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数据废土 > 第八十六章 我们真是有缘

数据废土 第八十六章 我们真是有缘

作者:辉煌战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16 11:57:37 来源:258中文

十月十六,易开市。wˇwˇw.㈡㈤㈧zw.cōm

南柳伍家粉条加工作坊开工,当天就做出两百斤的粉条挂满了院子。

颖州府丽人坊经销店里派了成季礼和秦单来取村里丽人坊做的中国结等货品,还带了一些布匹和线绳、棉花、棉线、羊毛线、皮毛什么的,同他们两个一起来的,还有王掌柜一品酒楼里的一个伙计,他是来取豆腐乳的。

现在新建的丽人坊作坊开工后,原来用来当临时作坊的院子,如花家把雕刻师傅项东和项方父子安排在东厢一间屋子住着,二掌柜成季礼和秦单、一品酒楼的伙计张小一就被安排在西厢的三间屋子里住下了。

如花前几天又买了一千斤的白菜,一家人拉了崔氏和吴立贤、桔子、杏儿、东子、志森他们过来,花了好几天晚上的功夫,才又腌了些辣白菜和酸菜。

原来买的三百斤胡萝卜,只腌了一百斤胡萝卜丝,平常配了辣椒当小菜吃,剩下的一百斤放在地窖里,想炒着吃时,就和了肉片或是和土豆一起炖兔子肉吃,另外一百斤则给了吴立贤去做红黄面条用了。

原来做好的八百斤辣白菜和酸菜,除了卖给县里和镇子上两家福惠居酒楼总共五百斤,现在除了家里已经吃的一坛子一百斤的辣白菜外,就还只剩下辣白菜和酸菜各一百斤,这次,如花也准备叫张小一带去给王掌柜。

做好的粉条、粉丝都给一品酒楼的王掌柜带了去,还有淀粉,也带去了五十斤,粉条、粉丝和淀粉的吃法和用法,如花也写了详细的单子交给了张小一,其中就有酸菜和粉条的绝配酸菜猪肉炖粉条,和蚂蚁上树这两道菜方子。

一进入腊月的话,过年就快了,所以,这次给成季礼带回去的货品里,除了手套、鞋垫外,意喻喜庆的中国结和过年姑娘们更喜欢戴的绢花和打赏的荷包的数量就多了一倍。

如花对成季礼说:“正月前,作坊里会全力赶制中国结和绢花、荷包,春节前,订货购买的人家肯定多。下次你们来取货时,我这边的棉线手套和棉线围巾、围脖、棉帽子、护膝也会赶出一批来,这些成本高又费时,价格要高些,我都写在这纸上了,你回去和成掌柜给伙计们都交待清楚,别出了错。”

成季礼就说:“知道了,少东家,有几家老板说,有人仿了咱们的盘扣在卖。”

如花说:“嗯,有心灵手巧的,拆几个学学也就会了,没事,反正咱们这店是批发的,走的是量,那些仿的咱也没办法一个一个找了去争执。幸好我想办法把中国结做了处理,要不然她们一拆,也能学会了去。”

成季礼点了点头,说道:“铺子里生意一直都好,我和成掌柜也按少东家吩咐的,有新品时,就会给知府府上和黄典史几个衙门里的人送上一份,黄典史说了,下个月衙门里的订单数量再加二成。”

如花听了一喜,说道:“哦,看来我这丽人坊的人手还是有些问题,瞧着这订货量,我得再招些人,否则,明年春天三月一的商品展销会要推出的新品都来不及做了。”

和成季礼交待完店铺的事,如花又问了新招的伙计的情况,成季礼说:“这四个伙计还有那个赵婶子,干活都卖力,手脚勤快,脑子也都不是愚笨的,其中那个大柱子,最是突出。我爹还总对我说,少东家眼光极准呢。”

如花笑笑,说道:“你好好带带他们,给我培养几个人才出来,我这边的丽人坊店铺只要装修好了,最迟十月底就要开张营业,到时候先调两到三个过来,还是当伙计,帮着请的掌柜的把业务都熟悉一下。将来要是干的好,有可能我就安排他们当掌柜,管理一个铺子,你回去好好想想人选,看这次把谁调过来合适。调了人过来,你那边就得再补一到两个人进去,你就接着好好培训。”

