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数据废土 > 第八十九章 吴主簿突到访

数据废土 第八十九章 吴主簿突到访

作者:辉煌战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57:37 来源:258中文

漓县齐府。②⑤⑧鈡雯?

杨管事裹紧了身上的棉袍,从住着的院子里出来,看到前边跺着脚哈着气的门房,不悦地沉了脸。

喝问道:“你个老小子又收了多少好处,非要把你杨大爷从屋里给叫出来。”

门房腆着个脸,讨好地说着:“哎哟,我的管事大爷啊,小的哪敢啊,这不是那个姓王的小子说了,事关您的生死,说我不通报给您,出了事就让我兜着。我这就一守门的门房,您这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可兜不住啊。”

杨管事“扑”地吐出一口痰来吐在地上,骂道:“啊,呸,哪个短命鬼咒我呢。”

门房擦了擦脸上被杨管事喷到的口水,陪着笑说:“不就是那个叫什么王树的,来找过几次管事,这不又来了。”

杨管事皱了眉,心想,这王树该不会又是来让自己帮忙治他三姐夫的罪,找他三姐娘三个的人呢吧?

心里犹豫着,杨管事还是去瞧了下,王树一见杨管事出来,弯腰陪着小心就上来了,在杨管事耳朵说了几句。

杨管事的脸变了几变,末了,问王树:“你确定?那男子和妇人是认识的,他们都是来打听原来的齐雪萱的?”

王树点头:“我确定,我跟着那妇人,看到前些日子来打听过的男子叫她娘,他们是一家的。”

杨管事在想,会是谁在找以前的那位小姐呢?看王树在一边上还等着他的回话,眼珠子转了转,说道:“你知道他们在哪里落脚?”

王树忙说:“知道,不过他们三日前已离开漓县了,一路往南走了。”

杨管事沉了脸,说道:“三日前就走了,打听了有一段时间的事了,你居然现在才来跟我说,怎么个意思,是要我给你点好处,你才跑的快些吗?”

王树的眼神闪了闪,心里骂着杨管事,可脸上却挂上讨好的笑,说道:“哪能呢,这不是家里一直在到处找我媳妇她三姐娘三个呢,你也知道,我那媳妇的三姐夫,死活都不承认是他和那个女人害了我媳妇三姐娘三个,还说是我媳妇三姐自己带了一双儿女跟上汉子跑了。他这闹着要给封休书休妻,还要把那个女人娶回家去。”

“得得,别再说你家那破事,人给你也帮着找了,你那三姐夫我也吩咐衙差去问过了,你那三姐根本就没去找过那个女人,我看啊,说不定你三姐路上遇了事……”。

杨管事这话说完,就见王树的脸色变了变,杨管事有些怀疑,不过,现在他更关心的是打听换回去的那个叫如花的两母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行啦,人都走了,你才跑来跟我说有啥用,这大冷天的,我还忙着呢。”

杨管事从腰里摸出个五分的银角子,扔在地上,冲王树说:“这赏给你,别成天辛苦地为岳父家的事跑东跑西的,正经去为自己打算打算,我瞧着我以前给的银子,你怕是没分上一点儿吧,唉,王兄弟啊,老哥就算是多一事,给你费口舌多说两句,你要真想出人头地的,还是乘早带着媳妇过自个儿的日子去。”

王树正在想着最后一次见伍三秋和吉祥、彩霞三个,在那个小树林里,他当时急着走,把他们三个托给了王哥。一想到这儿,王树突然意识到,他一直怀疑是三姐夫和那个女人因为三姐带着两孩子找上门,见事露了,就害了三姐娘三个,可如今,他觉得自己错了,怕是伍三秋他们三个或许从小树林里就没了踪影,那个王哥,这家伙也许久不见了。

王树心里有事,正想是那个王哥见人起意,把三姐他们三个也给卖了,这边杨管事又说了些什么,他是一点儿也没再听下去,捡了那五分的银角子,王树匆匆地走了,他得去找找那个王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王树走了,杨管事立刻吩咐人,备了马,带着三个人出了漓县,一路往南追去,他得去瞧瞧,打听如花的两母子,到底会是谁?

