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我的怪物图鉴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安早就已经习惯吃七成饱了,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是最为有利的,吃的太饱对身体并不好,而且,很容易导致人的身体变胖,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大胖子。

要想保持身材,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必须要养成吃七成饱的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很多人身材越来越胖,主要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食欲,看到什么好吃的都往自己的嘴里塞,一顿饭都能吃两三顿饭的量,这远远超过自己的身体所需,对身体的损害可想而知。

不能控制自己的食欲,这反映了一个人意志力的薄弱,同时,似乎也能说明这个人的生活条件足够的好,若是穷的吃不上饭,也就不存在控制食欲的问题了,想吃也吃不起,当然,穷人也有一种情况会吃的很多,那就是在遇到免费饭食的时候,会吃的特别多,比如坐席的时候,就会拼命的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还专检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往肚子里塞,就比如李安的传音学堂免费请家长们一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吃撑了。

李安深谙养生之道,所以,是绝对不会撑着肚子吃的,吃个七成饱就会停下,李豫主要看心情,可能会吃的多一些,但肯定不会吃的太多,让自己连走路都困难。

“这剑南烧酒就是地道,回味悠长啊!”

李安喝了一点,开口说道。

酒水喝的太多,对身体是一种很大的损害,不过,稍微喝一点,却是有保健作用的,所以,还是可以喝一点的,只要不超过一定的数量就没有问题。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酒水,就算是酒精含量最好的烧酒,其实也没有多高的度数,跟后世的烈酒比起来,那还差得远呢?所以,随便喝个几碗是没啥问题的,喝个十几碗也醉不了。

李安与李豫各自喝了三五碗就不喝了,各色美味菜肴基本上都是动了一点,至少还剩下八成的量,再吃就撑了。

吃饱喝足也不用急着走,稍微歇息一下,待肚子里的食物略微消化了之后,再走也不迟,虽然有饭后百步走之说,但也要先歇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去走九十九步,若是刚吃完就贸然散步,会导致身体不适的。

一般的客人在吃饱之后,不会等待太长时间,稍微歇息一下就会离开的,毕竟,也要考虑照顾酒店的生意,一个人占用过长的时间,下面的客人就没法就餐了。

但李安与李豫的身份不一样,自然不需要考虑这些,酒店掌柜的也不敢过来赶,甚至,还要时不时的送些点心上来,询问还有啥需要的没有,态度别提有多好了。

李安吃饱喝足之后,在包间里来回走了几步,然后站在窗口往外看。

刚才过来的时候,外面还是黄昏,过往行人的脸部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而此刻,窗外已经完全天黑了,大街上的路灯,还有对面店铺的霓虹灯全都亮起来了,让整个街道充满了繁华的气息。

这一切自然有李安的功劳,但不全是李安的功劳,这些霓虹灯都是电灯,是李安发明的,亮度比之前的火光亮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在这个发明出现之前,街道上的店铺只有少量的蜡烛灯笼,亮度和数量都远远不如此时的霓虹灯,繁荣的气息自然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另外,这些开店的掌柜,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意,会不断的加强自己店铺的霓虹灯,让自己的店铺看上去更加的明亮,更加的耀眼,从而形成了很大的攀比关系,也让这里夜晚的灯光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耀眼。

虽然灯光的强弱并不影响酒菜的品质,但平康坊的街道是贵人云集的地方,而有钱人会选择什么酒楼消费呢?自然是高档的酒楼,越高档越好,而一个酒店如何体现自己的高档和与众不同呢?

这里面自然离不开豪华的装修了,这是最基础的一步,酒楼的外部和内部都要装修的很漂亮才行,让人一看就很有档次。

但酒楼内外的装修好不好,要让别人看得见才是,大白天的时候,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一个酒楼豪华,可到了晚上,若是没有足够的灯光,酒楼的外表看上去就会显得黑漆漆的,内部没有足够的灯光,同样会显得黑乎乎的,所以,为了维持如白天一样的豪华外表,就必须加装足够数量的霓虹灯,从而把酒楼的内外照射的与白天的时候一样美妙,尤其是外部的照明最重要,这样可以让客人大老远的就能看到自己的酒楼。

毕竟,人们首先看到的就是最亮的那个,就比如晴天的夜空,我们首先看到的肯定是明亮的月球,然后才是最亮的几个星星,最后才会注意哪些不太亮的星星,对于酒楼也是一样的,最先看到的肯定是最亮的那个。

而每个酒楼都希望自己能被更多的贵客关注,所以,会不惜余力的加强自身的霓虹灯数量,让自己的酒楼成为最耀眼的那个,这也就形成了很严重的攀比,而这些攀比早就了平康坊街道的明亮夜景,让很多来到这里的人,非常的满意。

要知道,白天的阳光虽然明媚,但任何街道都是明媚的,并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野外的空地上会更加的明媚,而到了晚上,大部分的地区都是黑漆漆的,只有城池会有光亮,而平康坊这里几乎是最亮的,这感觉就非常不一样了,会让人有一种自己走到最繁华地带的感觉,而且,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人在夜晚有灯光的街道上,会显得非常的快乐,都让人怀疑,人类到底是昼行动物还是夜行动物了。

“这才几天啊!平康坊的街道又变亮了,再这么攀比下去,以后这里只怕就成了白天了,再也没有黑夜了。”

李安看着外面街道上的明亮灯光,突然开口说道。

“这还不是李侍郎的功劳,现在大唐新建的一个很大的发电站已经完工了,就在平康坊的西北角,所能提供的电,足够平康坊的酒楼店铺挥霍的了,反正他们有的是钱,只管花就是了。”

李豫开口说道。

“都快亮如白昼了,平康坊就是不一样啊!”