成季礼想了想,还真不好决定到底要把谁调过来这边,如花让他回去后再观察观察,反正这边店铺还在装修中,还有时间考虑。

送走成季礼三人的当天,如花就跟丽人坊作坊里干活的人说了,丽人坊要再招十五个人,要求是心灵手巧的,优先考虑本村的,再是外村的,让作坊里的人有合适的,可以主动推荐给她来面试。

作坊里的人立刻都在心里想着自家亲朋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到第二天一早上工时,就一下子带来了三十多个应招的人。

这次如花拿了许多打毛衣的长木针过来,当场一人发了一团粗绵线、两根长木针,在众人面前演示了打毛衣的起针手法,并打了一小截平针的针法,叫这些人学。

先演示了三遍,然后叫她们照做,其中只有两个人能准确的打出一圈,如花叫她们到一旁去找如梅登记。

然后,如花又五人五人的给演示了两遍,这次有八个人能照着打出一圈,有五、六个能打出几针但中间有错针的现象,如花就把这十四个人都叫去到如梅那儿登记。

剩下十七个人,如花叫她们自己说自己针钱绣活里做的最好的是什么,一一听完后,如花留下了八个,其余的九个人则被淘汰,叫她们回家去,以后有合适她们的活计时,请她们再来应招。

这次招的二十四个人和上次招的那十二人分到了一起,由如花亲自带着,分成三组,一组十二个人,一组是专门织手套的,一组是专门织围巾和围脖的,一组则是专门缝制护膝和帽子的。

帽子做成两种,一种是雷锋帽式的,用棉花、皮子两种面料,一种是头盔式的,正好古人都束着发,头顶高些,这种帽子正好合适男女的发式,而且这两种帽子的耳朵位置帽沿放下来都要长至脖子,可以系住,能护着耳朵不被冻着。

这两天如花没有出去,给新招的人教织线手套,教做帽子外,就用她上次在泉州金老板那儿买的好皮子做了顶皮帽、手套和护膝,又用成季礼带来的羊毛线,织了一个围脖,她准备把这套最好的送给伍立文。

因为自从志勤三个上学堂后,家中的许多事和外出谈生意、看商铺都得伍立文陪了她一起去处理,常在外面跑,虽有棉手套那些,但都是柳氏和如梅给做的,如花就想她亲自做上一套给她爹,表示表示一个女儿的孝心和感激。

这一天,天阴沉沉的,似乎要带来第一场雪,如花和伍立文先到镇子上看了店铺装修的情况,又到了县里,先到大相寺把他们追加的袈裟结交了货。

十八那天大相寺很是热闹,各地来听大相寺主持讲经说法的佛寺主持和大师、佛门弟子、佛门教徒很多,有一些人在讲经结束后,就问了袈裟结的事,于是,由大相寺出面,有附近几家佛寺都和伍家订了袈裟结,今天送来的这些就是如花她赶出来的,请大相寺代交给这几家佛寺的袈裟结。

从大相寺出来,狂风肆虐,让人都睁不开眼睛,伍立文把有些受惊的驴子赶到了一处背风的土坡处,暂时避避狂风。

“爹,你把这条围脖带上,换上这双手套,还有这护膝。”如花说着,从驴车上拿出一个包袱。

“爹都有,这不包的严严实实的,你快收起来,进车厢里好好待着,这外面可冷。”

如花看了下,天边乌沉沉的,如泼墨挥撒了一片天空一般,路边的树,叶子早就枯黄掉落的只剩干树枝,如今被狂风刮的如群魔乱舞一样。

伍立文看着天,说道:“晚上怕是就要下一场了。”

如花有所感应地知道伍立文是在担心爷爷、二伯他们,于是就说:“爹,二掌柜来时不是说了么,最迟月底爷爷他们就能回家了,二掌柜答应了会找到爷爷,取货时会把爷爷、二伯、大伯娘他们一起送回来的,你不要太过担心了。”

伍立文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狂风扫起漫天的尘土刮过来,伍立文忙叫如花进车厢里去,他抱住驴子的头用身子遮掩着驴子的眼睛。

如花听到似乎有马蹄声传来,越来越近,忙掀起车帘,黑色的天色加上漫天的黄色尘土,只听马蹄就在附近,可却瞧不见马儿的踪影。

“哎,这位大哥,请问一下,可知大相寺往何处走?”

