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北秀 > 第八百二十章 超高音速风洞

北秀 第八百二十章 超高音速风洞

作者:顾家二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2:37:43 来源:258中文

是的,如今的布哈林在西平过的的确是没羞没臊,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六十来岁的老头子硬是勾搭上一位二十多岁新毕业的漂亮女大学生。

老夫少妻的生活别提多滋润了。

当然了,布哈林敢这么干也是因为老头子六十来年都没结婚,无儿无女还没老伴儿,倒不是布哈林不想,实在是当年苏联大清洗时给年轻时的布哈林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生怕结了婚有了孩子,一旦苏联政策有变受连累。

结果就是这么一位清高到爆棚的不婚主义者,来到了中国,定居在西平,终究是没抗住东方美人的诱惑,啥不婚,啥连累,老子爽了再说。

只要布哈林爽了,庄建业就爽了,要知道布哈林参与的苏联项目个顶个都是尖端中的尖端,不说别的,那个苏联南方设计局承担的,结果却因为苏联解体而匆匆下马的战略导弹项目可是一种制衡美国的快速部署性战略武器。

不但能够快速部署,还有一定几率在苏联海洋系列卫星和宇宙系列卫星的配合下对特定的移动目标发动攻击。

得益于苏联在末端弹头上创新性的应用了红外凝视成像系统技术,使得导弹的末端精度能够控制到30米以内。

这个精度别说是核导弹了,就是对常规导弹来说也是极为逆天的存在,要知道整个导弹的射程可是达到八千公里以上,如此远的距离却能在末端控制这般精准,也就是该导弹没有正式列装,不然美苏双方又得围绕这款杀手锏武器展开新一轮军控谈判。

由此可见,布哈林提供的凝视成像系统技术有多么的重要。

腾飞集团对此自然是清楚明白,所以拿到这项技术后立刻交给旗下的华北光学研究所以及其他几个合作的大专院校,展开实用化研究。

然而尽管腾飞集团动作够快,人力物力砸得足够多的,可中国毕竟不是老底子厚到能睡觉的苏联,腾飞集团更不可能跟经验丰富的苏联拉沃契金设计局和南方设计局相比。

所以实用化的进展虽然快,但却达不到苏联应用凝视成像系统技术的程度。

比如说华北光学研究所做出的凝视成像系统元件的密封性就比不上苏联的产品,地面实验还行,装到卫星发射到太空上有很大概率会被宇宙尘埃侵染导致整个系统报废。

再有光学组件的加工精度还有待提高,一两万米的高空还勉强能用,到了几万米乃至几万公里的外太空,国内的光学组件就跟患了近视的中学生,根本看不清地球这个黑板上面到底有啥。

当然这都不是关键的,密封性,加工精度都是制造商,有差距闷头追就是了,咬咬牙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总还是有希望的。

可弹道导弹的分导弹头上的凝视成像系统技术,包括腾飞集团在内,国内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研究机构或企事业单位能做得出来的。

甚至连想都有些绝望。

无他,只因为弹道导弹分到式弹头在与导弹分离,再入大气层,开启制导模式,准备最后攻击阶段,其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属于超高音速。

其震动频率、谐振周期、激波助力、热力学传到、信号收集等等要素,与传统的一到二马赫的普通航空器有着本质区别。

旁的不说,这类再入式分导弹头上的红外凝视成像系统如何保持稳定?弹头外壳与空气激烈摩擦所产生的剧烈红外特征信号如何降低对红外凝视成像系统的干扰?

还有,这类光学系统的探测窗口需要光学型强的透光材料制作,可又有什么材料既能做到光学特征明显,又能抗住弹头再入时因为高超音速而对弹体的剧烈灼烧?

当然,这些都是诸多困难的一部分,最最让人绝望的是,就算这些拦路虎都一一突破了,却发现国内连个实际验证的装置都没有。

因为国内没有一座像样的高超音速试验验证风洞。

这就好比费劲巴拉的打好一把菜刀,结果发现没有磨刀石,开不了刃,这谁知道菜刀的好坏。

弹道导弹分导式弹头末端制导红外凝视成像系统同样如此,你说你突破了,没有高超音速的风洞做验证,谁敢信?

有人说,这有什么的,装进弹头实际打击发不就行。

那就真是站着说话不要疼了,以为运载货架是你家白菜地里的马铃薯啊,说拔地而起就拔地而起,跟不要钱似的,那可是运载火箭,成本随随便便就能上亿的运载火箭。

这么搞别说国内,就是财大气粗的美利坚,也经不起这么败家似的瞎折腾。

所以解决的办法还是造一座高超音速风动群,利用等比例模型,在这类风动群里做论证性试验。

问题是这类堪称国之重器孵化器的重要设备,世界上可没几家能做的,掰着手指头数一数,除了美国就是俄罗斯。

美国就不用想了,这么重要的东西,恨不得烂自家锅里,别说卖了,碰一下都敢跟你呲牙。

俄罗斯虽然经济半死不活,社会治理一塌糊涂,但在关键领域还是有明白人的,所以俄罗斯人不但不卖,甚至还在咬着牙做相关的论证试验,毕竟俄国人除了核大棒外真没有可炫耀的东西了。

买是没希望了,只能自己造,可自己造说得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完完的从零开始,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正因为如此当总部提出兴建超高音速风洞时,不少单位是有疑虑的,当然支持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有腾飞集团的庄建业。

于是总部发起的超高音速风洞建造项目中的合作名单中不出意外的有了腾飞集团的名字。

庄建业对此可谓是举双手欢迎,因为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单位,未来将优先使用超高音速风洞,腾飞集团未来的目标可不只是在大气层以下,而是汪洋的星辰大海,所以超高音速风洞对腾飞集团显然是刚需中的刚需。

当然了未来的优先使用权可不是白拿的,项目运作时自然要各方按比例分摊高昂的研制费用。

腾飞集团分担的比例不算多,只有18.56%,但绝对数却高得吓人,每年至少3.5个亿。

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研制项目、合作项目,庄建业掰着手指头一算,又没钱了,怎么办?当然是盘盘家底儿,把能换钱的一股脑的推出去换钱了,若非如此,庄建业凭什么急吼吼的带着ty—6奔赴长三角灾区,还如此热情的接待陈放一行,究其根本只为一个字——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