大吴村。

一早,如花就催今天沐休的志勤,去请了村长,赶着驴车往县里去了,如花叫志勤一定要把那座山买下来,她都找好了人,今天要去抢摘板粟。

有两个作坊里的人和冬娃子几个小孩子们口口相传,此时在外面等着干活的,不只有大吴村里的,邻村也有听了消息来的,就像是马燕儿的爹娘、三个大些的弟弟妹妹都来了,他们一家身上穿的,都是如花找了些她家的旧衣服给送去的。

如花看着站在前面这一群人,真的是有些激动,人多就好,她这一筐五文钱的价钱还是有吸引力的。

“各位,你们先静静,我给你们说说活计。”

如花拉了个凳子放着,她踩上去,冲这群人挥了挥手,众人顿时都安静了下来,齐齐地看着如花。

“各位乡亲,今天叫大家来,是摘我家山上的毛刺儿的,就是这种东西。”说着,如花拿了个毛刺儿给大家伙看,然后,又说:“这里有六十三个筐子,大小都是一样的,我要你们把山上地上掉的没烂的毛刺儿都捡了放进这筐里,然后装满了背回来倒在我找定的地方,一筐五文钱的工钱,由我小弟志曦负责给你们记数。你们到山上了,听我二哥的安排,分区域去捡,别挤在一堆。”

“我看你们有的是带了老人和孩子来的,你们可以分工合作,像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可以捡了装筐,年轻力壮的人就负责背下山送到这里,这样你们一家子干的也快些,挣的钱也就多了。这工钱呢等所有的毛刺儿都摘完了就给你们结算,你们每天自个儿也把数记好。好啦,现在就来领筐子,先按一家领一个。”

于是,如花和志学先把筐子给发了下去,按一家子这样的发后,还剩下二十一个筐子,就又给家里人多的,又发了一个,六十三个筐子都发完了,志学就带着人上了东边的那座山。

如花这边吩咐李强和二河两个昨晚就挖了不少的沙子,这会儿她又叫上李良,让三个人把沙子铺在她家后院距离有十米不到的一块地面上,如花看了,这里的排水良好,适合贮藏板粟。

“铺10厘米厚的沙子,去把秫秆准备好,记得,采来的没剥外头那层毛刺的苞果,就堆放在这沙子上,高度不要超过一米,堆好了用秫秆盖好。二河,你要记得,要注意检查,要是堆里过热或是干燥的,就泼点水,降降温保保湿。这样贮藏的话,至少能放到明年四月多去。”

“哎,知道了,二小姐,我每天都来检查。”

“嗯,采回来的一部分剥了外皮,一部分这样贮藏,应该可以了吧。”如花自言自语地,看李强他们三个铺着沙子。

李小喜跑了过来,说:“小姐,冬娃子他们还等你给派活呢。”

如花一拍脑门,“哎呀,怎么把他们给忘了,走。”

如花说着,一溜烟就跑了,回到院子,看冬娃子领着的一帮村里只有六、七岁,最大的也不过九岁的孩子,有男有女,都提着个篮子。

“如花姐,你可来了。”冬娃子一见如花,忙跑上前去。

如花摸摸冬娃子的脸,说道:“对不住啊,在那边忙了一会儿,把你们这边给差点儿忘了。来,这些都是你叫来的?”

“嗯,都是村子里的,加上我们三个,一共十七个人。如花姐,你看他们行吗?”

如花瞧着这群孩子,都有些营养不良,个个都瘦弱的像是一阵风就能刮走了,都还穿着单衣,有两个女孩子的鞋破的底都已经掉了,鞋帮上都是补了几个布块的补丁。

“嗯,行呢,只要肯干,我看着都好。叫你们来,是帮我采一些叶子的,我带你们去看看。”

说完,如花就带这十七个孩子到了她昨天找到芥菜的地方,指着那些已可以采摘的,采了一些在手里,给他们看:“采大留小,我就要这样的,你们采了送我家里来,采十斤我给你们三文钱。”

狗娃忙说:“嗯,也可以要九块饴糖,一文钱三块饴糖,可甜了。”

如花笑着拍了下狗娃的脑袋,说道:“嗯,狗娃说的对,是要三文钱,还是要九块饴糖,随你们,好啦,开始干吧,记得,采大留小。”

顺子对狗娃嘀咕着,“走,咱三个去那边采去,别和他们挤一起,采不了多少。”

如花就说:“别往山里走,就在路边上采,这里多呢,够你们采的。”

冬娃子说:“知道,如花姐,我们不进山,是那后边有一大片呢,我们去那儿采去,你们就采这里的,这里没了,你们就过来我们那儿采,听到了吗?”

