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数据废土 > 第七十七章 菜方子卖高价

数据废土 第七十七章 菜方子卖高价

作者:辉煌战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57:37 来源:258中文

“如花,走啊。w/w/w.⑵⑸⑻zw.cōm”

志勤的一声喊,就如当头一捧打醒了还在胡思乱想的如花,如花甩甩头,望了一眼沉穆肃然的佛家盛地大相寺,心道:既来之则安之。

长长地吸了口气,如花给自己鼓足勇气,迈着小脚丫子,跟在已拴好了驴车的伍立文后面,和志勤一起走上台阶。

如花数了一下,一百零八级台阶,不多不少,应该是了合了“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如花,一百零八级台阶呢,不知道有啥说法。”

志勤也默数了台阶的阶数,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也就随口一问。

不想如花却说了:“这一百零八,应是指一百零八种烦恼。走过这些台阶,估计是要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学佛祖菩萨的慈悲,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在任何环境的时候都能保持平稳、不急不躁的宽裕心态。”

寺门前两名知客僧正好听到如花的话,其中一个就说:“阿弥陀佛,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十八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如花忙收敛心神,说道:“受教了。”

知客僧侧立一边,又回答:“阿弥陀佛,小施主,二位施主,里面请。”

伍立文三人,先是整了整衣衫,神情肃穆地跨过门槛,进到寺院里。先是到主殿去磕头拜了拜菩萨,添了七十七文的香油钱。

志勤问了一位知客僧,知道寺里的采买事项皆由了行大师负责,便要求求见了行大师,知客僧叫了一个小沙弥去请了行大师。

了行大师一来,也不多话,开门见山的就问:“阿弥陀佛,几位施主找贫僧所为何事?”

伍立文三人忙向了行大师行了合十礼,伍立文开口恭敬地说道:“大师,我家女儿编了一些袈裟结,想呈予大师看看,是否日后能供应给佛寺。”

如花把包袱打开,从包袱里拿出三个大小不一的袈裟结,志勤接过来,双手递与了行大师。

了行大师看了,问道:“此为袈裟结?”

志勤回道:“是,此结若再配上佛珠,就更为圆满。”

了行大师在袈裟上比划了一下,垂首不语。

如花在一边有些紧张,看了行大师并未在自己身上有过多的眼神,稍稍放了心,现在瞧见了行大师正在考虑的模样,便拉了拉志勤的衣袖,让他再开口说说话。

志勤想了一想后,又说:“大师拿的这种是金刚结,我家还能编几种样式,如果贵寺需要,可以把开了光的佛珠、玉饰等物交给我们,我们给编到结上去,有信男信女求索时,大师可以稍提些价格施售予他们。”

了行大师也是想到了这点,所以在考虑,如果这袈裟结在寺里施售予来寺上香求佛的信男信女,那这一收入应是相当可观的。

“不知这价钱你们如何定的?”

志勤听了行大师如此问,心中大喜,这是有希望定袈裟结的意思了,于是,连忙回道:“此结我们只定了四个价格,这三种是按大中小的价格售卖,大的这种一两银子一个,可以挂在房中帐侧、车马车厢,中等的这种一百文一个,可供成年男女佩戴,小的这种七十文一个,可供孩童佩戴。还有这一种,专供穷苦人家的信男信女,八文钱一个。”

了行大师听了,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这前三种我寺可供予富贵人家,这最后一种嘛,最好就不要再加价了是吧?”

志勤脸上微微地一红,坦然地说道:“是啊,就是这么想的,让大师慧眼识破了,阿弥陀佛。”

“如此那你们就把这三种再减减价,贫僧可以考虑与你们订货。”

志勤看向如花,示意她开口,如花就笑着对了行大师说道:“大师,这价格你卖的时候只管往上加,诚心向佛之人必不会在意这几个钱的,我们要是降价的话,这材料费、人工费、车马费、柴火费、伙食费,等等,等等,算下来就要吃亏了,菩萨会怪罪的。”

了行大师神情一呆,半晌才明白如花是说菩萨要怪罪的对像是他,于是多看了几眼如花,见她眼明心灵,一脸的贵气,诧异了一下,正要和这小施主多说几句,就见小沙弥来报,说是有贵客到,主持方丈叫了行大师安排把采买的东西送去厨房,让厨僧给贵客准备斋饭。

了行大师问:“你今天拿来多少个袈裟结?”