李安笑了笑,开口说道。

其实,像这种纯粹的酒楼,生意并不是最好的,更好的生意自然那种喜欢挂红灯和粉等的青楼了,哪里的生意比酒楼还要好,只不过,李豫家有娇妻美妾,没有那个心思,也担心被人发现影响自己的皇长孙地位,所以,并没有选择那些美人如云的青楼,而选择了这个纯粹的酒楼。

“广平王觉得,平康坊的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

李安突然问道。

李豫笑着说道:“自然是因为这里有最好的青楼和酒楼,距离皇城也比较近,周围的衙门机关也比较多,距离东市西市都不远,还有……”

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基本上都是对的,平康坊之所以在京城异乎寻常的繁荣,就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具有其余各坊所替代不了的先天优势,是地理位置早就了它的繁荣。

就好比后世的某些小国,本来也没啥资源,人口也不多,但就是因为处在交通要道上,所以,发展的极为迅速,很快就成了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了,若是没有这个交通优势,是无论如何也发展不起来的。

当然,平康坊的地理位置优势,是所有人都清楚的,而李安想问的并不是这个,他看着街道上零星分布的摊贩,和一些在摊贩上买东西的过路行人,心里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

平康坊街道的两边都是豪华酒楼,还有高级青楼,街道也不是太宽,但在街道上却零星的存在不少小摊小贩,有移动行走卖糖葫芦的,有固定位置贩卖混沌的,也有拉着小推车贩卖烤红薯的,这个还是新兴职业,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很快就流行开了,在红薯没有抵达大唐之前,自然是没有这样小贩的。

这些小摊小贩的存在,是进一步繁荣平康坊街道所必须的,有这些小摊贩的存在,平康坊的街道才能显得更加的繁荣,否则,若是没有这些小摊贩的存在,路上的普通行人肯定不会来这条街道上闲逛,如此,街道上就只剩下偶尔通过的豪车了,这样会显得很冷清的。

毕竟,街道上没有卖小吃的小贩,普通老百姓没有逛的必要,也就不过来了,至于贵人,一般都是坐车来酒楼的,更不会闲着没事跑到啥也没有的大街上闲逛,这样一来,街道虽然更加的整齐,但人气却没有了,这样对于繁荣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贵人在酒楼吃饱喝足之后,出了门发现有卖糖葫芦,烤红薯的,很有可能会买上几个给自己的司机,或者拿几个回去安慰自己家里的小孩子,还有在酒楼包间吃喝的时候,随便往窗户一看,满大街的行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不如自己的普通人,这种心里的优越感马上就上来了,那感觉当然是杠杆的了。

可一旦这些小贩和普通行人都离开了,街道的气氛马上就不热闹了,就没有那种繁荣的感觉了。

这个在后世的城市改造前后,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在城市改造之前,街道的宽度比较的狭窄,狭窄的街道两侧满是店铺,街道中间还能再摆两排地摊,另外还有走街串巷的移动小贩,再加上大量的行人,这感觉那是相当的拥挤,每次去街道都需要挤着走,最热闹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寸步难行的情况,逛一次街足足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小孩子,一边走一边要买零食,被拒绝之后大声的哭喊,大人的呵斥声,打铁桶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小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别提有多热闹了。

总之,不论是什么时候去街道,总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人挨人的感觉真的非常让人怀念。

可这样的场景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随着城市规范化建设,这样的老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甚至完全拆了重建,街道的宽度扩张了至少两倍,环境更加的优雅,道路两旁的店铺也更加的齐整。

按说条件更好了之后,繁荣应该继续才对,可现实情况却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是更宽了,但管理者不允许小贩在街道上摆摊,只能花钱租街道两侧的店铺,这要花不少钱的,很多小贩本身贩卖的商品就很廉价,几乎没有多少利润,是绝对负担不起这些高昂房租的,如此就只能选择离开,那些租得起店铺的商人,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要提高价格贩卖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赶客。

街道更宽了,街道中间不允许摆摊,小贩减少了,商铺的价格更高了,如此一来,前来逛街的老百姓自然就会急剧减少了,再加上宽阔街道的映射,给人的感觉就是空空荡荡的,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这与之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街道的繁荣感一下子就没有了。

李安前世小时候,最喜欢与家人逛改造之前的街道了,人多热闹不说,还有很多移动小贩,买个烤红薯,吃个糖葫芦别提有多高兴了,大人们也可以买到很多实用廉价的小商品,尤其是手中打造的农具,价格都很亲民。

而改造之后,李安印象中去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因为改造之后的街道,不但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了,卖廉价小商品的小贩也离开了,街道两侧的店铺,一多半都是卖衣服卖鞋子的,卖零食的价格也很贵,实在很难让人产生购买的想法,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逛街了。

而眼前的平康坊街道,就非常的繁荣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普通百姓和卖小商品的小贩,构成了这个街道繁荣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