调查,秦牧大概掌握了根据地百姓的倾向。

目前为止,百姓还是仅仅想痛骂赵佶一顿,而没想把他赶下台。

看来,自己要登台表演,还是不够火候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