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一十八章 产能不足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一十八章 产能不足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休整三日期满之后,李安率领大唐船队继续出发,前往出发的基地,也就是大唐本土南端的广州港。

此时,广州已经通了铁路了,从大唐长安城的火车,已经可以直接抵达广州城外的车站,这对于大唐帝国更好的控制南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这条铁路也是连接大唐南部区域的纽带,对推动大唐南方的商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沿途各地都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铁路开通之后,几乎所有的商人,都把目光瞄准到了这条铁路上,因为相比铁路的速度和价格,原先的运输方式实在是太落伍了,商人若不做出改变,就要被时代给淘汰了。

因为铺设铁路调集了太多的人力,所以,铁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铺设完成,但正因为大唐到处都在铺设铁轨,到处都是火车站,所以,对火车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可大唐生产火车的工坊,就只有长安城的一处,产能相对来说是不够用的,如此,就造成了火车数量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正在运营的火车,基本上全都是满负荷运行,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司机倒是可以两班轮换,而火车却不能轮换,只能不停的加水加油,对火车进行最好的保养,以防止出现故障。

而由于火车数量的严重不足,所以,不论是在生产的时候,还是在出厂之后,都能迎来一大片的争斗,这都让负责管理铁路局的鱼朝恩是焦头烂额。

生产时候的争斗,主要就是优先生产什么类型火车的争斗,尤其是车厢的争斗是最大的,有客运的车厢,也有货运的车厢,客运也分为普通的车厢和贵族的包间等种类。

商人因为货运物资太紧张,集体请命,要求优先生产货运车厢,以尽快满足货运的需求,而出行的客运压力也很大,喜欢经常外出的贵族和官员,则要求优先建造客运车厢,甚至要求,多造设备豪华的包间车厢,以满足他们的私欲。

总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要求,并纷纷通过自己独有的方式向铁路局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些要求很明显都是互相矛盾的,毕竟,产能就只有那么多,顾得了这一头,就必然顾不了那一头了,若是能几个一同解决,那还哪儿来的争端。

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鱼朝恩面临的是多个利益团体的需求,万一处理不好,必然会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闹不好这个肥差就被别人去抢去了。

按照大唐帝国的长远发展目标,自然是优先生产低档的货运和客运列车比较稳妥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能够产生最大的效益。

但这样一来,贵族的出行就没有那么舒服了,难道还要让身份高贵的贵族老爷和家眷们,与普通的老百姓乘坐相同的硬座,这样乱哄哄的一片,自己漂亮的妻妾,岂不是有可能被穷小子看到了,此乃奇耻大辱也。

鱼朝恩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但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自然明白,就算是大局也要服从权贵的利益,不能因为大唐帝国的整体发展,而让这些老爷们受罪,于是,他只得下令,让工坊优先生产高档的包间车厢,其次才是货运车厢,最后生产硬座类的普通车厢。

而在生产好一列火车之后,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就是分配的问题了,此时,所有铁路线的火车都不够用的,下属们只要听说有火车从工坊下线了,都抢破头的争夺,甚至,亲自跑到鱼朝恩面前耍赖,诉说自己的不易,再不增加火车,自己就要被焦急的商人给活吃了。

当然,这些部下说的都是真的,他们确实遭遇了威胁,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觉得他们的身份不低,且具有决定商人命运的权力,他们让哪个商人的商品上火车,哪个商人就的货物就能更快的抵达目的地,若是他们故意使坏,商人的货物就只能堆积在仓库里了,所以,这些商人巴结他们还来不及呢?又怎么敢得罪他们。

这是因为商人也是分档次的,一般的小商人自然不敢得罪他们,否则,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可某些大权贵下属的商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靠山太硬了,鱼朝恩的部下是真的得罪不起,就算被打了,也不敢说什么。

比如,有一次,贩卖护舒宝的大商人,听说货运火车都排满了,气的大闹洛阳火车站,要求把别的商人的货物先放下,让他们的货物先上,否则,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大商人是杨国忠的心腹,负责为杨国忠贩卖产品,并主要负责护舒宝的销售,为人极其嚣张,鱼朝恩的属下可不敢得罪他。

而大唐的权贵,有何止杨国忠一个人,而这些权贵都有自己的产业,若是这些大权贵全都刁难铁路局的人,那么,他们这些做下属的,可就真的没法干了。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势,鱼朝恩也很是头疼,这手心手背的都是肉,偏爱谁都不太好,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提高火车的产量了,这样,就能有更多的供应了,可提高产量也不是那么容易。

大唐的工业化已经全面铺开,各行各业都继续人才和劳动力,也就是说,各方面都缺人,没有太多的剩余资源向火车制造方面去倾斜,这直接导致了火车制造的产量很难大规模的提升,尤其是制造豪华包间车厢,是最为消耗时间的,很多材料都不太好准备。

火车是李安来到大唐之后搞出来的,不过,李安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发明的火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的争斗,很多商人和权贵,为了争夺铁路的使用权,争的是突破血流的,甚至都发生了多起流血事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朝廷也拿不出让各方都满意的解决措施,只能不断的去平衡和调解,让各方都退一步,有钱大家一起挣,实在不行就谁犯错就惩罚谁,甚至杀一儆百,以震慑这种抢夺铁路资源的行为。