志勤回道:“拿了七十个。”

了行大师就吩咐小沙弥取了七十颗珠子,对如花说:“你把这些编到结上去,贫僧去去再来。”

如花见生意有门,连忙应了,就和伍立文、志勤跟着小沙弥到了客斋里,把小沙弥给的珠子放好,取出包袱里的袈裟结,一个一个地把珠子串上去编好。

待到如花他们把珠子都编好在袈裟结上时,了行大师又过来了,看到编上了佛珠的袈裟结,了行大师直接就说:“先要这七十个,就按你们说的价钱,等几天,看这袈裟结要是信男信女要的多的话,贫僧会再找你们采买。不知你们家在何处?”

志勤说:“我们是大吴村的,姓伍,队伍的伍,村上只我们一家姓伍的,大师若寻来时一问便知。”

了行大师把袈裟结都收好,付了这次的钱,一共是十二两九百四十文。

如花就问:“大师,如果贵寺要采买袈裟结,那一次要采买多少?多长时间采买一次?可否告知,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了行大师略一沉吟,说道:“半个月采买一次,大的这种五十个,中等的这种一百个,小的这种五十个,八文钱的这种也一百个吧。”

如花心里有了数,便和伍立文、志勤跟了行大师告了辞。

了行大师拿了袈裟结回去,从里面取出几个来,来到主持方丈接待贵客的客院。待到贵客告辞离开时,了行大师拿去的几个袈裟结就变成了一百两的银子。

此时坐在驴车上的如花还不知道,了行大师手里的几个袈裟架就卖了一百两银子,如果叫她知道的话,她一定会愤恨地说:“早知道把价格再抬高点,最辛苦编结的人,却赚的最少,哼。”

伍立文和如花坐在驴车里,赶车的是志勤,伍立文就跟如花说:“半个月四百个,真不错,回去就把寺里的货先赶出来,我想最多半个月十天,那七十个袈裟结就卖完了,了行大师会来跟咱要货的。”

“爹,我跟你打个赌,用不了十天,五天,就会有大师上门来的。”

伍立文不相信,连连摇头,“不会,不会,那袈裟结虽好,可又不是吃的,非要赶着去买。”

志勤在车外听了,就说:“爹,你忘了,再有四天就十五了,上香的人多,这七十个肯定不够啊。”

如花得意地看着伍立文,伍立文一拍手掌,说道:“哎呀,我还真把这茬给忘了,初一、十五烧香拜佛,这人多的去了,七十个哪够啊!哎,如花,那咱这两天再编些给了行大师送去。”

如花摇摇头,心想,她爹还是老实,做生意哪有求着的,于是,就说:“爹,咱不能送上门去求着人家要,只要十五那天缺了货,了行大师才能看到这袈裟结的好,他才会主动来跟咱订货的,你就放心吧,咱们只管等着就行。”

和大相寺的事算是成了,如花这心稍稍地放下来些,就又开始想着一会儿去酒楼卖菜方子的事。

从早上出来到现在已是午时,父女三个都有些饿了,到和村长约好的地方,村长已等在那里。

“村长伯伯,我们去吃饭吧,这会子肚子都饿了。”

吴立山摸了摸腰间带着的一百文钱,就说:“走,伯伯请你们去吃馄饨,猪肉馅的,味道不错。”

伍立文忙摇头,说:“立山哥,哪能叫你请呢,我请,我请,今儿都麻烦你了,这顿我得请你。”

吴立山板了脸就说:“咋的了,哥还不能请你们吃几碗馄饨,你这买房买地的花了不少钱,今儿办手续又交了几两银子,以后还得过日子呢,你也省着些,这冬天来了,你家可是一点收成都没有,这钱还不存着买粮食过冬啊。别再说了,这馄饨就我请了。”