如花从车厢里探出头去,却见一个人一匹马,已站立在驴车正前方不过五米的距离,那马上之人全身的黑色衣衫,已被黄土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想来是这人一路上并未停歇,一直在狂风中疾行所致。

“哦,往西的方向,再走两刻钟就能看到。”

伍立文说着,看那人一脸胡子,只一双眼睛亮若星辰,只在自己身上扫了一眼,就把眼神转向了车厢,伍立文回头一看,如花探出半边身子来,挑着帘子正盯着那人好奇地看着。②⑤⑧鈡雯?

“如花,快进去,风大,仔细别让沙子迷了眼。”

“哦。”如花听话地往后动了动身子,一双大眼睛还是在那个问路的人身上打转。

似乎也是在被黑色包围的时间,见过这个人,如花心里回想着,终是坐回到车厢里。

看如花消失在车帘后,那人的眼里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茫,续而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正要让马儿奔跑起来时,却又猛地勒住了缰绳,问伍立文:“你这手上所戴何物啊?”

伍立文把挡着口鼻的围脖往下扯了扯,抬起一只手来看了下,就对那人说:“哦,这是手套,戴在手上驾车骑马可好了,不勒手又保暖,兄弟,你该买上一双戴着,看你的样子怕是经常赶远路呢吧。”

伍立文看那人的手,骨节分明,极为有力,因是长期骑马,手上有被缰绳勒着的痕迹,而且因为天冷,一双手已冻的发青。

“你看看,这帽子戴上了护耳朵,这是围脖,套脖子上可暖和了,还能挡着口鼻,这土啊、沙啊的,也不会老往口鼻里钻,还有,我这腿上还戴了护膝,咱这赶车骑马的人,一双腿最是耐不住冻,这膝盖上护了护膝,这骨头都不冷不疼了,还有我这鞋子里,垫了双毛鞋垫,又暖和脚又隔寒隔水汽。”

那人仔细地把伍立文指给他看的他从未听说并见过的东西看了看,就问:“县里可有卖的?”

伍立文一听,就说:“哦,现在还没有,县里的铺子还没装修好呢,镇子上的也还没装修好,你要买可以到大吴村丽人坊作坊去买。”

“不便,我还要赶路。”

伍立文一愣,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忙对那人说:“哎,你等等。”

说着,伍立文跑到车厢前,掀了车帘就跟如花说:“把那个包袱给我。”

如花还没动,伍立文一眼已看到包袱就在如花的腿上放着,伸手就取了出去,如花忙追着说:“爹,那是我做给你戴的。”

“没事,没事,爹身上这些都新着呢。”伍立文拿了,没走两步,手上的包袱就失了踪影,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再瞧向马上的人,那包袱已稳稳地落在他的手中。

“多谢,你这闺女是个小气的,哈哈哈。”

那人向伍立文点头道了谢,看如花瞪了眼睛看着伍立文,一副不情愿的模样,便取笑地说了句,又似是想到了什么,大笑起来。

“啊。是你,小船上的大叔。”

如花听到那几声从胸腔发出来有笑声,突然脑袋里闪过一个画面,阴沉的夜晚,在江上,一只忽明忽暗的小船,船上那看不清的人影。

马上的人听如花惊叫着的声音,眼里精光乍现,就说:“原来是大船上吹笛的小姑娘啊,我们真是有缘。”

如花看他已从包袱里取了手套戴上,现在正拿着围脖,不知道要如何,如花眼珠子转了转,就说:“大叔,这是我给我爹做的,你戴着能合适吗?还是还给我,你有空再去买合适你的号才好。”

“这手套很合适,这围脖要如何戴?”

