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水塔

我的怪物图鉴 第六百二十八章 水塔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古代的港口是比较落后的,所有货物都需要人力进行搬运,不论是往船只上装货,还是从船只上卸货,都离不开大量的苦力,苦力的多少和强壮与否,直接决定着港口运行的效率。

评价一个港口的繁荣程度,从苦力的多少就可以看出来了,苦力的数量是港口繁荣的硬指标,比港口的面积大小可靠的多,港口大不代表一定繁荣,但若是苦力的人数很多,则一定是一个繁荣的海港,因为苦力都是需要吃饭的,一个港口能聚集大批量的苦力,足以说明这个港口的上下货很频繁,苦力有足够的工作可以做。

不过,数量众多的苦力,来来回回的搬运货物,也让港口变得混乱不堪,到处都是干活的人,货物也堆放的乱七八糟,怎么可能不混乱。

越是大型的港口,这种混乱就越是严重,有时甚至会引发矛盾,爆发武力冲突,造成进一步的混乱。

古代的运输条件非常有限,车马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使用船只运输量大,可以很好的节约成本,所以,水运一直都是非常有效的运输方式,被所有商人所重视。

而水运不论是起始点,还是终点,都在码头上,所以,码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谁要是能控制码头,谁就能控制一笔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很多时代,为了争夺能够产生财富的码头,很多黑恶势力都会斗的你死我活,死人是一批接着一批。

后世有一个叫上海的小渔村,因为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做港口,被西方列强打造成了一个规模极大的港口,城池规模不断扩大,码头的数量也是一增再增,而其中,很多码头都是不同的黑恶势力控制着的,从而让码头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

塔纳尔也同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尤其是在大唐这个造船业不算很发达的时代,海船的自持力非常有限,必须在塔纳尔这样的海港停靠,所以,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既然是一个重要的港口,李安自然要全力以赴的进行建设,而眼下,提高码头货物上货和卸货的效率,就成了李安追求的最新目标。

不同的商船,停靠在港口的适合,甲板距离岸边的高度是不同的,几乎都比码头高许多。

在卸货和上货的时候,需要将一块倾斜的木板,搭在船舶的甲板上,这样一来,苦力可以顺着甲板走上商船,然后搬运商船上的货物,从带着坡度的木板上走下来,将货物堆在码头上,然后继续搬运,这些堆积在码头的货物,会有人牵着马车前来拉走。

这种原始的卸货方法,几乎延续了上千年,直到后世大规模远洋贸易兴起之后,才逐步变成集装箱卸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卸货的效率。

在这个时代搞体积巨大的集装箱运输,怕是有难度的,因为后世的集装箱实在是太大了,需要个头同样非常巨大的吊车才能将其吊起来,而且,如此庞大的集装箱,普通的马车也无法进行运输,总之,就是各种不现实。

不过,利用吊车将货物直接从商船上吊下来,却是个完全能够实现的好办法,只是机械吊车只有大唐才有,而且,数量还比较少,暂时怕是不能应用到塔纳尔了。

利用动滑轮减轻拉力的办法,倒是可以行得通的,只要多使用几个动滑轮,就可以将货物的重量减轻好几倍,从而让一个苦力就能将其轻松的卸下。

动滑轮简易调查的制造难度并不大,以塔纳尔海港目前的条件,完全可以建造出来。

滑轮,李安带了不少,足够使用了,另外,需要在码头上建设坚固的吊车立柱,上面一个横木杆,用来安装滑轮。

整个机构需要一根结实的绳子,绳子的一头在苦力的手中,另一头挂着一个铁钩子,铁钩用来勾住货物,苦力负责控制绳子和方向,从而让货物稳当的落下。

有些货物的个头是比较小的,只需一个人就能轻松的扛起,若是动用这么大的设备,一个一个的调运这种不是很重的小麻包,那就太不划算了,也不够经济。

所以,还需要配备一个个头适当的方形盒子,盒子的顶部是打开的,四个侧面也有一个可以平铺下去,以方便上下货。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空盒子吊至商船上,然后,使用苦力将大量货物堆在这个大方盒子里,待准备完毕之后,小心的将方盒子连同货物一同调运至码头上,打开侧面的一块面板,就可以轻松的将货物卸下了。

若是旁边有一辆运输车,那就更加方便了,直接将货物倒入运输车就行了。

这样一来,好像搬运的次数更加频繁了,但少了苦力扛着货物在危险的木板上行走的过程了,这样不但省力,安全,而且,效率绝对比直接搬运要迅速。

尤其是遇到大型货物的时候,往往需要铺设很多个模板,十几个人共同搬运,才能将货物稳当的搬下来,若是使用吊车系统,可就可以轻松的将其搬下来了,效率的提高不止一点点。

李安昨日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早就将图纸画好了,并立即交给身后的部下,开口道:“这个是吊车,可以让商船的卸货变得更加的容易,让当地的工匠立即打造,本官要尽快看到效果。”

“是,李侍郎,属下明白。”

部下连忙结果图纸,小心翼翼的交给身后的人。

商业码头目前勉强能够维持,李安所能想到的迫切改进意见,就只有改进搬运方法了,至于扩大规模什么的,还需要资金到位之后,慢慢改变了。

而且,眼前的商业港池不是太大,改动的潜力非常有限,两侧的造船厂和渔夫小屋也让这个港池注定不是未来的主港。

造船厂是一个小型的设施,只能建造极为简单的小船和中等船只,造船技术非常的一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李安并不打算改变他,暂时保留一下也是好的,毕竟,造船厂有个修船的功能,港口里有这么多的船只,难免有船只需要整修一下的,这个造船厂就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渔人小屋是民用港口的一大特色,此处也是颇为热闹的,男子外出打渔的时候,女人会在家中制作咸鱼,孩子们则会在附近快乐的玩耍,只是这些孩子的身上都比较脏,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

