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 第1519章

嗜血魔女妖王你别跑 第1519章

作者:夜钰阎羲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1 19:35:58 来源:258中文

两姐妹近乎相同的容貌,相互对视了一眼。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待看到对方脸颊上的红晕之后,又互相啐了一口。金胜曼低垂着脑袋,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她现在满脑都是秦风那淡淡的微笑。

“你们的担心我理解,不过大可不必,前不久,百济与倭奴心怀不轨,在我大唐境内行不法之事,陛下大发雷霆,已禁止与百济、倭奴的一切往来,并传令天下,谁与二国有所交集,便是与我大唐为敌,一旦发现,将率领百国之兵共讨伐!”此乃天下皆知,没必要藏藏掖掖,秦风没有丝毫压力的道将出来。

金德曼、金胜曼、李在信顿时喜上眉梢,就差击掌相庆了。

秦风又道:“这种事儿,我做不了主。也没有这样的权限,你们有什么诉求,不妨派人前往长安面见陛下。既然你情势危机,我建议你们尽快落实人选。”

“多谢兄长!”金德曼十分感激的看着秦风,道:“立刻动身不用质疑。关键是如何去。百济得倭奴相助,水军实力在我们之上,他们封锁海域。我们得使者很难走海陆抵达天朝。高句丽也不愿意见到我们与大唐结好,这沿途必然是危险重重。关于此事,兄长可有指教?”

秦风道:“以我之见,还是走陆路的好,新罗、高句丽人之相貌、口音、习惯一无二致,若刻意隐藏行迹,高句丽纵有千般本事也无法分得清楚你是哪国之人。只要抵达幽州,你们就安全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们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安全而担心,与新罗作对的敌人名义上是高句丽,可是人都知道那是渊氏搞的鬼,与傀儡一般的高句丽新主、高建武没有丝毫关系,高句丽目前一分为二,罪魁祸首是渊氏,高建武对其恨之入骨,巴不得渊氏处处碰壁呢,眼下,你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我就不信高建武会傻乎乎的做出仇者快,亲者痛之举止。”秦风盯着双眼发亮的金德曼,笑着说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我们美丽的公主殿下不会不知道吧。”

“多谢兄长提醒,小妹知道应该怎么做了。”金德曼激动的站了起来,凤眸异彩纷呈。

秦风一怔,怪异的瞄了金德曼一眼,这个鼎鼎有名的未来新罗女王,不至于看不穿这个道理吧,但是见姐妹二人一样的喜色时,心中顿时恍然。这没有人天生会行军打仗的,也没有人天生就是优秀的政客,自己如此,金德曼、金胜曼也是如此。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对几千年历史的精辟的归纳,受限于见识与阅历,自然非一般人看得懂,自己与众不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而金德曼却完全没有自己这份幸运,或许她的政治天赋极强,或许她也看了许多史书,但事实上他仅仅只是一个从来没有处理一国一地之菜鸟。没有任何经验,突然面对新罗的窘境,看不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理所当然的事情,自己以历史上成型的金德曼来看待她,实在是对她最大的不公。

人都有成长的历程,虽然金德曼依然是金德曼,但一个初出茅庐,平时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另一个却是经验丰富,两人之间的差距自然不是一点半点。

**********

定次会谈,总体上说还是非常愉快的。

秦风天马行空想法,深深的震撼了在新罗国以才华美貌并重的金德曼、金胜曼,当秦风一条条诡计脱口而出时,姐妹两心惊胆战之余,也生起了大唐人才济济,无法与之匹敌的念头,通过近乎一天的谈话,姐妹二人学到了许多许多她们闻所未闻的知识。

秦风这儿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最少,他对这海东三国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面对这对不凡的姐妹花,秦风不会傻到什么都传授什么都说,说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之事,要是为大唐教出一个劲敌,那可就亏大了。不过尽管如此,却也让这两姐妹受益良多。只是,让秦风有些不自在的是,姐妹二人的目光始终盯着他,就像是粉丝们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是那样的痴迷与暧昧。

待双方分开后,一听充当看客的玄冰问了心中的疑惑,她不明白秦风为何要如此帮助这两个女人,难道是因为对方是美女么?

秦风摇头而笑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这是为了以后而准备,如果没有给她们一点好处,她们又怎么能够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呢?别的就不说了,至少我对海东三国的人才方面有了一些了解不是吗?以后就是与这些人在战场上相见,我也能够根据他们的性情来分析,来作战。”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前朝不了解高句丽所以惨败。为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必须全方位的了解高句丽、新罗、百济,我大唐了解这三个小国的根本没有几个,当然了,我之前也不了解,不过通过今天的会谈,使我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偏远小国缺乏人才。不是我大唐这般人才济济,数之不尽。纵观整个高句丽在军略上可以值得一提的,不过是乙支文德、渊斌之、李子成、渊盖苏文几人而已。而新罗他们接触我汉文化的道路受到百济、高句丽的阻碍,人才更少。拘我所知,只有金庾信一人而已。”