伍立文一时尴尬的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不停地给如花使眼色,让她帮忙说说话。

如花就笑着对吴立山说:“村长伯伯,听说立河三伯在县里的酒楼里干活呢,我还没见过立河三伯呢,咱今儿就去立河三伯干活的酒楼吃饭吧,正好见见立河三伯。”

吴立山心想,这酒楼里一百文钱可不够吃碗面的,看如花抑着小脸等他发话呢,就说道:“如花,咱吃完了馄饨去见你立河三伯,他干活的那家酒楼的饭菜可贵着呢,咱四个人没有几两银子是吃不了饭的。”

如花“哦”了一声,就问:“酒楼叫啥名啊?是不是县里最好的酒楼?”

“叫福惠居酒楼,虽不是县里最好的酒楼,但在县里也是数得着的大酒楼,就连县令大人也总到那里去吃饭的。”

“哦,那县里最好的酒楼叫啥啊?是当官的人开的吗?”

吴立山想了一想说道:“听你立河三伯说过,县里最大生意最好的酒楼是常家开的天香楼,常家好像有当官的,但不是这里的官,好像在别的州府县城里当官呢吧。你问这干啥?”

如花想了想,这到底是去天香楼,还是去福惠居呢。

“哦,没啥,就是好奇,村长伯伯,你说这里的县令也爱到福惠居酒楼去吃饭?”

“嗯,好像听你立河三伯是这样说的,不过咱也没见过县令,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爱吃那儿的菜。”

如花权衡再三,就对志勤说:“大哥,你赶车去福惠居酒楼。”

吴立山一听,就问:“不是去吃馄饨的嘛?吃完了再去也行啊,你立河三伯又跑不了,你还怕见不着啊?”

如花笑了,说道:“村长伯伯,我们去那儿有事,咱正好在那儿吃个饭,你放心,这饭钱啊,只要我这事办成了,不用我爹掏,也不用村长伯伯付,自有那福惠居的掌柜请客的。”

吴立山一脑袋的疑问,直到到了福惠居酒楼了,还是没想出来如花他们到这里到底是办什么事。

跨进福惠居酒楼的门槛时,吴立山一再叮嘱着如花:“如花啊,在这儿吃就吃,先问问价钱,钱够的话就点最便宜的,钱不够咱就马上走,别惹人家嫌弃赶咱走,那可就不好看了。”

“行,我知道。村长伯伯放心,只管吃就行。”

如花当先进了福惠居酒楼,小二立刻迎了上来,看如花他们虽布衣打扮,但瞧到有驴车拴在一边上,就笑着迎了进去。

进了店,看着大堂里摆着二十几个桌子,已有三分之二的桌子都有客了,如花叫小二带他们去包间。

“小二,我们四个人,带我们去个小点的包间吧。”

“哎,好嘞,有客四位,楼上包间请。”

小二高喊着,就把如花他们往二楼的包间里领,吴立山一把拉住了伍立文,说道:“在这里就行,包间里可贵呢吧,你别把孩子宠过了头,快叫你家闺女如花下来。”

伍立文笑了,拉了吴立山往二楼走,小声地说道:“立山大哥放心,我家如花最是稳重,她是来谈生意的,去包间清静。”

“生意?”吴立山呆呆地被伍立文拉上了二楼。

跟着小二进了一间小包间,如花打量了下,不错,干净明亮,里面的摆设也清雅大气。

“小二,给我们先沏一壶龙井。”

“哎,好嘞,您四位稍等,茶马上送到。”

小二说着,先下楼去沏了茶送上来,给四人一人一杯的倒好,这才问:“四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如花说:“来个夫妻肺片、鱼香肉丝、松鼠鱼、麻婆豆腐、酸菜蛇段汤,嗯,四菜一汤就够了,再一人先来一碗米饭,不够了再要。”

小二待着不动,看着如花。

如花就说:“小二,还不快点去吩咐厨房赶紧做,我们都饿着呢。”

