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彼岸沙塔 > 第0025章 朝堂闹翻天(求推荐)

彼岸沙塔 第0025章 朝堂闹翻天(求推荐)

作者:牧幽沙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12:20:55 来源:258中文

大明建文四年正月十五号,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个特殊的日子,人们忙着过元宵佳节,这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于万千的儒家学子来说,这也是个矛盾的日子,因为一篇文章让他们陷入了迷茫。

出了大风头的逊志报刊发了特刊,头版头条,格物能否致知,实践出真知,十一个大字吸引了人们的眼神。上面的具体内容是:“朱熹朱夫子说过: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南宋陆九渊也说过: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然吾认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当然内容很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那些读书人的工作自然就来了。

人们买到逊志报的特刊的时候,本来还在惊讶着昨天已经发报了,怎么今天又发了,难道又出了什么大事。拿到之后,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占满了整个版面。

引起人们注意的不止是这一篇论证文字,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方孝孺。方孝孺,今上的老师,江南儒家领袖,偏爱先秦儒学,但大明开国继承了元朝钦定的程朱理学,方帝师也修习了程朱理学,对那些思想也有自己的想法。

看见他在逊志报上刊登文章,人们对之前的传闻就越发相信了,逊志报的后台就是这位帝师了。儒生们仔细研究了他发表的这段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不禁怀疑,方老师有新的论作出来了,只是这新作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至少懂行的人们都很惊讶,这真的是方孝孺写的,怎么有些和之前不一样。

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怕是朝廷的官员和国子监的监生,对于已经习惯程朱理学的他们,对于方孝孺的言论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有人认为他用新的思想解释了儒学,有人认为他是对程朱理学的不尊敬,总之这篇文章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开启了一场大的辩论,而这带来的影响,确实是无法言明的。

白日的喧嚣还未过去,应天的夜便已悄悄来临,逊志报带来的影响还在发挥着余热,似乎给这冰冷的天气加了一把火,很多人还在讨论着那篇文章,热度不减。

转眼间已经到了正月十六日,奉天大殿上,三三两两的官员们还是在谈论逊志报的内容,小圈子在这里表现的很明显,虽然自从丞相制被废除后,党争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但是今上宽松的政治制度还是让很多大臣敢于说话,也敢于交朋友。

“大家都看了昨日的逊志报特刊了吧,里面的内容有些偏离,这太不成体统了,方大人怎能如此做呢?”

“这是背叛,朱夫子的理学是我大明朝廷钦定的,方大人糊涂了,早就说该封掉这家报纸的,现在出了大麻烦,唉。”一位大人特别激动的说道,这是实实在在的卫道者啊。

“思想是进步的,方大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观此文,有南宋陆九龄之风,怕是方大人在儒道释义上花费了了不少心思啊。”

“但是这篇文章和希直先生之前的理论变化很大,这不会是其他人冒用希直先生之名吧?”

“有可能,有可能,怎么会这样,不过从昨天到今天,方先生都没有解释的意思啊。”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希直先生师从潜溪先生,潜溪先生也曾谈到格物致知,但没有论述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今希直先生做以总结与阐述,也未尝不可吧。”

“大家在这猜有什么用,要不你们谁去问问。”有官员提出建议到。

算了吧,这谁敢问,要不你去问,大家都没有说出声,这涉及到思想之争,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哪个不是碰的头破血流,再说可能涉及党争的东西是能随便碰的吗?

能站在殿上的哪个不是人精,只要没人提起,那自己绝对不掺和,至于之前的讨论,那也是凑热闹,谁知道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反正头脑这个东西,每人都有,只要自己不说,那就谁也不知道。

方孝儒,这个当事人,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人们在大殿里等着在,这可是不常见,也有人看出问题了,但就是不说。

有一群人不能忽视,那就是方孝儒的学生们,他们现在也陷入了争论之中,没有谁能说服谁,这就是思想的争论,就算是方孝儒的门生都没办法例外。

方孝儒的那篇文章是跟儿子讨论后,写出来的,中愈对于心学是个半吊子,他只知道,阳明先生的心学是的继承了陆九龄的思想,对于明朝中期的思想社会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将儒家思想推向了巅峰,虽然并没有推翻程朱理学成为国家正统,但也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后期也有继承了阳明先生的大儒出现。

中愈不知晓在现在这个时代,心学理论的出现会带来哪些后果,但思来想去,这种理论服务于现在的社会现实,还是可以的,只要修正些知识,输入一些现代化的理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会有不一样的火花的。

他在冒险,或者说父子两人都在冒险,成功了,天下闻名,流传后世,失败了,失败了那也没有然后了。事实就是如此

中愈从没有想过,就凭这篇文章,搅乱天下风云,来自后世的他,很清楚的知晓,天朝太祖的名言,枪杆子里的出政权,所以思想上的争锋,耍嘴皮子的东西,对自己有益,那就最好,没有,只要不坏事,那就无所谓,只是知识分子的头脑,不能用一般的人来度量,所以,方孝儒是最合适的带头人,他,本身就是领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