那大胡子大叔不理会如花,却是看向伍立文,伍立文就把自己的围脖取下来,展开来绕了几圈套在脖子上,那大胡子大叔立刻学了绕了几圈套在了脖子上。

“嗯,有点扎,不过确实如你所说,很暖和,还能遮了口鼻,不错。”

如花嚷嚷着:“你那个可是羊毛织的,我爹的是棉线织的,那能比吗?你的那个要比我爹的这种贵好几倍价钱呢,哎,我说大叔啊,不带你这样明抢豪夺的,你舍不得还给我也行,那就掏钱吧。我爹可没说白送给你。”

伍立文“呵呵”地干笑了两声,说:“这帽子和手套、护膝都是用好皮子做的,还有那围脖,只这一条是羊毛织的,因为羊毛好少。”

“怎么没看到你说的鞋垫?”

“啊?”伍立文一愣,见那人翻开的包袱里确实没有鞋垫,居然很老实地转过头去,问如花:“如花,咋没有鞋垫啊?”

如花真的想问问她爹伍立文,你到底是哪一国的。

那人“唰”地抬起脚,朝如花晃了晃,说道:“小姑娘,看清楚了,我的脚是这个码的,他日再见时,我希望拿到你做好了的鞋垫。”

说完,收回脚,把包袱系好绑在腰上,从怀里掏出一物向如花扔了过去,如花接住那东西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响,一人一马如来时一样,看不清踪迹。

如花抓着手里的东西,气恼地埋怨着伍立文,“爹,人家费心给你做的,你居然转手就送出去,一点都不爱惜,我以后再也不给你做了,太伤心了。”

伍立文搓了搓手,“嘿嘿”地干笑了两声,不好意思地说:“如花,爹看那个兄弟似乎还要赶远路,这天冷成这样,嗯,那个,爹就是好心,哎哟,如花,爹不是故意的,爹喜欢如花送爹的那些,真的,爹真的很喜欢。”

“哼,喜欢还送出去给别人,还是个不相干的不认识丑胡子大叔,我才不信呢。”

看如花闹起了别扭,扭着头,小脸又是委屈又是难过又是气恼的,伍立文这心似是被猫抓着似的,抓的都出了血了,心中万分懊悔,小闺女心疼自己孝敬自己的手套、围脖,他怎地一时就被鬼迷了心窍呢,那么随意地拿去给人家。

“如花,爹……”

“嗷”,驴子突然受了惊,不知是不是山坡上被狂风刮下来的小石头打着了它,驴子猛地抬起前蹄,叫了一声就跑了起来。

伍立文正扒在车厢边上跟如花赔不是,驴车这么猛地一跑,把他直接给甩了出去,车轮子压过倒地的伍立文的腿,向前一个劲地冲。

如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给摔倒在发车厢里,听到伍立文呼痛的叫声,如花猛地爬起来,不顾还在奔跑着的驴子,从车窗向后看去,见她爹伍立文抱着腿,想要爬起来,却是使不上力。

如花转身钻出车厢,蹲在驾车人的位置上,想办法去抓缰绳,可几次都差点被狂奔着的驴车给甩出去,只好向前趴着,一手紧抓住车扶手,一手向前瞅准机会,把缰绳抓牢在手中,另一只手飞快地松了车扶手,双手一同使力,拉住缰绳,嘴里喊着“吁吁”。

驴子被安抚着减慢了速度的时候,如花回头看了一下,已看不见漫天黄土里面她爹的身影,驴车似乎是跑出去了不近的距离,如花调转驴车,向来路跑去。

隐约看到前面一个努力拖着条腿往前跛着的伍立文,如花勒了缰绳,让驴车停下来,从车上跳下,向伍立文跑去。

“爹,爹,你怎样了?伤着腿了?”