小二苦着脸问道:“姑娘,能不能麻烦你再说一下菜名,小的,小的没记住。”

如花“哦”了一声,就又说了一遍,还好心地问:“这回记住了吧?一个凉菜,三道热菜,一个汤,四碗米饭。”

小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陪着笑说道:“记住了,记住了,四位稍等,小的这就去厨房给大厨师傅说。”

小二跑下楼,到了厨房给掌勺的大师傅报了如花点的四菜一汤,大师傅一个都不知道,还直说:“这些菜名都没听过呀,是什么菜做的?你去问问,别是她自己乱报个菜名,你把咱店里的菜名说给她听听,看是不是她记错了。”

小二就又跑回到二楼的包间里,点着头笑着问:“姑娘,你说的菜名和我们酒楼的不太一样,要不,小的把我们酒楼的菜名给你报一下,你听听有没有你要吃的那几个。”

如花笑着就叫小二报,这小二脑子也好使,一会儿的功夫,就报了二十几道菜名,可如花却摇着头说:“小二哥辛苦了,你说的这些都不是我点的菜,你去跟你家掌柜的说,他当掌柜的见多识广,他也许知道我点的菜是什么,怎么做。”

见小二要走,如花又叫住了他,说:“这样,我们也饿了,总不能一直等你们商量着把菜给我做出来,你去先给我们上两个你这儿的招牌菜,我们再边吃边等我点的菜。”

小二又跑下了楼,到了厨房先让给如花他们那间做两个招牌菜,就又问了问大厨,还是不明白如花说的菜是啥,于是,小二不得不听了如花的话,跑去找了掌柜的,把如花点的菜名报给了掌柜的。

刘掌柜听了小二说的四菜一汤,只隐约从菜名里知道这菜都是什么做的,有肺片、有肉、有鱼、有豆腐,汤里有蛇段,可这酸菜啊是什么,夫妻肺片这“夫妻”又是何意啊,还有鱼香肉丝,是肉丝里放鱼吗。

“你确定这姑娘不是来捣乱的?”刘掌柜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就问小二。

小二回想了一下四人的神情,就对刘掌柜说:“不像是来捣乱的,真像是来吃饭的,她还要了两个招牌菜,让先给他们上了吃,点的茶也是龙井。虽看着不那么富裕,可有驴车,说话行事很是大方,不像偷偷摸摸的混混。”

刘掌柜放下笔,合上账本,说了句:“你带我去会会他们。”

“是。”小二忙在前面带路。

和掌柜的到了二楼,小二敲了包间的门,志勤出声叫了进来。

小二领着刘掌柜进了包间,冲如花四人介绍着:“四位客官,这位是我们福惠居酒楼的刘掌柜。”

刘掌柜一抬手作了个揖,伍立文和吴立山都站了起来,也作揖回了一礼,如花和志勤也站起来向刘掌柜回了礼。

“各位,在下是酒楼的掌柜的,鄙人姓刘,各位叫我刘掌柜即可,方才听小二说四位点了几道菜,确是我店里没有的,不知可否告知,这菜是从何处的酒楼新出品的?”

如花笑着,看了看掌柜的,就说:“掌柜的,您去问问你们的大厨,看他能不能做出来,我们都等着吃呢。”

看如花根本就没有如实相告的意思,刘掌柜的又看向吴立山和伍立文两个大人,可这两人也不知道,自然就也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志勤却微微一笑,对刘掌柜说道:“刘掌柜,莫不是你们的大厨不会做?这怎么可以?这么大的酒楼,生意这么好的酒楼,居然连这几道菜也做不出来,那岂不会让别人笑话。别说别人,就是我家妹妹都会做呢。”

刘掌柜的已经听小二说过了,大厨说他没听过这些菜名,而且也不知道这几道菜是怎么做的,所以,他才直接叫小二带了他来见点这菜的人,并没有再去问大厨,因为他知道,大厨说不会,那确实是不会的。

听到志勤说如花会做,刘掌柜的心思一转,再看这小姑娘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似乎有些明白这四个人是来干什么的了,于是,也就笑着说:“既然姑娘会做,那可否请姑娘露一手,叫咱们开开眼界,品尝品尝呢?”