“嗯,听到了。”

嘿,如花一瞧,这冬娃子和顺子、狗娃显然成了这帮孩子的头了,瞧这些个比他们大的孩子,都听他们的话呢。㈡㈤㈧中文网

看这一群男孩、女孩都开始采摘芥菜了,如花又不放心地待了一会儿,看他们都听话地采大留小,也没有采错的,就和他们说了一声,回了家。

回到家的如花也没闲着,和赵婶、李大喜、李小喜一起把鸡、牛、猪、兔子都喂了,又挤了牛奶,给伍立文把大骨头汤炖上。

然后,四个人一起,又把吴六叔送来的一百斤豆腐切成小块,八成的用来做豆腐乳,用稻草闷了,还剩二成则用来炸油豆腐。

“放些盐,用这油炸一炸,看到外皮都成金黄色了,就夹出来晾着把油沥掉。这样就做成油豆腐了,一会做好了你们尝尝。”

李小喜把油锅里炸好的油豆腐捞了出来,听如花说一会儿她们可以尝尝,就笑嘻嘻地说“呀,我瞧着黄黄的,用了这么多油,那味道一定好吃。”

“哎,二小姐真是能干。”话少的李大喜则由衷地夸赞了一句。

如花笑笑,说道:“把那些调料都磨好,正好昨天煮了鸡汤还有剩的,去作坊取些红薯粉和土豆粉来,我给你们今天*汤鸡丝麻辣粉和油豆腐烩土豆粉吃,赵婶,你和些面,压成粗面条,我把那种和面条的土豆粉也做了,让大家都尝尝。”

赵氏忙应了,就去取了面。

快中午的时候,志勤和村长吴立山从县城回来了,一起来的还有福惠居酒楼的刘掌柜和吴立河,还有吴捕快和他叔叔吴主簿。

如花连忙都请进了屋,去作坊把柳氏和如梅都叫了回来。

伍立文拄着个拐,忙把吴主簿、吴捕快、刘掌柜、吴立山、吴立河都请着入了座,李大喜给每个人上了茶。

“伍兄弟,你不必紧张,我叔叔一直听说你家的作坊如何如何,今儿得闲,正好碰到志勤,所以就来瞧瞧。”

伍立文“哦”了一声,这心跳的不那么快了,忙请吴主簿喝茶,“吴主簿、吴兄弟、刘掌柜、立山哥、立河哥,你们都喝茶,喝茶。”

刘掌柜也是认识吴主簿的,于是就说:“也是巧了,我来是想看看那个粉条加工作坊,看看那粉条到底是个啥样的,吴主簿,这伍老爷腿不方便,咱们就请这大公子和二小姐带我们去瞧瞧,您看如何呀?”

刘掌柜想看粉条这如花可以理解,可这吴主簿来的就有些不知是何意了,于是,就跟柳氏说了声,让柳氏和如梅先到作坊里等着去,她和志勤一会儿就带吴主簿、刘掌柜过去。

其实,叫柳氏和如梅去作坊等着,也是想叫如梅到粉条加工作坊转一圈,有些流程涉及到机密的,能停的就先停停。如梅也明白了如花的意思,就和柳氏一起先到了作坊。

柳氏吩咐赵氏母女三个准备好午饭,这些人还是得在这里用个午饭才好送走的。

吴主簿自然是他要来的目的,于是,听了刘掌柜问,就说:“好啊,伍老爷不必客气,有你这大公子和二闺女带着,我们去瞧瞧,瞧回来了再和伍老爷你叙叙。”

伍立文第一次听吴主簿称呼自己为伍老爷,一时又紧张了起来,慢说:“不敢,不敢,您还是叫在下名字的好,这老爷两字实不敢当。”

吴主簿笑笑,摆了摆手,如花见机,便请了几人一起出了屋。

村长吴立山有机会和吴主簿说上话是觉得挺好,可要跟着去看伍家的作坊,他又觉得自己跟着不太合适,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弟弟吴立河,本是搭个顺车回家来看看父母、兄嫂的,不想却又跟来个刘掌柜,还又遇上追了来的吴主簿和吴捕快,他是走也不是,留着也不是。

志勤在前带着路,引着吴主簿往作坊那儿去,如花观察了几次吴主簿的神情,虽猜不透到底来她家要干什么,但看的出来应该不是坏事,所以,如花就稍稍地放松了些,走着走着,就听村长老咳嗽,如花转过头去瞧。

却见村长吴立山在给她使眼色,如花忙慢了两步,就听村长吴立山小声地跟她说:“如花,我和你立河伯是不是不太方便跟着去呀,要不,你去跟吴主簿和刘掌柜说一声,我们还是家里去,他们有什么吩咐了,我们再过来。”

