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街道上贩卖小吃和小商品的小贩,与街道两边豪华酒楼的掌柜之间,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他们对彼此的生意都能起到很大的照顾,是互补型的亲密关系。

就好比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马和角马,他们总是一起迁徙一起吃草,但这两个族群之间并不会产生矛盾,也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它们吃的是不同品种的青草,并不会抢夺对方的食物资源,所以,毫无竞争性,而他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可以更好的应对食肉动物的威胁,可以互相警惕,从而提高彼此的生存几率。

斑马和角马吃不同的青草,警惕相同的捕食动物,这让它们能够结合成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平康坊街道上的小贩与酒楼的掌柜,所面对的同样是不同档次的客户群,他们结合在一起,能够把两种客户群都一起吸引过来,如此,不论酒店内,还是外面的街道上都是熙熙攘攘的,这样才有繁华的气息,才能始终维持这份财气。

若是这种关系被破坏了,那么,财气也就被冲走了,后世的街道改造,就是因为把街道拓宽,把摆摊的小贩逼入店铺和赶走,从而造成财气被吹走,街道再也不像之前那么繁华,生意似乎也不那么好做了,都没有客人经过,生意又如何能够好得起来。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老旧街道被改造成规范化的新街道,这导致了所有街道的财气都被冲的七七八八了,然后,一个诺达的城市,繁华区在什么地方,市中心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了,似乎也找不到真正繁华的商业区,所有商业区的人群都不太多,行人都是稀稀落落的,除非遇到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人群才会一下子多起来,平常的情况都差不多。

眼下的大唐长安城,显然不是这种情况,至少,东西市和平康坊就是非常热闹的繁华区,别处也有几个发展不错的区域,就连城外都有很多繁华的市场了,当然,都是低端和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精致和奢侈品的市场,一直都在京城的城墙内,主要集中在东西市和平康坊这些地方,毕竟,这里的富人群体更多一些,而京城外面主要是贫民集聚的贫民窟更多一些,商品的档次自然不同了,毕竟,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不同的,商人只有瞄准相应的受众,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大唐长安城的商业区的布局,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合理的,有一部分是早就规划好了的,也有一部分是自己形成的,比如东西市都是朝廷规划的大市场,而平康坊和城外的大量商业集聚区,都是自发形成的,更具备合理性。

大唐的繁荣离不开这些星罗棋布的商业区,就犹如离不开大量存在的工坊一样,这些都是繁荣所必须的,工坊可以提供各种产品,而商业区可以对商品进行交换,光生产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可靠的交换手段,这是商业区存在的意义。

“哈哈!顺手牵羊,这一招好啊!”

李豫看到一名两岁的孩子,突然伸出小手,把经过自己身边的糖葫芦拔了一串下来,然后,直接就塞入了自己的嘴里,这一连串的动作几位熟练,直到糖葫芦塞到嘴里,孩子的父亲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毕竟,孩子是抱在怀里,背对着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根本看不到身后发生的事情,可卖糖葫芦的小贩却是能够发现的,有人拔出自己的糖葫芦,这要是都发现不了,那岂不是白混了。

李安也看到了,笑着说道:“看着吧!又要有一场小热闹了。”

只见这名小贩表情急躁的拉住了抱着孩子的妇人,大概是要妇人付钱。

而妇人并不了解发生了什么,回头就是一句臭骂,因为声音不够清楚,李安也不知道骂的是什么话,但肯定是骂人的话。

“无知村妇,骂谁呢?糖葫芦,快给糖葫芦钱,一串五文钱。”

小贩也不废话,直接要钱。

“没钱,糖葫芦还你。”

妇人看到了孩子手中的糖葫芦,生气的从孩子的嘴里把糖葫芦给夺了下来,然后硬是叉到了糖葫芦的草架上。

“哇哇哇……”

小娃儿立即大声的哭泣了起来,也许是做母亲的太生气了,动作有些粗鲁,弄疼了这个孩子,也许是孩子很想吃这个糖葫芦,总之,被从嘴中夺走糖葫芦的那一刻,小娃儿就大哭了起来。

好好的一串糖葫芦被小娃儿吃掉了一个球,第二个球也被咬烂了,如此,哪里还能卖得出去,卖糖葫芦的小贩自然不会愿意,不过,还没等他发作,小娃儿的母亲先发作了,对着自己孩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打,这一顿打的老凶了,比之前那位打孩子的大人要严重的多,把小娃儿打的哇哇大叫,比之前哭的声音大多了,也引起了更多人的侧目,交通状况都为止一堵。

如此一来,小贩倒是不好说什么了,只能非常无奈的愣在原地,看着这妇人表演,最后受不了了,赶紧把那个已经卖不出去的糖葫芦塞到了小娃儿的受伤,然后,啥也不说,转身就走,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身影。

小娃儿拿到糖葫芦的那一刻,马上就不哭了,孩子的母亲也不继续打了,抱着自己的孩子,赶紧离开了,然后,围观的人群一拥而散,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仿佛从来就没发生过任何事情。