如花正要说话,门口传来伙计上菜的声音,志勤就叫了进来,小二忙上前去,把伙计送上来的两道菜端在桌上放好,伙计退了下去。

如花这才说:“行啊,反正我们要吃饭,这菜我做了自己吃,吃的也香些,那就劳烦掌柜的带我去厨房。”

刘掌柜手一伸,作了个请的姿势,如花起身往外走,志勤连忙说:“二妹,我去给你打打下手。”

如花点点头,又冲吴立山和伍立文说道:“村长伯伯,爹,你们先尝尝这两道招牌菜,一会儿我做的菜好了,你们再比比看,我做的怎么样。你们先吃着,别吃饱了,一会儿还有几道菜呢。”

刘掌柜的笑笑,不甚介意地在前亲自给如花兄妹领路,到了厨房里,因是午时吃饭的高峰期,厨房里的人都忙着。

刘掌柜就带如花到了一个小厨房,指着里面的东西,就说:“姑娘在这里做吧,食材不够的,外面都有,我去吩咐一声,你随便取用就可。”

“好哩,多谢掌柜的,一会儿做好后,还请掌柜的尝尝,提提意见。”

刘掌柜点点头,又说:“姑娘如果想一劳永逸的话,不防多做几道,我这店里已有些日子没新菜品了,若姑娘的菜品好,我会请我家老板给姑娘一个好价钱。”

如花也不否认她就是来卖菜方子的,于是,大方地应了,“好啊,那我就多做几道,价钱给的低的话,我也是不卖的。”

刘掌柜的走后,如花把食材看了一遍,就和志勤去外面的大厨房,又拿了一些她需要的食材、调料进去,开始忙活了起来。

有要腌制的先腌制起来,有要先蒸后炸的,就先烧火蒸上,志勤在一边给她帮着烧火。如花就忙着配菜,还好菜、肉都是洗了切好的,如花一顿忙活。

足足用了有快一个时辰,四道凉菜、八道热菜、一道汤、两样面食才一一先后送上了他们的那间包间,做菜时,如花还多做了两份,一份留在厨房里了,一份看刘掌柜的亲自来,叫小二端着不知上哪里去了。

满头大汗的如花终于歇了一口气,揉着已经酸疼的抬不起来的胳膊,和大哥志勤回到了包间,进去一瞧,桌上的菜纹丝未动。

如花奇道:“村长伯伯,爹,你们怎么不动筷子?难道是我做的不好吃?你们不饿呀?”

如花说完坐下,有些艰难地用筷子夹了一块松鼠鱼,尝了尝,味道还行啊,虽然一想起上一世男友海晨的妈妈说过,说她做的菜色香味都有了,就是没有人情味,可她一直觉得海晨妈妈这是在有意让自己难堪,菜有‘人情味’,她还真的不懂了。

面前的这一桌子菜,除了那两个不是自己做的,可这香味扑鼻,卖相也好看着呢,可村长和爹这么长时间都没动一下筷子,如花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手艺了,也开始担心这菜方子卖不出去了,还担心这一桌子菜得自己花钱买下来了。

如花正在这里忐忑不安着,志勤已拿了筷子也夹了一块松鼠鱼,吃到嘴里,如花连忙看着志勤的表情,生怕错过一点点。

“好吃。”

如花松了一口气,再看伍立文和村长,伍立文见如花小脸上还有着担忧的模样,就夹了一筷子的鱼香肉丝给村长,说道:“立山哥快吃,我闺女忙了一个时辰做的,你可得赏个脸,多吃些。”

吴立山一直在咽着口水,第一次进到这样的包间坐着就已经让他感觉到不真实了,现在,这一桌子菜,他怎么看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如花,这一桌子全是银子啊,这要是让咱付钱,可咋整呢?”