如花看了眼吴主簿和刘掌柜的背影,想了一想,也小声地说:“村长伯伯,你是这村里最大的官,这招待上级官员就得你来,你不必顾虑,就跟着去,这两家作坊是我们伍家的,可同样也是在大吴村的作坊啊,你作为村长好歹也得给吴主簿说说,这作坊建起来后,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这是有村长伯伯一份功劳的,没有你的同意和支持,这作坊也办不起来呀。”

“至于立河三伯,你是跟着刘掌柜来的,他都去作坊看了,你干嘛不去呢,也许他要订咱作坊的粉条,你在一边也能给个建议,毕竟你是在厨房里作工的,刘掌柜又不会做菜,你的话他也得听听不是?走吧,没啥大事的,我瞧着啊,一定是好事。村长伯伯,你一会儿可得好好表现,咱村的将来可全靠你呢。”

这番话一说啊,村长吴立山顿时挺起了胸,吴立河也笑着,两人都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几人先到了丽人坊作坊,因里面都是女工,所以先叫如花进去说了一声,柳氏这才引了吴主簿几人进去,如花发现,吴主簿看的很是仔细,尤其是那些织的手套和围脖、围巾,还有帽子、护膝这些。

不过吴主簿只是看着,并没有问什么,刘掌柜是第一次见到棉线手套,便问:“伍姑娘,这些是新品吧,这县里的铺子就是要卖这些?”

如花点点头,说道:“嗯,是啊,这种是新研究出来的,就连颖州府那边也还没有呢。”

“哦,这比原来的那种手套戴着还要合适,还要舒服。”

几人在女工作坊里也没待多久,到处看过了,就又到了粉条加工作坊去看,如花带着他们到作坊里,刘掌柜看着有人在把一大盆一大盆的土豆和红薯削皮,又看到在磨浆,有些不明白,到底哪个是要用来吃的。

“这就是做出来的粉条,分红薯粉和土豆粉,这个是淀粉。”

如花叫工作拿了些粉条和淀粉过来,给吴主簿和刘掌柜他们看。

吴捕快看了,首先就发了问。“如花大侄女,这些怎么个吃呀?”

如花笑着,说道:“各位走了这一圈,想必也都累了,要不咱们回去,这些东西今天的午饭里都会出现,希望到时候各位尝尝,有什么不足的给提提意见。”

刘掌柜看向吴主簿,吴主簿微笑着对如花说:“如此,就有劳二姑娘了,我们客随主便,有啥吃啥,别特意准备。”

如花忙说:“那是,那是,都是家常便饭,各位,请。”

和志勤把众人又带回了家,志勤引了几人去屋里喝茶,如花则快速地去厨屋帮忙。

幸好早上把调料什么的都准备好了,本来中午就要吃麻辣粉,现在,如花就得重新安排。

板粟和芥菜都送来了一些,所以,如花就这两样新鲜物什做了几道菜,炒了个清炒芥菜、蒜炒芥菜、粟子烧鸡、粟子烧猪肉、黄豆芽炒肉片、土豆胡萝卜烧兔子、酸菜猪肉炖粉条、干锅豆腐、豆芽粉丝汤,正好家里还有些牛肉,如花就又做了个芥菜牛肉羹。

几道菜上了桌,主食除了米饭,还有早上刚蒸的花卷,又一人上了一小碗鸡汤麻辣粉和油豆腐炖土豆粉,最后的甜点,如花上的是糖炒粟子。

伍立文和志勤、志学、志曦都来陪客,柳氏则带着如梅、如花她们在西厢里吃饭。

“如花,你来一下吧,吴主簿和刘掌柜问那几道菜,我们都不知道是啥做的。”

志勤过来叫如花,如花便放了碗筷,到了正屋。

“二姑娘,来来来,这里还有座,你坐下一起吃,我们老的老、小的小,也不必那么多讲究。”

既然吴主簿发了话了,如花自然就坐了下来,看刘掌柜夹了芥菜一直瞧来瞧去的,满脸的疑问,于是,如花就说:“刘掌柜,可是这菜做的不好吃,所以你只是看着,却不往嘴里放呀?”

刘掌柜这才像是看到如花来了似的,忙问:“哎呀,非也非也,我是觉得好吃,可又不认识,所以才看看的。伍姑娘,这是何菜啊?”

如花用筷子夹起清炒芥菜里的芥菜,说道:“这是芥菜。”

刘掌柜又指向牛肉羹里的芥菜问:“那这个绿菜是什么?”