这一个小小的突发意外,让李安颇为感叹,这就是底层人们的生活现状,有时候,就为了一串只值五文钱的糖葫芦,就能引起一段风波,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能省下五文钱,居然把自己的孩子暴打了一顿,难道自己孩子的一顿暴打只值五文钱,就为了省下那五文钱,居然要暴打自己的孩子。

当然,这只是李安不成熟的理解,也许在那个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不能太娇惯,家里的收入不高,若是这一次孩子偷拿了一个糖葫芦,花五文钱搞定,那下次孩子会不会毫无预兆的去拿不属于自己的更贵的物品,五十文,五百文,甚至更多的东西,一旦这种习惯养成了,也许就改不掉了,到时候,这个孩子长大了,会不会成为一个小偷,一个只会偷窃别人财产的社会残渣。

若是本着教育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这个母亲略惩自己的孩子是没啥不好的,可自己的孩子,把别人的糖葫芦给搞坏了,若不进行赔偿的话,会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很不好的表率,日后,自己的孩子或许也会变成这样的人,如此,岂能是好事儿。

也许是这个家庭太穷了,至少是心里太穷了,所以,为了省掉这五文钱,宁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树立不好的形象,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两岁的孩子也记不住什么,两岁的孩子还没到记事的年纪。

不过,就以这种家长的素质,孩子长大了一些,估计也是这种表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改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也许是遗传,也许是被生活所迫,因为在金钱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容易形成这种爱占想小便宜的性格,甚至能够因为区区一文钱而拼了性命。

妇人抱着孩子越走越远了,而李安却陷入了思考之中,这种爱占小便宜的毛病,几乎是华夏民族的特色了,当然,其它民族也有这种特点,但华夏一族最为显著。

古代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如此,到了经济发达的时代,也同样是这个样子,有好多爱占小便宜的人,数量之多让人咋舌。

比如一个地方若是运货的车辆翻车了,货物散落了一地,那么,周围的一大群人,就会冲上去抢夺散落的货物,根本不在乎别人已经很惨了的事实,好像只要是散落的货物就是无主的一样,这便是贪便宜的心里在作祟。

还有就是某个店铺要卖特价商品,一折出售货物,甚至,只要客人肯来就送一斤鸡蛋,那么,平常门可罗雀的店铺马上就会人满为患,爱占便宜的人马上就会把店铺被围的水泄不通,都等着占这些小便宜。

当然,爱占小便宜并不是什么好习惯,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坏习惯,就算每天都占小便宜也得不到多少利益,有时看似好像是占了些便宜,实际上却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因为有些可恶的骗子,已经摸透了广大老百姓爱占便宜的心里,所以,就会利用普通老百姓的这一心里,对老百姓进行欺骗,比如,许诺高额回报,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资,而当老百姓真的被眼前的这点小利益所吸引并拿出钱财的时候,骗子就成功了,他们仅仅利用了老百姓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就可以为自己捞取巨大的利益,而有些老百姓会被骗的倾家荡产,甚至被逼自杀的都不在少数,尤此可见这些便宜的可恶,可换个角度去想,若是这些老百姓不贪图小便宜,不就不会吃亏了么,可面对高额的回报,又有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只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吧!

普通老百姓爱占小便宜,骗子就抛出一些诱饵,满足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然后,收割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所有积蓄,让老百姓一无所有,普通老百姓终其一生所占的小便宜加在一起,估计都比不了一次上当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所以,爱占小便宜的坏习惯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不但有损自己的人品,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自己上当受骗的几率。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难免被欺骗的,任何人都会有被欺骗的经历,几乎任何人都躲不过,而越是爱占小便宜的人,上当的几率就越大,所以,为了自己的更大利益,还是不占小便宜的好。

随着妇人消失在视线之中,李安的思绪也回来了,现在是解决京城住房问题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多做准备才是,这一次千万不能再功亏一篑了,若是再没有效果,李安就太郁闷了,甚至,不得不建议推行可怕的房产税,而且,是变态的多余房产重税标准,是任何人囤房人都承担不起的税率,这有别于后世文明国度的房产税,因为那些房产税都是全民拥有的税种,税率不是很高,再加上可以出租,而租金是高于税收的,出租之后还能有不少的剩余,如此,很多囤房几万套的富人,不但不会倾家荡产,反而会得到一笔不菲的持续性收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裕,成为躺着挣钱的大土豪。

躺着挣钱,这实在是太理想了,几乎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惬意生活,而后世就有这样的包租公包租婆,而此刻的大唐长安城,同样也有这样的包租贵族,只不过,后世的某些国都,人们的收入水平比较高,不需要拿出太多的钱就能够租到不错的房子,而大唐此时的京城现状,就是普通工匠的收入不足以轻松的支付房租,同时,京城的房价也太贵了,若是租金太便宜的话,一百年也收不回买房的成本,所以,这就陷入了两难,租的稍贵老百姓受不了,稍便宜的话,一百年也收不回成本,现实就是这么的无奈,让人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努力忍受,而李安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了工坊强制提供居住场所,并搞了一些可移动的临时房子,同时,也在催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解决京城的住房紧张状况,还老百姓一个安定幸福的生活环境,李安相信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解决京城的住房紧张状况,不会让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一直生活在缺乏房屋的环境之中的,李安有这个信心,也有足够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