原来村长伯伯担心的是这个,也是,方才自己不是也没有信心地担心了一小会儿呢嘛,如花起身,拿了村长面前的筷子塞到他的手里,俏皮地说道:“怕啥,让咱掏钱,咱还有驴车呢,大不了把驴车抵给他们,放心吧,咱能出得了这个门的。村长伯伯,你就多吃些,咱把这些都吃光,要不然啊,咱掏了钱没吃完,那可就真的划不来了。”

这边,村长终于动了筷子,另一间包厢里的几个人,已把每一样菜都尝了个遍,为首之人虽食不言地只慢条斯理的吃着,但旁边陪坐的几人,却是知道,这些菜让这个人吃的还算满意。

刘掌柜的亲自给在座的几位添了杯酒,一位穿月白色锦袍的人冲他微一点头,刘掌柜躬着腰,悄声地退了出去。

一出这间包厢,刘掌柜就飞快地到了厨房,见厨房里的那一道道菜摆着,已不怎么忙的好些个厨师都围着,三三两两地议论着菜色等话题,见刘掌柜的过来了,大厨上前就跟刘掌柜说:“掌柜的,这些能让我们尝尝不,让我们也学学这菜式的做法。”

刘掌柜探头向小厨房望去,大厨忙说:“那位姑娘和她哥哥回去了。”

刘掌柜“哦”了一声,自己拿了双筷子,奔到那些摆着的菜前,一个一个的都吃了几口,末了,又端了碗汤全部喝了,又尝了两个面点,觉得还真是好,怪不得老板很是满意呢。

擦了擦嘴,刘掌柜看大厨殷切的眼神,又瞅了瞅众人,一挥手,说道:“好好尝尝,学着点,这些可是我们以后的招牌菜了。”

大厨和一众人等,拿了筷子就奔了过去,加上厨房里的厨工,十来个人,也就一人一两筷子的事,就都吃了个干净。

小二又跑了进来,见掌柜的也在,就说:“掌柜的,包间那位姑娘说他们有个亲戚在咱这里做工,问能不能叫他到包间里见一见面,说会话。”

刘掌柜的一挑眉,就问:“是谁啊?”

小二在人群里一看,指了一个人,说道:“就是他,那个姑娘说她的亲戚是他,吴立河。”

被点了名的吴立河愣住了,看大家都看着他,一副方才你们不认识的样子,原来是装着不认识啊。

吴立河急忙问小二:“大牛,莫不是你听错了,我不认识那个小姑娘啊,怎么会是她的亲戚。”

叫大牛的小二就说:“没搞错,那小姑娘和她们村的村长来的,说那个村长是你大哥,她叫村长伯伯的。”

“大哥,他来了?”吴立河更是搞不清状况了,想想村子里的小姑娘,没见过这个呀,也没听说谁家的姑娘能做一手好菜的。

“别想了,走,和我一起去见见就知道了,我说吴老弟啊,一会儿你可得和她说说,这菜方子……”。

刘掌柜拉着吴立河一起走了,厨房里的人也一哄而散,没得吃了,连汤都不知道方才被哪个家伙全喝光了。

直到进到包间见到大哥吴立山,吴立河这才相信,小二大牛说的是真的,真是大哥来了,和这个能做了这么多菜的小姑娘一起在包间等他。

村长见了三弟吴立河,忙把伍立文父女三个介绍了一下,看刘掌柜似是有话跟如花说,就没再开口,吴立河也知道刘掌柜要干啥,虽是刘掌柜说了让他说些好话,可他和如花还真是第一次见面,也无从说起,就学着他大哥,坐着不说话。

如花招呼吴立河和刘掌柜,“立河三伯,刘掌柜,方便的话,你们也坐着吃些,这一桌子菜,我们可吃不完。”

志勤就和伍立文一一招呼了起来,吴立山一直看着刘掌柜的神色,他还在担心这顿饭钱的事,看到弟弟动了筷子,突然想到,对啊,大不了和三弟说说,先拿他的工钱抵押着,他们回去凑足了银子再来付给掌柜的,相信掌柜的也不会不同意吧。

如花不知道吴立山已经在想办法为她偿还饭钱,她又吃了些,吃的八分饱时就没有再吃,喝了些汤,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对也看向了她的刘掌柜说:“刘掌柜有话要说?”