如花笑着,说:“这也是芥菜啊。”

刘掌柜指向粟子烧鸡和豆芽粉丝汤,继续问:“那这里面的是什么?”

如花一一指给大家,说:“这是粟子烧鸡,里面的这个是板粟,看,这盘糖炒板粟就是没剥皮的粟子。这个是豆芽粉丝汤,豆芽你们都吃过,这细细的是粉丝。这道菜是酸菜猪肉炖粉条,里面的这个就是粉条了。还有你们面前的两个小碗,一碗是鸡汤麻辣粉,用的食材有红薯粉和鸡丝、豆芽、花生米,另一碗是油豆腐炖土豆粉,里面的食材是土豆粉、油豆腐和豆芽。”

如花干脆一次把桌上的菜都给介绍了一下,这一下子,在座的人总算知道自己都吃了些什么。

吴捕快一碗鸡汤麻辣粉下了肚,又端起了油豆腐炖土豆粉吃了两口,不由地大赞,“哎呀,这碗又麻又辣吃的痛快,汤还是鸡汤喝了也成,这碗呢,这土豆粉和这个粉不一样,吃着也好吃,尤其是配上这油豆腐,味道鲜香,如花侄女,再给叔来一碗行不?”

如花笑着,说:“当然行了,这次我给叔换另一种,是土豆粉面条两和的,怎么样?味道也不一样,叔尝尝看。”

“好啊,就来这什么两和的。”吴捕快一招手,如花就又问其他人:“吴主簿、刘掌柜、村长伯伯、立河三伯,给你们也上一碗吧,就用这小碗装,不怕吃撑肚子的。”

吴主簿和刘掌柜频频点头,村长吴立山和吴立河也忙谢了如花,如花就出去给每人又做了一碗的土豆粉面条两和,端了上来。

刘掌柜吃了两口这两和的土豆粉,心中暗暗庆幸,幸亏自己按耐不住的前来打探这粉条,借了吴主簿的光吃了这顿饭,要不然,这一大笔的生意可就白白地错过了。

于是,刘掌柜打定了主意,一会儿就得和如花把这粉条的生意谈成了,要不然,桌子上的这几道菜可就不是他们家酒楼的招牌菜了。

突然,刘掌柜想到了淀粉,于是就问如花,“伍姑娘,那那个淀粉做了何物啊,我似乎没有瞧到?”

如花指着芥菜牛肉羹,就说:“刘掌柜喝这汤的时候,没有觉得这汤不是清汤挂水的,这汤有些粘稠吗?”

刘掌柜和吴主簿他们都往汤盆里瞧,果然如此,可还是不明白。

吴立河开了口,说道:“难道这汤里加了淀粉,所以这汤就既不腻又不清汤挂水的,喝在嘴里还有一股清甜的味道。”

如花点头,就说:“立河三伯到底是在厨房里干活的,是啊,这里面加了淀粉,这汤用淀粉勾了芡,汤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要是用沾了淀粉的肉炸啊、蒸啊的,做出来味道也会酥脆、香软,吃起来更好吃的。”

如花看大家都停了手,忙又招呼:“来,大家边吃这糖炒粟子,边说话,这粟子要热的吃起来才更甜。”

吴立山看如花剥了皮,便也剥了一个放进嘴里,“嗯,这个甜。吴主簿、刘掌柜、吴捕快,快尝尝,这粟子确实甜。”

刚才在作坊里吴主簿一直只看不说,吴立山也因为是第一次进作坊里,所以也不知道能说些啥,只就陪着看了后就回来了。吃了伍家的这一桌子新鲜美味,又都是他不知道的,也没啥说的,只能一直干巴巴地陪着坐着。

“嗯,确实是甜,吃的很好吃。吴村长啊,你这个村子有不少宝啊。”吴主簿对着吴立山微微一笑。

这下子,吴立山和如花都有些坐不住了,吴立山在想,吴主簿的这话要如何接啊,如花在想,吴主簿不会是要把这些东西都纳进县里的管辖,不让她们经营了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伍立文却笑着说:“吴主簿,这村子里如果要有宝贝的话,那我这位村长立山大哥,最希望的是有能让庄稼成倍长出来的土宝贝,这样,村里的人不挨饿了,人也就富裕了,县令大人也就高兴了,这可是最好的功绩呢。”

吴主簿的笑容深了几分,连连点头,说:“是啊,是啊,县令大人最忧心的也是他管辖的百姓们能吃饱能穿暖的问题。伍老爷,今日看了你家的两个作坊,真是受益非浅,你看,能不能把你家作坊生产的这些东西,都给在下准备上一份,我带回去给我家大人看看。”

“虽然现在县衙里跟你们的作坊进了手套和鞋垫这些来用,但到底只是你们货品的其中之一。要是我家大人觉得你们的东西能再发挥发挥作用,或许会把你们的东西介绍给一些商家,运到全国各地去,这样,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也能用上这些便利的好东西,岂不是更好啊?”