如花扶住伍立文,看他的左腿裤子上破了一块,地上还有血迹,忙扶了伍立文往驴车走过去,把伍立文安置到驴车上,如花大概地看了下伍立文的伤口,先擦了血随便包了下,腿骨估计是骨折了,如花叫伍立文躺好,驾着驴车就往县城里疾奔。

到了县里的街道,如花向两边不停地张望,记得这条街有一家医馆,往前走了一会儿,看到慈仁堂的招牌,如花忙停了驴车。

跑进医馆里,叫了两个药童出来帮忙,把伍立文给抬到了医馆里。

“被车轮子给压着腿了,应是骨折或骨裂了,腿上还破了一大块,流了血,得消毒包扎。”

如花尽量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把她知道的情况向大夫一一道明,那名大夫听如花说的详细且还带有她自己的分析,不仅对如花多看了几眼。

“小姑娘放心,这伤不算重,你那车里应该没有放着重物,这车轮压上之时,他应是及时地避了下,并未骨折,只是伤了筋骨,怎么说也得休养个一百天。这伤口看着流的血多,但只是皮外伤,敷些药就能止了血。”

大夫说着,手低下的动作一丝不乱,很快为伍立文包扎了流血的地方,又用药酒给伍立文擦了已有些肿的小腿。

如花不放心地又问大夫:“大夫,你确定这骨头并未骨裂或骨折吧?”

那大夫笑了笑,说道:“我确定,你放心,我这医术还是有些口碑的。”

“哦,不用打石膏也不用绑木条固定?”

“这腿会肿起来,不用打石膏也不用绑木条固定,就是要注意着别再碰着磕着的,在床上时把这条腿垫高些,不要太早的用这条腿走路活动。下地时,要拄着个拐。”

如花听了,这才放心,“谢谢大夫,不知大夫贵姓?”

那大夫笑着说:“免贵姓沈,请问这位姑娘高姓大名啊?”

如花“咯咯”地发出一串悦耳的如银铃般的笑声,对沈大夫福了一礼,说道:“小女姓伍名如花,受伤的是我爹,姓伍名立文,我们家是大吴村的。”

沈大夫笑眯眯地一拱手,说“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如花又“嘿嘿”地笑了两声,心想,久仰大名,这还真是客气话,她和她爹这名字是沈大夫第一次听呢,怎么就会久仰大名了呢。

沈大夫似是看出如花心中所想,便说:“老夫并非虚言,你二位的名字老夫真的是久仰大名了,老夫是福惠居酒楼的常客,对你家做的那豆腐乳和酸菜、辣白菜是上了瘾了,一顿不吃就觉得这菜少了些什么,呵呵,你说,我是不是对你们久仰大名了呢。”

“哦,是这样啊,那感情好,沈大夫既然喜欢这几样吃食,我真好想着要谢谢您呢,您放心,我回家去就准备好几坛子豆腐乳和辣白菜、酸菜,明天就上县里给您送来,让你省点钱和时间去福惠居酒楼。”

“啊?哈哈哈,你这小姑娘有意思,我承你的好意收了你送的礼,是能少去福惠居花时间花钱吃饭,可家里无人能做出福惠居里的菜色,我这不是还得要去福惠居酒楼花银子买享受嘛。”

如花听沈大夫说的风趣,也笑了,说:“哦,就是哦,我怎么忘了这一茬了,您可得替我保密,不能把我不让你去福惠居花钱的事告诉白老板和刘掌柜,否则,他们一小气,就不买我家的豆腐乳和辣白菜、酸菜了。”

沈大夫低了头,小声地在如花耳边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爹知,其他人我们都保密,不说,不说。”

伍立文躺在床上,看如花笑意晏晏地和沈大夫逗着乐子,也微笔着,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沈大夫,明天我一准来,除了送你些吃食,还有事请你帮忙。”

沈大夫问:“何事啊?莫非要我为谁看病?”

如花立刻伸出右手,大拇指一弯,“哎呀,沈大夫真是聪明,实不相瞒,我家大伯和小叔均在打仗时受了伤,大伯没了一条腿,小叔双眼失明。我们一直想找大夫给仔细瞧瞧,但因为种种原因,就拖到了现在。明日,我带大伯和小叔来,还请沈大夫给号号脉,看有何医治补养的方法。”

沈大夫听了,点头答应了,吩咐药童把伍立文的药给抓了送过来,如花问了价钱付了药费和诊费。

“沈大夫留步,我和我爹这就回村了。”

沈大夫看如花只七八岁的模样,见伍立文被药童扶到了车厢里躺着,就问:“再无旁人吗?你要驾着车回去?”