刘掌柜一愣,不是该她问他要不要买这些菜方子的吗,怎么反过来了,还成了他有话要对她说了。

如花看刘掌柜没说话,秀气的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地对伍立文说:“爹,吃不完的一会儿都带走,请掌柜的算算,要多少银子,我们该回村了。”

刘掌柜的忙起身,急急地说:“姑娘急什么,咱们的事都还没谈呢。”扫了一眼在座的几人,就又说:“要不这样,你们谁和这位姑娘要一起来谈的,就和刘某到隔壁去谈谈,其他几位就坐着再喝喝茶。”

如花往伍立文和志勤看了一眼,就对志勤说:“大哥,你再陪村长伯伯和立河三伯吃点,我和爹去跟掌柜的说会话,说完了就回来了。”

志勤点点头,伍立文就和如花跟着刘掌柜到了隔壁的一间包厢,这间包厢也比如花他们坐的那间大很多。

请了伍立文和如花坐下,刘掌柜的也不再犹豫,开门见山的就说道:“姑娘今日做的这些菜式,我家老板想买下方子,请姑娘开个价。”

如花笑了,对刘掌柜说道:“贵店的老板很有眼光,我一桌子四道凉菜八道热菜一道汤两种面点,十五样,取个整数,就一千五百两,做法方子全卖给你家老板。”

刘掌柜的长吸了一口气,不确定地对如花说:“姑娘,是否刘某听错了,不是一百五十两?而是姑娘要价一千五百两?”

如花收了笑,换上一副很严肃很认真的表情,对刘掌柜说:“刘掌柜耳未聋,听的确实不错,是一千五百两。”

刘掌柜的就摇了头,说道:“姑娘这价钱太高,刘某做不了主,姑娘稍坐会儿,我去回禀我家老板,看他怎么说。”

如花淡淡一笑,说道:“刘掌柜请便,顺便帮我问问,方才这些菜县令大人和那几位贵客吃的可满意,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还请转告小女,小女回去后定会再仔细研究改进的。”

刘掌柜的脚步一顿,没想到这姑娘知道了自己把那份菜送到了县令那儿,要知道今天县令陪着来的,一瞧就是京里的大官,要不老板也不会如此重视了。

刘掌柜打着哈哈,说了声:“好说,好说。”

如花等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在伍立文放下笔的最后一刻,刘掌柜又回来了。

“姑娘,这是一千五百两,十五样,全部买了。”

如花收了银票在手中,数了一下,退回去三百两,说道:“劳烦掌柜的给我换成银锭子,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的都要一些。这是写好的菜方子,这是两份协议,若掌柜的没有修改的地方,那我们就签个字生效。”

“好,我先请老板去看看,姑娘稍等。”

刘掌柜的拿了三百两银票和十五张方子以及那两份协议出去,这次,只一会儿的功夫,就转了回来。

拿来的协议上已盖了私章,如花看了,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尚奇瑞’,便交给伍立文,伍立文拿起桌上的笔来,签了个字,一份交了给刘掌柜,一份给了如花。

刘掌柜把三百两的银子给了如花,如花放在她带来的包袱里收好,和刘掌柜又寒暄了几句,说是有新菜品了,再来和刘掌柜做生意,刘掌柜正有此意,连忙答应了,送如花和伍立文回了包间。

桌子上已没有多少剩菜,可吴立山和吴立河还是叫小二全都整到几个碗里,吴立河在县里租了个地方住着,如花就叫他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吃,刘掌柜的见状,就吩咐厨房里又做了几个菜,拿食盒装了,叫如花带回去尝尝,如花也没推拒,就收了,说是改天再到县里时,就把食盒还回来。