伍立文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如果真能让大家在寒冬腊月都戴上手套,那真是好事一桩呢。志勤、如花,你们去准备一下,把作坊里的货品都准备一份,给吴主簿。”

“哎,好。”

志勤和如花应着,就要走,吴主簿却叫住了如花,说道:“二姑娘,你这几样菜都不错,不知可还有,能否也让我带回去一些。”

如花的眼神快速地闪了闪,说道:“怕是带回去就凉了,不好吃了。”

吴主簿说:“无妨,无妨,吃不了,看一看也是可以的。”

如花只好应了,说:“好,我去准备一下。”

如花叫李小喜跟着志勤去两个作坊去拿所有的货品,然后到厨屋里,又现炒了蒜炒芥菜、清炒芥菜,又做了碗麻辣粉、土豆粉,其他的菜和汤还剩的有,就找了三个食盒,全部装好了,志勤他们也回来了。

吴主簿和吴捕快向伍立文告辞,就带了做好的菜、中国结、手套、粉条、淀粉这些等东西,还是由志勤赶了驴车送回了县里。

刘掌柜则说有事要找如花谈,先留了下来,如花知道他要说菜方子和这几样没见过的食材的事,就带着他到书屋里,和伍立文一起坐着谈。

“芥菜、板粟、粉条、粉丝、淀粉我都可以供应给刘掌柜,不知道刘掌柜需要多少?”

刘掌柜说:“还有黄豆芽、绿豆芽和油豆腐,这几样我也要跟伍姑娘定些货。”

如花有些奇怪,就问:“这黄豆芽、绿豆芽县里没有卖的吗?”

刘掌柜说:“原来是有两家卖的,后来一家搬走了,只剩了一家,这一家的豆芽菜一点都没有今天伍姑娘家的豆芽鲜嫩、芽长、白净,他家的豆芽歪歪扭扭的,还老发黑,所以,我想跟伍姑娘订你们家做的豆芽菜。”

刘掌柜想了想,又说:“还有,除了刚才那几道菜方子,不知伍姑娘能不能再多写几道,就像是这油豆腐,再有没有什么菜品或是汤类的方子,如果伍姑娘有的话,我也想买下来。”

如花正在想发豆芽菜的事,因为知道这个时代已有豆芽菜了,所以她没准备用这个发豆芽菜卖来赚钱,只是因为要卖的麻辣粉和土豆粉里要放豆芽菜,所以她才买了些黄豆和绿豆发了些,如果一如刘掌柜说的,这县里只一家发豆芽菜的,而且发的歪歪扭扭的,那这生意她还真有做了的必要,只是这个时候了,不知道她能不能买上好黄豆和绿豆。

“伍姑娘,意下如何?”

如花收敛了一下心神,对刘掌柜说:“豆芽和油豆腐的事因为材料和人手的问题,请刘掌柜容我再想想。”

刘掌柜听了,也只好点了点头,就说:“那其他那些,就请伍姑娘每样先给我一百斤,今天的这些菜方子我按一样一百五十两的价钱跟伍姑娘买。”

如花摇了摇头,说:“我家开的铺子要卖麻辣粉、土豆粉的,所以我只能给刘掌柜那几道炒菜和汤品的方子,价钱嘛就按刘掌柜说的来,还有那淀粉,一百斤太多了,我先给刘掌柜五十斤吧,这可以用好长时间呢。”

刘掌柜听少了麻辣粉和土豆粉的方子,很是可惜,于是就说:“伍姑娘不是说淀粉用处很多,要不伍姑娘还是多写几道菜方子,这次我就先订五十斤的淀粉,下次,伍姑娘可得多给我些货才是。”

“好吧,刘掌柜稍坐,我先出去一下。”