如花笑笑,说:“沈大夫不必担心,这车来时就是我驾着来的,没什么问题,告辞。”

扬起鞭子,驴车缓缓地走了,沈大夫和药童转身要回医馆时,一个男子叫了沈大夫一声,“三叔。”

沈大夫回头,见是自家大哥的独子沈翔,见他一身风尘,就问:“你这小子从哪里冒出来的?瞧瞧这一身土,还不快跟我进去,好好梳洗一下。”

半个时辰后,沈翔坐在了沈大夫的对面,手握着一杯香气盈然的茶,手掌轻轻地磨搓着茶杯。

“这次回来待多久啊?”

沈翔回道:“两天。”

沈大夫就说:“听闻明年开春睿郡王就要去剿海匪,你是留在郡王府,还是跟着去?”

沈翔轻轻一笑,说道:“当然要跟着去了,我还没在海上待过呢,怎么也得好好玩玩。”

沈大夫伸手一拍,沈翔一个仰头,躲开了,“三叔,你都这把年纪了,怎地还喜欢拍我脑袋。”

“去去去,什么这把年纪了,我比起你爹来可年轻呢。我问你,你回来只待两天,去看过你爹娘了没有?”

沈翔摇摇头,嘻皮笑脸地对沈大夫说,“这不是一来就来见我最敬重最爱的三叔了嘛,在我的心目中,三叔你可是排在我爹娘前面的。”

“呸,我还不知道你,不就是怕你爹娘逼着你相亲,把家里的莺莺燕燕推给你收房。我问你,你一个人回来的?”

“没有,我和墨桓一起回来的,他去大相寺办点事。”

“哦?睿郡王也回来了?唉,这是第一次到公主的封地来吧。”

沈翔一口喝尽茶水,说道:“是啊,以前没时间也没机会来,这次好不容易来了,可又得匆匆就走,三叔,我不跟你说了,我回家去露个面,然后就去大相寺和墨桓汇合。”

沈大夫忙起身拦住沈翔,“哎,不是说待两天吗?怎么和你爹娘打个照面就走呢?”

沈翔“嘿嘿”地笑着,抽了自己被三叔抓住的胳膊,疾步走到门口时才回头说了句:“我们昨天就来了,今天已是第二天了。”

沈大夫抓起茶杯扔向门口,“死小子,昨天就回来了,今天这要走了才想起来看看我们,你个没良心的臭小子,你爹娘想你想的头发都白了。”

茶杯碰到门框上摔在了地上碎成几片,可哪里再能看到沈翔的影子,他早就闪了。沈大夫坐下来,叹了口气,也不知这小子听到他说的话了没,会不会看在他爹娘头发都白的份上,乖乖地听他爹娘的安排,娶上一房媳妇。

如花把受伤的伍立文带回家后,柳氏见了哭了一鼻子,听伍立文说是驴子受了惊,就气恼地说要把这头驴给卖了去。

伍立文笑着说:“它是个畜生,又啥都不懂,你卖它干啥?”

柳氏就说:“要不是它你能伤了腿吗?要不是它如花差点就被它给甩下车去了,那多危险啊,想想我都害怕,还好如花没伤着,要是她也伤着了,这黑天黄土狂风的,看谁救你们。”

说着,柳氏就出去了,没一会儿端来一碗白白的东西进来,直愣愣地就端到伍立文嘴边,气哼哼地说:“快喝。”

伍立文看了,皱了下眉头,说:“不喝行吗?”

柳氏当然不答应,说:“不行。如花说了,这牛奶最是补身体,你如今这腿都成这样了,你要不喝,那你打算是不想好了?”

