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设

我的怪物图鉴 第六百二十七章 港口建设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塔纳尔海港经过狮子国多年的经营,规模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同时停靠几百艘商船是毫无问题的,不过,考虑到日后商业贸易的更加繁荣,这点容纳量还是显得有些少了,至少应该增加十倍,达到能够同时停靠几千艘商船的规模。

扩建工作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若是顺利的话,三五年就可以了,而一旦得不到大型疏浚船的支援,则拖延二十余年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只要能挣到钱,扩建工作是一定会加速的。

此时的塔纳尔海港有两个彼此互不干扰的港池,就像两个露小豁口的方形大池子,一个是民用的,另外一个较小一些的是军用港池,军用港池的设施与民用港池的设施完全不同。

军用港池靠近岸边的浅水之中,设置了三个高大的箭塔,这三个箭塔的最高处距离水面最少有三四丈高,分为上下三层,每层都足以驻守十几名弓箭手,另外还有固定式的大威力巨弩,最顶层的平台上,还有一台投石机,防守的武力也算得上是比较强大了,只是面对一般的攻击还行,抵挡大唐是完全没有丝毫作用的。

三个大型箭塔的守卫兵力,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二百人,这些设施并没有被拆除,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而且,还要进行修缮和加强,因为对于一般的防卫来说,这三个箭塔确实非常的实用,值得保留。

水中的三个箭塔是前哨守卫,在后面几百步外的港口陆地上,遍布着大小不同的七个箭塔,有三个大型的箭塔比水中的还要大许多,另外几个稍微小一些。

整个港口的箭塔总数加起来有十个之多,这还不算只能容纳两三个人的瞭望塔,这些瞭望塔也是可以作为箭塔使用的,只是面积太小了,只有一层,攻击的威力很小罢了。

十个箭塔最多可以容纳六百人,形成港口的高空打击力量,确保港口的安全,而在港口的一处位置还建设了几排的营房,有的是一层的房子,也有的是两层的楼房,这些房子都是供防守十倍居住的,这样的一个营地最多可以容纳两三千的兵马,只要十倍全部驻满,防守力量还是很可观的。

营房的一侧是粮库,里面还剩下不少的粮食,这些都是驻守士兵的食物来源,从来就没有空过,只要有粮食,士兵的士气就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训练的场所在营房的外面,有射箭场,训练场,还有一个小型跑马场,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了。

这个小型的军港内还有一个不太大的修船场,可以对受损的舰只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让战舰能够重新投入战斗。

军港的吃水仅有四五米的样子,算不上深水港,后世的很多大船都是难以入港的,不过,此时的船只普遍较小,就连大唐的蒸汽炮船的吃水都没有这么大,所以,都是可以在里面停靠的。

对于这样一个非常不错的军港,李安觉得必须要保留,而且,还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建设,将整个军港打造成大唐在次大陆一带的模范军港,从而震慑周边,保障大唐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较大一些的民用海港,设施比军用港口要多得多,因为是民用海港,所以,防御设施少的可怜,港口的浅水区域,只有两个瞭望塔,具有灯塔的作用,上面有一个遮雨的小棚子,下面的单层平台只有长款各三步,中间可以放一个悬挂的火盆,这样,夜间进入海港的船只就不会走错路了,另外,平台上还可以站立三两个弓箭手,负责监视海港内部的船只,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给后面的上级发信号,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求对面军港的帮助。

岸边的防御设施也是很少的,只有几座与水中差不多的瞭望塔,可以提供最低级别的防卫需求,用来防备小偷和盗贼,倒也完全够用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监视,监视海港的一举一动。

由于民用海港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在一侧的浅水区域聚集了很多渔船,这些渔船并排的靠在一起,显得非常的拥挤。

为了方便渔船的进出,在浅水区还搭建了可供人行走的悬空木架小路,这样,渔民朋友们就可以方便的进出自己的渔船了。

在靠近渔船的岸边,建设了不少渔人小屋,这些小屋都是单层的,里面放的都是渔民需要使用的渔网等物品,也包括一些晾晒的鱼干。

一般情况下,男人负责出海打渔,打回来渔获之后,由女人负责清洗和晾晒,这样分工合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

长期在海上漂泊,让这些渔民的肤色都非常的黝黑,当然,也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肤色。

南天竺兵马的到来,给这些渔民和他们的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不过,李安很严厉的处置了南天竺的部分作恶士兵,让这些渔民的生活,很快的进入了正轨,生活变得安定起来。

由于渔民的捕鱼量比较大,晾晒的时候就散发出了很大的味道,一阵风吹过,可以将鱼的腥味传到很远的地方。

新鲜的海鱼能卖到一个很好的价钱,当然,品种也要非常好才行,若是品种不好,那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港口等待,等待渔民捕鱼归来,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海鱼买下,然后加价卖出去。

渔民的码头位置是最偏僻的,也是港口最差的位置,毕竟,他们的货物都是新鲜的海鱼,有一定的污染性,而最好的码头位置,自然让给了商船。

商船来自不同的国家,所携带的货物也是非常的丰富,商业价值远远超过只能打渔的渔船,所以,最好最大的位置都让给商船了。

所有的商船只要靠近码头,马上就会有一大群人跑过去找活儿干,这些人被称为码头力工,负责搬运货物,以挣取生存所需的钱财。

商船上的货物都是大箱子装的,每一个箱子都非常的沉重,所以,很多苦力都累的弯了腰,看上去颇为辛苦,不过,只要能挣钱,辛苦也是值得的。

港口的一侧还有一个不太大的造船厂,这个造船厂占据的陆地面积比较大,但占据的水域面积就比较少了,很多木料和材料都放在陆地的房子里,水中的船坞只有一个,一次只能建造一艘中等的船只,或者几艘小型渔船,是一个非常弱小的造船厂,目前正在建造的就是几艘小型渔船,是渔民在这里订购的。