如花想到自吴主簿和刘掌柜他们不请自来以后,她还没顾得上问志勤今天买山的事办成了没,这要是没办成,这板粟她可怎么卖了去赚钱呢。

如花匆忙出来,志勤去送吴主簿他们了,所以,如花就跑到了村长吴立山的家里。

吴立山和吴立河从如花家里出来,送了吴主簿和吴捕快上了驴车后,就和刘掌柜打了个招呼,回到了家。

一回去,两人就把今天的事都和父亲说了,族长认真地听两个儿子说完了,好半晌才对他们说:“我这些天总在想,也许,咱们这支吴氏一族想要提前恢复科考的资格一事,怕是会落在伍立文这一家身上。”

吴立山和吴立河吃惊地看着父亲,两兄弟俱是不太明白,为何父亲会这样想。

族长停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你们看到的是伍家生意做的好,所以致了富发了财。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在这个村子多少年了,来来去去的,又有多少人在这个村子里不停地去找出路。可是,有哪一个像伍立文他们这一家一样,混出个样子出来?赚了吃饱穿暖的钱回来?不说村里那些外姓的人,就说咱们吴家的,咱家算是条件最好的了吧。可一比伍立文他们,咱家算个啥?”

“也许你们会说要是咱们也能做他们的那些生意,咱们也能赚了钱来,可是,咱们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能做这些生意赚钱呢?因为,咱们没有一个伍立文那样的闺女。”

吴立山和吴立河眼前浮现出如花那张笑意盈盈的漂亮模样。

“老大啊,你不是说过嘛,伍立文宠他的二闺女如花宠过了头,如花说啥他就干啥,是不?其实,我想明白了,伍立文从一回来到现在,他家的这些事,都是那个小姑娘作主决定的。买房买地买田,还有今天去买那座山。他家的作坊,作坊里做的那些从未见过的好东西,从未吃过的好东西,都是那小姑娘做出来的。”

吴立河吃惊地说:“爹,绣活那些的可以说是她一个小姑娘想想能做出来的,可粉条、淀粉啥的,那又怎么会是想一想就能想出来的呢,她才多大呀。”

吴立山也点点头,说:“也许不是她想出来的,是她以前的那家从哪里得来的方子,她正好记住了也说不定。”

族长摆了摆手,说:“不管是她从以前的那家带出来的方子,还是她早慧到能自己想出那样的方子来,她都是个有主见有手段的姑娘。而且,你瞧瞧她,来的路上结交了两个捕快,接着就能通过他们结交到吴主簿,还和颖州府知府搭上了线,不仅知府家里和知府衙门都订了她家的货,县里这就更不用我说了,你们也知道县衙里从她这儿买了不少东西回去。”

“今天,吴主簿绝对不是临时起意来这里的作坊瞧瞧的,从他带了作坊里所有的货品就可能猜出一二,有人指派吴主簿来的,而且这人还是位高权重之人,他是看上伍家这些东西了,要么是想买了回去卖到全国各地去,要么就是想占了伍家这作坊。”

吴立山和吴立河大吃一惊,异口同声地惊呼着:“怎么会?”

族长又一摆手,说道:“别担心,既然那丫头刚才都和老大你说了,是好事,那她定是猜出了吴主簿来的意思,估计是做更大的生意的可能性比较大。不会是我猜的第二种情况的,你们不必惊讶。”

“我和你们说这么多,一是想提醒你们,要和伍家交好,尤其是如花那丫头,你们可别像你二哥家那样,明明是如花给他们把生意做起来了,可老二家的那个就因为志北这小子,把怨气过错都算到了如花头上。

二来,你们自己都想想,伍家有什么生意、田里的活计是你们能帮上忙的,就帮上一把,或是你们自己去,或是让孩子们去她家的作坊去做活,也让孩子们学学,眼界放宽些。

三嘛,我想伍家的这还不是最好的光景,他们会一步一步往上,结交的人会越来越厉害,找机会,得跟他们说说,能帮咱们吴氏一族把这科考的路给寻回来,我这就是当既入了土,我也能瞑目了。”

如花来时,看族长和两个儿子神情都很严穆,不晓得他们家里出了啥事,先向族长问候了一下,看族长对她和颜悦色的,便就问村长吴立山:“村长伯伯,不知今天我大哥和你去县衙,事情办的怎样?”

吴立山问:“志勤没和你说啊?”