此时已快要申时,从福惠居酒楼出来,和吴立河道了别,如花和村长、伍立文上了驴车,志勤赶着驴车就在县城里转了几圈。

先到铁匠那里取了打的几样东西,又四下里找了找,和布店、制衣店、成衣店签了协议,定了一百斤一袋六文钱的布头,有现有够数的就买了拉到车上,还卖了不少线绳和棉花。

回村的路上,又到烧砖的地方去订了青砖,看到烧砖的土窑和满地的青白石块,如花突然想到了水泥,要是有水泥,就不必非得要盖个青砖大瓦房才算牢固,冬暖夏凉的。

于是,如花找了几个烧窑的师傅问了问,打听到一个人,便又赶着驴车,到了这个马家屯村子里的尽头,找到了马羊儿,这个有如此独特名字的汉子。

“你说的白石、粘土、铁粉、石膏这些我都知道,可那个什么萤石,我却不知道是啥样的。”

如花想,这些都是制水泥的原材料,这个时候还把石灰石叫白石,现在就差个萤石了,想了一想,如花就形容了一下萤石的样子,“是块状的,颜然很多,有紫红、有蓝色、绿色和透明色的,看起来表面泛着萤光,就像是萤火虫那样的萤光。”

马羊儿想了一想,起身走到一堆石头里,挑了半天,拿出来一块石头给如花看。

如花一见,立时喜上眉梢,说道:“就是这种,这种就是萤石。马师傅,我说的那个,你烧的出来不?”

马羊儿又问了些问题,才不确定地对如花说:“我只能试一试,成不成的,就说不准了。”

如花有些失望,但想想也只能是试一试,就对马羊儿说:“那你就试一试,量不用多,先把生料制出来,再煅烧成熟料,然后磨成粉。我先给你一两银子,你若烧了出来,就叫人给大吴村伍家带个口信,我来看看,成了的话咱再看制多少的量,咱们再谈价钱成不?”

马羊儿把银子给如花退了回去,说:“等我烧出来了,再说,这银子我不能收,都是些石头,我先试着。”

从马家屯村里出来,又赶到了镇子上,把如花在镇子上做的铁器都取了,又去买了几件干木匠活的工具。

回到大吴村后,伍立文把两个食盒送给村长,可吴立山怎么说都不收,说今天中午已经吃过这辈子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了,叫伍立文拿回去给崔氏他们去吃,说崔氏他们一年吃不上一次肉,还是叫他们尝尝肉的滋味去。

村长的这一番话,又把伍立文说的心酸了好久,和志勤说了声,就让志勤先把驴车赶到崔氏家,他和如花提了食盒进去,志勤先拉了东西回家去放驴车了,顺便把柳氏他们都叫过来,一家子一起吃个晚饭。

如梅过来时,和如花说了,豆腐和坛子、罐子都送了来,匠人们今天先挖的地窖,搭的牛棚。作坊里的人,她和柳氏分别先教了她们做绢花和几种中国结的编法,手套的做法楼氏和桔子正在学。

如花也就把和大相寺谈成的事说了,叫如梅今晚回去后就和她先学着编袈裟结。还说了和县里的布店、制衣店、成衣店定了布头的事,菜方子也卖出去了,买了棉花和线绳,青砖也订好了,明天送过来。

和崔氏、大伯他们吃完了饭,一家人出来,天已黑了,杏儿拿了个粗些的柴点了,东子和立森背着一些稻草,把他们送到家,三个人结伴回去了。

如花叫志勤、志学把稻草拿到放豆腐的那间耳房里,叫柳氏和如梅都洗了手,三个人一起切豆腐块,都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后。

如花就叫她们,一层稻草,一层豆腐块的摆好,豆腐块上再铺一层稻草,再摆一层的豆腐块,如此反复,直到豆腐块全摆放在了稻草上,又用稻草把早上面的一层豆腐块盖住,这才停了手。

------题外话------

谢谢188**3686和wangjunwww送阳光的月票。

有月票的亲们,别忘了给阳光送来哟。

在此推荐阳光已完结文《霸奴娇》、《郡主问情》(全本订阅只要2。66元)、《勾请总裁的情人》(全本订阅只要1。33元)。

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