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北秀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北秀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顾家二公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2:37:43 来源:258中文

位于北欧的瑞典第一个扛不住了,作为最先检测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国家,与苏联只隔着一道波罗的海的瑞典可谓是欧洲各国最恐慌的一个,尤其是当地的几家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核污染对人体有可能的危害,民众需要的注意事项,又把这种恐慌加剧了数倍。

哪怕瑞典的几个权威专家出面,解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距离瑞典有一千多公里,只要稍加防护,并不能对人体构成致命威胁。

但已经先入为主的瑞典民众,已经不相信那些专家的话,要求国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人民,比如说利用无人机二十小时检测,再或者利用无人机在全国范围内泼洒稀释药剂等等。

如果是其他时候,瑞典对这种明显瞎掰的言论大体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然后一番骚操作把这股民意转化为生产力,动员国内的工业制造商们开发瑞典自己的无人机。

要知道瑞典在欧洲各国可是除了英法德以外,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尤其是航空工业,更是在欧洲独领风骚,成为二战后少数几个能够独立研制并生产先进战斗机的国家之一。

因此,只要给瑞典航空工业体系一点时间,用于核污染检测或是喷洒专用药剂的无人机很容易就能弄出来。

反正国内的民意如此,花的又是纳税人的钱,还能促进国内航空工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问题是,现如今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在不断的扩散着核污染,多迟一刻,污染就会加重一分,国内民众的恐慌情绪就会上涨一层,根本容不得瑞典再让国内的航空工业从零开始。

无奈之下只能宣布向全球招标用于核污染防控和监测的无人机系统。

h公司作为无人机领域的领头羊,第一时间就打探到瑞典政府的意向,二话不说便拿出发现和子弹头两大系列无人机,任凭瑞典政府挑选。

这还不算,h公司的这次竞标瑞典无人机项目还得到通用、波音、麦道、诺斯罗普以及洛克希德等一众美国航空巨头们的鼎力支持。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这些巨头们早就看瑞典的航空工业不顺眼了,一个屁大点儿的地方,居然搞出那么好的飞机出来,这要是任其发展下去,某一天弄出点儿新花样,跟美国的航空业竞争怎么办?

再不济,万一瑞典抵不住法国、德国的诱惑,把自己的航空工业融入到法、德两国成立的空中客车公司,加速在国际民用航空中与美国竞争,也会让美国的航空巨头们难以应付。

正因为如此,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航空巨头们就开始用各种手段打压和控制瑞典的航空工业。

然而由于瑞典本身的自我封闭性,加之苏联的现实威胁,瑞典对美国航空巨头始终保持警惕,以至于美国的航空巨头们屡屡碰壁,别说吃肉了,连毛儿都没碰到一个。

而如今,随着瑞典迫于内外界的压力,开始全球招标无人机系统,正寻求如何把瑞典航空工业收入囊中的美国航空巨头们立马看到一个破局的契机,那便是利用h公司在无人机领域无人撼动的优势,在瑞典航空工业的心腹扎一根钉子。

如此,运作得当的话,只要数年时间,这个号称北欧工业强国的航空工业就会被美国航空巨头收入囊中。

其实不止是瑞典,美国航空巨头们蚕食的名单中还有法国、德国、意大利、甚至是西班牙、荷兰和瑞士。

换句话说,他们准备借着这股无人机风潮,把整个欧洲航空工业给一勺烩喽。

没办法,实在是欧洲这些国家在这一领域把美国的航空巨头们给恶心坏了,单独打不过就tm玩儿联合,搞出个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专门跟波音、麦道在全球竞争大型客机。

而且生意还nm非常不错。

这就让美国的航空巨头们是即郁闷又窝火,恨不得把欧洲的同行们一个个全都溺死在粪坑里。

问题是单独一个国家,美国的航空巨头们各种姿势怎么玩儿都行,人家一联合,整套大型客机生产的产业链从上到下缺了你美国人家照样玩儿得转。

生产设备有联邦德国提供;飞机设计与整体装配交给法国人;再加上意大利的机翼;西班牙和荷兰的尾翼;瑞士的陀螺仪与航电……

对了,还有英国那个最不要脸的,拿着罗罗公司的航空发动机一边勾搭着美国的航空巨头们,另一边还跟欧洲大陆的伙伴们你侬我侬。

着实把当年英帝国的大陆平衡政策玩儿的那叫一个溜,如此一来,欧洲在大型客气方面最后的阻碍都不存在。

立马形成一个风吹不进,水泼不进的完美闭环,美国的航空巨头们牙口在犀利,面对这个闭环也咬不动。

以至于他们不住的抱怨,当年美国为什么要在二战结束后执行欧洲复兴计划(即著名的马歇尔计划),让欧洲一穷到底难道不好嘛?即便要执行,限制下他们的工业发展就不行吗?现在好了,欧洲被美国拉扯起来,反过来就搞出个空客反咬一口。

也就是美国人不知道白眼狼、忘恩负义这些包含东方智慧的词语,不然妥妥的扣在欧洲人的头上。

不过抱怨也好,郁闷也罢,既然有了对手,美国的航空巨头们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打击它,干掉它,甚至兼并它就成为美国的航空巨头们一致的目标。

如此缠斗多年,美国的航空巨头们也没找到什么好机会,反倒是让欧洲在航空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民用的空客不用说了,法国的幻影系列以及英、德、意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同样令急于倾销f—16、f—15的美国航空军工企业咬牙切齿。

本以为如此格局还要等上数年才能打破,没想到一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一下子就把僵持许久的局面破开一道细小的缝隙。

无人机,哪怕在美国的航空巨头们眼里不入流的东西,那也是实打实的航空工业产品,如果能利用无人机的优势占领欧洲,美国的航空巨头们就会有一百种手段,把欧洲航空工业折腾个底儿掉。

正因为如此,这一次h公司进军欧洲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