金庾信是朝鲜三国时代新罗的大将,在朝鲜也有一本类似于《三国志》一样的书籍,叫做《三国史记》是一部记述朝鲜半岛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正史。金庾信在《三国史记》的地位如同《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有着卓然的战略眼光军事水准,年纪轻轻便以成为新罗大将。最终辅助新罗君王先后覆灭百济、高句丽一统海东三国。

除了金庾信,新罗其他将领能力水平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出彩之处。至于百济,就更没什么出彩的人才了,这也是他们甘愿成为高句丽、倭奴附庸的原因。

第672章:尔虞我诈

“金德曼、金胜曼姐妹不简单!你,要小心一点。别聪明反被聪明误!”从来不会关心人的玄冰默默的提醒着。

“我明白!”秦风浑不在意的笑了一笑,有些话他说了,有些话他没有说。别看聊得十分开心,事实上,双方都在试探着,只是与“老奸巨滑”的秦风相比,金氏姐妹显得单纯多了。

“新罗会不会支撑不下来呢?”

“不会的。”

“高句丽最出色的青年将领无疑就是渊盖苏文了,此人自幼骁勇善战,常年刀不离身,左右腰间配着长刀,后背挂着三把斩马刀,在高句丽人称缺刀将。说的是一次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将身上配着的五把刀都砍缺了口子。渊盖苏文不缺死战的勇气……”

秦风笑着打断了玄冰道:“渊盖苏文确实不缺死战到底的决心,但是高句丽却缺死战到底的资本。”睿智的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海东三国这周边形势复杂万变,高句丽、百济、新罗各怀鬼胎。‘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高句丽、倭奴、百济之间的联盟看似牢不可破,然触及利益,立刻千疮百孔。高句丽在内战中一分为二,已成了实质上的两个独立的王国,在内战中主力部队打得差不多了,高建武现在掌控着十万兵力,渊氏手里则有十二万左右,对于渊氏而言,这十二万军队是他们南高句丽最后的兵力,也是渊氏的命脉,南高句丽内部不稳,如果这十二万人拼光了,那么,渊氏将会让各氏族撕得粉碎,这十二万人除了要防守辽水沿线与各险要的战略要地及都城平壤,可战之兵其实并不多。现在的高句丽不同以往,已经不是海东第一强国,而是海东最弱的国家了,南高句丽此刻的剩余兵力连自保都存着一定问题,他凭什么跟新罗打?渊盖苏文现在就算有办法能够打赢新罗,他也要掂量掂量自己付出的代价,能不能打。要是在他出兵的时候,高建武突然南下,他拿什么应对?”

玄冰恍然。

秦风道:“此次高句丽与百济、倭奴联军并非如以往一般出击同一个地方,他们各自成军,分为三路。高句丽这一路,负责攻打新罗北方与东北方向。百济攻打西方、西南方向;倭奴则从海上攻打新罗之东部、南部、东南部,并且负责打掉一却新罗出海的船只,因为他们生怕新罗走海路向大唐求助。三国的如意算盘打得非常好,那就是在大唐尚未收到消息、尚未干涉时将新罗拿下,让大唐不得不承认既定的事实,默认了三国瓜分新罗之事。可三方看似同心同德,事实上各国都是心怀鬼胎。”

“从长远计算,高句丽在未统一之时,已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了。渊氏与新罗接壤,又是世仇,如果新罗出兵,他连还手的资格都没有。渊盖苏文是个聪明人,他不会看不出自己所面临的危机,他急匆匆与高建武达成和解,并拉起三联盟,无非是为了自身的安危罢了,想要自保、想要发展,渊氏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联合倭奴、百济,将新罗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剔除掉,同时,借助这场战争将倭奴、百济的实力削弱下来,唯有处在同一个级别,南高句丽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我认为渊氏即便出兵,也是在边境打个旗号,摆摆样子给倭奴、百济看看而已,所以说,新罗的敌人只是倭奴、百济而已。”

玄冰这时也反应了过来,南高句丽目下举国兵力不过十二万多,一旦发动战争,死伤在所难免。不管新罗最后能不能攻下获得最终的胜利,南高句丽自身都伤不起。十二万余兵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自保已经是严重问题,但好说歹说也有一点点的威慑力。但是再让新罗消耗个三四万,只剩下可怜的七八万兵卒护国,南高句丽凭什么应对未来的挑战?就算不会被新罗灭了,也会受到历史弱肉强食的不变道理而亡。

所以真正不敢打、不敢消耗的是高句丽,而不是手握十五万大军的新罗。

“只要新罗撑过最困难的时间,打掉倭奴、百济的气焰,那么,新罗就安全了。毕竟,倭奴、百济不是傻瓜,当他们看到南高句丽按兵不动,而自己大有损耗时就会明白渊氏的险恶用心了。”秦风说到了这儿,停顿了一下道:“或许,倭奴、百济对渊氏的险恶用心早已了然于胸了,可是人都抱着万一的侥幸心里,在涛天的利益面前,都会抱有试一试的想法。倭奴这个民族上下都怀有冒险的精神,最喜欢以小博大,眼前是一个登上大陆的大好时机,他们是断然不会错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