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026章 奉旨见天子

彼岸沙塔 第0026章 奉旨见天子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中愈要做的就是,让这位领头人,在先秦儒学的道路上偏离轨道,走向新心学的道路,至于叫什么还得好好探讨。朝廷的风云,中愈不会知道,他想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影响那位高高在上的大明陛下,还有那六部九卿,让大明中枢的运转,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先保住王朝,以后的事情再说。

朝会在方孝孺到后不久就开始了,不过也有有心人发现皇帝陛下来的时间恰是在方孝孺之后,太监唱道:“众臣,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奏,侍讲博士,方先生,私发言论,抨击我大明科举正统,扰乱思想风气,我大明士子,争相谈论,无心学业,望陛下治方孝儒方大人之罪。”

“臣附议,迅志报也发在了国子监周围,学生们对比也议论纷纷,现在学生内已经有了分歧,颇有骂战之趋势,老师们已经在校园内部重点关注,以防学生产生不好的突发事件。故此,臣认为,陛下应该对此事给予处理,方先生应该给个说法。”

“对啊,对啊,理应如此啊。应该处理方先生,得给个说法啊。”

“不行,方先生是大儒,有自己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谁能说这不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咱们自己不能理解,并不能说方先生没有那个境界,对吗?”

“说的也对啊,咱们跟不上,不能让别人也跟不上啊!”

世上总是不少那些跟风的人,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别人怎么样,自己就怎么样,反正错了不会怪罪到自己,对了,也能蹭点名声,反正都不吃亏。

现在朝廷上站的就有这帮人,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至于是不是真的是跟风那就不知道了,人生就是这样奇怪,人性就是这样难以捉摸。

方孝儒看不透自己的儿子,但他却知道,儿子提出的理论是很不错的,虽然有些东西还不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经过慎重考虑后,他还是接受了儿子的理论,并对其加工,形成自己的东西。中愈能理解,因为自己本就只知道个大概,对这个时代的了解除了书本,就来源于网络时代的信息爆发,那些真真假假,零零散散的文字,图片,视频,所以对于父亲的本土加工,中愈给了最大的支持,最后在两人都满意后,才定稿发出去。

“方先生,朕也看过迅志报上你的文章,确实很有深度,如今引起波澜,不知老师有何解释?”

“启禀陛下,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臣日夜思虑,不知如何能解朝廷之困局,遂日夜攻读前人典籍,偶有所获,便誊写下来,正巧逊志报的编辑找上门来,微臣就将底稿给了他们,至于其他同仁们说的,臣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恳请陛下谅解。”

“既如此,刚刚大家也都讨论了,没有明确的结果,此事略过,列为臣工,大家还是着重解决现如今的事情吧。”

在皇帝发话后,大家暂停了讨论,但谁又知道能压制多久呢。

下朝后,孝儒和建文帝来到了御花园里,园里的梅花开的正艳,建文帝在前面走着,方孝儒在后面跟着,很安静,很安静,内侍远远的跟着,他们对皇爷还是很惧怕的。

“老师,朕迷茫了,四年来,朕兢兢业业,自认没有对不起天下百姓,为了保住皇爷爷留下的天下,对五位叔叔进行了处罚,可如今,四王叔还在北方兴兵,朝廷战事不利,朕有时在问自己,难道朕真的做错了,看见您的文章,朕忽然觉得,有些问题好像一下就都解决了。”

“不,陛下没错,是臣子们错了,是燕逆错了,天下是太祖高皇帝传给陛下的天下,没有谁能够否认,燕逆也不行,陛下,您要相信,天命在您,把握天命,就会有力量。”

“老师,天命,天命难测啊。逊志报是你家公子办的吧?”建文帝头也不回,捏着一枝梅花,轻嗅纯香。

“陛下圣明,确与我儿有关,望陛下恕罪。”

“明日早朝,带中愈进宫吧,朕,想见见他。”

“臣遵旨。”方孝孺想起那天正文出来后儿子的话,“父亲,这篇文章一出,可能不出三天,陛下可能就会宣我入宫,父亲万万不可惊讶,也不必阻挡,迟早都会来的孩儿想早些面对这一切。”

对于中愈来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今天中愈和父亲一起入朝,他奉旨觐见。方家的马车很是平常,就是标准的马车,膈应的慌,可是大儒方孝孺却是没什么感受,这可苦了中愈了。两人断断续续的说着话,似乎有些默契,似乎说着不同的事情,没人可以预料到今天的觐见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有些担心却都没有说破,或许故事就此发生。

没过多久,马车缓缓驶入了承天门,承天门是大明皇宫的南门,也是宫城正门,到达承天门以后,方孝孺和方中愈下了马车,过了这道门,便是禁宫的范围,如果没有皇帝的特旨,可在此骑马坐轿的基本上是没有人。

中愈下了马车,第一次来到这里,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这座大明的中枢之城,前世的自己去过北京的紫禁城,那建筑,辉煌大气,惹人惊叹,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与手艺,据说那是仿照应天的皇城建造的,虽然后来又经过几代皇帝不断地扩建翻修,才有了后世的模样,今天终于见到正主了,眼望着前方层层叠叠的宫楼,红墙绿瓦,飞檐阁楼,气势巍峨,于静寂中散发出浓厚的皇家威严,心底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回头望去,门外的金水桥下是清澈的外金水河,金水桥外便是大明王朝的政务机构所在地,朝廷各个部院都集中在这里。从承天门往南中轴线两边是朝廷的主要办事机构,左边依次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右边依次为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鸿胪寺。左边是政务机关,右边是军事机构,一文一武,泾渭分明,没有哪个朝代将文武分治做的如此精确明晰了。

中愈站在这里,久久不愿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