也就是说,若想彻底的解决铁路争抢的难题,唯一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增加火车的产量,一个很难实现的想法,还有就是增加火车的速度,但增加速度会增加危险性,比增加火车的产量还要困难。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这鱼朝恩,更是在困扰整个大唐朝廷,而最有希望改变这一切的,就只有李安了,所以,几乎所有人都盼着李安能尽快返回大唐,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估计,正在返回的李安,若是知道了众人的想法,一定会感到压力山大的,当然,也是会非常高兴的,毕竟,能得到众人的认可,说明李安是棒棒的,是最厉害的一个人。

在经过南沙区域的时候,李安要求各船减速慢行,注意侦查周边的水文状况,以免让船队撞上暗礁。

毕竟,这一片区域的礁石是非常多的,到处都是可怕的暗礁,大唐蒸汽船的吨位都不小,万一撞上了的话,那就非常的糟糕了,很有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李安不会允许有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宁愿让船队缓慢航行,走的慢一些没有关系,安全绝对不能忽视。

“李侍郎,这一块区域到处都是礁石,对过往的商船来说,不是一个好地方,可对于大唐的渔民来说,这里就是世外桃源啊!周围的小渔船都在忙着打渔,听说每打一趟都能有非常不错的收益。”

一名部下陪着李安站在甲板上,看向周围的小渔村,开口说道。

这些小渔村,有的距离大唐船队很近,有的距离很远,他们全都在周围的礁盘附近捕鱼,这些天然的礁盘是鱼类繁衍的重要场所,大部分鱼类都喜欢生活在有礁盘的地方,而没有礁盘的深海,鱼类资源就相对比较稀少了。

李安轻轻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起来,发现周围的渔船,全部都是大唐的渔民,从船只的结构和人员的衣衫就能够非常清楚的分辨出来。

“全都是大唐的渔民,看来这里在大唐时代,就已经属于华夏了,这是华夏的故土啊!”

李安感叹的说道。

“李侍郎,您说什么呢?卑职都听糊涂了。”

部下听了李安的自言自语,部下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安突然心血来潮,笑着看向部下,开口道:“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本官不是来自这个时代,而是来自一千多年之后,你会相信吗?”

“来自一千年之后,这怎么可能,李侍郎,这些话可不能乱说。”

部下被吓得不轻,看上去都有些哆嗦了。

毕竟,在大唐这个时代,科学的水平和人民的认知,还是太低级了,像穿越时空这种事情,自然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甚至是有些忌讳的。

李安笑了笑,摆手道:“不用紧张,开个玩笑罢了,哈哈哈!”

说完继续看向远处正在捕鱼的渔民。

这些渔民为了生计,正在不停的捕鱼,同时,时不时的抬起头来,看向正在通过的大唐船队。

虽然,他们大部分都是见过广州港内的蒸汽大船的,但一次性看到如此规模的船队还是显得非常兴奋,非常想多看几眼,似乎不多看几眼就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似的。

能在南沙区域,看到如此多的大唐渔船在这里捕鱼,李安是非常高兴的,这足以说明华夏先祖早就在这里活动了,这一块区域属于华夏是毋容置疑的。

如果后世的人都能到这个时代来看一眼,也就不会指责华夏以大欺小,把国界线划到别人的家门口了。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我们的国土,从来就不是别人的,这些领土一直属于华夏人民。

此时的大唐渔民能够非常安心的在南沙海域捕鱼,这让李安很是感叹,后世的华夏子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在外出捕鱼的时候,很容易被周边小国的官方船只欺辱,甚至还要经受枪支和火炮的攻击,很多时候,甚至连小命都保不住了,可谓是受尽了屈辱。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大唐时代,大唐帝国是天下最强大的仁义国家,有足够的实力为自己的国民做后盾,周边诸国自然不敢无理取闹,甚至,这些王国都是大唐的附属,每年都要向大唐朝廷进贡,如此,自然就没有理由干扰大唐渔民捕鱼了,而且,他们的水军实力太弱,只怕未必能对付的了大唐渔民,而且,这个时代的捕鱼技术非常落后,礁石里的各种鱼类是永远都捕不完的,反正都是大自然的资源,谁抓到就是谁的,道理就这么简单,而在后世的时候,因为捕鱼的机器太先进太多了,很多鱼类资源都要濒临灭绝了,如此,自然也就有了争夺,各种矛盾也就凸显出来了。

“这里捕的鱼,在广州靠岸之后,可以用火车一路运到长安城,待回到长安城,说不定,我们还能吃到他们现在捕到的鱼呢?哈哈!”

李安放下望远镜,笑着说道。

部下上前一步,笑着说道:“这些渔民精明着呢?他们都知道活着的鱼比死掉的鱼更值钱,所以,遇到值钱的鱼,他们会小心的用海水养好,只有不值钱的鱼,他们才会堆放在船下面的仓库里,这些活鱼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鱼贩子,然后鱼贩子会用装着海水的木桶小心的伺候这些活鱼,一路伺候到长安城,最后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京城的鱼贩子,然后,这些贵重的活鱼就进了京城的高档酒楼,还有贵族王府,甚至是皇宫之中,这些都是李侍郎的功劳,若不是李侍郎搞出铁路,广州这里的活鱼,是很难运到京城的,估计在半路上就彻底的臭了。”

这是大实话,海鱼放在木桶里养,是需要较高的技术的,只有各方面准备的非常充分,这些鱼儿才能活下来,若是有任何准备不足的地方,这些活鱼就要翻肚皮了,而大批量的活鱼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细心去一个个的照顾的,所以,自然就需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去把这些活鱼运输到京城。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