海港的扩建潜力很大,只要花费巨大的力气,就一定能扩建成为一个大港,也许是因为太自信了,这个海港的陆地上并没有城墙,只有用木头建造的简易栅栏,这种栅栏只能阻挡普通的百姓,若是盗贼则能够轻松的翻越栅栏,在夜间进入海港,但港内有不少瞭望塔,上面都配置了手持弓箭的士兵,所以,盗贼敢进来也是需要胆量的。

李安从全局考虑,决定将塔纳尔建设成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耀眼的明珠,为此,必须投入巨额的建设费用。

好在狮子国答应赔偿巨额财富,只要这笔赔偿到手,除去一小部分用来安抚商人和百姓,大部分的资金都将用在建设海港上面,其中,塔纳尔和戈迪将作为重点建设方向,尤其是塔纳尔,因为没有遭受过战争的损毁,各种设施都比较完善,扩建的工作更加容易展开。

扩建必须要有蓝图,必须在因地制宜的条件下,最优化的建设这个海港,为了达到最优化的建设成果,李安决定亲自视察海港的情况,并进行一番设计。

李安首先来到了军港,并看望了军港内的大唐将士,让他们多休息,认真训练。

“李侍郎,这个军港的各项设施,都还算完善,不过,需要的戍守兵马也太多了一些,十个箭塔满员需要六百人,实在是太多了,需要做一些改动才好。”

部下明白大唐在海外驻军不容易,人员需要尽可能的精炼,不能为了守卫一个海港而动用太多的人力。

李安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不能如此耗费人力,不过,这些箭塔既然都是完好的,那也完全不必拆除,当瞭望塔用就可以了,一个箭塔五个人就行了,这样,五十人就可以戍守了。”

“李侍郎,这人是少了,可这样一来,防守力量就太薄弱了,还是需要改进一下才行。”

部下觉得这仍旧不是好办法。

李安指着两处最关键的防卫位置,开口道:“这两处位置最为重要,要建设两座结实的高塔,每座高塔的顶部放置四门火炮,十名士兵戍守就足够了,这样,方圆数里的敌人都不能靠近海港,同时,也省去了大量的弓箭手。”

“李侍郎说的对,这样守卫的士兵能减少很多,但守卫的力量却大大的加强了,火炮的射程比弓箭远很多,只需要两座火炮塔楼,便可以完全控制军港,让敌人不敢靠近。”

部下认可道。

在任何时代,若想减员增效,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更先进的设备,只有更先进的设备,才能实现减员增效的结果,而大唐现在有火炮了,只需要架设几门火炮,所能起到的震慑效果,远远高于人数众多的弓箭手,一个炮塔的战斗力就超过十个满员箭塔。

在军港建设两个全新的炮塔,是李安目前能想到的最佳的改进方案,至于扩大规模啥的,暂时资金没有到位,疏浚船也没有到位,还不能实行。

在军港调查了一阵之后,李安又去了民用港口,那里的改动潜力更大,因为面积更大,设施更多,而且,还能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所以,改动的必要性也是最大的。

军港考虑的更多的是安全性,而商业港口考虑更多的就是商业价值了,所以,改动的前提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

民用港口的一半以上被用于商业,渔民占用的地盘也不小,至于造船厂则只是占了很小的一块地盘。

日后的商业会越来越繁荣,所以,这一个商业港口是绝对不够用的,需要在几里外的浅滩继续扩建商业泊位,甚至还要多扩建几个,当然,原有的港口也可以向深海延伸距离,从而让水域面积更大,能满足停泊更多的船只。

渔民的渔获数量有限,造船厂也占用不了多少资源,而只有商船的上货和卸货是最麻烦的也是最消耗人力的。

李安走到一艘正在卸货的商船附近,看着几十名苦力正在卖力的搬运货船上的物资,顿时觉得这个现象必须要改变。

这些苦力很累,但干活的效率却并不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将一船的货物全部卸下,而码头的空间有限,后面还有不少船只正在等着卸货,有的商船需要等待一两日才能顺利的卸货。

当然,还有很多船只需要上货,需要各种补给物品的商船就更多了,毕竟,商船长途远行,需要在港口补给淡水和食物,还需要购买各种生活物品,所有这些都需要苦力进行搬运,而苦力的体力值是有限的,干活的效率自然高不了。

这种情况若不能及时的改变,必然会极大的限制港口商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若要改变这种吞吐效率低下的情况,可以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最简单直接,也最为容易,那就是增加苦力的人数,让更多的人来港口干活,以加快运输的速度。

第二种与第一种差不多,是要多建泊位,泊位多了之后,可以实现更多艘船只同时上下货,当然,对苦力的需求也更多了,这也是后期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三种办法是采用机械臂调运货物,这样搬运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倍,对人力的节省也非常大,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可以极大的在增加港口货物的吞吐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