渔人小屋的存在,让整个海港变得颇为温馨,更增加了海港的人气,让海港看上去更加的繁荣,所以,这些无人小屋是不能迁移的,就放在这里也挺好的,反正,日后的主港需要重新选址建设。

这个时间,大部分的渔民都出海打渔去了,留在海港的渔船非常少,一眼看去还不到十条。

由于这个时代的捕鱼技术还非常的落后,根本就无法对自然界的渔业资源构成实质的威胁,所以,渔业资源永远都是丰富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渔民每次都能捕捞到足够数量的渔获,以养活自己和家人。

捕鱼的渔船此刻还没有返回,只要渔船返回,鱼获码头的人流就会很快增加,大量采购海鱼的小贩会很快将需要的海鱼抢购一空。

即便此刻,也已经有少了小贩等在渔获码头了,只要打渔的渔船靠岸,他们就会跑过去购买。

渔人小屋附近的鱼腥味实在是太大了,李安待了一会儿就有些受不了了,连忙带着众属下离开,前往旁边的荒滩。

此处荒滩紧靠着商业港池,面积非常大,而且,更远的地方还有一条小路伸向海中,从而让沙滩前方的海域成了两面靠陆的地形,只需要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形成一个面积极为广阔的海港。

在李安的眼中,这个地方可以成为未来商业贸易的主港,更是商业船只补给的主要位置,当这个主港建设好之后,原先港口的商业码头就可以逐步拆除,并将地方让给造船厂和打渔人。

毕竟,以后来往的船只会越来越多,需要修船的用户也会多起来,以现有的造船厂,是肯定忙不过来的,所以,早晚是要扩建的,而占用商业地盘是最合适不过的。

“这个地方可以围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港口,还有那条伸向海中的小路也要加高加宽,从而变成可以存放货物的码头。”

李安指着附近的地形,开始部署建设计划。

李安建设新港的思路,是要借助部分自然条件,外加人工的努力,将新的港口建设好,为了增加卸货和补给的效率,需要在新港口的三个方向全部建设码头,只有最靠近大海的一面,只建设一条不太长的封闭墙体,以阻挡海浪的冲击,保护海港内的船只。

“还有这几个地方,必须建设大型水塔,来往的商船都是需要补给淡水的,日后商船会越来越多,需要补给的淡水也会很多,这个设施必须要建设好,不能让来往的商船因为不能及时补给淡水而耽误行程。”

李安继续安排道。

“是,李侍郎,属下明白。”

补给淡水对远洋的商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有远洋商船经过沿途海港的时候,就没有不补给淡水的,所以,补给的效率非常重要。

在很多落后的海港,补给淡水的方式非常麻烦,需要商船的水手,先将空的水桶运下商船,然后再港口加满淡水,再费力的将装满淡水的木桶运上商船。

这样来来回回的用木桶运输,实在是太耽误时间了,也太累人了,会严重影响补给淡水的速度。

而建设好水塔之后,补给的效率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了,水塔的储水池建在水塔的最高处,池底的高度都比商船的甲板还要高,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一个细软的管子,就可以将水塔中的淡水引入到商船上,速度远远超过人力的搬运,提高的效率不是一点半点。

大唐帝国发展这么多年,已经可以制造柔软的管子了,尤其是橡胶事业发展起来之后,橡胶管这种柔软的管道已经制造出来了,李安的船上就携带了不少,完全可以满足海港的要求。

至于水塔淡水的来源,则是附近的井水,利用吊车装置,将一大桶一大桶的淡水运入水塔的水池,从而满足商船的补给需求。

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补给效率,每一个水塔的跟前,都必须配属一个以上的吊车机构,以快速向水塔输入淡水资源,确保商船的补给需求。

另外,若是在海港附近多打几个淡水井,那效果就更好了。

还有就是雨水的收集,也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热带的海边,下雨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而雨水都是淡水,只要在最低洼的位置搞一个水泥结构的地下水库,则雨水就不会浪费了,直接从地下雨水库调水,效果比井水还要快。

当然,若是大唐的抽水机在这里普及了,那效果就更好了,到那时,甚至连水塔都会显得多余,因为抽水机可以直接将井水抽到商船的水库,在闲暇的时候,也能将水抽上水塔,这样一来,在最忙的时候,就可以两处开工了,抽水机和水塔共同补给,效率直接增加一倍,效果杠杠的,而到了那时,吊车就成了备用的工具了,以防止抽水机损坏之后,无法进行补给。

码头靠海的位置,要多建造一些吊车,以满足调运各种物资的需求,而吊车后面的码头空地也要足够大,这样才不容易产生混乱的感觉。

当然,成立一支运输车人马也是势在必行的,这样,商船卸下的物资,可以更快的运走,避免占据港口的宝贵空地,阻碍港口的正常运转。

尽管是民用港口,但最基本的防卫设置是不能少的,尤其这里以后将是塔纳尔的主港,安全保障不能放松,建几座瞭望塔外加两座大威力的炮塔就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