伍立文依旧皱着眉头,看柳氏有灌他喝的意思,忙接了碗过来,闭着眼一仰头,大口大口地憋着一口气把一整碗的牛奶全喝了下去。

柳氏满意地收了碗,用帕子给伍立文把嘴角的奶汁给擦了,这才说:“早午晚三顿,一顿一碗,从今天开始。”

“啊?这是如花吩咐的吧,嘿,这丫头,存心是在处理这些没人喝的牛奶呢。”

伍立文懊恼地嘴里嘟囔了几句,柳氏听了,笑着转身出去了,心想,可不是吗,自从这两头奶牛拉回来后,每天的牛奶就成了家里的大问题。

如花一直说要用牛奶做这个好吃的,那个好吃的,可她忙的跟个陀螺似的,哪有时间去厨屋做这些。

于是,每天的牛奶就让如花给大家分配了,除了一家人必须要喝外,还给崔氏、大伯他们那里也每天送去一盆子的,再有就是那个在作坊里作工的,说她家孙子没奶吃的,如花也每天叫她拿了罐子带几斤回去。

就这样,还有剩下的,如花就对她和如梅说,牛奶洗澡能润滑皮肤,让皮肤变白,这下好了,她们娘三个的洗澡水也加了牛奶,总算是每天不再剩下牛奶白白倒掉了。

想着,柳氏笑着进了厨屋,看如花拿了个猪大骨,就问:“这是干啥呢?这骨头上一点肉都没有。”

“娘,这大骨头里面有骨髓,最是补骨头的,我熬了给爹吃。”

柳氏想到方才伍立文的皱着眉头喝牛奶的表情,忍不住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爹方才喝那牛奶就是我逼着喝的,这要是他知道你还准备了这个,怕他那眉头拧的都能夹死只蚊子了。”

如花听了,也笑了起来,说:“吃啥补啥,这骨头汤得喝,骨髓得吃,这牛奶嘛,也得喝,我一定乘这个机会,把我爹养的白白胖胖的,看着就高大帅气。娘,为了能和爹站在一起相配,牛奶你可得一顿不落的喝了,这牛奶浴也得坚持,要不然,我爹帅气了,你却还黄着张脸,看我爹会不会嫌弃你。”

“哎,你这孩子,咋说这个呢。”

看如花出去了,柳氏停了刷碗的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喃喃地说道:“是老了好多,这皮肤也不如以前当姑娘时鲜嫩了。”心想着,这如花说的,可得真坚持着喝牛奶洗牛奶浴不成,否则,伍立文要是对她没了心思,那她可咋整呢。

如花专门跑到大伯家,和大伯、小叔说了明天带他们去县里瞧大夫的事,两人虽是怕花钱,但这心里更多的是怕大夫给出个不好的说法来,所以,均是沉默不语。

如花就劝,“大伯,你这几年抓药吃了不少,可这身体总是觉得不舒服,这原因也许就是没对症。小叔,你这眼睛要是早早看了,说不定这会你都四处跑呢,咱是要找好大夫,对症下药。我都打听过了,这沈大夫在县里有名气,医术不错,口碑也好,所以,你们不必担心,就当明天是检查检查身体,有病咱就接着寻医问药,没病呢,那更好,咱就买点补身子的人参、灵芝之类的,给你们补补身子。”

崔氏在一边上,也说:“立贤、立德,如花一片好心,你们就跟着去瞧瞧,说不定,这回真遇上个好大夫,你们好了,娘这心也能放下来不是。”

吴立武睁着一双没有焦距的眼睛往崔氏的方向看了看,点了点头。

吴立贤看着崔氏花白的头发,佝偻着的脊背,心一酸,“嗯”了一声。

翌日,志森驾着车,带着他大伯吴立贤、小叔吴立德和如花,往县城里去找沈大夫看病。面条铺子里,就由崔氏和面,东子压面,杏儿在外间卖面条。

到了医馆,如花和志森扶着吴立德先下了车,志森背了吴立贤进到医馆,如花扶着吴立德跟上。

沈大夫正在给一个病人看病,如花就带大伯他们先坐着,等沈大夫。

沈大夫这边给那个人诊治完了,开了药,那人去抓药了,沈大夫就招呼如花,“小姑娘,你们来了,来,先给哪一个看呀?”

如花就扶着,志森先背了大伯过去,放到床上躺着。

沈大夫先给号了号脉,然后又卷起吴立贤失去一条腿的那条腿的裤子,看了看断腿。

“这腿断了十几年了吧?”