如花摇头,说:“只顾着招呼吴主簿他们了,还没来得及问呢。”

吴立山“哦”了一声,想想还真是这样,于是就说:“办好了,那座山县衙门正好有底子,都不用派人来丈量了,一百三十四亩,按下等田算的价,一亩四两五钱银子,吴主簿问了县令大人,最后给你们按一百三十亩的整数算的。你大哥看带的钱足够,就问了和那山连着另外三座,也都是百亩的样子,你大哥就替你们作了主,把四座山都买下来了,一共花了二千二百两银子。”

如花心里乐的呀,没想到一百多亩的一座山,连六百两银子都不到,这真是捡了个大漏啊,穿越到古代,还是有些好处的,这地啊、山啊的,她能随便买来过过房地产大亨的瘾。

“哦,好,谢谢村长伯伯了,刘掌柜还在家等着我呢,那我先回去了,族长爷爷、立河三伯,我走了啊。”

说完,如花一溜烟地跑着不见踪影了,族长看着如花消失在屋门口的方向,说道:“如花他们不是种了些什么冬小麦和蚕豆的嘛,老大啊,你这当村长的,可没个机灵劲啊,我记得当时他们说过叫你和村里人说说,谁要种的就跟他们一起种试试,你没同意,给村里人也没说一声。唉,到时候,这冬小麦长出来了,我看你不后悔。”

“爹,祖祖辈辈,还真没有冬天种麦子的,儿子不是怕浪费了种子和地嘛。”

“行啦,行啦,没有后悔药吃啊,你们以后能听我的话就不错了,以后他们家要干啥,只要是能让大家一起干的,他们说了,你们就都去干,出了啥事、费了多少钱都由我担着。”

吴立山和吴立河对视了一眼,这才低着头应了一声“哦”。

如花跑回家的时候,刘掌柜正好伍立文说着给伍立文找秀才写举荐信的事,如花听了一耳朵,就笑问刘掌柜:“刘掌柜,这事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刘掌柜说:“不麻烦,不麻烦,我家的一个族侄就是秀才,还有经常到我那儿来吃饭的,也有几家的公子、少爷也有秀才功名呢,只就两个人,那还不是随便给你们找了来。”

伍立文就说:“那真是太谢谢刘掌柜你了。”

如花点头,说:“如此真是谢谢刘掌柜了,到时候我爹的腿好些时,就请刘掌柜带我爹亲自去他们府上拜访,请他们写封举荐信。”

“好啊。”

如花说:“刘掌柜,芥菜和板粟、粉条这些都是新食材,咱们商量一下价钱吧。这芥菜就按一斤十文钱,生板粟按一斤五十文,淀粉、红薯粉和土豆粉都按一斤三百文买给你,这些价钱对每一个进货的人都是一样的。”

刘掌柜在心里大概算了算,就说:“好,就按这个价。”

如花点头,说道:“你要的粉条这些的都准备好了,我现在把菜方子写好给你,一会儿叫我家的家仆赶车把你送回去。”

“嗯,有劳伍姑娘了,这出来的匆忙,银票……”。

如花笑笑,说:“不急,下次去县里时,再跟刘掌柜拿就是。”

说完,如花拿了纸笔来,写了有小半个时辰,才把八道菜品方子和四道汤方子,还有买卖粉条这些的协议写好,请刘掌柜看了,签了字按了手印,一人留了一份协议。

乘着这会子功夫,赵婶和李大喜、李小喜也剥出来了一百斤的板粟,称了一百斤的芥菜,和粉条那些都装上了驴车。

伍立文和如花送走了刘掌柜,如花就又忙着去看两拨干活的人,板粟一筐筐的都倒在铺好的沙子上,志曦在记数,二河和李良在堆着一米高的苞果堆。

冬娃子他们采的芥菜也都叫赵婶称了记了数,堆在院子的廊檐下,赵婶正带着二个女儿用秤称了一捆十斤十斤的用草绳系了个结,整齐地摆放在一边。

彭田县县衙。

县令孙继科陪着一路急行赶来的颖州府知府崔国栋到了书房。

“臣崔国栋,参见睿郡王。”

“臣孙继科,参见睿郡王。”

两人一进书房,对着上首位上坐着的一人,就齐齐跪拜。

“罢了,起来说话吧。”

睿郡王突然来到了彭田县,孙继科和崔国栋不知是什么事情,只能先按着惯例,把自己治下的县、州府的公务,给睿郡王习墨桓报备了一番。

吴主簿和吴捕快提前三个食盒和一堆东西到了书房门口时,被屋外守着的侍位止住了步子。

“去看看,是不是你派去的人回来了?”

县令孙继科忙应了声,后退两步,转身到门前开了门,果然见到吴主簿和吴捕快在外面,于是亲自接了吴主簿手里的食盒,屋外守门的两个侍位也拿了吴捕快手里的东西,进了书房。

吴主簿示意吴捕快先在院子里候着,他则跟着最后走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