吴立贤点点头,回道:“是啊,快十四年了。”

沈大夫听了点点头,说道:“你这腿当时应是驸马爷习畅亲自诊治的,所以你这腿后来没有烂死坏掉。”

吴立贤说:“当时疼晕过去了,后来是听有人说过,是驸马爷亲自医治的我,要不是他,我这条命也不会活到现在。”

“嗯,你这伤当时处理的极好,只是,你这些年没有好好的保养,时饥时寒,这身子骨里缺了元气,这五脏六腑自然积累了些病根。这得花时间好好调养,还不能受寒,不能过于劳累。”

如花在一边听着,认真地心用记着。

给吴立贤看完了,沈大夫开了药方,先叫药童去配药。

志森又扶了吴立德坐到椅子上,沈大夫给号了脉,翻看了吴立德的眼睛,又在吴立德的脑袋上摸了好久。

“他脑后积着淤血,阻塞了他的眼睛,所以他才看不到。虽知道是如此,但要治起来,却不是太有把握,我现在只能开些活血化淤、醒脑明目的药给他喝着,这脑袋里的肿块何时能消散干净,他何时能再看到东西。这脑袋又不能打开来,要不然疏通了闭塞的血块,这复明就有指望了。”

“脑袋也能打开来的,就看他敢不敢了。”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如花和志森、沈大夫、吴立贤看向来人,一个年轻的公子,脸上带着笑,穿着青色的锦袍直辍,腰间挂着一块玉佩,脚上的长靴边上还是用金线绣的。

沈大夫看清说话的人,沉了脸,说道:“你这小子不是说昨天就走了吗?怎地又跑回来了?”

来人正是沈翔,沈翔嘻嘻哈哈地笑着,走到吴立德跟前,伸手就在吴立德脑后一敲。

“嘭”。

“啊!”

“你干嘛?”

沈翔瞥了眼瞪着他的三叔和如花、志森,说道:“看看肿块有多大啊,哎呀,还不小呢,再晚几个月治,他这双眼睛就别想再看到东西了。”

沈大夫看了一眼沈翔,心思微转,便说:“三叔对这眼疾实在无甚把握,翔儿,你号称神医莫大伦最得意的弟子,不知这人的眼疾你有几分把握?”

沈翔笑笑,转身坐在一边的椅子上,跷起发二郎腿,嘴里哼哼着小调。

沈大夫眼神微转,接着又说:“小姑娘,还是带你小叔去找神医莫大伦,他必会让你小叔重获光明的。我目前只能给他开些醒脑明目、活血化淤的药,别的,我也帮不了他。”

如花的眼珠子转了转,就说:“沈大夫,那有劳您了,只是这神医我就不去找了,一是怕神医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是那么好找的,二来嘛,所谓名师出高徒,我瞧着这位神医的高徒似乎,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徒弟要是差了,估计师父也不会有多厉害,还是算了。”

“你这小丫头,你说谁师父不厉害的?”

如花往后退了一步,眼神一阵慌乱,吴立贤忙说:“这位公子莫恼,我家侄女年纪小,不会说话,还请公子不要见怪,农家的孩子啥都不懂,说错了话也是常有的事。沈大夫,既如此,我们就回去了,多谢你医治我们兄弟。”

沈大夫冲如花眨眨眼睛,说道:“嗯,你们回吧,这生死有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你这兄弟的眼睛没人能给不开脑袋就治好,这是你兄弟的命,你们也莫强求了,回家去好好过日子,这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就看不见吧。”

如花和志森就一个扶了吴立德,一个背了吴立贤,付了钱,拿了药,和沈大夫告辞了,出了医馆的门。

沈翔盯着沈大夫,不悦地说:“三叔,你可别用激将法。”

沈大夫却说:“你怎么没走?是不是可以多待几天,那我去跟你爹娘说,今晚请了赵小姐、王小姐、李小姐来家吃饭。”

沈翔一个蹦子的跳起来,头也不回地就跑了。

------题外话------

祝各位亲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美满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